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如蘭結婚後才看清文炎敬真面目,愛情終究抵不過現實

2020-11-10 佩琦佩奇123

「如蘭在盛家受的委屈,被文炎敬全部治癒了」,看似文炎敬真的很暖心,是由於他的出現讓如蘭過得更幸福,看似嫡女的如蘭,在盛家存在感根本不高,除了大娘子對她包容,老太太和盛紘都有偏心的對象,老太太最疼的就是明蘭,而盛紘最不喜大大咧咧,心直口快的明蘭了,反而更喜歡嬌滴滴,有才華的墨蘭。


所以如蘭在盛家經常和墨蘭吵架,她的不平衡在小時候就根深蒂固了,她還算是一個比較拎得清的人,外表大大咧咧,但內心十分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嫁給什麼樣的人才好,有一集中吳大娘子看中明蘭,大娘子氣得火冒三丈,而如蘭卻覺得嫁到伯爵府表面風光,但過得一點都不幸福。


她自知自己的脾性,若是嫁到這樣的人家,不是整日裡受人欺負,就是遭人白眼,所以她一早就有「低嫁」的念頭,而文炎敬的出現對於如蘭來說,簡直就是一道光。

文炎敬本來是盛紘介紹給墨蘭的,而墨蘭因要嫁到伯爵府,暗中與梁晗私通,這條線就斷了,但墨蘭看不上的,正好是如蘭喜歡的,而文炎敬本就喜歡這種活潑明朗的如蘭,所以兩個人就在一起了,而婚後生活看似嫁給了愛情,但嫁過去後如蘭才看清文炎敬的真面目。


如蘭的婚後生活

大家熟知的,也是如蘭自己開口說的,婆婆經常讓她站規矩,而且還是懷孕階段,也不得不站,在娘家都沒有受過這種苦的如蘭,也是委屈巴巴的,而每一次都需要文炎敬求情,婆婆才肯罷休,而文炎敬明明知道自己不能時時在妻子身邊,還是沒有跟自己的母親講清楚。


「婆媳關係,歸根結底就是夫妻關係」

婆媳關係不好,這是每個人都很難避免的,但歸根結底解決這些矛盾的關鍵就是夫妻關係。結婚後的如蘭才看清文炎敬的真面目。

先說說文炎敬家中並不富裕,雖才華出眾,但寒門出身,文章寫得相當漂亮,頗受盛紘的讚譽,但他是由母親辛辛苦苦養大的,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都非常孝順,從不敢忤逆母親,所以事事都要顧及母親,如蘭出身且不說,嫁給這樣家世的子弟綽綽有餘。


如蘭懷孕後,站規矩其次,還要伺候婆婆,如蘭並沒有一哭二鬧三上吊,反而是不想讓文炎敬為難,而後婆婆還把文炎敬一起長大的丫頭轉為小妾,這讓如蘭很傷心。

雖然古代三妻四妾很正常,但深愛丈夫的如蘭只能躲著偷偷哭。


文炎敬明明知道母親針對如蘭,一開始就不去解決,一直都拖著,讓母親肆無忌憚,而盛長柏就不一樣了,一開始就不讓母親對媳婦大呼小叫,任何事都不讓妻子一個人去面對,如蘭想的很簡單,以為嫁給了愛情,但終究抵不過現實。


