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病痛卻得皇帝禮遇,端妃憑什麼靠一格電撐到了最後

2020-11-05 心晴不憂傷


文:心晴

(作者:心晴 原創文章)


同是位列四妃,與動不動就被皇帝懟得無言以對的小透明齊妃不同,端妃雖然久病,卻得皇帝敬重。


皇帝雖不寵幸她,卻對她另眼相待,常年病痛,不爭不搶,但後宮卻一直有她的一席之地。甄嬛曾這樣評價端妃:常年不出門,盡知宮中事。


網友也戲稱端妃是靠「一格電」走到了最後,更有人說,端妃是「宮鬥大戲」中唯一看過劇本的人。


可在我看來,端妃可不是躺贏,她王者人生的背後,有她的隱忍和智慧,更有心酸......


01.不爭不搶,選對靠山


在後宮眾嬪妃都在結黨營私,抱團取暖的時候,端妃就有了一個十分可靠的靠山---太后和皇帝。


她替太后和皇帝辦事,並且守口如瓶。任憑華妃恨了她這麼多年,她也沒有說出華妃墮胎的真相。



皇上為什麼會選擇端妃給華妃拿藥呢?


首先,端妃本來的存在感就比較低,看起來與世無爭,這樣的人容易讓人不設防。


華妃自己也說過:「端妃看起來與世無爭,年世蘭才相信她。」


其次,端妃是制衡華妃的一股重要力量。


端妃和華妃同是將門之後,皇帝權衡利弊之後,也只有端妃背後的勢力能夠與當時風頭正盛的年羹堯相抗衡。


所以皇帝選擇端妃,其實是想讓二虎相爭,相互牽制。



果然,端妃送了華妃一劑墮胎藥,華妃轉手餵了端妃藏紅花。就這樣,皇帝不用親自動手,就解除了未來最大的兩個隱患。因為一旦這兩個人若生了皇子,將來若心術不正,外戚幹政,將對大清來說是災難。


端妃其實是知道皇帝和太后的用心的,但是這麼多年來閉口不談,不止忠誠還甘願為皇帝背鍋。這麼懂事的合作夥伴,皇帝怎會不對她另眼相看呢。


女子嫁入夫家,娘家的靠山固然重要,可是最好的靠山莫過於自己和丈夫。


02.察言觀色,深得聖心


華妃不知是皇帝的歡宜香使自己一直懷不了孩子,一直以為是端妃的一碗墮胎藥傷了根基。在宮裡一直視端妃為眼中釘,常年打壓端妃。後宮中但凡誰有了孩子,華妃心氣不順,就會找端妃發脾氣。


後宮爭寵,經常會有人向皇帝告狀,令皇帝頭疼不已。可端妃從不告狀,即使一次次被華妃無理找茬。


久病不出門的她知道,年家的實力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即使她再委屈,皇帝也會因為顧全大局而不去動華妃。


在實力欠缺時,隱忍才是一個人最大的智慧。


甄嬛查出華妃陷害眉莊假懷孕的事情,皇帝也只是象徵性給華妃降為了嬪位,還沒幾天就找個藉口復位了。


如她去告狀華妃,也只是讓皇帝徒增煩惱,反而會讓皇帝厭惡。反之,年氏兄妹囂張跋扈,皇帝養精蓄銳,收拾年羹堯是遲早的事情。而端妃為皇帝背鍋多年,自然會得到更多優待。


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端妃從不站隊。她深知皇帝最恨結黨營私的行為,所以她在宮中一直都是獨來獨往。即使後來成為甄嬛的神助攻,也是有理有據,深思熟慮,毫無破綻。


