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瓶梅》中有趨炎附勢
且不說西門慶如何大費周折,兩番耗費巨資為蔡太師慶壽誕;且不說西門慶熱結十弟兄,是論「財」排行;只說西門慶做了副提刑之後,院中的煙花女子李桂姐兒立刻就拜了他的正室吳月娘做乾娘,同行的吳銀兒不甘落後,緊隨其後拜了最得寵的李瓶兒做乾娘。她們與西門慶家結識已久,西門慶也屢屢往她們院中尋歡作樂,一擲千金,為何早不肯拜做乾親?可見,能打動人的,不僅要「有財」,還要「有勢」。
二、《金瓶梅》中有雙面人生
李瓶兒是《金瓶梅》中的女主之一。她先後四嫁,第一嫁是梁中書的妾,因為被李逵殺了梁中書全家,她和養娘逃了出來;第二嫁是富戶花子虛,她對這個丈夫冷漠無情,趁著他遭了官司,把家中的財物悉數轉移到了西門慶家。最終,花子虛在貧病加交中被活活氣死;第三嫁是貧寒的醫者蔣竹山,兩人一言不合,李瓶兒把他攆出家門,四嫁西門慶。
在西門慶家,李瓶兒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就連兒子被潘金蓮害死,她也忍氣吞聲,最終因為對兒子的思念鬱鬱而終。
三、《金瓶梅》中有經營之道
西門慶的父親留給西門慶的只有一間生藥鋪。在西門慶的鑽營之下,短短幾年時間,他的產業就擴大到了緞子鋪、絨線鋪、綢絨鋪、印子鋪、鹽業等多個行業,並且還做了提刑、千戶之職。與敗了老爹留下了的綢緞鋪的應伯爵,毀了世襲千戶的謝希大等人相比,西門慶發達之路雖然不甚光彩,也算得頭腦精明、心思活泛了。
四、《金瓶梅》中有勾心鬥角
「三個女人一臺戲」,更何況西門慶家女人無數。其他的妻妾之爭過於繁瑣,三順略過不提,只說說唱主角的潘金蓮,她對吳月娘說,李瓶兒對她不敬;轉過臉來,又對李瓶兒說吳月娘對她不滿。
因為李瓶兒的獨寵,她不惜用上了「屠岸賈神獒殺趙盾」之計,馴養獅子貓害死了李瓶兒之子西門官哥,導致李瓶兒思子心切,鬱鬱而終。
五、《金瓶梅》中也有真愛
李瓶兒之所以在西門慶家處處忍讓,溫良賢德,是出於她對西門慶的真愛,怕西門慶因為家中的妻妾之爭憂心。為了這份真愛,她氣死親夫,攆走後夫,雖然讓人不齒,但是她也用自己的命償還了自己的債;反之,西門慶雖然在外花天酒地,但是李瓶兒死後,他一跳三尺高,痛哭不已。每日茶飯,西門慶親眼看著丫鬟們擺下,他便對面同吃,舉起箸兒來,對著靈位言道:你請些茶飯。
許久之後,看到李瓶兒的畫像,他依然會潸然淚下。
六、《金瓶梅》的主題思想
《金瓶梅》開篇第一回,直點主題:單道世上人,營營逐逐,急急巴巴,跳不出七情六慾關頭,打不破酒色財氣圈子,到頭來同歸於盡,著甚要緊!
西門慶再有錢,再有權,再苦心鑽營,隨著他的早早命喪,他的一切都化為烏有。女兒被女婿勒逼致死,兒子被幻化出家,偌大的家業,被眾人坑的坑,騙的騙,剩下的都歸了家人玳安兒。
潘金蓮再爭強,再好勝,再能言善辯,最終還是死於武松刀下,成了世人的笑柄。
世間一切皆為虛幻,心靜如水才是人生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