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侯府嫡小姐顧庭燦最可悲之處,就是活成別人的樣子

2020-08-27 喵大小姐

文|Bree

《知否》原著裡,有很多名門貴女,但有一位,明明有著不錯的身家,卻要去做別人的樣子,最後,毀了自己的一生。

在寧遠侯府中,有三個嫡子,分別是顧廷煜、顧廷燁、顧廷煒,但寧遠侯府還有一個嫡女,乃是小秦氏所出,並且非常得到老侯爺顧偃開的寵愛,她就是顧廷燦。

至於她為何能夠得到顧偃開的寵愛?

這裡就不得不提及一個人——大秦氏

她是小秦氏的姐姐,東昌伯爵府的嫡長女,因患有重疾,遲遲未許配人家,直到某一日突然被顧偃開看到,從此,顧偃開便愛上了這個女子。

原著裡是這樣描述她的:「秦家大小姐,美若秋荷,靜極生妍,善詩詞,工曲賦,琴棋書畫,無一不通。」

顧偃開央求父母去提親,但遭到拒絕,於是他跑去北疆軍中效力,老侯爺夫婦心驚膽戰地煎熬了一兩年,磨不過長子,便同意了婚事。

至此夫妻倆恩愛逾常,形影不離。三年過去,還沒有生下子嗣,老侯爺夫婦便拿出孝道威脅,顧偃開只得從命,大秦氏便當著公婆的面不敢說什麼,但卻事後傷心,病倒了,幾番折騰,終於把人救回來。當顧偃開在父母的安排下去親近別的女子時再次被大秦氏知曉,又昏厥過去了,不省人事。

於是,顧偃開便瞞著父母調到了西南戍邊,帶著妻子一走了之。

不久後,由於寧遠侯府的虧空,老侯爺夫婦心急如焚,了解到海寧鹽商之女,家財萬貫可解眼前之憂,於是老侯爺夫婦殺到了西南,懇求長子和離。消息靈通的大秦氏因為剛生下顧廷煜,本就身體虛弱,痛苦掙扎了幾日,便一命歸西。

顧偃開娶回了白氏,家族危機解除,但因為他的忽視,白氏生下顧廷燁也離去,過了幾年後,顧偃開便再次續娶,就是小秦氏。

顧廷燦就是小秦氏的小女兒,也是顧偃開最後一個孩子,自然是疼愛的,但她除了容貌,習慣嗜好和心性,其實都不像大秦氏,只不過,在父母的有意無意的期許下,小孩子是會去不自覺地模仿一個人。

她模仿的人就是大秦氏。

明蘭和邵氏去給顧廷燦出嫁添妝時,看到了這位與眾不同的小姐的住處,就發現了其中的端倪。

顧廷燦的房子是整個寧遠侯府採光最好,朝向最佳的地方,還沒進到屋裡,外頭已是滿地的名貴草木,整個侯府都冷落悽惶時,唯有她這裡的丫頭們依舊光線整齊。

她屋裡的擺設十分清雅別致,一卷秀麗的畫軸,那麼簡單的掛著,只捲軸處隱隱露著青玉碎金,一本書,那麼平淡的擺著,一眼看去,竟是世間少有的孤本。案几上一叢嬌豔的紅梅,似是剛從外頭折來的,插著的卻是千金難買的前朝汝窯白瓷花囊。

顧廷燦生的很美,只是神情中帶著一種輕慢憂鬱,總像隔著層紗似的疏離,古時女子要求溫柔靦腆,端莊和氣,這並不符合正常的閨訓要求,可偏偏過世的老侯爺最喜歡這一點。

她的一舉一動越像大秦氏,父親越是疼愛她,對她有求必應,連帶著自己的母親也受惠,有時候小秦氏需要做某件事,讓小女兒去與顧偃開說,幾乎都能成事兒。

她容貌長得像,因為小秦氏就是大秦氏的親妹妹,生出的女兒像大秦氏不例外,但因為小秦氏常常在孩子面前提及姐姐的好處和做派,顧廷燦就會刻意去模仿別人,到長大成人,這些外在的特徵自然沒有變化。

但卻知,這樣的刻意模仿,本就不是顧廷燦的底色,因此,最終害了自己。

因顧廷燦的清高,她看上的人家很少,因此,也是和大秦氏一樣晚婚。

在一次簪菊詩會上,慶昌駙馬的三公子韓誠讀到了這位傳奇才女的詩作,心曠神怡,十分動心,便央求自己的母親慶昌公主去提親。

二人婚後的美滿只持續了短短幾個月,就被爭吵替代。

顧廷燦好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不斷要求別人去哄,去捧,稍有不如意,就哭鬧不休。

去給公主婆婆請安,她會說自己身子弱,還要頂著日頭去做這做那,面對丈夫韓誠的詢問,顧廷燦反道:

