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民間故事之觀音賴婚

2020-08-10 冷先生講


東有普陀山,西有洛陽橋,相隔千裡千,卻有一段奇妙的故事。

傳說有一天,觀音菩薩在普陀山念經念倦啦,講法講乏啦,便想到人間凡界去賞景解悶。於是她手託淨瓶,腳登蓮臺,悠悠然飄過東海大洋,到了福建泉州府的洛陽地界。忽聽得下面有哭喊呼救的聲音,她低下頭一看,原來腳下是一條奔騰入海的大江,一位老艄公搖著一隻擺渡船,被捲入了漩渦,值打轉轉,船上乘客驚恐萬狀,男嚎女哭,呼爹喊娘。觀音見此光景,急忙將楊枝拋入大江,壓住浪頭,拯救渡船脫了險。然後按落祥雲,變成一個年輕美貌的漁姑,走到老艄公面前問道:&34;

&34;老艄公深深地嘆了口氣,朝四周望望,接著說:&34;

&34;

艄公搖了搖頭,望著東去的大江,憤債地說:&34;

觀音說:&34;

艄公聽了,得著花白鬍子,哈哈大笑起來:&34;

觀音聽說有個後生也想自己造橋,不覺暗暗稱佩,見老躺公誤會了,便紅了紅臉孔問道:&34;

&34;

&34;

&34;

觀音存心要幫助那位後生造橋,於是笑著說:&34;

&34;

&34;

&34;

兩人越說越投機,樂得老艄公合不攏嘴。

第二天,正是三月初三趕廟會,人來車往,可熱鬧哩。老艄公一清早搖著渡船,觀音端坐在船頭,逆水而上。兩岸等著過渡的人,都覺得奇怪,一齊招平呼喊:&34;

艄公看看南岸,又望望北岸,連連搖頭答道:&34;

乘客們一聽急啦!有的大聲高喊,催他趕快靠岸,有的好言相告,求他快去擺渡。艄公只笑不答,將船駛到江心拋了錨。那小小鐵錨沉到江底,象生了根似的,渡船在急流中平平穩穩,紋絲不動。老艄公站立後艄,抱拳向兩岸打拱,高聲說道:&34;

兩岸乘客一聽,呆啦!這個說,艄公年老講胡話,那個講,想在這裡造橋,除非她是神仙下凡!有的還說,那姑娘又沒有穿著鎧甲,金銀銅錢擲在身上,不怕打出血來嗎?大家議論紛紛,卻沒有一個擲金銀的。

此時,兩岸的人越聚越多,人縫中鑽出一個破落戶子弟,大聲起鬨說:&34;一班富家子弟立即附和起來。觀音暗暗氣憤,但轉而一想,若不依允,哪來錢造橋?於是氣也消了,臉也紅了,悄悄地對老艄公細語了一陣。老艄公先是一愣,接著含笑點頭,亮開嗓門向兩岸說道:&34;

鑼不打不響,燈不撥不亮。老艄公這話一出口,激起兩岸人聲沸騰,幾百雙眼睛都仔細打量起姑娘來。只見她:身穿小襖,腰束素裙,頭挽烏髮,耳垂玉環,眼蕩秋波,臉泛笑窩,活象朵出水的芙蓉,美極啦,惹得那些財主富商,豪門子弟,垂涎三尺,爭先恐後地差人抬來一筐筐銅錢,吵吵鬧鬧,熙熙攘攘,爭著向姑娘擲去。真怪!擲了一筐又一筐,來了一群又一群,可就是沒有一個能擲中姑娘的。那些銅錢或者金子或者銀子,不是從她頭上飛過,就是在她身邊飄落,全掉進了船艙。此事十傳百,百傳千,轟動了泉州府。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裡三層,外三層,擠得水洩不通。那些富家子弟,擲完了錢擲碎銀,擲完了碎銀擲黃金,擲完了黃金擲元寶,個個擲得發了瘋。直到第三天傍晚,還是沒有一個人能擲中姑娘哩。

這時候,上八洞神仙呂洞賓,變成一個自發蒼蒼的老頭,也擠在人群中看熱鬧。他心裡暗暗好笑;&34;

事有湊巧,一個賣草鞋的後生,剛好擠到呂洞賓身旁。這位後生見姑娘如此俠義,又如此美貌,不覺產生了愛慕之情:今生若有這麼一個姑娘作伴,志同道合,那真是依心依想了!他摸摸口袋,只有一個銅錢,欲擲又止,欲走不忍,挑著草鞋擔,直望著船上的姑娘出神。