相關焦點

  • 《知否》:結婚後如蘭才看清文炎敬的真面目,原來她沒有嫁給愛情
    電視劇《知否》中盛家女兒幾乎都是高嫁,如蘭是例外。她選擇了低嫁,因為愛情。很多人覺得如蘭活得簡單又通透,但吉吉覺得如蘭簡單是真,卻不通透。也有很多人覺得文炎敬最後是宰相,如蘭選了個潛力股。這也只能說明文炎敬在仕途上很努力, 並不能說明在婚姻中文炎敬也是個好男人。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文炎敬和如蘭的這段感情。
  • 《知否》:盛如蘭下嫁文炎敬,才是千嬌百媚下火場
    別的幾個姑娘,容貌,才華和能力都在如蘭之上,在高門尚且要小心翼翼,夾著尾巴做人。下嫁的如蘭就能倖免嗎?不要忘記淑蘭下嫁的下場,被剝削幾年後,最終還是和離。文炎敬不會和孫秀才一樣狂妄自大,但是他母親可不是個善茬,可以和孫秀才的母親有得一拼。千萬不要以為女人下嫁就能當女王了,如蘭這是千嬌百媚下火場。
  • 《知否》原著:如果「心機」墨蘭當初嫁給了文炎敬,結局會怎樣?
    原著裡,當明蘭告訴墨蘭,如蘭要跟著文炎敬到泉州外放做官,墨蘭聽了當時腦中一片空白:那如果真的按墨蘭所想的,她真的嫁給了文炎敬,會比嫁給梁晗更幸福嗎?本文將以四個角度來分析如果墨蘭嫁給文炎敬的婚後生活到底如何?01丈夫的視若無睹我在寫《知否》如蘭人物書評的時候重點寫過文炎敬和她的愛情。
  • 《知否》:如蘭被婆婆趕回娘家,海氏僅用一招就讓文炎敬跪地道歉
    《知否》這部劇改編自關心則亂同名小說,通過北宋官宦家庭少女明蘭的成長、愛情、婚姻故事,展開了一幅由閨閣少女到侯門主母的生活畫卷,講述一個家宅的興榮,古代禮教制度下的女性奮鬥傳奇。文炎敬一開始是要介紹給墨蘭的,但是林小娘嫌棄文炎敬是個窮書生,所以就沒同意。盛紘很欣賞文炎敬的人品,如蘭又看上文炎敬,所以對於這門親事,大家都很看好。可惜,文炎敬的母親是一個重男輕女的人,在如蘭生下女兒後,就把如蘭趕回了娘家。
  • 看過《知否》原著才知道,如蘭在認識文炎敬前,就有了低嫁的念頭
    》原著中,盛家四個女兒,三個高嫁,只有嫡出的五姑娘如蘭「低嫁」到了文家。「低嫁」入文家,給文炎敬當老婆,是因為愛情,但看完全《知否》原著之後,你會發現,如蘭早在認識文炎敬之前,就有了「低嫁」的念頭。,並在與文炎敬相愛之後,毫無芥蒂、歡歡喜喜地嫁入自己曾經看不上的寒門。
  • 《知否》「妙人」文炎敬:先天條件低下,他用3招保住了幸福
    雖然是低嫁,但是盛如蘭心甘情願,在四個姐妹裡,只有她是真正的嫁給了愛情。大姐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四姐是精心算計為權貴而嫁,小妹盛明蘭嫁給顧廷燁的時候並未真的愛上他,只有她跟文炎敬婚前就兩情相悅。雖然費了一番周折,惹來了父母的不悅,但是她依然如願以償。
  • 《知否》原著:文炎敬番外泉州赴任婚姻美滿,墨蘭終究是後悔了
    《知否》中墨蘭,是唯一一個具有「抗爭意識」之人,偏偏將一手好牌打爛,原因在於她有一位不懂得如何愛孩子的母親,盛家4個蘭中,所有人都嫁給了愛情,在婚姻上幸福美滿,唯獨墨蘭,開頭美好,後半生被丈夫厭棄,鬱鬱寡歡一生。
  • 《知否》:嫁了鳳凰男的盛如蘭,才最讓人擔心
