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盛如蘭下嫁文炎敬,才是千嬌百媚下火場

2020-10-05 愈姑娘

關注我,為你解決情感難題

作者:愈姑娘


《知否》裡面,盛家4個女兒,如蘭嫁得最差。

華蘭嫁到袁家,忠勤伯府,身份尊貴。

墨蘭嫁到梁家,伯爵府,地位在京城是數一數二的。

明蘭嫁到顧家,侯府,顧二叔又是官家身邊的紅人,一生錦衣玉食。

而如蘭嫁給文炎敬,寒門學子,家中僅有一個寡母,薄田幾畝,一窮二白。很多人對如蘭這個選擇表示讚許,畢竟她是唯一一個拋棄了身份地位,嫁給純粹愛情的。

可是,愛情就能保證一生順遂了嗎?這麼想的人,未免太天真了。

別的幾個姑娘,容貌,才華和能力都在如蘭之上,在高門尚且要小心翼翼,夾著尾巴做人。下嫁的如蘭就能倖免嗎?

不要忘記淑蘭下嫁的下場,被剝削幾年後,最終還是和離。

文炎敬不會和孫秀才一樣狂妄自大,但是他母親可不是個善茬,可以和孫秀才的母親有得一拼。

千萬不要以為女人下嫁就能當女王了,如蘭這是千嬌百媚下火場。



如蘭在和明蘭坦白和文炎敬的感情時,曾說:

「大姐姐倒是高嫁了,也沒見她過的多舒坦!太太自會給我置上厚厚的嫁妝,我有娘家撐腰,看文家人哪個敢來和我囉嗦!」

那時候的如蘭怎麼也不會想到,縱使有家境和嫁妝傍身,也無法免去婚姻裡的一地雞毛。

如蘭婚後首次回門,就大倒苦水。

先是和明蘭抱怨:

「你是不知道我那個婆婆,前些日子來會母親,那個尖酸刻薄的嘴臉啊。他兒子不過是榜上二甲十三名,跟我哥哥,可差了一個榜呢。我都沒說什麼,她可倒好,跟做了玉帝的親媽一樣,這叫一個擺譜。」

看到沒有,窮酸人家的婆婆更難伺候。尤其是單親家庭,孤兒寡母吃盡了苦頭,好不容易熬出了頭,更容易飄在雲端,什麼都瞧不上。

富貴人家的婆婆,就算再有心機,也還是要體面。像如蘭的婆婆,臉面不要了,也不在意別人說什麼,仗著兒子的光芒耀武揚威,你根本沒有辦法。

對這樣的婆婆來說,她根本不會顧及兒媳婦的身份地位,只會使喚她,剝削她來彰顯自己的身份。

如蘭還在祖母和大娘子面前抱怨過:

「祖母,你是不知道,我那婆婆的嘴臉啊。每日天不亮,就要我去站規矩。如今我有了身子,雨天還要在屋簷下候著,非要等到官人去求情才放我走。」

在富貴人家,還能母憑子貴,在窮酸人家,你有了孩子又如何,又不是只有你一個人能生。

你要是生不了,我就找別人生。反正我兒子有出息,多少姑娘眼巴巴等著給他生呢。

就像淑蘭,結婚3年沒能懷孕,孫家直接找了個青樓女子生孩子,還把對方當個寶貝。低嫁的女人,若是遇到明事理的婆家,自然千寵萬愛。

若是遇到文家和孫家這樣拎不清的,你的存在對他們來說不是榮耀,而是時時刻刻刺痛著他們那可憐的自尊心,非要把你生吞活剝了才能挽回自己的優越感。

都說窮山惡水出刁民,在苦難中浸泡過的人,他們的陰暗面更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如蘭受婆婆的氣,何止是這一樁樁一件件,原著裡面,王大娘子心疼如蘭,給她買了一個宅子,婆婆卻賴在其中不肯走。

宅子明明是如蘭的,婆婆卻當家作主了起來。如蘭雖說嫁給愛情,可是她的日子也並不比華蘭過得更好。

還是盛老太太說得好:

「華蘭好得是高嫁,可她在婆家受罪,我都心疼難忍。如兒這是低嫁,若還要受罪,我們盛家就是笑話。要說這嫁人啊,自然是門當戶對平交最好,又不是騙婚欺婚,沒得誰瞧不上誰。」

