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子逸
「只怕說出去,名聲不好聽。」父子相連,盛紘的名聲不好,長柏也難免受牽連。
「祖母不必憂心,就說那兒有位名醫,孫子請你去尋醫的。」
盛老太太失笑:「當心吹破了牛皮,真有人去你那兒尋名醫。」
長柏笑道:「那就說,那名醫雲遊四海,替祖母瞧好病後,又走了。」
老太太搖頭而笑,忽覺心胸開闊,往事也不那麼可鄙可恨了。
盛老太太的晚年,是跟著盛長柏度過的。
盛長柏至孝,再加上海氏的體察人心,盛家老太太的晚年遊山玩水,健康並且長壽。
《知否》原著這本書裡,我最喜歡的就是盛家老太太的這個結局了。她在盛家門裡守了一輩子,為了盛紘的仕途,為了盛紘娶妻生子,散盡了大半錢財,最後盛紘卻在她生死之際抱有了小心思。
她何其失望,她為盛家付出的那些過往又何其面目可憎。丈夫負了她,悉心養大的庶子也負了她。
幸好,還有盛明蘭。
過了這回,父親興許再不願認我,大哥哥與我生了嫌隙,大姐姐再不理我,更別說大嫂嫂和五姐姐,便是侯爺,怕也會怪我不懂事。我是將所有人都得罪乾淨了,將來再無娘家可依靠,我今日說句明白話,為了給祖母討回公道。我、父親、兄弟、姐妹,乃至如今富貴尊榮的安逸日子,都可以不要!
幸好還有盛長柏。
舉頭三尺有神明,難道真要叫祖母在九泉之下悔不當初,叫天地神靈都知這世上之人儘是忘恩負義之徒嗎?
盛明蘭的孝,熾烈,但她的孝治癒不了盛家老太太的過往。
盛明蘭對盛家老太太的孝,是熾烈的。她為了她的祖母,什麼都豁得出去,甚至連命都可以不要。但她是外嫁女,她想要贍養老太太並不容易。
即使她想,盛家老太太在顧家養老,到底名不正言不順,並且對整個盛家的名聲都是有影響的。
盛家老太太也不會去。
她只希望盛明蘭好,只希望盛家好,她絕不會為了自己的舒坦,就枉顧了盛家的名譽,徒增了盛明蘭的煩惱。
盛家老太太會一直在盛家呆著,即使王若弗起了不敬之心,即使盛紘藏了不好的小心思,她都不得不一輩子呆在盛家。
可是,她剛烈了一輩子,眼裡容不下沙子,如此不孝的兒子和兒媳,如此面目可憎的過往,她呆在盛家門裡,該多憋屈。
盛明蘭是孝,但是她的孝,不能從根本上治癒盛家老太太的過往。
因為盛明蘭代表不了整個盛家,代表不了整個盛家的未來。
盛家老太太付出了心血的不是盛明蘭一人,而是整個盛家。
她若真的跟盛家脫離了干係,那過往才更是面目可憎,不堪回首。
是盛長柏,治癒了盛家老太太的過往。
《知否》這本書裡,用了大量的筆墨來寫盛明蘭和盛家老太太的「祖孫情」,可這祖孫情,太正常了。因為盛明蘭本就是盛家老太太帶大的。
盛明蘭的知恩圖報,完全在盛家老太太的意料之中。原本盛家老太太在盛紘功成名就之後,就看出了盛紘的那些小心思,當兒子不過爾爾。
所以,她打算功成身退,當一輩子的活死人。
可她教養了盛明蘭,看出了盛明蘭是個懂事,並且知恩圖報的孩子,於是兩個人的感情,日漸深厚,讓盛家老太太那死灰一般的心,復燃了。
她想要盛明蘭幸福,想要彌補自己當初的那些遺憾。而盛明蘭的幸福則會補足了她內心的缺口。
可是她對盛家是失望的。
盛紘一心只有家族利益,對她,對王若弗都不夠真心。王若弗更別提了,從來沒覺得盛家老太太好過。
這樣的盛紘,這樣的盛家,讓她對自己的那些付出是寒心的。
盛明蘭是她盛明蘭的一絲亮光,但太微弱了。尤其是在盛明蘭外嫁後,盛家老太太在盛家呆的幾乎全無生趣。
而這時候,盛長柏站出來了。
盛紘是完全想不到這裡的。
他希望盛家老太太教養他的女兒,不過是想要給自己的女兒身上加些籌碼,也光耀了他「有孝心」的名聲。
盛家老太太也是知道的。
因為知道,於是她當初對教養盛紘的孩子,並不十分熱情,甚至是有些牴觸的。
而盛長柏則完全不同。
海氏出自滿門清流的高門大戶,她的地位是不比盛家老太太遜色的。她完全可以自己教養團哥。
