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塔》:能夠被媽媽撫育成人,我感到非常自豪

2020-08-21 檸檬蜜語


(圖片來自網絡)

最近重讀了日本作家利利·弗蘭克的自傳體小說《東京塔》,一如從前,看到最後還是淚流滿面。

書中寫過這樣一句話:爸爸的人生看上去很開闊,而媽媽的人生在十八歲的我的眼中顯得很狹窄,因為媽媽把她的人生都分給了我。

這是一本關於母愛的書,一個在婚姻裡清冷而倔強的女人,與孩子三十八年的平淡時光裡的每個瞬間,都是關於母愛的記憶。


01

爸爸媽媽是姐弟戀,不,其實沒有多少戀,因為他們是「閃婚」。對於媽媽的婚姻,書中是這樣寫的:

見面之後,沒過幾天他們就決定結婚了。原因是爸爸沒跟媽媽打聲招呼就帶了聘禮闖到的娘家。

在所有人的驚訝中,爸爸媽媽結婚了。只是這樣倉促的婚姻帶給媽媽的是餘生孤苦的代價。

婚後的第二年有了兒子,兒子四歲的時候,媽媽帶著他離開了家。關於這個原因媽媽沒有明說,兒子甚至覺得是個禁忌。

可是在書裡還是能發現蛛絲馬跡。

爸爸頑劣,上學的時候不停的退學,工作後又總是在辭職;愛喝酒,到處耍酒瘋。有一次踢開家門,奶奶大聲呼喚媽媽,媽媽抱著兒子到處逃跑。

還有一次,爸爸嫌兒子哭了太久,一把拎起來直接扔了出去。

「於是我從茶室橫穿走廊,飛向客廳。我仿佛漂浮在宇宙中,以前所未有的視角觀察著走廊和客廳的交界處。」

所幸,最後奶奶接住了。

或許對媽媽來說,婚姻是選擇,那麼成為媽媽後保護孩子就是本能。

(圖片來自網絡)


02

漂泊無依,母子成為彼此唯一的依靠,忙碌且貧,媽媽從未失去笑容。

媽媽和兒子習慣了為彼此考慮,一個從不表現辛苦的樣子,一個從不提過分的要求,但無論是玩具、書本、還是棒球唱片,只要兒子提出來,媽媽都會第二天買給他。

甚至,在每個特殊的時候,去拜訪親戚、或是參加葬禮、或是集體活動,媽媽都會給兒子買新衣新鞋。

只是,媽媽都是給兒子買,卻基本不給自己買;媽媽也很喜歡做飯,即使只有兒子一個人吃,她也要做出好幾個菜,媽媽在意那些吃進肚子裡或者貼著皮膚的東西。

書裡寫著:因為這些我從不覺得自己很窮或者不幸。

爸爸和媽媽只是分居,但是在兒子的眼裡,爸爸總是飄到宇宙中遙遠的地方,他會在暑假某個時刻出現,陪伴孩子一陣然後又不見。

他有自己天馬行空的想法或是不拘一格的才華,只是在陪伴孩子的不眠不休裡,在守護孩子的漫漫長夜裡,太多的時候,只有媽媽孤獨的身影。

(圖片來自網絡)


03


其實,這中間有過兩次轉折。

媽媽的女性朋友會到家裡來玩,也有一些叔叔會帶著禮物前來。其中有一個叔叔後來帶著他們母子倆去小鎮上的休養中心,他們待彼此很不同,連兒子也感覺到了,只是後來回家的路上他們就再也沒有說話了。

當兒子小學畢業前,媽媽告訴他要回去和爸爸一起住。兒子帶著激動的心情向老師同學、鄰居好友道別之後,卻得知這件事泡湯了。

已經分居多年的夫妻決定重新一起生活,可是突然又撤回了這個決定。

於是,原本平靜生活剛剛泛起的漣漪又變得毫無蹤跡,母子繼續相依為命,媽媽獨自陪伴兒子度過了青春期。

當中考臨近時,兒子決定想走出去。當把這個消息告訴媽媽時,媽媽只說到:這是你做的決定,照做就行。你一個人生活沒問題嗎?

