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觀音的故事

2020-09-05 用戶慈祥

三面觀音的故事

唐朝末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當時的河南洛陽,民心不古,世風日下。

有一天,洛陽街頭忽然出現了一個老婆婆,看上去挺普通的,可是她卻拿著一面銀光閃閃的鏡子,高聲叫賣。

有人上前問她:老人家,你這鏡子多少錢願意賣?

老太婆婆微笑著說:一千兩紋銀,多一分不要,少一分不賣。

一個少年一聽,有些奇怪,說:小小一面鏡子,就算是黃金做的,只怕也值不了一千兩銀子,你這鏡子究竟有什麼特別,怎麼這麼貴?老婆婆說:我這鏡子,一可以照你以往的所作所為,二可以照你心地善惡,絕對不錯絲毫。有這樣的好處,難道還不值一千兩銀子嗎?

那少年一聽,搖頭道:老人家,您別開玩笑了,這世上哪有這種寶貝?老婆婆仍然微笑著說:你不信可以試一下,但是照一次要給我三文錢。少年低頭想了想,便掏出三文錢遞給老婆婆。老婆婆接過錢,便拿著鏡子對少年說:照的時候一定要心無雜念,不然可什麼都照不出來。

少年依言對著鏡子照了大約一盞茶工夫,果然鏡子中照出了自己以往的所作所為,沒有絲毫差錯。照到最後才知道自己墮入了畜生道中,來生投胎成了一條狗。

——少年看得心驚膽戰,滿頭大汗。可是旁人看去鏡子中卻空空如也,什麼也沒有。

老婆婆收了鏡子,對少年說:我沒有騙你吧?絕對沒有絲毫差錯。這三文錢不冤吧?

少年臉色蒼白,彷佛大病一場,圍住他的人都紛紛問他看到了什麼,少年也不好回答,只一個勁地說:三文錢,值!你們也照一下吧,肯定值!之後便急匆匆地走了。旁人一看,好奇心大起,於是紛紛排起長隊,都想花三文錢照一下那面鏡子。

