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民間故事(一)

2020-08-28 7987文選

轉載:三顆麻子倒江山(靖邊版)

文/張山人​

古時候有一個人,自從他出生以後娘老子是多災多難,渾身都是病,二十出頭就剋死父母,陰陽發現他八字五行與父母相剋,給他算命說「防娘害老子,這狗以後是好的,不到三十就能穿黃襖子」。他的父母都死了以後,他成了一個窮鬼。用咱靖邊話描述就是「風掃院子月點燈,老鼠上炕挖眼睛。穿的草鞋麼後跟,戴的帽子麼頂頂。驢籠頭褲子四根筋,窮的麼有一根針」。但是他腦瓜殼子還很聰明,常常想出一些誰也想不到的怪主義。有一天,他說要用三顆麻子換來整個國家。大家都不相信,嘲笑他「騎上拋牛倒走了,牛B吹的直吼了」。俗話說:「雞靠翅膀驢靠腿,人靠智慧魚靠尾」,他靠自己的智慧帶了三顆大麻子出去闖蕩世界。

出門的第一天晚上,他住在一個莊戶人家裡,晚上他反覆叮嚀再三囑咐主家,他身上帶著三顆寶貴的麻子,千萬不要讓老鼠給嗑了!主家有些脫笑,就說「放心吧,如果真被老鼠嗑了,我會賠的」。 第二天起來,三顆麻子真的被老鼠給嗑了,主家給他賠什麼都不要,非要嗑麻子的老鼠不可。主家動用了全家人費了好大勁才把老鼠逮住,賠給了他。

於是,他帶著老鼠又上路了,晚上住在一個商人的家裡,睡覺前又反覆告訴主人,別讓貓把老鼠吃掉,主人說不要緊,貓吃了老鼠,我給你賠。第二天,老鼠果真被貓吃掉了,主家給他賠多少錢他都不要,就要那隻吃了老鼠的貓,商人盤算這龜兒子比子洲人還複雜,只好給他賠了貓。

他帶著貓上了路,當晚住進了一家客店。他又對店掌柜說,別讓狗咬死貓。店掌柜也是前面的話:如果咬死了會給你賠的。不料他的貓果然被店家的狗咬死了。他就要了店家的狗,拉著狗上了路,想找一戶有錢的人打黑點兒錢。

有一天,來到了一個販賣牲口的大戶人家裡,這家人牛羊滿圈,騾馬成群,有一匹高頭大馬膘肥體壯實在局勁。半夜,他偷偷地將已經餓了幾天的狗拉在那匹 馬的跟前,不走私運,早上起來他的狗被主家的馬踢死了。主家說給他賠一條狗算了,他就要踢死狗的那匹馬,氣的主家說「人倒遭,驢起嘈,下雨等上羊下羔」,最後主家賠了他一匹高頭大馬。

他騎著馬到處閒串。一天,在一個溝畔上遇到一夥埋老人的響吹戲打迎面過來,他心生一計忽然跳下馬,連打帶推把馬推下溝旮旯摔死了,他就說是出喪的人驚嚇了他的馬,才摔死的,要出喪的人賠償。出喪的人問他要什麼,他說就要棺材裡的死人。湊巧,棺材裡的死人是村裡的一個孤寡老婆婆,眾人出於同情才為她出喪,最後麼辦法這夥人只好把老太太給他讓他背走了。

他背著死人來到一個財主的堖畔上,把死人放在煙囪跟前,謊稱母親有病,要財主的小姐給他母親端一碗滾水喝。財主的女兒是個熱心腸,端了一碗熱水上來,一看老婆婆不動彈,他就說那是睡著了,你推一下她就醒了。小姐一推,死人一骨碌,掉下院子去了。小姐和財主一看死了人,闖了大禍,就問他咋幾處理?他說要麼經公、要麼私了。經公就是衙門判成咋個就咋個;私了就是財主出錢安葬他媽,把小姐嫁給他為妻。財主一想人命關天,女兒也麼許配人家.為了息事寧人不惹官司,就同意私了。