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我欽佩一種父母,他們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強烈的親密,又在孩子長大後學會得體的退出,照顧和分離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須完成的任務。

可是當過媽媽的人都知道,放手會有多難。

作兒子,想去一個不一樣的地方,也想讓媽媽恢復自由,只是時間已經帶走了太多。

離開前,媽媽用心打掃兒子的新房間,買來生活用品,還貼上注意火燭的紙條,然後跑到隔壁和附近的人家問候了一遍。

分別時,媽媽跟著駛動的火車,一直追到站臺的前端,不停地向著兒子揮手。

坐到位置上的兒子吃著媽媽給他準備的飯糰,看到餐盒下面有一封信,媽媽在信中沒有提到一點關於自己的事,只讓兒子不要擔心,要好好學習,在信裡還夾著一張皺巴巴的一萬日元的鈔票。

媽媽的遺書


04


考上高中後,兒子開始在寄宿學校裡獨自生活,只是媽媽依然在忙碌,因為要支付孩子的房租、生活費。

之後考上大學,畢業後工作,兒子和媽媽開始漸行漸遠的生活,他們半年才見上一面,打電話的次數也越來越少。

作者寫到:媽媽就像一直工作最後會被用盡的橡皮,而我則在東京吃喝玩樂,像個傻瓜。

當朋友越來越多,也交到女朋友後,兒子甚至很少想到媽媽,甚至媽媽發生車禍的時候,他都沒回去。

只是當兒子在高燒的夜裡實在受不了時,給媽媽打了一個電話,媽媽就在第二天清晨坐第一班新幹線趕了過去。

兒子跟他的爸爸相似,在學業上總是毫無目的,但是有媽媽一直鼓勵;後來媽媽還在鎮上開了一家小飯店,拼命工作。

直到六十多歲的媽媽患上癌症,兒子把媽媽接到東京一起居住。

母子分開已經有十五年,再次住在一起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仿佛又像回到小時候,兒子的生活更安心了,媽媽也積極融入新的生活。她依舊照顧著孩子的飲食起居,她還做志願者去照顧別人,甚至擔心自己死後會麻煩孩子,預先為自己的葬禮節衣縮食、每月存錢。

這是媽媽啊。

(圖片來自網絡)