很快,這事驚動了全城的人,那天照了鏡子的就有三千多人。大部分人照完之後都像那個少年一樣,滿頭大汗,臉色蒼白,眼中滿是驚訝和恐懼,只有極少一部分人面帶喜色。

眼看天色不早,老婆婆收起鏡子,站起身來,撣了一下身上的灰塵,可就在她抬頭的瞬間,老婆婆卻在不同的人眼裡出現了不同的形象。

惡人眼中的老婆婆是兇神惡煞,平常人眼裡的老婆婆則微含怒氣,而心地善良的人眼中的老婆婆,卻是慈眉善目的觀世音菩薩

大家這才明白,原來是觀世音菩薩前來點化眾生。

於是大家最後商定了三副面目:一副是慈眉善目的,一副是大怒狀的,一副是微微含怒的。

然後他們集資在原地修了一座庵堂,塑了那三副形象供奉起來。

相關焦點

  • 神通濟世 三面觀音的傳奇故事
    傳說觀音菩薩有三十三個化身,除了楊柳觀音、施藥觀音、魚籃觀音外,還有三面觀音等。三面觀音是怎麼來的呢?眾人這才明白原來是觀音菩薩來點化眾人。只是在現場不同人的眼中,菩薩呈現出的是不同的法相:在惡人眼中,菩薩呈現出的是金神七煞相,十分可怕;在平常人眼中,菩薩呈現的是嗔怒之相,也令人膽戰心驚;在善人眼中,菩薩呈現的才是慈眉善目的觀音菩薩相。於是,大家商議用剛才他們每個人拿出來的而菩薩沒有拿走的錢,在原地建造了一座寺廟,供奉觀音菩薩像。
  • 網開三面,選擇的一種真相
    呵呵,今天寫東西,引用成語「網開三面」,突然明白了一個大道理,洋洋得意,一吐為快,否則憋得慌。商湯在郊外看見有個獵人四面張網捕獵,禱告說:「從天上飛落的,從地上竄出的,從四面八方來的,讓它們都落進網裡。」湯說:「呵呵!真要這樣的話,禽獸就被殺光了。除了桀那樣的暴君,誰還會做這種趕盡殺絕的事呢?」
  • 故事:佛頂山水瓢觀音現真身
    佛頂山還有一件事,值得提一提的,那就是「水瓢觀音」。觀音大士是隨類化身,只要我們對佛菩薩具足了堅定的信心,最後的結果是功不唐捐;菩薩是千處祈求千處應,隨眾生應現色身,有感則通的,不信且看佛頂上的水瓢觀音的故事。三十八年重陽節,普陀山駐的最高機關是浙東行署,那一天有很多的長官上了佛頂山,作重九登高之遊。
  • 民間故事:狐仙冒充觀音三年
    來到山下,同去祈禱的人叫周生下轎步行,說:「這山上的觀音非常靈驗,凡是坐轎上山的人,半路上肯定會跌倒。」周生不相信,坐著轎子上山,還沒走幾十步,轎槓果然就折斷了。周生摔在地上,幸好沒有受傷,他就下轎步行。進了廟,周生見這裡的香火非常旺盛,那個被稱為「觀音」的塑像,坐在錦帳中,不讓人看。
  • 中國故事:網開一面還是網開三面?
    於是他命令手下人把捕鳥人的東西南三面網打開,只留下北面一張,也誠懇地禱告說:「東去的獸這就是商湯網開三面的故事,我們也習慣說網開一面,那不過是對「開」的字義理解不同而已,並不影響我們老祖宗給人一條活路,凡事不要趕盡殺絕的寬容氣魄和仁愛之心,這種仁德流傳至今。
  • 故事:民間故事之觀音賴婚
    東有普陀山,西有洛陽橋,相隔千裡千,卻有一段奇妙的故事觀音見此光景,急忙將楊枝拋入大江,壓住浪頭,拯救渡船脫了險。然後按落祥雲,變成一個年輕美貌的漁姑,走到老艄公面前問道:&34;&34;老艄公深深地嘆了口氣,朝四周望望,接著說:&34;&34;艄公搖了搖頭,望著東去的大江,憤債地說:&34;觀音說:&34;艄公聽了,得著花白鬍子,哈哈大笑起來:&34;觀音聽說有個後生也想自己造橋,不覺暗暗稱佩,見老躺公誤會了,便紅了紅臉孔問道
  • 民間故事——觀音不結婚的原因
    據說,觀音年輕時是一個聰明、善良而又十分美麗的姑娘,但她從來沒有結過婚,這是什麼原因呢?傳說觀音在很小的時候,就被西天佛祖如來佛收為徒弟,跟著如來在巖石林立、古木參天的深山洞府中聽經學道、修身養性。一轉眼的工夫,十幾年過去了,觀音已長成一個十三、四歲的姑娘了。有一天,師父如來帶著觀音到京都傳經講道。過去,觀音成天生活在風吼獸叫的深山古洞之中,哪裡見過京都這般繁華美麗而又熱鬧的地方?她終於趁師父傳經講道之時,忍不住偷偷地溜了出來。觀音在街上漫無目的地走著,,市面上五光十色,使她目不暇接。
  • 觀音和孫悟空的有趣對話:觀音也講粗話?(翻譯加演繹版)
    悟空無法降服,只能請來觀音。不一會,觀音來到,兩人再次開始了有趣的對話。悟空對觀音吼道:「好你個觀音大姐姐,你既然救了老孫出來,就要好人做到底才對嘛!為什麼又要想方設法傷害我?你太讓我傷心,太讓我失望了!氣煞我也,氣煞我也!」
  • 越漂亮的女人越會騙人,通天河背後暗藏一個觀音嫁人的的故事
    嫁人的的故事!  《西遊記》故事裡,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不但不是一個送子觀音,反而以靈感大王之名,感應一方,使得陳家莊為她興建廟宇不說,還要吃偏出的童男童女。  甚至於魚籃觀音現身之後,那一段收妖的故事,也頗為玩味,世人議論紛紛:為何菩薩不願著衣?
  • 觀世音菩薩與神仙的故事:觀音與韋馱
    這天,神仙呂洞賓也雲遊到洛陽橋,他看出是觀音變了漁姑,對她的做法又敬佩又好笑,心想:大士,大士,你想做善事煞費苦心,真難為你想出這樣的奇計妙策,不過老夫今天要讓你出個洋相。我就要讓這後生擊中觀音大士,跟她開個玩笑。就是她知道以後生氣,也好下臺,讓這後生幫助她造橋就是了。於是,呂洞賓對韋馱說:「年輕人,我告訴你這姑娘招親的底吧。這姑娘這樣招親,也是為了籌集銀子造橋,你們兩個想到了一起,我看你要是投中了,兩個人結親,一起造橋不是大好事嗎?