他終於娶過婆姨了,用三顆麻子換到了漂亮的老婆,這回把他喜愣憎了,老婆娃娃熱炕頭,二十畝地一頭牛,男耕女織過起了小光景。沒料想他老婆長得太美了,人們都說「奔月的嫦娥出水的蓮,財主的小姐天上的仙。苗條的身材俊俏的臉,潔白的皮膚毛閃的眼」。當地的官員早就想把她送給皇帝,恰巧這一年遇上皇帝選美,當地官員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將他的婆姨搶走送進了京城。妻子臨走時他說三個月後我一定會來京城找你。

妻子被搶走後他就天天上山逮野雞,半個月捉了九十九隻野雞,做了一件野雞皮毛大衣,每天兩腳平行站立,胳膊自然下垂,雙眼平視前方練成了一套「野雞舞」。這一天他帶上大衣連夜進京,趕到京城剛好一百天,他對守衛皇宮的士兵說他是新選貴妃的娘家哥哥,受父母之託前來看望娘娘,衛兵就放他進了皇宮。

見到皇帝和自己的老婆後,他就穿上野雞皮大衣跳起了「野雞舞」,看得皇帝鼓舞歡欣非常高興。皇帝就要和他互換衣服,開始他假裝不同意,最後皇帝嚇唬說不換就犯下了欺君之罪要砍頭的,他只得將衣服交換。等換完衣裳,皇帝正在興高採烈手舞足蹈,他卻一奔子跑上個坐在了龍椅上,大喊眾將士將這個跳大神的妖怪推出午門斬首。外面的武士根本不知道在下面跳舞的才是真正的皇上,立馬將皇上砍頭示眾。從此,他就當上了皇上,妻子也成了皇后娘娘。