後生的一舉一動,呂洞賓全看在眼裡。於是,他拍拍後生的肩,笑呵呵地問道:&34;後生見人動問,更覺不安,臉一紅,低下了頭。呂洞賓風趣地說:&34;後生靦腆地說:&34;接著,將自己的心願告訴了呂洞賓。

原來,這個賣草社的後生,正是觀音要贊助的人。他姓韋名馱,二十幾歲年紀,孤身一人,住在一個山裡。前幾年,他看官府每以造橋為名,欺詐百姓,非常氣債。於是編賣草鞋,鑿打塊石,熬筋苦膽,積蓄資材,發誓要造洛陽橋。

呂洞賓本想作弄一下觀音,想不到韋馱也是個造橋的有心人。心想這樣更好,萬一觀音怪罪下來,自己也有個藉口。便向韋馱附耳低語,如此這般的說了一陣。韋馱連連點頭,在腳邊揀了一塊石頭,將那個銅錢敲成碎末。還未站起身來,忽聽老艄公大聲說道:&34;呂洞賓急了,催韋馱快擲。韋馱一慌,也沒看準姑娘,猛將手中的碎銅錢向江上擲去。呂洞賓在旁&34;的吹了一口氣,那些碎銅錢全撒在姑娘身上!兩岸歡聲雷動,鬧得觀音菩薩漲紅了臉孔。她拾頭一看,只見呂洞賓正朝她哈哈大笑呢裡觀音菩薩恨煞了呂洞賓,真想一走了事。但造橋大事未完,怎可失信於民。只得硬著頭皮,請艄公搖船靠岸,將呂洞賓和韋馱接到船中。

韋馱下得船來,不敢看姑娘一眼,低著頭,紅著臉,幫艄公搖船去了。呂洞賓走到船頭,連連拱手說:&34;

觀音菩薩哭笑不得,正要斥責呂洞賓,老艄公卻呵呵大笑起來:&34;

觀音聽說擲中她的原來就是那個賣草鞋的後生,不免心中一喜,臉上露出笑容來。呂洞賓見了,連忙上前討好:&34;

觀音一聽,連粉脖兒都紅了。心裡想:讓韋馱監工造橋,正合我的意願,但你呂洞賓從中作弄,就太不應該了。把事情弄到如此地步,如何向韋馱和老艄公交代呢?她沉吟了一會,回頭對老艄公