「敢情天底下只你一個是大孝子,你不單有母親,還有妻子呢!我爹比你能耐大了去了,也知道疼我大姨母,為著妻子什麼都肯。百年修得共枕眠,我才是你最該疼最該惜的人。只知道一味愚孝,也一點不顧惜妻子苦痛,你算什麼男人!」

幾年下來沒有生下嫡子,和公主婆婆的關係搞得越來越差,於是慶昌公主直接給韓誠娶了二房,還生下了孩子。

韓誠看著自己滿心歡喜求娶來的妻子,想好好對她說話,顧廷燦卻總要提及自己的父親和大姨母:

「書上說,勿以妾為妻,你算什麼讀書人,屋裡三妻四妾,還討二房,把明媒正娶的媳婦撂在一旁,在那兒跟小**一個接一個地生孩子,要是我爹還活著,定打死你這個無行的女婿……」

這樣的次數越多,韓誠心中越是不滿,也說出了心中的隱藏已久的話:

「你爹遇上秦家女,才是倒了八輩子的血黴!險些弄得無嗣不說,末了,差點家破人亡,幾十年的老宅叫你那好三哥一把火燒了!我雖沒出息,卻也不敢學嶽父!」

自此,夫妻情誼漸行漸遠

再加上顧廷燦一直認為是顧廷燁害死了自己的母親小秦氏,暗暗思量著報仇雪恨,花錢請言官彈劾,反被公主和駙馬知曉,對質時還將此事推給下面的丫鬟。

考慮到顧廷燁的地位,和顧家女兒的顏面,公主府沒有休妻。

於是,顧廷燦最終的結局就是被軟禁在公主府,徒有虛名,了此殘生。

可見,顧廷燦不是大秦氏,韓誠也不是顧偃開,顧偃開願意呵護那種極致脆弱的美麗,不代表韓誠也願意去呵護顧廷燦,最重要,顧廷燦只是在模仿大秦氏的外在特徵,卻沒有內在。

因此,這位才貌雙全的嫡出小姐的最可悲之處,就是沒有活出,因為去做了別人,就迷失其中,最後的結局反而害了自己。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自己,要知道去模仿別人,哪怕踩著別人的腳印,也不會嚴絲合縫,活出自己的本色才是人生該有的顏色。