這就是「三顆麻子倒江山」,他用三顆麻子換到了整個江山社稷,也穿上了黃袍,果然應驗了算命先生的那句話「防娘害老子,這狗以後是好的,不到三十就能穿黃襖子」。

(文章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轉載民間故事(二)
    轉載:毛野人的故事(陝北版)作者:佚名從前有位大嫂養了三個娃娃:大的叫木墩墩,二的叫鍋刷刷,三的叫門栓栓。一天大嫂回娘家,臨起身對三個娃娃安頓說:「媽走你外婆家可也,你們三個乖乖的身在家裡,把門關牢,誰叫門也不要開!小心來了毛野人。」
  • 河曲民間故事(7) 馬尾巴
    歸根結底只有兩種,一為「名」, 二圖「利」。無論有多少奇人怪事,統統逃不脫這兩個字。相傳,河曲古今亦有奇怪的人和事。​河曲民間故事(7)馬尾巴 清·光緒三年,河曲大旱,顆粒無收,百姓少吃無穿,城裡人們吃了上頓沒下頓。正在災難危重之時,也是糧店的掌柜發財機遇。
  • 河曲民間故事(10) 梁龍頭關帝廟的由來​
    歸根結底只有兩種,一為「名」, 二圖「利」。無論有多少奇人怪事,統統逃不脫這兩個字。相傳,河曲古今亦有奇怪的人和事。河曲民間故事(10)梁龍頭關帝廟的由來二日早上,金福增到一家紳士家商議對策,但無兵也是作難,突然院裡跑回一小孩,口喊紅臉大漢我助陣,金縣令聯想到昨天晚上的夢,就和紳士商定發動群眾製作若干草人,穿上戰袍,戴上頭盔,刷成紅臉大漢手持大刀長矛,高舉火把,戰鼓喧天,搖旗吶喊,分別站立在城牆、邊牆、河畔等地。河西梁龍頭西捻軍,看見人多勢眾,認為援軍已到,連夜撤退回陝甘寧老家。
  • 河曲民間故事(9) ​ 知縣與紳士
    歸根結底只有兩種,一為「名」, 二圖「利」。無論有多少奇人怪事,統統逃不脫這兩個字。相傳,河曲古今亦有奇怪的人和事。河曲民間故事(9)知縣與紳士 河曲縣城關原來叫「河保營」 是明代駐軍的兵營之地,這「河保營」 戍邊的軍人大都沒有返鄉,在當地娶妻安家。
  • 民間故事:鄭氏的故事(一)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82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定場詩:緣來緣去緣如水,情散情聚情何歸。緣已逝而情難止,生有涯而思無盡。念罷一首傷感的開場白,咱今天這則民間故事就要開講了。今兒咱這則民間小故事的主題思想同樣是宣傳正能量: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多行善事,切莫被金錢迷了雙眼,而莫做害人害己之事!
  • 石母峪(民間傳說故事)
    石母峪(民間傳說故事) 黎青屏顏萍搜集整理王母娘娘派九女下凡,管理人間,交待:風颳到山裡,雨下到川裡。九女聽成了:風颳到川裡,雨下到山裡。王母娘娘親自下凡察看,風颳在川裡,雨下在山裡。擰住九女耳朵,一擰,用勁大了點。一隻耳朵擰掉了。
  • 聊齋故裡民間故事一(蒲先生深夜出診遇險故事)
    蒲聊齋民間故事一(蒲先生深夜出診遇險的故事)講故事的是位老奶奶,村裡人大人小孩都叫她老奶奶,老人家也不識字,但滿肚的故事,據她說,是她的父親和鄰居的一個秀才講給她聽的,也可能和當時的環境有關係,人們沒什麼業餘的活動,不像現在,電視,電影,手機,電腦,業餘時間都用在這方面了,那時沒這東西,聽前輩人講故事,就成最大的享受,老人們也都娓娓道來,講的有聲有色,深的大人小孩的喜愛。
  • 詔安關聖帝君的故事(一)
    (一)帝君揮刀軒倭寇 知縣感恩建武廟明朝時,倭寇屢屢入侵我沿海一帶,燒殺搶掠,無所不做,嘉靖四十一年十月間民間傳留著許多故事。在詔安有這樣一個傳說,關羽被玉帝封為"天聖帝君"後,時常下凡巡查,關心民間的疾苦。當他駕舉祥雲來到南詔後,看到此處田地乾裂,草木無存,於是落下雲頭,喚來土地公詢問,土地公餓的面黃肌瘦,他有氣無力地回答:"上聖,此事與你有關聯哦。"帝君高聳著臥眉問:"這是為何?
  • 河曲民間故事(8) 聰明的長工笨拙的地主
    歸根結底只有兩種,一為「名」, 二圖「利」。無論有多少奇人怪事,統統逃不脫這兩個字。相傳,河曲古今亦有奇怪的人和事。河曲民間故事(8)聰明的長工笨拙的地主從前河保營有個地主叫張紅前,因他兄弟排二,人們給他起了個綽號——二黃連。這二黃連心性毒辣,對人吝嗇刻薄,誰要和他共事像黃連一樣苦,因此沒人願意給他家做長工。
  • 一把火燒掉財寶(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20年8期■張培山
  • 故事:縣令與放羊的同睡一床,晚上被窩裡「說大話」,哈哈,笑死俺了
