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算是月亮的地球總代言人了。
馬馳/文圖
溯水而上,過了思濛河的石板橋。
離賣梨的目的地就不遠了。咦,這裡是三蘇村。三蘇鎮的三蘇村。那蘇東坡就是這個村的村民。一個坡,半坡一個碑記:「望月坡」。那一定是蘇軾歇足望月的地方。
蘇東坡對酒對月情有獨鍾,一喝酒就抒情,一望月就寫詩。從「十年生死兩茫茫……明月夜,短松崗。」到「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據說蘇東坡寫下了一百多首和月亮有關的詩詞。可以算是月亮的地球總代言人了。
上了坡,電話響了,一接。原來是賣梨的「代辦」給我打的電話,她就在路旁幾米地方。真神了。我還沉浸在蘇東坡的興奮之中。一時不知道說蘇東坡還是「黃金梨」。
言歸正傳,還是說買黃金梨。代辦是位大姐,電話約好了一戶種植戶,我就搭著她去買梨。
一個小場,寫著「三蘇場」。大姐告訴我,這裡就是蘇東坡的老家,老三蘇場。現在的新三蘇鎮設立在眉雅路的旁邊了。
匆忙拍了幾張照片,我們還是去種植戶家。
到了,路旁一些是正在交易的梨子。種植戶是個大哥,有一畝多黃金梨。
進了梨園,看了果型,嘗了味道,價格是開始談好的,然後五六位大姐就開始摘梨。一筐「除皮」(淨重)四十斤,裝了十筐。本來可以再裝點的,我計劃回程路上繞道蒲江再裝一些獼猴桃。
大家有說有笑,愉快成功交易。歡迎你明年又來,因為這是尾批黃金梨了。支付大姐五十元代辦費,走車。
搭大姐到三蘇場,我們的方向不一樣,更主要的是我想在這裡仔細看看,於是大姐就下車了。三蘇場不大,只有幾條街,但是每條街都和蘇氏三父子有關:拔股街,學道街,三蘇街……
老三蘇祠堂在三蘇中學裡面,假期,大門鎖著。
遇見一位老婆婆,說明來意。老婆婆說她就這三蘇場的老居民,今年七十了,讀書時候遇上「破四舊,立四新」,那應該就是大革命開始66年的「老三屆」。
書不讀了,老婆婆和學校同學一起造這個世界的反,破這個蘇氏三父子的舊。
當時蘇氏三父子的塑像在大殿裡,老婆婆親自參與,和一幫時代青年,革命小將把三父子塑像掀翻打倒,然後埋在祠堂旁的泥坑裡,那個坑的位置就是老婆婆手指的地方。回想過往,短暫的沉思,也一笑而過。這是一個時代的沉思,也是一個國家的悲痛記憶。
三蘇場破破舊舊,也許就如「烏臺詩案」後被貶至梅州落魄的蘇軾。而未來,在當時的時代,誰也不能預測未來。
陰雨天,拉著四百斤黃金梨,三蘇場在我身後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