所以長久以來,皇帝對端妃,雖沒有恩寵,但卻不缺禮遇,該給她的名分一樣不會少。


03.審時度勢,選對合作夥伴


端妃第一次見甄嬛,是在溫宜公主的周歲宴上。她對恭喜皇帝「又得佳人」。此時她就注意到了甄嬛酷似已故純元皇后的一張臉。



眉莊失寵被禁足以後,甄嬛把安陵容引薦給了皇帝,安常在也很爭氣,在家宴上一展歌喉,瞬間驚豔了皇帝,惹的一眾嬪妃非常嫉妒。


端妃在聽到安陵容歌聲的時候,就知道了她的歌聲也很像純元皇后。她知道,但凡和純元皇后有點相似的女人,皇帝都會寵幸。


於是端妃在心裡和自己下了一盤棋,最後她選擇了甄嬛團隊。於是她開始不動聲色示好甄嬛。



在華妃為甄嬛設計的「木薯粉」事件中,如果沒有端妃出面為甄嬛作證,甄嬛想要全身而退恐怕真的沒有那麼容易。而端妃冒著做偽證的風險為甄嬛證明,其實是一石二鳥。


端妃心裡跟明鏡一樣,她知道在風雲變幻的後宮,她想安度晚年,必須要有個孩子和一個靠山。


於是,甄嬛的「純元之臉」和溫宜公主就進入了她的視線。


其一,便是為溫宜公主出手。


溫宜公主的生日宴上,端妃送的大禮是自己陪嫁的銀項圈,連皇帝都很震驚。可端妃說:溫宜她那麼可愛,給她是極好的。


一出場她就給皇帝營造了一種她很愛溫宜這個孩子的表象。可以說,這個孩子一出生,端妃就為她設了一個局。


其二,這是她進入甄嬛團隊做的第一件事情,也讓甄嬛認清了自己的實力。為以後的強強聯手,打下了很好的感情基礎。


最後,她果然和甄嬛聯手神級打怪,大獲全勝。從病懨懨的青銅,到壽終正寢的王者,端妃步步為營,審時度勢。


正是端妃身上的這三種特質,使她一生榮耀,晚年溫宜承歡膝下。端妃的這盤大棋,她下了大半生,但是值了。


我是心晴,寫世間溫情,聊百味人生。你若心晴,歲月無傷。

相關焦點

  • 《甄嬛傳》:端妃常年病痛,為什麼皇上還常去她宮中,跟她親近?
    在《甄嬛傳》中,有一個女人,大家對她的評價是憑藉「一格電」撐到最後,看似常年病痛不爭不搶毫無競爭力,可每次出手都能恰到好處,有了女兒溫宜還富貴太平活到了最後。用甄嬛對端妃的話說,不出宮中,卻盡知宮中事。除了美滿的結局,雖常年病痛纏身,可皇上卻也有事想著端妃,經常去端妃宮中小坐,跟端妃也很是親近,有猶豫的事情都會讓端妃幫忙分析,就比如蘇培盛和崔槿汐的事情。
  • 甄嬛傳:端妃常年生病,為什麼皇帝還願意親近她
    甄嬛傳:端妃有個不可告人的秘密,雖常年生病,但皇帝還願親近她一來,她不像宜修一樣,有著龐大的母家,能夠制約皇上,二來,她不像華妃一樣,心狠手辣又生的美豔,家室也不可小覷,雖不及宜修,但是皇上的心頭好,再加上她身體很孱弱,常年生病,幾乎是可以忽略的存在,但是,即便如此,皇上還是十分願意與她親密,時不時就去她的宮中,讓很多妃子都很羨慕,那麼,端妃有什麼獨家秘密,讓皇上對她如此呢?
  • 《甄嬛傳》:華妃到最後也不知道,端妃才是幕後最大的黑手
    無疑是端妃。從第一集開始久病沉痾,避世不出,結果愣是靠著10%的殘血,打滿全場,最後還收割了一個體貼的溫宜公主,還有一個皇貴太妃的頭銜。而那些算計她的,打壓她的,害過她的人,被她統統報復了回去,下場都很慘。
  • 難怪端妃靠1%電量活到結局!甄嬛欲殺端妃,她才是端妃的保命牌