    看民間故事,了解民間傳統民俗文化。歡迎各位網友,民間文學、民間故事愛好者關注《牆根故事》。——本故事源於民間,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明朝年間,在山東日照莒縣中樓鎮(今中樓劃歸日照嵐山區)蟒棲山半腰住著幾戶人家,過著半原始的生活,
  • 故事:他20歲考上「武秀才」,單槍匹馬擊退強盜,80歲能拎起一麻袋豌豆
    看民間故事,了解民間傳統民俗文化。歡迎各位網友,民間文學、民間故事愛好者關注《牆根故事》。——本故事源於民間,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資料圖片劉紀爵(1853~1934),字祿卿,石井社(今山東日照莒縣長嶺鎮)前小河村人。
  • 靈異事件與民間癔病 科學並不能解釋大千世界的所有疑問(續集)
    本文續(1月23日)本文只記錄民間趣聞軼事,只闡述一些記載和傳聞,也有自己所見所聞,我的意圖不是讓觀眾盲目相信,也不想搞封建迷信,意在增長民間知識,若有一天您有緣經歷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能想起這篇文章足矣。昨天講述到,深夜的白狐神秘的消失,向它開槍,槍居然沒響......我知道一定有人懷疑說我胡編亂造,你見過槍長什麼樣子嗎?
  • 懷念我的爺爺(轉載一篇多年前他發表的文章)
    退休後,爺爺也沒閒著,參與了縣誌的編寫,全憑自己一腔熱情義務勞動。 我小時候由爺爺奶奶帶大,大約是3歲還是4歲回到城市的父母身邊,沒人記得清楚,姑姑說是4歲多,阿姨說是3歲多。小時候生活條件差,家裡所有好吃的都是我的,青蛙吃腿、魚吃肚皮、雞吃雞腿。我至今還記得有一天晚上,我想喝糖水,但玻璃糖罐空了,我嗷嗷大哭,於是爺爺把糖罐用水涮了幾遍給我喝。
  • 蠟人(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上 2017年6期■孫興運那時蠟人才三十多歲,操著外地口音往廠長面前一站,滿臉的疲憊和木然。廠長看著面黃肌瘦的他,問能幹技術活還是體力活。蠟人低下了頭,沉思了片刻,說他可以看門,哪怕工資低點也行。廠長思忖著廠裡正缺人,便留下了他。蠟人幹不了體力活,人卻很勤快。
  • 故事: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經典民間故事)
    想必很多朋友,都聽說過劉海戲金蟾的故事,作為經典民間傳說故事,本故事最早本是道家典故,出自《列仙全傳》,用來宣揚遁世修仙的妙處。在民間,金蟾寓意財富,所以劉海戲金蟾又添加了喜慶色彩,寄託了人們渴望發財致富的淳樸觀念,成為了受人喜愛的旺財祥瑞之物,被製作成各種工藝品,擺放在店鋪之中,希望以此財運亨通,招財進寶。
  • 滿族民間故事(爺爺講給我的故事)
    滿族民間傳說(爺爺講給我的故事) 滿族民間傳說老罕王努爾哈赤小的時候在明朝末年首輔(相當於宰相)家裡當書童,叫小罕子,有一天首輔上朝了,小罕子和首輔的小老婆聊天,小罕子問首輔的小老婆,為什麼咱家老爺能在朝裡當官,小老婆告訴小罕子說,這都老天爺註定的,因為老爺的腳底下有三顆紅痣,相當於腳踏三星所以能當首輔,皇上腳底上有七顆紅痣,那是腳踏北鬥七星,是天子,小罕子聽後說,那我的腳底下也有七個紅痣呀
  • 宿州民間的朱洪武神話傳說行將湮滅(38)
    筆者現文抄《酸甜苦辣》中一段文字,助說筆者傳太祖殺牛在宿州山窩裡的神化故事非筆者臆造:「解放前後的一段時期,農村文化生活很是貧乏,因此農閒時常常有一些說書的藝人(大多是盲人)來到村上唱絲弦,說大鼓和洋琴,他們一唱起來就是十天半個月。每天晚上吃罷飯後,全村男女老少,抱兒攜女趕到村中心去聽書,有時唱到熱鬧處,不聽雞叫決不罷休。孩提時代我就好聽故事,絲弦大鼓和洋琴類的曲藝演唱,一有機會我是場場必到。
  • 後半句話( 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7年7期■尹全生民國初年,霧蒙山一帶土匪猖獗,打家劫舍,殺人越貨,民不聊生。那時的官府只管向百姓攤派所謂的「太平費」,並不真心剿匪,象徵性地派兵到村寨串串也就是了。若真剿滅了土匪,「太平費」更難收繳了。
  • 刻在木桌上的吻(轉載)
    回來的路上,走過一棵大槐樹下,我們互望對方,他的眼神看起來又不懷好意了,但是我忽然笑起來,想到兩個人滿嘴無花果籽粒,怎麼能夠接吻呢,便轉過頭去。 我問他:「歐陽梓,你愛我嗎?他只是用眼睛看著我,笑了笑。後來有一天,他找到我對我說,他原來的女朋友回來了,他和她在一起。當時我站在他面前,並沒有像電影裡的女孩子那樣優雅地給他一巴掌,我氣得抓起地上的石頭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