    如蘭小的時候,母親正與妾室鬥得你死我活,原著裡不止一次說到她的頭髮不好,全靠桂花油養著,這說明王大娘子跟懷著她的時候就氣的顧不得身體,讓她胎裡弱。而隨著她慢慢長大,也沒有得到更多的關注。但是她是非常渴望被關注的,渴望有人重視的!直到遇到了文炎敬。
  • 知否:嫁給墨蘭看不起的窮書生,如蘭不止是有可愛
    《知否》原著裡的如蘭並不討喜,大小欺負明蘭,朝她扔石子,說她是小傻子,還讓她剝橘子。不攀比,為愛情盡人事文炎敬,本是盛紘為自己偏愛的墨蘭選的夫婿,只是,林小娘和墨蘭一開始便看不上這個窮舉人陰差陽錯,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文炎敬和如蘭相遇了。一陣微風吹走了如蘭的帕子,迷了眼的如蘭追著帕子跑,可帕子卻吹到正巧路過的文炎敬的腳下。一見鍾情,一眼萬年,那陣風起時吹開了如蘭心中的迷霧。
  • 看了《知否》原著才發現和王大娘子相比,如蘭的真性情多麼可貴
    電視劇《知否》播出後,很多人都喜歡王大娘子,覺得她真性情。王大娘子的三個孩子,如蘭和她最像,觀眾同樣覺得她也是真性情。讀完原著,我才發現和王若弗相比,如蘭才是真正的真性情。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蘭。被大姐華蘭訓斥,她覺得自己是嫡女,明蘭不過是個小庶女罷了,還是小娘養的。一個孩子,哪裡懂這些。想想都是她的母親王大娘子所教。聽得多了,自然會受影響。這時候的如蘭並不是真性情,她活得暢快,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多半是仗著自己的身份和母親的庇護。相比之下,品蘭才是真正的真性情,不藏著掖著,有什麼說什麼,這樣的性子,豪爽大方。更關鍵的是善良。可是,如蘭偏偏多了尖酸刻薄。
  • 重溫《知否》:低嫁的盛如蘭之所以過得幸福,是因為她有3個優勢
    盛如蘭的本家堂姐盛淑蘭也低嫁給了秀才孫志高,婚後的日子過得是一團糟,受盡了委屈和折磨。可是,低嫁給文炎敬的盛如蘭卻守住了自己的幸福,在原著裡,文炎敬仕途一帆風順,帶著盛如蘭遠赴泉州就任,與盛如蘭過上了幸福的二人世界。最近,我重溫了《知否》,我發現,低嫁的盛如蘭之所以過得幸福,是因為她有3個優勢。
  • 知否:都是嫁給寒門秀才的盛家女,淑蘭苦盡甘來,如蘭卻慧眼識珠
    ,文炎敬卻是很上進的,而且是一個正人君子。其實文炎敬心中有喜歡的人,那就是如蘭。劇中,文炎敬和如蘭初識的畫面,很美,如蘭的手絹被風吹到院中,如蘭去撿,卻遇到了她的敬哥哥。對於王大娘子給如蘭陪嫁了一座大宅子,盛老太太就勸過王大娘子,她說:文家本是清貧之家出身,文老太太又偏疼小兒子,一招大兒子中了進士飛黃騰達,她能不帶著小兒子一起來住。你的本意是想讓如蘭風光出嫁,過得好日子,可是這同一屋簷下,難免的矛盾。盛老太太說對了,果然,如蘭婚後的生活波折主要來自於這位文老太太。她讓大著肚子的如蘭立規矩,又多次在如蘭孕期主張給文炎敬納妾。
  • 知否:盛家四位女婿不同結局都代表一種人生,配角文炎敬才是常態