盛長柏之所以去求盛家老太太,不過是一份「至孝」之心。他不想在盛明蘭出嫁後,盛家老太太的日子過得太過悽涼。
那一刻盛家老太太是感動的。
這種感動不同於盛明蘭對她孝敬的感動,這種感動是她對過往的緩和,原來這個盛家「真心對她」的不僅僅有盛明蘭,還有一個十分成器並且前途無量的長孫。
她對盛家的失望之心,有了裂縫。這盛家門裡,也不都是無心無肺之人。
她又說起全哥來,說他乖巧懂事,開朗愛笑,是個極省心的好孩子。她常弄孫為樂,老懷甚慰,說到高興處時,目光溫慈歡喜。
「你大哥哥與我說了,如今孫媳婦身子不好,養不得兩個孩子,不管是哥兒,還是姐兒,總歸是要送一個來壽安堂的。他那性子,難為他說了好多話,說要麻煩我幫著照看了。」老太太語氣悠然,神色寧靜,嘴角含笑,比之從前少了幾分孤傲,多了幾分柔軟。
從來不是盛明蘭治癒了盛家老太太,她們的祖孫情,是在彼此最艱難的時候,相依為命,彼此取暖。
從來都是盛長柏治癒了盛家老太太,盛家老太太為盛家付出了那麼多,是有人看到的,並記得,想要回報的。
盛家老太太中毒,盛明蘭的反應是在盛家老太太意料之中的。
而盛長柏的反應則真正地治癒了盛家老太太的過往。這世界,終究不都是忘恩負義之人,而她傾盡所有的盛家,還有盛長柏這個長孫,哪怕拼去十年仕途,也要還她一個公道。
儘管,他們之間絲毫沒有血緣關係。
但是,盛長柏已然把她當成了最親的祖母。她以一片慈愛之心對人,而盛長柏也還了她一份至孝之心。
長柏含笑看著祖母,過了會兒,他忽地跪下::「如無意外,孫兒這回當會續任,待祖母病好了,就跟孫兒一道過去吧。」
老太太沉吟不語。長柏輕輕道:「祖母全都知道了吧?」老太太苦笑道:「房媽媽瞞不住我。唉,人心叵測,想不到我這把年紀,還有如此奇遇。」
長柏仰頭道:「祖母,跟孫兒到任上去吧。那兒雖不如京城繁華,但民風淳樸,山清水秀,精緻別有一番風情。祖母不是老想到處走走嗎?就跟孫兒去吧。」
盛家老太太在這次大難之後,便跟了盛長柏和海氏。盛長柏至孝,海氏湊趣,盛家老太太的身體越發好了,能繞著池塘走上半圈,一頓還能再填半碗飯。
盛家老太太是將門虎女,身體和意志都是極其剛硬的。多年來,她如同活死人,不過是因為那可鄙的過往。
如今,心緒徹底開懷,她一輩子困在屋簷下憋屈,如今跟著盛長柏海闊天空,無拘無束,豈不快哉。
盛家老太太的晚年,盛明蘭也想過要把老太太接到自己身邊贍養,無奈始終敗在長兄盛長柏的手下,只能鎩羽而歸。
盛家老太太這一生,有盛長柏這樣光明磊落的長孫,有盛明蘭這樣貼心孝順的孫女,想來心滿意足,再無遺憾。
真正能治癒一個人「委屈」的,不僅僅是愛,還要有公平。
我深刻地明白,愛能治癒傷害和委屈。
因為我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但是這麼多年,我更加清楚地知道其中最關鍵的一環:公平。
只有愛是不行的,還要有公平。因為唯有公平,才能讓對的事情有意義,讓善這件事有意義。
如果只有盛明蘭的愛,盛家老太太的委屈和傷害是不能治癒的。因為,不公平。
整個盛家的人,跟她毫無血緣關係,她卻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她如此慈愛,如此高潔,她就應該得到盛家人最好的回報。
如果她得不到這種回報,那麼她永遠都是委屈的。只有她得到了這種回報,她才能真正地走出那種委屈,那種傷害。
而盛長柏恰恰給了盛家太太這種公平。即使,盛家老太太跟他沒有血緣關係,但是盛家老太太對盛家如此好,對他們如此真心,那麼盛家老太太就是他的親祖母。
他的祖母,他來疼。
愛有了,公平也有了,那些傷害才治癒了。
盛家老太太這樣的人,本該就有這樣最好的結局。只有她有了這最好的結局,這本書才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