女子婚事自然這般難,高嫁要受高嫁的罪,低嫁要受低嫁的苦。



當然也有人會說,如蘭的婆婆壞,但是文炎敬自然是上好的丈夫。

這點不假,文炎敬的人品是有盛家和顧廷燁背書的。寒門學子,苦心孤詣,上進努力,坐到了翰林院的官位。

翰林院是所有官職中最辛苦也回報最少的,盛長柏一開始也是這個職位,可見文炎敬也是為官清廉之人。只是,一個人在外人面前十分完美,在內宅卻未必了。

要知道,一個被寡母帶大的孩子,最心疼母親的不易,也最容易淪為「媽寶」。

文炎敬知書達理,處理婆媳關係未必是把好手。一個受氣的媳婦,一定有一個不作為的丈夫。

原著中,如蘭曾說:「那老婆子一和我打麻煩,相公就躲去翰林院。」

說起來,文炎敬愛護如蘭,根本比不上顧廷燁對明蘭。顧廷燁對明蘭是如何?只要她受了半點顧家人的氣,顧廷燁可以站出來護著明蘭,寧願得罪全世界,也不讓明蘭吃半點苦。

顧廷燁經歷過家族紛爭和繼母叔伯的算計,早就不在意名聲和面子了。可是文炎敬能做到嗎?顯然不能,文炎敬品性是好的,但是面對母親,依然是要孝順的。

孝順沒錯,但是太過縱容,就是愚孝了。

不要忘記華蘭在袁府被婆婆百般刁難,就是丈夫的愚孝。

再說,如果文炎敬真的護著如蘭,她也不必三天兩頭回盛家告狀,尋求依靠。

文炎敬是妥妥的鳳凰男,這種男人內心都有一個通病:清高,自尊心強,最看重面子。

原著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如蘭嘆了口氣:「翰林院清苦,最近有個外放的差事,我瞧著相公頗有意思,可那是川中乃富庶之地,我怕……」明蘭有些明了,拉著如蘭越走越慢:「所以你便來求爹爹和兄長?」

「不是的,我只不過與娘抱怨了幾句,誰知娘親自與爹爹提了,連累我也教訓了一頓。」

你看,如蘭為文炎敬的前程操碎心,可是文炎敬根本不買單。能力配不上野心,又不想靠女人,想要博出位有多難。

如蘭雖說注重愛情,可是內心也是渴望身份地位的,要不然在和墨蘭,明蘭一起回門的時候,也不會因為自己不如她們風光而沮喪。

如蘭是嫡女,在優越的環境下成長起來,自然吃不了太多的苦。

倘若文炎敬多年無長進,愛情真的能敵過現實嗎?夫妻之間的感情最為微妙,如蘭若是和文炎敬心生間隙,不就如了婆婆的願,給文炎敬多娶幾個妾嗎?

更殘酷的是,那個時代,男人背叛妻子的成本太低了。

明蘭還說過:

「我小時候曾聽老太太提起過,很久以前,太太和爹爹原是極好極好的,夫妻相敬,和樂美滿,就是因為太太老喜歡插手爹爹外頭的事兒,後來爹爹才與太太生分了,是以才叫林姨娘鑽了空子。」

王大娘子是低嫁到盛家,就算有明事理的婆婆,籠絡不住丈夫的心,日子都過得無比艱難。

都說如蘭最像王大娘子,她是否會步母親的後塵,就難說了。

記得如蘭執意要嫁給文炎敬的時候,王大娘子一萬個不同意,不就是不想如蘭再受自己的苦嗎?



別說如蘭幸福,從小錦衣玉食的長大,王大娘子又沒教會她如何處理內宅的爭鬥,她不過是小白兔一隻,面對刁難之人,只能任人宰割。明蘭和華蘭自不用說,受過老太太的教導,智慧,能力,分寸兼具。

就算墨蘭,只有一點小伎倆,至少也能在丈夫寵妾滅妻的時候維護自己的利益。

可是如蘭呢,喜怒哀樂寫在臉上,天真爛漫無憂無慮,做姑娘的時候,這樣的脾性自然是好,若是當了別人的娘子,怕不會被人欺負到頭上都想不到對策。

或者心中有無數怨氣,撒錯了地方,最終事倍功半。

如蘭可以說是王大娘子的翻版,腦袋缺了一根筋,家宅內鬥,從來不是靠誰說話更大聲,更要看誰能把握分寸,該隱忍的時候隱忍,該反擊的時候反擊。

一舉一動,猶如戰場謹慎才好,若是被敵人抓住了把柄,你恐怕死一千次都不足惜。

如蘭的性子嬌縱,從小就把嫡庶掛在嘴邊,和墨蘭鬥了十幾年,受不得半點委屈,處處都想高人一等。

「我是嫡出的,不論我去不去討好祖母,她都當最重我才是,如今不過教明蘭哄了幾天,竟然嫡庶不分了,還整日說什麼規矩禮數,別笑死人了!一個庶出的小丫頭,給口吃的就行了,還當什麼千金大小姐!我聽說,外頭人家裡的庶出女兒都是當丫頭使喚的,隨賣隨打,哪有這般供著!」