說:&34;說罷,看也不看呂洞賓一眼,駕起蓮臺,飄然而去。呂洞賓自覺沒趣,也悄悄駕雲溜走了。

艄公和韋馱受觀音之託,日夜監工造橋,沒有半點怠侵。不到二年,一座雄偉壯觀的洛陽橋造起來了。據說大橋落成那天,觀音菩薩果然坐著蓮臺來了,謝過了老艄公,將韋馱帶回了普陀山,不過佛規森嚴,他們沒有拜堂成親,只成了&34;。你看,在觀音殿上,觀音菩薩佛像的對面,不是塑有一尊韋馱的像嗎?多少年來,他們一直這樣面對面的坐著。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狐仙冒充觀音三年
    來到山下,同去祈禱的人叫周生下轎步行,說:「這山上的觀音非常靈驗,凡是坐轎上山的人,半路上肯定會跌倒。」周生不相信,坐著轎子上山,還沒走幾十步,轎槓果然就折斷了。周生摔在地上,幸好沒有受傷,他就下轎步行。進了廟,周生見這裡的香火非常旺盛,那個被稱為「觀音」的塑像,坐在錦帳中,不讓人看。
  • 民間故事——觀音不結婚的原因
    據說,觀音年輕時是一個聰明、善良而又十分美麗的姑娘,但她從來沒有結過婚,這是什麼原因呢?傳說觀音在很小的時候,就被西天佛祖如來佛收為徒弟,跟著如來在巖石林立、古木參天的深山洞府中聽經學道、修身養性。一轉眼的工夫,十幾年過去了,觀音已長成一個十三、四歲的姑娘了。有一天,師父如來帶著觀音到京都傳經講道。過去,觀音成天生活在風吼獸叫的深山古洞之中,哪裡見過京都這般繁華美麗而又熱鬧的地方?她終於趁師父傳經講道之時,忍不住偷偷地溜了出來。觀音在街上漫無目的地走著,,市面上五光十色,使她目不暇接。
  • 故事:佛頂山水瓢觀音現真身
    觀音大士是隨類化身,只要我們對佛菩薩具足了堅定的信心,最後的結果是功不唐捐;菩薩是千處祈求千處應,隨眾生應現色身,有感則通的,不信且看佛頂上的水瓢觀音的故事。三十八年重陽節,普陀山駐的最高機關是浙東行署,那一天有很多的長官上了佛頂山,作重九登高之遊。
  • 淄博民間故事三則
    (一)徐氏母子五尚書 在淄博地區流傳著「徐氏母子五尚書」的故事。當時金陵仕宦之家,無不為郭小姐之才華所傾慕。郭父以廉潔正直為擇姻條件,終與徐家成親,婚後得四子。後數年,徐氏家族因受權臣陷害,又遭一把天火,遂遷返原籍江蘇省崑山縣。後又遷徙於山東淄博傅家鄉,立村為大徐村。閱年,徐突因家運不幸,悲觀厭世,於某日離家出走。從此郭夫人擔負起教授四子學業的重任。歷十餘年,長子春盛率先考取進士,又數年,另三子相繼考中進士。朝廷頗重徐門四位公子之才,後皆升至尚書。
  • 曲陽民間故事《西施與觀音菩薩石雕像》
    西施與觀音菩薩石雕像話說當年西施配合範蠡成就了光復越國的大業,二人功成身退,範蠡搖身一變,化名為陶朱公,經商倒賣,泛五湖、走齊魯,發了大財,轉眼間就成了天下首屈一指的大富豪。而西施則隱姓埋名, 做了陶朱公的賢內助, 自然也成了首富一姐。
  • 越漂亮的女人越會騙人,通天河背後暗藏一個觀音嫁人的的故事
    嫁人的的故事!  針對這一點,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現身說法,化身稀世美女,以馬郎婦死即腐爛之身勸誡世人,這個故事,被吳承恩採用  《西遊記》故事裡,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不但不是一個送子觀音,反而以靈感大王之名,感應一方,使得陳家莊為她興建廟宇不說,還要吃偏出的童男童女。  甚至於魚籃觀音現身之後,那一段收妖的故事,也頗為玩味,世人議論紛紛:為何菩薩不願著衣?
  • 民間故事:京城腳下,探訪延慶山村的古老故事之四皇山
    探訪延慶山村的古老故事之四皇山鹹豐年間,皇室腐敗,府庫空虛,勞動人民受著殘酷的剝削。這一年又遭天旱,官吏們還整日徵租逼稅。話說延慶州沙梁子東邊的四皇山區,一個叫劉旺生的人,養了一個漂亮標緻、賢惠的閨女,遠近聞名。
  • 神通濟世 三面觀音的傳奇故事
    傳說觀音菩薩有三十三個化身,除了楊柳觀音、施藥觀音、魚籃觀音外,還有三面觀音等。三面觀音是怎麼來的呢?照過之後,大部分人或面露驚恐之色,或愁眉苦臉,只有一少部分人興高採烈。轉眼天已經黑了,菩薩對眾人說:「這面寶鏡,只賣一千兩銀子是不貴的。可惜大家都是俗眼,沒有識貨的人啊。」說罷,菩薩將寶鏡放回匣子中,在眾人面前現了法相。眾人這才明白原來是觀音菩薩來點化眾人。
  • 觀音和孫悟空的萌萌對話之三:孫悟空撒賴
    話說觀音收服白龍馬之後,準備離開。於是乎,觀音姐姐和悟空老弟又有了一番萌萌的對話:觀音看了看孫悟空,輕聲說道:「悟空老弟,我要回去了啊。」悟空一驚,連忙拉著觀音的衣袖,一邊搖晃著,一邊哽咽著說道:「姐姐不要走!我想清楚了,我不去西天了,不去了!去西天的道路如此坎坷艱難,崎嶇不平,你卻要我保著這樣一個沒有本事的凡間和尚,要多久才能得到西天啊?如果都像這般多災多難,多磨多折。恐怕老孫的性命都要玩完,還談什麼成得正果?
