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小暖
「乖」不是沒主見,一味的「唯父母是從,唯老師是從」,而是內心有自己的判斷和堅持,表面上也知道怎麼和他人溝通。
不是穿著打扮上保守、生活方式像「老幹部」,而是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外表再不羈。內心卻不擰巴。
《知否》原著中,餘嫣然是大家眼中的乖女孩。像餘嫣然這樣的官宦世家的女孩子,一般都想高嫁,再不濟,也是尋一門門當戶對的親事,可餘嫣然這位高門大戶的嫡長女卻低嫁給了腿疾男,這位男子是遠在雲南邊境的段氏家族嫡孫,因從小患有腿疾,未能入仕途。
原著中寫到:說起來,餘嫣然是眾位姑娘中出身最顯赫的,雖說她父親只是個侍郎,但他祖父是一代首輔,清譽滿天下,先帝曾親題「克勤慎勉」四字為嘉獎,所以才有資格直接與侯爵府嫡子談婚論嫁。想當年,華蘭以盛家嫡長女的身份嫁個落魄伯爵府的二子也是費了姥姥勁兒了。
可為什麼能與侯爵府攀親的高門嫡女,最終卻低嫁了呢?她不是像如蘭那樣因為愛情,而是因為自己太「乖張」的性格所致。
明蘭一本正經的看著嫣然說:女人這一輩子,一般只能嫁一次,一次只能嫁一個,你這兒會兒要是不長個心眼,回頭悔都悔不出來。叫你祖父去查,好好查,不好的千萬不能嫁。
面對侯爵府嫡次子顧廷燁的求婚,嫣然死活不願意,那時的顧廷燁臭名遠揚,但凡良家女子,都離他遠遠的。可嫣然的父親和繼母為了攀侯爵府這個高枝,竟然同意把嫣然嫁給京城浪子顧廷燁。
嫣然不肯屈從,只好找來明蘭訴說,自怨自艾,她不想讓祖父母操心,想要妥協隨便嫁了算了。看著父親和繼母咄咄逼人的樣子,嫣然的立場,已經崩塌了一半。
嫣然從來沒想過,要不要大膽的往前走一步,大膽的反駁自己的父親,為自己的婚姻做一次爭取,畢竟自己的餘府的嫡長女,身後還有自己的祖父母撐腰。而這時的她,只會後怕、擔心,哭哭啼啼。
明蘭正色到:嫣然姐姐,以後莫要自怨自艾了,你雖沒了親娘,可到底是嫡出的,祖父母都健在,可我呢?庶女一個,只有祖母。我雖樣樣不如你,可若有人逼我嫁個爛人,我也非得爭個魚死網破不可。
明蘭的言外之意:你的起跑線比我高那麼多,資源那麼豐厚,要是你能懂得爭取,結局自然不會差。
生活就是這樣,如果連自己都不懂得主動出擊,為自己爭取自己該得到的東西,為自己拒絕對自己不利的事情,那麼、沒有人再會站出來替你爭取。而那個有意置你於不利的敵人,就會更加變本加厲,因為軟柿子好捏啊。
生活是一個功利性極強的場所,而爭取是為了讓你活的更好的最積極的心態。
我這裡講的「厲害」不是與人張牙舞爪,更不是撒潑罵街,而是一種能「鎮得住」場的臨危不亂的氣場。
顧廷燁的外室曼娘,心機叵測,為了自己能入顧府,做正室,便耍小心機,找上餘府,一哭二鬧三上吊,逼著餘嫣然接納自己。
論心眼,餘嫣然根本不是曼娘的對手;論手段,餘嫣然充其量的青銅,怎能抵得過王者。
每次不知所措的時候,餘嫣然就只會哭,惹的祖母也跟著涕泗橫流,拿這個潑婦毫無辦法。
嫣然的祖父一生嚴於律己,一輩子沒有納妾,餘老夫人順順噹噹的活到現在,兒媳不敢忤逆自己,嫣然在祖父母的呵護下長大,祖孫倆估計從來沒見過這陣仗,抗打擊性自然弱了些。