這樣的性子,在婆家又要委曲求全,她能隱忍多久呢?若是換了明蘭和華蘭,我倒更相信會有幸福的可能,可是如蘭選擇文炎敬絕對不是上上之選。

從這個角度來說,如蘭還是單純了些,只要愛情,不考慮家境地位,只會把自己置身於險境,又沒有能力化解。

如蘭下嫁給文炎敬,富家女和窮小子的愛情,沒那麼容易幸福。

刁鑽的婆婆,鳳凰男的丈夫,短時間內可以因為愛情包容一切,長遠來看,你的家境當不了你的保命符,若自身智慧不夠,婆婆的貶低,丈夫的不作為,那才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下嫁的女人,只有一種會幸福,就是婆家人拎得清,丈夫又足夠有本事,有能力維護你維護一家人的和諧。這樣的男人,少之又少,何必拿一生的幸福去賭一個男人的品性。

END.

今日話題:

你認為如蘭下嫁文炎敬會幸福嗎?

歡迎留言討論。


愈姑娘:情感作者,專注新時代女性的成長和情感。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相關焦點

  • 《知否》原著:如果「心機」墨蘭當初嫁給了文炎敬,結局會怎樣?
    那如果真的按墨蘭所想的,她真的嫁給了文炎敬,會比嫁給梁晗更幸福嗎?本文將以四個角度來分析如果墨蘭嫁給文炎敬的婚後生活到底如何?01丈夫的視若無睹我在寫《知否》如蘭人物書評的時候重點寫過文炎敬和她的愛情。
  • 《知否》「妙人」文炎敬:先天條件低下,他用3招保住了幸福
    、靠自己努力打拼事業的文炎敬。在《知否》裡,文炎敬是一個妙人,雖然先天條件低下,但是自己有本事,他用3招保住了幸福。文炎敬訂婚之後,跟盛長楓一樣參加科考,最終盛長楓沒考上他考上了,就此走上了仕途,擁有了官位。之後,文炎敬做官勤懇,為人老實本分,沒犯過什麼大錯,有了政績,加上盛紘的提攜,文炎敬最終外放到了泉州,帶著盛如蘭過上了幸福的二人世界。自古以來,人們都很奉行一句話,叫做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 《知否》:結婚後如蘭才看清文炎敬的真面目,原來她沒有嫁給愛情
    電視劇《知否》中盛家女兒幾乎都是高嫁,如蘭是例外。她選擇了低嫁,因為愛情。很多人覺得如蘭活得簡單又通透,但吉吉覺得如蘭簡單是真,卻不通透。也有很多人覺得文炎敬最後是宰相,如蘭選了個潛力股。這也只能說明文炎敬在仕途上很努力, 並不能說明在婚姻中文炎敬也是個好男人。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文炎敬和如蘭的這段感情。
  • 《知否》:如蘭被婆婆趕回娘家,海氏僅用一招就讓文炎敬跪地道歉
    《知否》這部劇改編自關心則亂同名小說,通過北宋官宦家庭少女明蘭的成長、愛情、婚姻故事,展開了一幅由閨閣少女到侯門主母的生活畫卷,講述一個家宅的興榮,古代禮教制度下的女性奮鬥傳奇。文炎敬一開始是要介紹給墨蘭的,但是林小娘嫌棄文炎敬是個窮書生,所以就沒同意。盛紘很欣賞文炎敬的人品,如蘭又看上文炎敬,所以對於這門親事,大家都很看好。可惜,文炎敬的母親是一個重男輕女的人,在如蘭生下女兒後,就把如蘭趕回了娘家。
  • 知否:盛家四位女婿不同結局都代表一種人生,配角文炎敬才是常態
    知否由晉江文學城關心則亂出版的作品《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書中盛弘一脈有六個孩子而我們比較鬱悶的如蘭同志呢,看著衝動莽撞,不會爭寵,即在琴棋書畫比不上墨蘭,乖巧聽話比不上明蘭,又在端莊大方比不上華蘭,從出生到出嫁就只有自家老母親寵著,但是好歹人心明眼亮,會找夫婿啊,人家文炎敬雖然只是一個窮舉子,但是對媳婦好,又有上進心,雖然被婆婆站規矩了,但是人文炎敬可是和她統一戰線
