《隱秘的角落》上線不到24小時躋身熱劇榜首,豆瓣評分高達9.1分的國產家庭懸疑劇直奔年度最佳。
它為什麼這麼火,伊能靜給出了所有人心裡的答案,因為它太真實。
看著裡面的人物劇情,好像在自己的周圍就有這樣的人。
印象
第一眼看到朱朝陽就感覺這個孩子不簡單,後面肯定會出事,心機很重。
而張東升給人的感覺就很假,整個人毫無活力,好像一切都在機械的表演。
嚴良,看似一個落魄吊兒郎當的孩子,但總給人一種義氣和正義感,交個這樣的朋友值得。
普普一個漂亮早熟的小姑娘,可能是從小在福利院的原因,小丫頭不但會察言觀色,還精於心機。
本來他們都是很好的人,隱忍、聰明、不爭不搶,但家庭和外界讓他們一點點變壞。
就像張東升所說的:人為了不想失去的東西,別無選擇地要做不願意做的事情。
他們都是社會很典型的例子,入贅女婿卑微討好嶽母一家人,可對於心裡已經有了外人的妻子而言,依然很反感。
這三個小孩更不用說,都是沒有和諧家庭的孩子,孤兒和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性格就會出現缺陷,最主要的體現在孩子的行動上。我們先從朱朝陽開始,一點點剖析父母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傷害.
剛開始的朱朝陽在學校老師和媽媽眼中簡直就是最耀眼的那顆星,全校第一,還很正派,不屑於同學間的抄襲。
但就是這樣簡單粗暴的處理問題方式,遭到了同學們的孤立和排斥。
這和他媽媽從小教育的理念正好吻合。
媽媽追求的是只要孩子學習好,其它的都不重要,兒子得了第一,既給媽媽帶來榮耀又滿足了媽媽的虛榮心,這些就足夠了,可是媽媽忘了,兒子在學校是生活在一個大集體中,每天都要面對自己的同學,孩子沒有處理好和同學的關係,就會被孤立,學習好更易招人妒忌。
而再婚的爸爸把精力都投在生意和新的家庭上,抽空還要和牌友打牌,根本顧不上兒子,就連兒子的成績也是從別人的嘴裡得知,更是一個不稱職的爸爸。
而且,更要命的是帶兒子去買鞋,本來爺倆見面都挺開心,可是後媽和妹妹的出現打破了父子溫馨的畫面。
從兒子種種表現來看,特別希望爸爸能關注自己,能把自己這個兒子放在心上,於是在爸爸面前看著爸爸眼色行事乖巧,可是,那個被毀三觀媽媽帶來的不討巧的妹妹,故意來宣誓主權,爸爸是我的,爸爸只疼我一個人。
並且故意踩髒爸爸給哥哥買的鞋子。
而旁邊的媽媽只是象徵性呵斥為什麼踩「別人」的新鞋?
感覺自己多餘的朱朝陽提前告辭回家,把心裡的鬱悶講給發小嚴良聽。
嚴良很直接的問:你為什麼忍著,為什麼不告訴你爸爸?而朱朝陽的回答令人心疼,他低低的說:「習慣了」。
看到這些,真的很心疼這個孩子,聰明、上進、懂事……可為什麼偏偏命運捉弄攤上這樣的家庭!本來孩子可以有光明的大好前途,是讓萬人豔羨的人物,卻被可怕的原生家庭生生拽了回來。
本來一家三口,豐衣足食的多好,可有點錢的男人就要亂搞,可要強好面的媽媽沒有給爸爸任何機會,直接提出離婚,根本沒有考慮年幼的兒子,兒子自然而然的跟了媽媽。終究成全了別人。
而媽媽這時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了兒子身上,既然選擇了離婚,可放不下一切,用兒子成績向前夫證明示威,那種兒子見爸爸前,叮囑兒子帶著成績單,就可以想像媽媽有多麼要強,恨爸爸了。
婚姻的失敗,讓媽媽在外人眼中更堅強,也一直是表面上絕對的好媽媽,為了孩子努力工作掙錢,把孩子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吃什麼,喝什麼,什麼時間睡覺……事無巨細都要求兒子照做。
在媽媽的觀念裡,你爸爸這種人不可靠,爸爸可以拋棄你,媽媽為了你可是忍辱負重,要不是為了你我……好像還能翻天。
既然是為了兒子,為什麼還要每天在外面不回家,這也是為了孩子好?每天把兒子一個人丟在家裡,以為做好吃的喝的給了錢就萬事大吉了!
在外面背著孩子找人,也是為了孩子好?
當然,在媽媽的理念裡,這全是為了孩子,怕孩子不理解,怕孩子受傷害。
可是媽媽有沒有想過,你平時在向孩子抱怨嘮叨生活的不容易,自己的不滿情緒時,為什麼沒想過孩子能不能理解,孩子受沒受傷害?把一些自己的不順都加在為了孩子的身上,孩子成了發洩筒,替你分擔垃圾情緒。等自己辦了私密之事,又辯解說怕孩子不理解。
我們知道有爸爸參與的育兒,孩子勇敢、擔當,而且更自信。
這從嚴良的身上就有很好的提現,嚴良從小跟著父親長大,但當他張嘴向爸爸以前的哥們借錢時,小小年紀的他卻信誓旦旦的說會還的。那可是30萬元,當時他落魄的境況,就像一個叫花子,但他卻有膽量張口,也有勇氣承擔責任。
這就是男人所具有的灑脫和擔當。
單親的家庭最缺的就是父愛,不管孩子歸不歸父親,父親總一直在忙,很少能做到陪伴,這也有男人天生就不是帶孩子的因素。
而且人還都有一個通性,越得不到的,越是最好的,就越想得到。於是就拼命的去獲得,去爭取,可一切都是徒勞時,思想就會發生改變。
特別是孩子,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心理傷害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嚴重,孩子有多懂事體貼,心理就會有多深沉,多難以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