    難怪端妃靠1%電量活到結局!甄嬛欲殺端妃,她才是端妃的保命牌。,確確實實愛慘了皇帝,所以她心甘情願淪為妻子,被困在後宮,在華妃死去大仇得報的時候,她以1%電量的狀態,成為貴妃,但是,這個時候她和皇帝之間的夫妻關係,基本上已經名存實亡了,皇帝此刻身邊很多新人,況且,端妃從來不是皇帝心尖上的人,所以,當時,皇后為了陷害甄嬛,將蘇培盛和崔槿汐關入慎刑司,這個時候,
  • 甄嬛傳:端妃這心機,完全不遜皇后!
    她就是早期進王府的端妃!端妃心機和資歷,應該完全不輸皇后吧!端妃一直坐山觀虎鬥,除了華妃,又解決了皇后,是真正的贏家!從始至終,端妃一直不動手,甄嬛就幫她解決了這麼多事。當然,端妃也幫了甄嬛不少忙!作為這個劇裡最後一格電,苟到最後的大佬絕不簡單。前期被華妃娘娘蹂躪,然後一直苟著。最後逆風翻盤。拿下勝利。端妃這把牌打的真好!
  • 《甄嬛傳》端妃:病重終生不孕卻贏到最後?其實她的心機深不可測
    她不能生育,病重纏身,還頂著華妃的虐待及壓力,卻成功活到了最後,很多人都說她運氣好,靠著甄嬛躺贏。她看似不爭不搶,病重避世,卻成功扳倒了自己的幾大對手,求仁得仁,成功活到了最後,細看全劇,其實她才是後宮心機最深的那個人。
  • 《甄嬛傳》:端妃後悔幫了甄嬛,害得自己最愛的人死不瞑目!
    《甄嬛傳》的最後,甄嬛順利當上了太后,除了瑾汐、蘇培盛這些忠心耿耿的手下外,還有一個人功不可沒,她就是端妃。在《甄嬛傳》的前期,端妃是一個只存在於傳說中的妃子,只知道她身體不好,常年臥病在床,不出來見人走動。但是一出場就幫了甄嬛一個大忙,之後又幫助甄嬛除掉華妃和皇后,為何最後最恨的也是她?
  • 甄嬛傳:端妃愛皇帝嗎?她的一個行為表明,她早已對皇帝恨之入骨
    導語:《甄嬛傳》中的端妃真是因為愛皇帝、得知甄嬛害死了皇帝才與甄嬛疏遠的嗎?其實,這麼猜測的人,簡直太不了解端妃了。在整部劇中,沒有任何一個女人,比端妃的感情更複雜。而她的「抱病」,不僅僅是為了躲避宮鬥,更是為了躲避皇帝的召幸。端妃的內心裡,對皇帝的涼薄與虛偽早已恨之入骨,所以,她沒有辦法在君前承歡。因為她無法面對自己的心。她的病是心病,無藥可救的心病,因為太聰明、看得太透。所以,她沒有辦法接受這樣一個男人繼續跟他逢場作戲。
  • 甄嬛傳:明知端妃是在利用自己,甄嬛為何還把她推上妃嬪之首?
    眾所周知,端妃是個憑藉一格電量升級打怪活到最後一集的王者,前期因被華妃誤會害死了她的孩子而在宮中受盡了欺辱,中期遇上甄嬛便死死抓住這根救命稻草借她的手除掉了華妃這個死對頭,後期則因為接受了甄嬛饋贈的皇貴妃名號選擇幫著她一起對付宜修皇后,直到皇帝駕崩新帝即位的時候,端妃這個觀眾眼中的病秧子還好好地在啟明殿裡撫養溫宜公主,此等耐力著實是令人刮目相看。
  • 宜修到死不知,端妃常年有病為何雍正還願意親近她?然而純元知道
    俗話說,花無百日紅,更何況在這三千佳麗的後宮,幾乎沒有一個妃子可以一直得寵的,甄嬛也是如此。由此看來,即便是新入宮的小主,時間久了也會厭煩,更不要說常年有病了,那麼,為何皇上經常會到端妃的宮裡小坐,甚至讓她侍寢呢?
  • 端妃幫助甄嬛只是想除掉華妃,想不到甄嬛卻害死了她心愛的皇帝
    端妃是最早跟在皇帝的身邊的女人,可她在王府安分守己多年,不僅連一個側福晉的位置都沒有混上,還被後來居上的華妃用一壺紅花剝奪了生育的能力,她怎麼可能真的做到不怨不恨呢?但華妃娘家的勢力在前朝獨大,即便端妃是與華妃一樣有封號的妃嬪,在後宮裡也只有被欺負的份兒,所以端妃只能用裝病示弱的辦法來保住自己的性命,暗地裡期待著有朝一日能夠碰上報復華妃的機會。