-完-

參考材料:《知否》原著| 圖片來源於網絡,因沒有圖片,只好選取其他人物代替

作者簡介:Bree,分享讀書和觀影感悟,與你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知否》電視劇和原著對比:這「五處」改編,遠勝於原著
    在寫原著書評的時候,我覺得電視劇裡的這五處改編,要比原著好很多。其一,讓盛明蘭和齊衡有了感情線。原著裡,盛明蘭從未對齊衡動過一點心思。她始終是躲著齊衡,避著齊衡,生怕齊衡連累了自己。她對於齊衡始終是清醒的。但是,電視劇裡,卻讓盛明蘭和齊衡有了這條感情線。
  • 《知否》原著墨蘭的可悲之處在於她喜歡上了不該喜歡上的人
    原著中少年時代的墨蘭對齊衡的欽慕之情躍然紙上。「墨蘭款款走過去,溫婉如水道:「元若哥哥,我昨夜偶有心得,做得一詩,不知工整否?請元若哥哥指點指點如何。」墨蘭對齊衡一見鍾情,齊衡卻在見明蘭第一眼時,眼裡就容不下別人。初次見面他是這樣稱呼盛家三位姑娘的「四姑娘,五姑娘,六妹妹」可見齊衡一開始的心思就在明蘭身上。而墨蘭恰恰意識不到這一點,而且還很自信的認為自己論風情,論姿色,論談論詩歌的風雅自己是最出色的,誰也比不上自己,還時不時地在齊衡面前表現自己。
  • 知否原著:盛家人的房子排行榜,盛明蘭榜首,盛紘榜眼,如蘭最末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描繪了古代官宦人家的衣食住行,比較全面的展示了當時那個時代,人們形形色色的生活場景。今天小編就現在人們比較關心的房產問題來說一下,當時的盛家人房產住宅情況,看看他們家的住宅排行榜。
  • 《知否》原著害了兒子一家的小秦氏:婚姻裡理所應當的惡有多可怕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又何嘗沒有可憐之處?小秦氏可憐的根源來自她的娘家東昌侯府。東昌侯府是典型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大家族。小秦氏的父親東昌老侯爺喜好風雅,可以一擲千金只為了一個生了鏽的青銅門環。而她的母親性子柔弱,不善理家。
  • 《知否》原著:顧廷燁最怕的女人,他的外室,活在戲裡的朱曼娘
    01《知否》裡的顧廷燁精明狠辣,智勇雙全,可他卻非常害怕自己的外室朱曼娘。朱曼娘戲子出身,最崇拜琉璃夫人,經常把戲曲《琉璃夫人》的唱詞掛在嘴邊。琉璃夫人是《知否》裡一個穿越過來的人物,出身是秦淮河畔的歌妓出身,最終卻與心上人白頭偕老,被封為超一品誥命。
  • 《知否》:她終究活成了我們羨慕的樣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看《知否》,英國公獨女張桂芬雖只有寥寥幾次的出場,卻終究活成了我羨慕的模樣。她的第二次出場是明蘭奉皇后的旨意前去寬慰,一席談話之後,明蘭與之成為一生摯友。她的第三次出場是在馬球場上,那肆意張揚的樣子與第二次躺在床上閉門不出的樣子,真是天壤之別。
  • 《知否》原著:碧絲結局慘澹,被兄嫂搜刮財產,最終嫁給莊稼漢
    但唯有一個丫鬟碧絲,由於她背叛明蘭差點查了團哥兒,被顧廷燁趕出侯府,結局慘澹。明蘭丫鬟碧絲是個怎樣的人?明蘭大丫鬟碧絲,原著中寫道:「分衣服胭脂了,她跑頭一個。有活計做了,她就躲沒影了。顧府肥鵝大鴨子,綾羅綢緞地供著她,而她每天只描半片花樣子,做三兩針刺繡。閒了,不是看書,就是吃吃喝喝。」而電視劇中也有出現過碧絲偷懶的情節。
  • 《東宮女官》《病王爺的火葬場之路》《侯府假千金掉馬以後》
    [清穿]東宮女官 完結+番外作者:張佳音容歆一朝穿越,十年籌謀,終成嫡小姐信重的大丫鬟。清穿 靈魂轉換 宮鬥 女強一句話簡介:無CP:清宮第一女官立意:生,苟而不狗vip作品簡評容歆一朝穿越,十年籌謀,終成嫡小姐信重的大丫鬟。誰知宮中賜婚,嫡小姐搖身一變為少年康熙的皇后。剛要鬆口氣的容歆只能麻溜制定新的職業規劃,誓要做皇后身邊唯一的鳳儀女官!
  • 《知否》原著想要奪爵的小秦氏:她的婚姻悲劇,源於無愛
    ,以為小秦氏想要自己的兒子繼承顧家的爵位,想盡辦法要害死顧廷燁,因為顧廷煜是個藥罐子,活不久,剩下只有顧廷燁擋著她兒子繼承爵位了。我那個時候只是以為她就是一個純粹的貪戀權力的人,才會是那樣的不擇手段,可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未嘗沒有可憐之處呢?
  • 知否:原著中這對手帕交,一個成了永昌侯夫人,另一個嫁給英國公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古裝宅鬥劇,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主演。該劇主要是以女主明蘭的視角展開,通過對她經歷過的人物和事件的描寫,來進行人物的性格和命運的展現,從中看到每個人成長的過程和變化。在《知否》的原著中,就有提到過一對手帕交,她們年少時就是親密的好友,興趣相投,卻也在歲月的侵蝕中,需要各自面對自己在人生中遭遇的困難。她們就是永昌侯府的梁夫人和英國公張夫人。
  • 《知否》原著中小秦氏的結局更慘,三房斷子絕孫讓人唏噓