  • 知否原著:如蘭結婚後才看清文炎敬真面目,愛情終究抵不過現實
    「如蘭在盛家受的委屈,被文炎敬全部治癒了」,看似文炎敬真的很暖心,是由於他的出現讓如蘭過得更幸福,看似嫡女的如蘭,在盛家存在感根本不高,除了大娘子對她包容,老太太和盛紘都有偏心的對象,老太太最疼的就是明蘭,而盛紘最不喜大大咧咧,心直口快的明蘭了,反而更喜歡嬌滴滴,有才華的墨蘭。
  • 知否:鳳凰男文炎敬,完美解決婆媳矛盾,他這幾點經驗值得借鑑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古裝宅鬥劇,由趙麗穎,馮紹峰主演。該劇主要是以女主明蘭的視角展開,通過對她經歷過的人物和事件的描寫,來進行人物的性格和命運的展現,從中看到每個人成長的過程和變化。,讀書很是刻苦,才華出眾,文章寫得非常好,年紀輕輕就考上了舉人,因為他明白只有刻苦讀書才是自己將來有所成就的唯一出路。
  • 知否:同樣都是鳳凰男,為何文炎敬和孫志高的結局不同
    在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有兩個非常相似的鳳凰男,那就是文炎敬和孫志高。這兩人都娶了盛家的女兒,靠著嶽父家也獲得了不少的好處,可兩人的結局卻完全不同。既然都是鳳凰男,那為何文炎敬能愛情事業雙豐收,而孫志高卻落得一敗塗地呢?
  • 知否:如蘭真的想嫁給文炎敬嗎?非也,跟明蘭的談話驗證了這一點
    知否中如蘭是嫡女,身份比明蘭和墨蘭要高,平日裡頗為自傲,婚嫁大事也是想嫁入高門大戶的,王大娘子也一直為她挑選夫婿!而顧廷燁喜愛明蘭,想娶明蘭為妻,為了讓明蘭能夠得到更多的嫁妝出嫁,也為了明蘭出嫁能夠更有面子,所以設計讓她擁有嫡女的名分,顧廷燁知道如蘭和文炎敬互生情愫
  • 看過《知否》原著才知道,如蘭在認識文炎敬前,就有了低嫁的念頭
    ,是因為愛情,但看完全《知否》原著之後,你會發現,如蘭早在認識文炎敬之前,就有了「低嫁」的念頭。 反而,她會注意到之前根本看不上眼的文炎敬,並在與文炎敬相愛之後,毫無芥蒂、歡歡喜喜地嫁入自己曾經看不上的寒門。
  • 《知否》:嫁了鳳凰男的盛如蘭,才最讓人擔心
    ……可是,就有那麼一個人,他……他從不知道我是誰起,就看中我,喜歡我……他說,他不喜歡嬌嬌弱弱的女孩兒,他喜歡健朗明快的,像我這樣能跑會跳的,笑起來像夏日的豔陽,叫人心裡舒坦……」如蘭作為盛家的嫡次女,上有兄姐,下有幼妹,她的存在感太弱了,幾乎沒有人正視過她的存在。所以,當文炎敬說她「健康明快」的時候,如蘭立刻淪陷了。
  • 《知否》,在愛中長大的如蘭,心思單純,卻活得最為通透
    《知否》是一部宅鬥劇,裡面盛家三姐妹各自尋求了自己的幸福。墨蘭用盡手段嫁入了伯爵府,明蘭嫁入了侯爵府,雖然如蘭「高門低嫁」,嫁給了窮舉子文炎敬,但是她卻是過得最幸福通透的人。盛家著四個女兒,大姐華蘭雍容華貴,四姐墨蘭貌美如花,六妹妹明蘭更是玲瓏剔透,只有如蘭從小在大娘子的愛護下長大,連爽直的性情都與大娘子有幾分相似。
  • 重溫《知否》:原來,盛如蘭才是最懂愛情之人
    文炎敬本是父親給墨蘭相中的,換作其他時候,如蘭只要聽到是墨蘭的東西,只怕就會嫌棄了,哪裡還敢和他在一起?但如蘭不是那種拎不清的姑娘,一碼事歸一碼事,他雖然是給墨蘭備選的,但卻是最早和她相遇的,她認定了彼此的緣分,也看中了文炎敬的才華,所以並不在乎他的家世,也不在乎自己是不是下嫁,她在乎的只是他愛不愛她,會不會對她好,這就足夠了。