  • 為何如來要稱觀音為尊者,你看觀音的師父是誰?玉帝都不敢惹
    孫悟空當年大鬧天宮的時候,天庭的眾神都拿他沒有辦法,太上老君,二郎神,赤腳大仙等等一眾在神話故事中擁有很高地位的神仙們,面對孫悟空無禮的折騰,都束手無策,後來是佛界最強的領導人如來到了凌霄寶殿後,用一隻手把孫悟空壓在了五指山下,這也是為什麼神界對佛界如此尊重的原因。
  • 鬼狐·志怪:呂祖戲觀音
    觀音心中一喜,想不到此地尚有這樣的善人,忙問道:「那姓韋的木匠住在何方?可否帶我去見他一面?」潘忠擺手道:「我只知道他姓韋,住在哪裡卻未曾打聽。」觀音沉思片刻,說道:「姓韋的後生是難得的好人啊!有志者事竟成。小女雖無能耐,但願助他一臂之力。老人家你看如何?」潘忠仔細端詳觀音,覺得這漁姑容貌不凡,自有一股靈秀之氣。
  • 斷頭觀音,差點要了她的命
    這個故事是根據我兒時真實事件改編,歡迎留言討論。1徐芳從醫院回到家,她已經不抱什麼希望了,她想,能活一天算一天吧。想到這,她反而不傷心了,既然做啥都改變不了結局,還不如就開開心心的。2到處尋醫看病都幾個月了,徐芳從村裡的赤腳醫生,附近的名醫,到鄉裡的醫院,然後再到縣城的人民醫院醫院,竟然沒有哪個醫生能說清楚她到底是怎麼回事。
  • 觀音的預言
    「是觀音的話,就跟和尚商量一下吧!」村民們和寺院的和尚商量了一下,就在適合遠眺的汐見坂造了佛堂供奉。  在夢中,閃閃發光的觀音出現了,對他說道:「立刻離開這裡。這裡將有大禍臨頭。」  醒了的老爺立刻命令準備出發。  「老爺,這半夜三更的出發到底是為什麼啊?」隨從問道,老爺就把夢裡的話告訴了隨從。「這是觀音的忠告。趕緊!也把這事告訴住在附近的人!」  「可是老爺,那不過是個夢啊!」  「不相信的人可以留下!」
  • 孫悟空成佛後,地位是不是比觀音菩薩高?先看看觀音這個稱號再說
    悟空修成鬥戰勝佛,地位勝過觀音?觀音還有一個超級霸氣的稱號!大家都知道,西遊記的大結局是取得真經了,但是成佛的卻只有唐僧和孫悟空兩個人,唐僧--旃檀功德佛;孫悟空--鬥戰聖佛,那麼問題來了,他們既然已經成佛了,地位是不是就比觀音菩薩高了?
  • 觀音和孫悟空的萌萌對話之三:孫悟空撒賴
    話說觀音收服白龍馬之後,準備離開。於是乎,觀音姐姐和悟空老弟又有了一番萌萌的對話:觀音看了看孫悟空,輕聲說道:「悟空老弟,我要回去了啊。」悟空一驚,連忙拉著觀音的衣袖,一邊搖晃著,一邊哽咽著說道:「姐姐不要走!我想清楚了,我不去西天了,不去了!去西天的道路如此坎坷艱難,崎嶇不平,你卻要我保著這樣一個沒有本事的凡間和尚,要多久才能得到西天啊?如果都像這般多災多難,多磨多折。恐怕老孫的性命都要玩完,還談什麼成得正果?
  • 悟空曾背地裡當著太上老君的面咒罵觀音,就不怕老君告訴觀音嗎?
    悟空得知此難是觀音幕後指使之後,當著太上老君的面咒罵觀音,說觀音活該一輩子找不到老公!86年央視版電視劇沒拍這個橋段。太上老君能把觀音借寶的事告訴悟空,完全有可能把悟空罵街的事告訴觀音。另外以觀音的神通,不用太上老君說,馬上也會接到各路「舉報電話」,別忘了唐僧師徒的頭上,一直飛著一幫閒著沒事兒幹的專門輪流值日負責「傳閒話」的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時功曹和一十八位護教伽藍。
  • 故事:反穿衣倒踏鞋觀音老母
    那位屠夫聽了老和尚的吩咐,兼程趕回,想一睹觀音老母的聖容。話說他到家時已經是夜間十二時許,他的老母,自從兒子發願要去朝南海,心中就暗暗的歡喜起來,不斷的在佛前焚香點燭,虔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哀求菩薩顯聖,感化這個忤逆不孝的兒子。
  • 鬥戰勝佛職位排在觀音之前,觀音為何沒意見?別小瞧她另一個身份
    其實不管是論資歷還是地位,孫悟空都趕不上觀音菩薩,甚至要低上幾級,那為什麼鬥戰勝佛能排在她前面呢?從以上看到,在取經路上對觀音菩薩都自稱「弟子」的唐僧和孫悟空成佛後,位置都排在觀音前面,這似乎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 小說:他遇到難事去拜觀音,因觀音一席哲理,悟出人生真諦
    觀音說:「我還是不能度你。」「為什麼?」那個人大惑不解。觀音說:「您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為我有傘;您被雨淋,因為您沒傘。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傘度我。您要想得度,不要找我,請自己找傘去!」說完便走了。第二天,這個人遇到了難事,便到寺廟裡求觀音。當他走進廟裡,發現觀音像前也有一個人在拜,那個人長得和觀音一模一樣,絲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