  • 甄嬛傳:原著中端妃從來不去太后請安的真實原因,連甄嬛都沒看懂
    在《甄嬛傳》中有這麼一個狠角色,雖然在劇中沒有太多鏡頭,但是卻是笑到最後。在後宮一直不爭不搶,表面上對宮中的事情漠不關心,不過,只要她參與的事情,總能引起軒然大波,在後宮的地位堪比皇后。端妃是皇帝人生中的第一個女人,比純元、宜修更早遇到皇帝,甚至可以說是青梅竹馬,但是隨著一個個新人的出現,時間的流逝,感情漸漸被消磨。尤其是當皇帝寵幸華妃,將一碗紅花硬灌進端妃肚子裡,導致她一輩子沒辦法生育的時候,端妃已經徹底對皇帝死心。雖然端妃一直只想報復華妃,但是不可能一點都不怨恨皇帝。
  • 端妃不止恨華妃,原來還有一人恨到骨子裡,卻一輩子也不敢說出來
    ,她不懂什麼權勢之爭,更不懂自己哥哥對皇帝而言是怎樣的存在,她只是一心的愛著皇帝,想為皇帝生兒育女,但就算是如此單純,沒有一點妄念,卻依舊逃不出皇帝跟太后的算計,為了防著年羹堯篡權,華妃成為了犧牲品,終生不能有孕,就是拜皇上跟太后所賜。
  • 《甄嬛傳》:性格軟弱,老公不疼,敬妃憑什麼能超越甄嬛笑到最後
    而甄嬛的其他盟友,死的死,傷的傷,勉強撐到最後活下來的,也和她心生嫌隙,老死不相往來,譬如端妃。而敬妃,不僅打敗了自己所有的敵人,成為皇貴妃,享受尊養,成為為數不多笑到最後,並且還與甄嬛保持良好關係的一個。除此之外,她的養女,甄嬛的女兒朧月也對她有著很深的眷戀,雖不是自己親生卻勝似親生,而她們之間的母女親情更是甄嬛怎麼也羨慕不來的情分。
  • 《甄嬛傳》端妃韜光養晦,「又病了」的避世哲學演繹得淋漓盡致
    那好歹虐文裡的男主最後還是愛女主瘋狂彌補呢,皇帝對端妃最多就是一丟丟愧疚抬高點位分而已。表面上是皇后欺負她們,但是她們內心知道根源在於皇帝,不會無腦護皇帝。皇帝病危的時候,眾嬪妃哭哭啼啼,敬妃一臉平靜,內心肯定是恨皇帝了,不然在眾人面前裝裝樣子自己不損失啥還能博一個好名聲,可敬妃連裝樣子都懶得裝了。甄嬛全家下了冤獄,被流放寧古塔,流朱也被害死了,和親女兒骨肉分離,這些當然是皇后害得,但是根源還是在於皇帝。甄嬛和敬妃在於拎得清,知道皇后害自己是表面因素,背後害自己的還是皇帝。
  • 華妃利用木薯粉成功助力端妃上位
    所以當端妃出場證明甄嬛清白,甄嬛表示「不想失信於端妃娘娘」時,皇上立即順水推舟,讚揚甄嬛「很守諾」,幫著端妃和甄嬛打掩護。華妃的木薯粉事件,假到需要皇上幫著受害人作偽證,何等荒唐。只有華妃一人還在認真宮鬥,其他人就差明白表示在看笑話了。
  • 甄嬛誤穿純元故衣被皇帝禁足後,她就聯想到端妃接近自己的目的了
    當甄嬛在宜修皇后的設計下穿著純元皇后的故衣出現在景仁宮引起皇帝的大發雷霆之後,她瞬間想明白了很多東西,比如殿選上太后為什麼會對無緣無故的刁難自己,身為掌事姑姑的崔槿汐為什麼會忠心耿耿地跟著自己,原來這一切都是源於她那張與純元酷似的面容。
  • 甄嬛傳,皇帝為什麼面對病容不堪的端妃還喜歡寵幸她
    溫宜公主周歲時,皇上為了喜慶,恩準曹貴人大辦宴席的請求,端妃出現到場道賀,並表達了對溫宜公主的喜愛,這也許是緣分,後來溫宜公主確實是由端妃撫養的。端妃出現在宴席一眼就看出甄嬛是因為像純元皇后才喜歡甄嬛的,而且暗諷皇帝眼光還如當年,又得佳人。只是甄嬛聖意正濃,沒有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