    小秦氏出生在東昌侯府,身份高貴。小時候父母恩愛姐妹和諧,讓她度過了快樂的童年時光。可隨著東昌侯夫婦相繼離世,東昌侯府開始慢慢敗落。她一個侯府的嫡小姐,到最後竟淪落到了與人做妾室的地步。因為利用餘嫣紅母親到寧遠侯府大鬧,餘嫣紅的母親餘方氏被餘閣老出了一封休出,休掉了這個媳婦。娘家已無餘方氏的容身之處,如果不是被小秦氏利用,餘方氏哪裡會被餘家休掉,又何以至於流浪街頭。所以,餘方氏式將自己的「不幸」遭遇,記到了小秦氏頭上。一開始,小秦氏認為餘家對餘方氏還有感情,對於小秦氏來講, 她就還有利用價值。
  • 《知否》原著碧絲:丫鬟命卻有公主病,因鐲子害了團哥,明蘭驚醒
    原著裡這樣寫道:「就沒見你這麼好吃懶做的;分衣裳胭脂了,你跑頭一個,有活計要做了,你躲的沒影兒了;肥鵝大鴨子,綾羅綢緞,只得了您碧絲姑娘每日描半片花樣子,做三兩針刺繡。閒了,不是看書,就是吃吃喝喝。」明蘭命令府中家丁在外迎敵時,吩咐其他人關好門窗,發生任何事都不要出來,這時候偏偏邵氏就像「一隻餵不熟的狼」,不相信明蘭的安排,想方設法打聽團哥的藏身之處,想和嫻姐一起躲過去。這時候她便想到了,和明蘭不甚親近的碧絲,用一隻價值不菲的金鐲子收買她。
  • 《知否知否》原著秋娘對顧廷燁太深情,高攀豪門,結局很完美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庶女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趙麗穎飾演的是盛明蘭這個角色,她是庶女出身,最後卻嫁入侯府,逆襲成為一品誥命夫人,可謂是劇中最好命的女子之一。原著比劇版還要精彩,丫環秋娘是為數不多成為妾室卻結局完美的女子,她出生卑微,卻愛情至上,對侯府嫡子顧廷燁一往情深,高攀豪門最後認清現實,結局很完美!
  • 《知否》原著差點害了團哥的邵氏:越被善待越拎不清,明蘭後悔
    可是,她卻成了我們身邊最討厭的一種人。可我今天要寫的邵氏,不僅在原著裡,於我們現代生活,甚至就在我們身邊,藏身千千萬!顧廷煜自小體弱,常年湯藥,從娘胎裡帶來的病,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活不了多長時間。所以在顧廷燁捲土重來,回到京城,成了皇帝身邊的大紅人之後,在他臨死之前,公開了顧偃開死前的書信,並做了各種籌劃來討好顧廷燁夫婦。
  • 《知否》原著朱氏:兒女死,丈夫喪,家有惡婆婆,到底多可悲
    《知否》原著裡,她的丈夫顧廷煒死了,她的一雙兒女也因為小秦氏被餘方氏害死了。惡人相爭,卻是無辜之人受罪。死者已矣,可活著的朱氏該有多痛苦。承平伯府的嫡長孫女,許配給無爵無權的侯府旁支之子,朱氏的哥嫂何其厚道。即使將來沒有顧廷燁相幫,朱氏的孩子也有朱家護著。可惜,一個惡婆婆毀了朱氏憧憬的這一切。
  • 原著《知否》顧廷燁一波三折的娶妻路,甚至還成了鰥夫
    原著《知否》顧廷燁一波三折的娶妻路,甚至還成了鰥夫。原著《知否》顧廷燁在求娶明蘭之前,他的娶妻路可謂是一波三折。原著《知否》小秦氏這個繼母奉行捧殺政策,把顧廷燁捧得不知天高地厚,加之顧府有心人的惡意栽贓構陷,當時的顧廷燁謗滿天下,成了京城裡數一數二的紈絝子弟,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由此他這位堂堂侯府嫡子的下聘娶妻之路也是一波三折,甚至還成了鰥夫。
  • 《知否》朱曼娘:被貪慾變成了惡魔,還活成了一枚「棋子」
    文/雨清澤《知否》裡很多壞人,有林噙霜、墨蘭、小秦氏等等,這些人都壞得有手段。而朱曼娘也壞,還榮獲十大令人討厭的電視劇人物之一,但她壞得很愚蠢。這個人物很有看頭,一個顧廷燁的外室,梨園妓女出身,連妾也算不上,但是她目標遠大,而且堅持不懈。
  • 《知否》原著盛明蘭「最合格的丫環」綠枝:她的「不寬厚」,真颯
    越讀《知否》原著,我越能覺出綠枝這個丫鬟的「妙」。雖然盛明蘭覺得她「不夠寬厚」,但恰恰是她的這種不寬厚,才顯出了她的颯,也才顯出了她在盛明蘭身邊的「最合格」。那可兒卻一副文學女青年的大小姐做派,天天躲在屋子裡捧著本詩集悲春傷秋,派給她的活也不做,便是勉強拿起了針線,動了兩針又放下了,掉一片葉子,她要哭半天,聽見雁鳴她還要寫兩句杜鵑啼血風格的悲情詩。回回看見她,不是正在醞釀淚水,就是已經掛滿了淚水。
  • 《知否》原著:劉、向、祁、房、崔媽媽五大忠僕,有善終,有惡報
    在《知否》原著中,除了光彩奪目的主角,還有一種人,就是那些衷心事主的僕人們,他們有善有惡,他們雖然只是芸芸眾生中最為普通的一員,卻同樣成為了劇情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為什麼《知否》電視劇過去這麼久了,可是它的話題討論度卻仍然這麼高,甚至帶火了原著,因為比電視劇和原著本身更值得看的,是那些毫不起眼的小人物,不起眼到我不寫,大家可能都記不起她們是誰。
  •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夫妻離心,失去愛子,她犯了3個錯誤
    在盛老太太的一手教養下,盛紘雖然犯下了寵妾滅妻的大錯,但是作為一家之主,他做官兢兢業業,不參加黨爭,重視子女教育和婚事,算是一個合格的男人。作為祖母,她一手養大了盛華蘭、盛長柏、盛明蘭三個孩子,為他們傾注了無數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