  • 看知否,學擇偶觀的重要性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電視劇,由趙麗穎、馮紹峰主演,眾多實力派演員傾情演繹的古代家庭題材劇。主要圍繞著盛家三位少女,墨蘭、如蘭、明蘭的成長過程,展開的女性奮鬥史。「墨蘭,心比天高,所以她看不上父親為他選中的寒門進士文炎敬,只為圖梁晗的伯爵名號,甘願私會偷情梁晗,卻不曾想過梁晗的品性如何。梁晗確實是個十足的酒色之徒,不學無術,就妻妾就好幾房,這樣的婚姻生活又如何幸福。一男人心不在你身上,婚姻的長久就如同監獄一樣,何其悲慘。
  • 《知否》原著:文炎敬番外泉州赴任婚姻美滿,墨蘭終究是後悔了
    《知否》中墨蘭,是唯一一個具有「抗爭意識」之人,偏偏將一手好牌打爛,原因在於她有一位不懂得如何愛孩子的母親,盛家4個蘭中,所有人都嫁給了愛情,在婚姻上幸福美滿,唯獨墨蘭,開頭美好,後半生被丈夫厭棄,鬱鬱寡歡一生。
  • 《知否》:嫁給墨蘭看不上的窮書生,如蘭才不是只有可愛而已
    文炎敬,原本是盛紘為自己偏愛的墨蘭挑選的夫婿,只是,打從一開始,林小娘和墨蘭就本能的抗拒這個窮舉子。一陣微風吹走了如蘭的帕子,迷了眼的如蘭跟著帕子追到了園子門口,可帕子卻吹到正巧路過的文炎敬腳下。一見鍾情、一眼萬年,那陣風其實吹開了如蘭心中的迷霧。
  • 《知否》,也許大部分女生都是如蘭吧
    同樣是鳳凰男,孫秀才和文炎敬就是天壤之別。如蘭和婚前可以看出文炎敬是一個不錯的人。就像如蘭說的,自己無才無貌,別人看來文炎敬不過是想高攀盛家嫡女罷了。而如蘭和文炎敬相處過,她相信文炎敬的品行。文炎敬這邊不好的事情也提前和如蘭說好了,比如他的母親偏心他的弟弟,並不好相處等等。如果文炎敬不說,如蘭怎麼會知道呢。
  • 看完《知否》發現,他才是人生贏家,挑女婿的眼光太準
    最近我爸迷上了電視劇《知否》,我和老公開玩笑地問他:「你最喜歡裡面的哪個人物?」他想都沒想就直接說:「我最欣賞盛紘。」我們很詫異,要知道這個人在電視劇裡算不上正派,不僅寵愛小妾欺負正妻,而且對子女也不能一碗水端平,看著可憐的小明蘭,不知道有多少觀眾罵他狠心。而我爸卻神秘地說:「你們只看到了他不好的一面,難道沒發現他挑女婿的眼光很準嗎?
  • 知否:都是嫁給寒門秀才的盛家女,淑蘭苦盡甘來,如蘭卻慧眼識珠
    其實文炎敬心中有喜歡的人,那就是如蘭。劇中,文炎敬和如蘭初識的畫面,很美,如蘭的手絹被風吹到院中,如蘭去撿,卻遇到了她的敬哥哥。後來,顧廷燁設計上門求娶如蘭,如蘭已經心有所屬,寧願嫁給寒門出身的文炎敬對於王大娘子給如蘭陪嫁了一座大宅子,盛老太太就勸過王大娘子,她說:文家本是清貧之家出身,文老太太又偏疼小兒子,一招大兒子中了進士飛黃騰達,她能不帶著小兒子一起來住。你的本意是想讓如蘭風光出嫁,過得好日子,可是這同一屋簷下,難免的矛盾。盛老太太說對了,果然,如蘭婚後的生活波折主要來自於這位文老太太。她讓大著肚子的如蘭立規矩,又多次在如蘭孕期主張給文炎敬納妾。
  • 知否:與王氏想法不同,華蘭為什麼覺得嫡女出身的如蘭更適合低嫁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古裝宅鬥劇,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主演。該劇主要是以女主明蘭的視角展開,通過對她經歷過的人物和事件的描寫,來進行人物的性格和命運的展現,從中看到每個人成長的過程和變化。好在文炎敬是一個聰明上進又謙虛知理的好男人,他沒有辜負如蘭的期望,如願考取了進士。如蘭的定親,是有些戲劇性的,從某種程度上是顧廷燁的求親才促成了如蘭和文炎敬的婚姻,如蘭和文炎敬早就有情這是一個前提,當然顧廷燁是為了娶到明蘭才用的這個連環計,如蘭和文炎敬只是這連環計中的很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