整本書讀下來,柔美平淡筆調裡媽媽的樣子很具體又很模糊,她像所有愛孩子的媽媽一樣,卻又有太多的不一樣,她無欲無求,她只有兒子。

而關於兒子,從一開始就有一個懸念。因為奶奶用憐憫的語氣說過一句話:撫養的父母竟然比親生父母還親啊。

媽媽渡過了怎樣的一生?我不忍思量。


書中最後寫到:能夠被媽媽撫育成人,我感到非常自豪。


媽媽的日記本裡夾著這篇文章

相關焦點

  • 從《東京塔》談:好的原生家庭應該滿足孩子的4種心理需求
    我昨夜在電腦房讀《東京塔》,凌晨1點半看完,淚流滿面。擦乾眼淚回到臥室,看到睡熟的老公和兒子,我心裡才漾起了暖暖的幸福感。我輕摸摸地爬到床上靜靜躺下,誰知道剛收住的眼淚根本就抑制不住。可躺著哭一會兒,鼻子就會塞住,我又坐起來平復了情緒,終於游離在各種情節中沉沉睡去。日本作家利利·弗蘭克在《東京塔》中記錄了與母親的往事,抒發了對她的深切追念。
  • 日本暢銷作家江國香織小說推薦:東京塔
    直木獎作家·江國香織所著長篇作品《東京塔》。譜寫兩段極致的年上愛情故事。映畫「東京タワー」は、黒木瞳・岡田準一主演、2005年の日本映畫です。原作は江國香織による戀愛小説で、源孝志監督が映像化した映畫です。由黑木瞳·岡田準一主演的電影已於2005年上映。該影片改編自江國香織同名戀愛小說,源孝志執導。
  • 有你這樣的丈夫,我感到自豪。
    梁子華感到奇怪,可有其他病人在,他也不好多問,只得眼看著老兩口倒退著走出了辦公室。一晃過去了幾個月,這天是周末,梁子華開車載著妻子林梅來到一處鄉村,想放鬆一下,並藉此機會,和妻子好好談談心。可夫妻倆談了半天,林梅還是堅持要丈夫換工作。兩個人話不投機,正準備打道回府,忽然聽到有人大叫起來:「這不是梁醫生嗎?梁醫生,你怎麼來了?」
  • 狼孩為何不能教化成人?錯失8個育兒敏感期或將貽誤孩子一生
    至20世紀50年代末 ,科學上已知有30個小孩是在野地裡長大的,其中20個為猛獸所撫育:5個是熊哺育的、1個是豹哺育的、14個是狼哺育的。他們也和印度狼孩一樣,具有撫育過他們的野獸的那些生活習性,也很難甚至基本不可能被馴化成人的樣子,其壽命也都很短。
  • 藍色的塔-激發了孩子的勇敢
    我兒子停住了腳步,目光轉向櫥窗最高的那一層陳列,上面陳列著各種顏色的紀念塔。他拉住我的手說:「媽媽我想買藍色的塔」!我說那就進去看看吧。兒子用他那渴望的眼神看著我說:媽媽,您可以幫我拿下來嗎?我說:媽媽也夠不著啊。你去找老闆幫忙吧,你就說:老闆,我想要藍色的塔,麻煩幫我拿下來。兒子:媽媽你去吧,我不敢,你去幫我說。我:不行,這是你想要的東西,不是媽媽想要的,你自己去跟老闆說才行。兒子猶豫了一會,拉著我的手,在書店又走了一圈,又回到了那紀念塔下面。
  • 我的媽媽是一個機器人
    ,我撲過去緊緊的抱住了媽媽,生怕她再次從我的身邊消失,我哭著喊著媽媽,你終於回來了,我想死你了,頓時淚如雨下。媽媽微笑地看著我說,女兒,你好嗎?你想媽媽了嗎?媽媽看你來了。天哪,她的聲音也竟然和我的母親一模一樣,我再一次被震驚了。媽媽的身體也是溫暖和柔和的,我和從前一樣,依偎在媽媽的懷裡。我給媽媽講我母親以前的事,因為很多事情她並不知道。我的母親出生在解放前的,黃河兩岸的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
  • 媽媽我來救你(情感故事)
    隋翼遠一聽,就說:「那我們現在就為媽媽抽骨髓去!」爸爸痛苦地說:「爸爸已經嘗試過了,可是……我血液中的骨髓幹細胞搭儂姆媽不配對啊!」爸爸還告訴他,媽媽的病比較特殊,能夠搭伊匹配的骨髓幹細胞太難尋了。在隋翼遠的心裡,媽媽是個既有愛心,又樂觀善良的人。他怎麼能眼看這樣的好媽媽失去救治的機會呢?他脫口而出,說:「既然這樣,就讓我去試試!」
  • 關於和塔的故事
    從小學讀書開始,就知道世界上有一種建築叫做塔。可我直到高中畢業,除了畫片上的塔,就沒看到過真正的塔。從小在老家宜興城裡我沒看見過塔 ,周圍鄉下也沒有。縣城北邊倒有個地方叫紅塔,可也沒有聽說過有什麼塔。所以在我心中 ,塔始終是一個神秘,甚至是神聖的東西。後來我才知道,塔其實就是一種在亞洲常見的,有著特定的形式和風格的中國傳統建築,據說來源於印度的佛教建築物,原為葬佛舍利之所。
  • 在東京十五年,二零二零我想回家
