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在父母生前。兩兄弟。有一個哥哥,哥哥早討妻。生兒育女早已成家。春生跟隨父母,農村的風俗依然存在,爺爺奶奶愛長孫,爸爸媽媽愛滿崽。春生成了爸爸媽媽的貴器崽崽,驕生貫養、有一種不愛勞動,好衣勞惡的不良習慣。他父親加入過國民黨,性格不好,脾氣爆燥,夫妻感情不那麼和睦。
有一次。夫妻為了一點家務事,妻子投水自盡。從此,春生失去母愛。跟隨脾氣不好的父親生活,春生已有十六歲了,父子成了張飛不服馬超。
有句老話說得好,寧能願有個討米的娘,不願有個當官的爹。父親乾脆撤手不管,隨春生流浪。 長兄為父長嫂為母,兄嫂見父親不管春生,必竟是親兄弟,發善心。將春生找了一個木匠師付學徒。.
春生有力氣,人也聰明,三年學徒出師。學得一手好手藝。春生人材出眾,又有手藝,早在外縣一家山頭上做木工,有一家女子早已相中他,願意嫁給他。父母也支持。他們選擇春生有兩個有利條件,一是人材滿意,二是他們居住在山嶺上,經濟貧窮,生活困難,特別是山嶺上種不了雙季稻,每年青黃不接時期,可以到我們這裡借糧食。
他們那裡也有有利條件,木材比較充足,那時,我們這裡修屋搞建設木材緊缺。這樁婚事應該說是兩全齊美。父親和兄嫂準備給春生舉辦婚禮。但春生反水了,他不要了,他歉棄女子是山嶺上的,路遠又窮。其他事父母兄嫂能做主。這事奈不何。這樁婚事就這樣泡湯了。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父親也去世了,春生單獨一個人住在那矮小的破屋裡,雖說自已是一個木匠師付,但也修不起屋,日子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人也沒有上進心。兄嫂有自已的家,也管不了他了, 還說討老婆,連做媒的也沒人敢上門。
後來,討了一個啞巴老婆, 啞巴老婆比他小十多歲,人長相苗條,從表面上看起來好徱亮,可惜是個啞吧,別看是一個啞巴,嘴很厲害,在很遠的地方,就聽到她啊啊的尖叫。
自從啞巴老婆進屋,春生沒有半點自由,原來春生一個人生活,除一個月外出做幾天或十幾天木工外,放任自由,經常往城裡跑。啞巴回來,再也不敢獨自一個人進城,真得是公不離婆,秤不離砣,農村有句老話叫「啞巴吃湯圓心裡有數,她只是表達不出。
啞吧婆沒有生育,夫妻撿了一個女孩撫養。這個女孩不是『米籮裡跳到糠籮裡』而是『糠籮裡跳到米籮裡』,夫妻看得特別嬌貴,小孩與小孩之間,沒有哪個敢欺負她,啞吧婆也不是不懂道理,她非常通人情,講義氣,待人和氣,家裡煮飯,洗衣做漿樣樣都會。特別講究衛生。但千萬不要招惹她,得罪她。得罪了她那就不得了,三天不了,四天不休,每天到你家裡來哇哇叫,大家都產取惹不起,躲得起的態度對待她。
她對春生特別好,夫妻恩愛有佳和睦共處。但她在春生頭帶上念了一個金箍咒,不準春生出軌。就是在院子裡,她不準她老公和別的女人交談,因此,她在女人當中像個大麻風,而在男人當中好像是個開心玩具。有些男的故意逗她,做一些亂七八糟的手式,說她老公在外面有女人,她聽到那些莫名其妙的話,氣得要命,老公回來,將她老公罵得狗血淋頭。她老公受冤,但又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
春生跟師付學了幾門絕蜜藥方,無名腫毒草藥特別靈,劃煞水,農村確實存在這種現象,拆老屋墳山動土,白喜事等。有些氣運低的,突然人臉嗄白,嘔吐,拉肚子。只要去他那裡劃碗煞水喝下準靈。
起掌,也是一種迷信思想,但信者則有,不信者則無,那是八四年,我堂兄買了一頭耕牛回來,當時沒有牽進牛欄,農村老農有個習慣,剛買回來的牛,喜歡拴在外面,讓一些老農來論一下,什麼牛四蹄生不生得好,犁田肯不肯用力,懶不懶,尾子生不生得好,牛角生不生得好,鬥不鬥人等等。喜歡請一些熟人來喝酒。農村叫講發水。剛喝到熱火朝天的時候,外面有人說;牛不見了跑了』全家人到處找,沒找著。後來有人說;只有去春生木匠那裡祘卦。
到他家他若無其事,慢吞吞地說;不要焦急,牛已有人給你們關好了,並說;牛跑得急,在哪個轉彎路口滑了一跤,不信,你們去看一下。果然,他說得是真的,牛被本村一個姓羅的攔住關好。由於他有特強,許多人想還他人情,雙搶忙月,收割季節,見他家在後面完成,好多人義務去幫忙,這就是人與人有義氣的人之常情。
二零一七年,春生木匠因病去世,由侄兒操心主辦,撫養的那個女兒出了一半安葬費,全院子人含淚送上墳山。啞吧妻子由娘家接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