  • 三面觀音的故事
    三面觀音的故事丨 唐朝末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當時的河南洛陽,民心不古,世風日下。
  • 故事:賴家兩兄弟,孝逆有公道(襄陽癩毒山傳說)
    聽老人家說,背後還有一段離奇的民間故事。傳說,很久以前,這裡住著一戶姓賴的人家,母子三人生活。誰知賴老大惡性難改,照樣只吃不做,還行兇打罵人。老婆婆又急又氣,時間不長,病又加重了,身子越來越消瘦。賴老二見母親病情加重,像一塊石頭壓在心裡,越來越沉重。有一次,老二走在砍柴的路上,碰著一個老漢。老漢見賴老二愁容滿面,關心地問了一句:「小夥子為何雙眉緊鎖?」
  • 明清奇案之「兩姨訟婚」案
    以胥慶的思慮而言,說成是錢明的堂兄,既可以規避兩姨姊妹子女為婚的法律,又可達到死無對證,進而可以逃脫悔婚之罪,因為按照《大明律》的規定,女方悔婚,主婚人要受到笞五十的處罰。但是,胥慶的故事沒編好,他忽略了婚書上有媒人佐證的名字——龍祥。趙知縣傳媒人龍祥到堂,龍祥稱:兩姐妹之子女10年前即已定婚,有銀鐲金環為聘禮,是自己親自過定,婚書是自己請人所寫,上有雙方父母及媒證畫押。
  • 故事:民間故事:陰司主判
    吳侍郎以李文通的狀詞質問他,張晡料想抵賴不過,只好如實作了供述吳侍郎呵斥他道,爾父昏庸,未曾想其子更甚之,你懼怕我今日公報私仇?誠然!我恨意未平,但如我罔顧陰司律法,只憑自身快意恩仇,公私不分,又和爾父這樣的昏庸無道之官有什麼差別呢!如是這般,今日也非能在此座堂,斷明善惡。你犯下的罪非常嚴重,按律應當受錘泥之刑,不能逃脫。言罷,吳侍郎便令小吏押張晡至受刑司受刑。
  • 廣東著名民間歷史故事
    雲浮市境內,一片靈山鬱水,孕育了本土古老而燦爛的文化,而就在雲浮的山山水水之間,流傳著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這些故事都濃縮了一方文化的精華。那麼,雲浮民間都流傳著哪些奇妙的故事呢?這些故事中有多少個是我們聽過的呢?
  • 觀世音菩薩與神仙的故事:觀音與韋馱
    老艄公手忙腳亂,乘客們驚恐萬狀,婦啼幼哭,呼救之聲響徹雲空。眼看就要翻船,觀音菩薩施展神力,使渡船絕處逢生。最後,船攏岸了,但老艄公和眾乘客想起剛才的險境,無不後怕。  觀音菩薩按落去頭,化成位年輕美貌的漁家姑娘,到渡口,問老艄公能不能再擺渡到對岸?這時又來了幾位村民,也要坐渡船。老艄公說,剛才差一點命都沒有了,今天再不想擺渡了。
  • 故事:新聊齋|六婚寡婦
    新聊齋|六婚寡婦清朝康熙年間李寡婦的有名,在於她是個六婚寡婦。她嫁的六個男人,一個個同居不久就死了。鄉間之人都很害怕,有人說她不是人,算命先生都不敢給她排八字。每個男人死後,李寡婦都會買回紅木大棺,以夫君之禮厚葬之!
  • 故事:民間故事:天王之怒
    王生回答道,是有這麼回事,但並非有行竊的本意,只是自己貪圖玩樂,一時作出的糊塗之舉罷了。官員聞言呵斥他道,你若是一般人,也還罷了,既然是飽讀詩書之人,怎麼不懂聖人教導的道理呢!你的行為就猶如那些貪官汙吏,知法犯法,應該罪加一等,簡直不可寬恕。王生聞言大懼,磕頭請求饒恕。
  • 為何如來要稱觀音為尊者,你看觀音的師父是誰?玉帝都不敢惹
    孫悟空當年大鬧天宮的時候,天庭的眾神都拿他沒有辦法,太上老君,二郎神,赤腳大仙等等一眾在神話故事中擁有很高地位的神仙們,面對孫悟空無禮的折騰,都束手無策,後來是佛界最強的領導人如來到了凌霄寶殿後,用一隻手把孫悟空壓在了五指山下,這也是為什麼神界對佛界如此尊重的原因。
  • 子不語:狐仙冒充觀音享受香火
    狐仙冒充觀音到了山下,同去祈禱的人告訴他:「你一定要步行上山,山上的觀音很靈,凡是乘轎子上去的,走到一半,一定會摔下來。」周生不信,肩輿上山,沒走幾步,轎槓果然折斷,他掉在地上,幸好沒受傷。他想:「真的很靈驗!」下了轎子,步行到了廟裡,看見香火極旺,善男信女很多。和別的觀音廟不同的是,這座廟的觀音,帷幔擋著,不許信徒們見真容。周生就問廟裡的僧人:「別的觀音廟,可以瞻仰觀音菩薩,為何這裡不準瞻仰?」
  • 觀音和孫悟空的有趣對話:觀音也講粗話?(翻譯加演繹版)
    悟空無法降服,只能請來觀音。不一會,觀音來到,兩人再次開始了有趣的對話。悟空對觀音吼道:「好你個觀音大姐姐,你既然救了老孫出來,就要好人做到底才對嘛!為什麼又要想方設法傷害我?你太讓我傷心,太讓我失望了!氣煞我也,氣煞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