    自從去年元旦我回國內待了一周,到現在八個多月了,因為疫情不能回家,原計劃老婆和兒子春天的時候來東京,一家人在東京團聚,看來今年是不可能了,兒子已經快四歲,不知道下次見面他還能認識我嗎?我出生於東北的一個小城市,有一個大我五歲的姐姐,父母從小對我比較寵愛,小時候只顧著調皮,學習成績很差,初中畢業後成了無業游民,在社會上不務正業,和一幫朋友拿著父母的工資吃喝玩樂。
  • 《從繪畫開始的東京生活》:主角的午夜兇鈴漫畫,編輯全部嚇哭
    【簡介】穿越至2003年的日本東京。擺在前職業畫家東野司面前只有兩條路,要麼文抄《孤獨的美食家》《白色巨塔》等日劇經典,要麼拿下東京青年畫賞,從此職業畫家出道——【黃金五章】第一章,東野司。東京澀谷站街頭,一群女學生正在嘰嘰喳喳說個不停,目標直指不遠處正在畫畫的男生。
  • 盛唐:通天之塔
    人們回道:不知道,我只是負責製造黏土。不知道,我只是負責運磚。不知道,我只是負責送材料。顧問了許多人,他們都只是知道自己要幹什麼。至於為什麼要修這座通天之塔,他們也不清楚。他們從父親、母親、祖輩手中接過活只是知道要幹,卻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幹。
  • 看了《東京愛情故事》原著,我才知道……
    知道這個道理,我為什麼還要去看《東愛》的原著,因為丸子(還是叫丸子吧)在原著中最後的那句:「如果你是東京人,也許你會在哪裡遇到赤名莉香,見到她,代我向她問好,她曾經是我愛過的女人,那個左眼下有一顆痣的女子。」
  • 塔讀年代文暢銷作家顧年華:代表作人氣破千萬,包攬各大熱銷榜
    橙瓜:顧年華老師您好,非常高興您能接受橙瓜的採訪。顧年華:不管做什麼事情,大家都是從小白到經驗豐富,一開始寫文對自己的定位的不準確,對市場的不了解,導致走了很多冤枉路,自己能夠做的就是相信自己且咬牙堅持,我很慶幸自己堅持了下來,成為了一個&34;。
  • 塔讀人氣小說《國民影帝暗戀我》有聲改編上線喜馬拉雅
    近日,塔讀文學人氣小說《國民影帝暗戀我》有聲版本在喜馬拉雅APP上線,由喜馬拉雅年度十大人氣·實力主播之一—— 「一刀蘇蘇」 擔任CV網友驚呼:歷盡千帆,入圈不虧!這部甜文由塔讀文學籤約作者『十裡酒香』原創。
  • 塔讀新型種田文作家龍王大人:作品長居追讀前列,讀者日均增1千+
    橙瓜:《黃金漁村》一經發布,便迅速佔據塔讀新書榜和追讀榜前列,在各大渠道表現優秀,您有沒有想過您的作品會如此受歡迎?您認為您的作品受歡迎的原因是什麼?龍王大人:其實當初在構思這本書的時候,我心裡也非常忐忑。因為相比起其他類型的無線文,《黃金漁村》爽點和節奏都是偏慢的。
  • 塔讀作家天香瞳:《帝國敗家子》一躍歷史分類榜首月均銷售10萬+
    >關於塔讀作者大大寫作的二三事橙瓜:天香瞳老師,您好,非常高興給您做專訪。天香瞳:王康是一個冷靜果斷的人,遇到事情從不拖泥帶水,通過一件件事情,他的應對方式,處理辦法和其他人的對比烘託而塑造,應該是多種多樣,在我看來角色的塑造是通過故事來體現,所以我更多的是想著怎麼能夠把故事寫好。
  • 我的爸爸被枉殺,我的媽媽殉情時想帶上我
    在開始的一兩個月,廠裡的人對我媽媽是抱有極大的同情的,處處對她多加關照,可是時間一久漸漸變了味兒,一些男職工會開始在我媽面前說著不正經的話,我媽媽也只能裝作沒聽到。一個失去了丈夫的女人,除了沉默,還能怎麼樣呢。都說寡婦門前是非多,我媽媽就是面臨著這樣的狀態,人們向來都是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更何況還有人會落井下石。
  • 《我在東京創造都市傳說》:想不到吧,禍害東京的怪談都是我幹的
    神原真司因為在圖書館找到的《都市傳說實錄》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的東京,而在這個名為《都市傳說實錄》的筆記本寫下的都市傳說都會在現實中成為真實——只要寫下的都市傳說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具備詳細的鬼怪設定和鬼怪能力(感覺這聽起來有些像小說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