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齊河與禹城交界的徒駭河畔,多少年來,流傳著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
在河南岸十裡有個村莊,村莊裡有一個大水灣。此灣據說是大禹治理濟水時,為堵住河堤決口時挖了一鍁土形成的,水深丈餘,水面百頃,大旱年景水不少,大澇年景水不多,傳說灣中央深處有一千年老龜,它能控制水量恰到好處。有人看到每年的九九重陽節午時,這老龜在水面上叩頭拜太陽。
春天,「小荷才露尖尖角,便有蜻蜓立上頭。」夏天,一片蓮花荷葉飄香,陽光下,波光粼粼,漣漪微微,魚兒遊弋嬉戲,水鳥輕翅點水。秋天,碩大的蓮蓬搖頭晃腦,飽滿的菱角垂手可及,「我劃著小船去採蓮......」冬天是兒童的滑冰場,人們砸開冰冰,穿上只露腦袋的牛皮衩褲,下水踩藕、捕魚......
話說灣東岸有一姓黑的大財主,家大業大,慈善人家,良田萬頃,騾馬成群。黑家還專養黑牛九十九頭,由幾個長工精心餵養。長工們每趕去灣中飲水,牛們就去水中遊泳嬉戲。這時數數牛的頭數即是百頭,開始人們不信,多人多次數牛,水中都是百頭,可是回家入欄再數就是實際原數九十九。多年來,人們百思不得其解。
這一天,有一南蠻子云遊至此,那南蠻子火眼金睛,一眼就盯上了大灣裡混在眾黑牛中的那頭與眾不同的黑牛,他知道那是一頭金牛。那時代,南蠻子專門來北國破壞北國的風水寶地,騙取北國的寶貝。這南蠻子把這金牛暗暗記在心裡,想方設法弄到南方去。
這天,南蠻子又來到一村,在一片稍瓜地裡,一眼就發現其中一條頂花稍瓜,長得特別大,特別粗,顯然是與眾不同的瓜王。這南蠻子不免心中暗喜,天助我也!有了!便不動聲色地詢問瓜田主人此瓜的坐胎時間,忠厚老實的主人如實相告。南蠻子掐指算來,他要在某月某日要來摘瓜,先留下一錠銀子,作為定金,到時再給一錠銀子。瓜農大喜,這回可發了大財了!這滿地的瓜全賣了也不值一錠銀子啊!一言為定,絕不反悔。瓜農把看瓜窩棚挪到那個瓜王旁邊,日夜守候,任何人也不得靠前。
一天,一天,又一天過去了。眼瞅著別的瓜都成熟了,摘下上市賣掉了,瓜秧也萎縮衰敗了,可是這棵瓜王依然青枝綠葉,生機勃勃,碩大的稍瓜又粗又長。「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轉眼已到了罷園倒地種麥子的「秋分」季節了,那南蠻子還是遲遲未來。於是,瓜農把稍瓜王摘了下來,小心抬回家中收藏好,就收拾瓜園,耕作種麥。第二天,那南蠻子風塵僕僕,急急而來。一看,瓜已摘下,不免直跺腳,連說:「糟糕,糟糕!壞了大事!」可是「米已為飯,木已成舟」,眼下既已如此,只好僥倖賭一把了,又付一錠銀子,取走稍瓜王。
那南蠻子帶著大稍瓜,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早早來到那黑牛群飲水、戲水的大灣旁,隱藏在大柳樹後,靜靜等候那金牛出現。午時,黑家大院的幾個長工揮舞著鞭子,高聲吆喝著,驅趕著浩浩蕩蕩的牛群朝灣邊湧來。南蠻子伸長了脖子,瞪大了眼睛,緊緊盯住牛群,沒有那頭金牛。牛群爭先恐後擁擠到灣邊,一字兒排開,伸長脖子低頭喝水。南蠻子一數,九十九頭。牛群飲足了水,紛紛下水,戲水遊泳。忽然,那南蠻子眼睛一亮,金牛已在牛群之中出現了,隨即他騰地一下兒跳起來,說時遲,那時快,南蠻子舉起那稍瓜王,照準金牛,用力打去。只聽咔嚓一聲巨響,稍瓜斷成兩截。只見那被打中的金牛猛烈顫抖,金星四濺,長吼一聲,地動山搖,尾巴一甩把南蠻子甩到灣中,然後帶著滿身的灣水,向南方騰空而去。金牛一路滴灑的灣水,像甘露一樣滋潤了齊河縣的大地,使得齊河大地風調雨順,連年豐收。那金牛忍著劇痛,堅持飛到百裡之外的尹家店落下,那被打傷的牛角隨之落下便遁入地下,瞬間,一棵鑽天楊樹拔地而起,直衝雲霄。後來人們把尹家店改為牛角店(現屬東阿縣),那棵大楊樹依然枝繁葉茂,樹蔭遮蓋住了整個村莊。金牛隻休息一會兒就又飛走了,牛疼痛得迷失了方向,不知東西南北了,這一飛卻又飛回到了濟水河邊。金牛渴急了,便在濼口渡口邊把河水快要喝乾了,那河裡的魚鱉蝦蟹聚集在僅存的一些河水裡拼命翻騰,霎時間把清水攪和成黃泥漿了,所以清清的濟水變成了現在夾雜著泥沙的黃河了。金牛累極了,疼極了,上得岸來向前走了不遠就轟然倒地,變成了一座山,後人稱作金牛山(現在的濟南金牛公園就建於此山)。
那種稍瓜的瓜農姓李,他居住的村莊後來叫稍瓜李莊。那養黑牛的村莊後來叫做黑牛莊。這是真實的兩個村莊,離我們老家齊河縣北胡官屯只有七、八裡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