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瓶兒的一生,到頭來是個絕大的悲劇。其中跌宕也夠大的。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書裡寫她臨終前,吳月娘李嬌兒安慰她,孟玉樓、潘金蓮、孫雪娥也都來看望,她都留了幾句姊妹仁義之言。但是當別人全出去了,獨吳月娘在屋裡守她,她悄悄向吳月娘哭泣道:「娘到明日好生看養著,與他爹做個根蒂兒,休要似奴粗心,吃人暗算了。」月娘道:「姐姐,我知道。」「瓶國」就此隕滅,這之後,「金國」和「吳國」的衝突,便會成為西門府中的主戲了。
西門慶聽報李瓶兒死了,兩步作一步奔到前邊,但見面容不改,體尚微溫,西門慶也不顧她身子底下血漬,兩隻手捧著她香腮親著,口口聲聲只叫:「我的沒救的姐姐,有仁義、好性兒的姐姐!你怎的閃了我去了?寧可教我西門慶死了罷!我也不久活於世了,平白活著做什麼!」在房裡離地跳得有三尺高,大放聲號哭。
吳月娘等要趁體軟給李瓶兒穿衣服,西門慶還俯身李瓶兒身上,撾臉兒哭,只叫:「天殺了我西門慶了!姐姐,你在我家三年光景,一日好日子沒過,都是我坑陷了你了!」這是一個財主在哭一個死去的愛妾嗎?這確實是超越了生者與死者的身份,是男女間真正大愛的心聲。書裡寫吳月娘聽不下去了,這表現實在太出格。但笑笑生寫得真好,寫出了一個不但有強悍身軀,也有豐沛情感的西門慶。
也許在李瓶兒活著的時候,西門慶對她的愛還比較混沌,是愛肉還是愛靈?內心裡不那麼澄明,李瓶兒死去,仿佛有焦雷令他格外清醒,他也才知道自己原來除了愛這個女人一身白肉,還愛她的「仁義、好性兒」,也就是肉體變醜了以後,依然能令他覺得美好的精神存在。
有人說《金瓶梅》寫的是西門慶的性史,這種概括恐怕片面了一點,是性史,卻也是情史。西門慶慟哭李瓶兒的這段文字,比之莎士比亞筆下羅密歐朱麗葉的文字,毫不遜色。
書裡之後一再寫西門慶對李瓶兒的深情懷念,他請韓畫師為李瓶兒畫像,見像如睹人。首七宴請看戲,聽唱到「今生難會面,因此上寄丹青」落淚,袖中不住取汗巾兒擦拭。他懷念李瓶兒揀的酥油蚫螺兒(出於西域,非人間可有)。第六十七回李瓶兒夢訴幽情,第七十一回李瓶兒何家託夢,對於西門慶和李瓶兒的愛情,笑笑生是一再皴染,加以肯定的。
但是西門慶畢竟不可能因對李瓶兒有真愛,就改變他人性中另方面的那些秉性。他依然肉慾旺盛,他不是完全不知曉「金國」是「瓶國」隕滅的禍根,但是潘金蓮那個肉彈,作為性伴侶,確實能給他最大的滿足,他就依然跟潘金蓮縱慾,最後死在潘金蓮無休止的性索取上。他還佔有了李瓶兒房裡的奶媽如意兒。他的性虐待、性獵奇、性幻想依然衍生出許多的故事。
李瓶兒死了。西門慶沒來得及再娶女人進家門,也死了。但是吳月娘為他生下了遺腹子,又叫墓生子,取名孝哥兒。吳月娘這個角色,前面講別的人時,涉及很多,但是李瓶兒、西門慶、潘金蓮都死了以後,她還要繼續在人生道路上跋涉,她後來的命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