    盛華蘭是嫡長女,嫁給了忠勤伯府袁文紹,盛長柏是嫡長子,娶的嫡妻是海氏,盛如蘭是嫡次女,嫁給了翰林庶吉士文炎敬,盛長楓是林小娘生的庶長子,娶的嫡妻是柳氏,盛墨蘭林噙霜生的庶女,嫁進了永昌伯府的嫡六子梁晗,盛明蘭是衛小娘生的庶女,最最後嫁給了京城混世魔王寧遠侯府的顧廷燁,而最小的小六盛長棟是香姨娘生的庶子,娶的嫡妻是沈繡巧。
  • 知否原著:比起愛如蘭,文炎敬更愛盛家門第
    這一天盛紘邀請幾位秀才到家裡做客,文炎敬陰差陽錯撿到如蘭手帕,他當時還不知如蘭身份,只以為如蘭是盛家婢女,他看如蘭活潑可愛內心便有幾分愛慕之情,可他並未逾矩,行了禮便默默退出後宅。如蘭自由散漫慣了,突然一見文炎敬這種文質彬彬的讀書人便也生出幾分歡喜,可以說兩人第一次見面便互相心生好感。
  • 《知否》,也許大部分女生都是如蘭吧
    不過如蘭在婚姻的智慧讓人很佩服。同樣是鳳凰男,孫秀才和文炎敬就是天壤之別。如蘭和婚前可以看出文炎敬是一個不錯的人。明蘭親眼看到淑蘭嫁給孫秀才的結局,心裡是不願意如蘭低嫁的。就像如蘭說的,自己無才無貌,別人看來文炎敬不過是想高攀盛家嫡女罷了。而如蘭和文炎敬相處過,她相信文炎敬的品行。
  • 知否原著:盛華蘭、明蘭和如蘭都不願意讓自己的貼身丫鬟為小妾
    《紅樓夢》裡有許多的紅樓俏丫頭,《知否》裡面對底層的丫鬟、婆子也有比較細緻深入的描寫。《知否》裡面因為林噙霜的緣故,作為一個小妾,在盛家耀武揚威近20年,上至盛家的王大娘子、下到她的嫡出兒女乃至庶女明蘭,都受到過林氏母女的算計和欺負。
  • 知否:如蘭真的想嫁給文炎敬嗎?非也,跟明蘭的談話驗證了這一點
    知否中如蘭是嫡女,身份比明蘭和墨蘭要高,平日裡頗為自傲,婚嫁大事也是想嫁入高門大戶的,王大娘子也一直為她挑選夫婿!而顧廷燁喜愛明蘭,想娶明蘭為妻,為了讓明蘭能夠得到更多的嫁妝出嫁,也為了明蘭出嫁能夠更有面子,所以設計讓她擁有嫡女的名分,顧廷燁知道如蘭和文炎敬互生情愫
  • 她是《知否》原著唯一嫁給愛情的女人,她的不爭,才是聰慧人生
    在利益面前,才是考驗人性的關鍵時刻,但在乎的太多,是我們的負累,想要得到的太多,並非聰慧人生。看《知否》原著的時候,我看到了一個又一個鮮明的人物,她們以不同的性格活著。如明蘭那般小心翼翼,守拙度日的人;也有如墨蘭和林小娘整天為了一點小事斤斤計較,活在自己的小世界當中的女人,但我卻始終覺得活得最精彩的卻是如蘭。
  • 《知否》:嫁給墨蘭看不上的窮書生,如蘭才不是只有可愛而已
    成年如蘭的登場就是在自家的書院裡,她捉弄墨蘭後以筆託腮、笑望窗外的樣子真真是一派小兒女的天真浪漫,好看極了。原著裡提到:如蘭長得像王氏,圓盤子臉,眉目端正,姿色不免平凡了些。其實,如蘭的性格也像極了王氏,喜歡使性子、耍威風,橫衝直撞。
  • 知否:與王氏想法不同,華蘭為什麼覺得嫡女出身的如蘭更適合低嫁
    原著中未出閣前的如蘭,是有些刁蠻任性的,她有作為嫡女的優越感,也因為看慣了王氏和林氏的妻妾爭鬥,所以處處要和墨蘭爭個高下,卻常常敗北。和明蘭不同,她不需要藏拙,卻也明辨是非,所以和明蘭的關係很好。如蘭喜歡文炎敬,是因為她的一見鍾情,是無關門第,單純的喜歡。好在文炎敬是一個聰明上進又謙虛知理的好男人,他沒有辜負如蘭的期望,如願考取了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