可這陣勢,在明蘭眼裡,簡直是毛毛雨。因為她看多了王氏和林姨娘的明爭暗鬥,從小被這樣的氛圍「薰陶」著,處理曼娘這個心機女,自然是不在話下。三下五除二,把曼娘逼的啞口無言,只能乖乖打道回府。
明蘭的戰鬥力,一部分來源於王氏和林姨娘的日常鬥爭「薰陶」,一部分來源於盛老太太的「黑暗教育」。
盛老太太的教育理念和一般大家族裡的長輩不太一樣。她認為,雜草比觀賞用的蘭花強多了。每次遇到「超狼虎豹」的事兒,盛老太太從來不讓明蘭避著,讓她看,讓她聽,讓她總結。讓她知道世道的艱難,沒得像那嬌花兒般經不起風浪。這才將明蘭的「暗黑」氣場培養了起來。
這樣的教育方式,最起碼經得起風浪,走到哪裡,不容易被人掣肘,不會輕易吃虧。
無論是曼娘還是家裡的王氏和林姨娘,包括日後的繼母婆婆,明蘭面對這些不同性格,背地裡使不同手段的人,都應付的遊刃有餘。
用現代理論來講,盛老太太當年,把明蘭的「第二自我」培養出來了。什麼是「第二自我」?其實是讓人在眾多的性格中,找一種對目前任務最有效的性格出來,然後讓這種性格主導自己的行為舉止,直到任務結束。
而像餘嫣然這種順風順水的大家閨秀,多愁善感,執行力弱,防禦力更差。她孱弱,不接地氣,是無法在黑暗的泥土裡生根,需要太多陽光和雨露的滋潤,就像一株細嫩的鮮花,架不住風雨摧殘。
沒有主見的人,內心從來不會精準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明蘭當初選擇了一個家室「不高不低」的賀弘文,是因為她不想太出挑,只想安穩度日;最終選擇了顧廷燁,是因為顧廷燁向她承諾她可以安安心心的「做自己」,這也是明蘭內心極其渴望,卻沒辦法實現的事。在感情裡,明蘭每次能夠堅定不移的向前走,都是因為她真切的知道自己當下最想要的是什麼。
而餘嫣然卻不是。
當初面對父親和繼母的咄咄逼人,要不是祖父母給擋著,她估計早就沒有了立場,成了利益婚姻中的一枚棋子;最後,祖父為了不讓嫣然的名譽受損,以飛快的速度給嫣然置辦嫁妝,將嫣然嫁給了遠在雲南的段氏。
她並沒有過任何意見,只是一味的「唯祖父母是從」。
最終,高門女嫁腿疾男。
這一切,都源於她太順了。順風順水的生活過久了,哪怕只是遇到一個小小的浪花,也能將生活的大船打翻。
什麼都有,所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當初作者把女主明蘭設定為一個庶女,不是想讓她過五關,斬六將,練得一身本領,在古代殺出一片天地,只是作者認為,在古代,庶女能夠接觸到的社會層面比嫡女更為廣泛。
她能夠聽到冷言冷語,婚嫁時會受到身份歧視,有麻煩時嫡母未必會維護她,也很有可能嫁到和原來不同階級的家庭裡去。
於是她更要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才有機會掌握自己的命運。
因為順風順水,餘嫣然從不會主動出擊去爭取,她很「乖張」,可這卻並沒有讓她擁有完滿的婚姻;
因為環境曲折,明蘭要生存下去,爭取、厲害、手腕是她活下去的必需品,所以就不能太「乖」,懂爭取,抗擊打,有手腕,這讓明蘭無論身處何地,都能遊刃有餘。
作者:張小暖,寫生活中溫暖的感情事,走心也走情,用暖系文字溫暖生活裡的薄涼。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