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餘嫣然高門低嫁:「乖」女孩,為什麼拼不出好婚姻

2020-08-23 張小暖情感說

文/張小暖

「乖」不是沒主見,一味的「唯父母是從,唯老師是從」,而是內心有自己的判斷和堅持,表面上也知道怎麼和他人溝通。

不是穿著打扮上保守、生活方式像「老幹部」,而是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外表再不羈。內心卻不擰巴。

《知否》原著中,餘嫣然是大家眼中的乖女孩。像餘嫣然這樣的官宦世家的女孩子,一般都想高嫁,再不濟,也是尋一門門當戶對的親事,可餘嫣然這位高門大戶的嫡長女卻低嫁給了腿疾男,這位男子是遠在雲南邊境的段氏家族嫡孫,因從小患有腿疾,未能入仕途。

原著中寫到:說起來,餘嫣然是眾位姑娘中出身最顯赫的,雖說她父親只是個侍郎,但他祖父是一代首輔,清譽滿天下,先帝曾親題「克勤慎勉」四字為嘉獎,所以才有資格直接與侯爵府嫡子談婚論嫁。想當年,華蘭以盛家嫡長女的身份嫁個落魄伯爵府的二子也是費了姥姥勁兒了。

可為什麼能與侯爵府攀親的高門嫡女,最終卻低嫁了呢?她不是像如蘭那樣因為愛情,而是因為自己太「乖張」的性格所致。

  • 不懂爭取

明蘭一本正經的看著嫣然說:女人這一輩子,一般只能嫁一次,一次只能嫁一個,你這兒會兒要是不長個心眼,回頭悔都悔不出來。叫你祖父去查,好好查,不好的千萬不能嫁。

面對侯爵府嫡次子顧廷燁的求婚,嫣然死活不願意,那時的顧廷燁臭名遠揚,但凡良家女子,都離他遠遠的。可嫣然的父親和繼母為了攀侯爵府這個高枝,竟然同意把嫣然嫁給京城浪子顧廷燁。

嫣然不肯屈從,只好找來明蘭訴說,自怨自艾,她不想讓祖父母操心,想要妥協隨便嫁了算了。看著父親和繼母咄咄逼人的樣子,嫣然的立場,已經崩塌了一半。

嫣然從來沒想過,要不要大膽的往前走一步,大膽的反駁自己的父親,為自己的婚姻做一次爭取,畢竟自己的餘府的嫡長女,身後還有自己的祖父母撐腰。而這時的她,只會後怕、擔心,哭哭啼啼。

明蘭正色到:嫣然姐姐,以後莫要自怨自艾了,你雖沒了親娘,可到底是嫡出的,祖父母都健在,可我呢?庶女一個,只有祖母。我雖樣樣不如你,可若有人逼我嫁個爛人,我也非得爭個魚死網破不可。

明蘭的言外之意:你的起跑線比我高那麼多,資源那麼豐厚,要是你能懂得爭取,結局自然不會差。

生活就是這樣,如果連自己都不懂得主動出擊,為自己爭取自己該得到的東西,為自己拒絕對自己不利的事情,那麼、沒有人再會站出來替你爭取。而那個有意置你於不利的敵人,就會更加變本加厲,因為軟柿子好捏啊。

生活是一個功利性極強的場所,而爭取是為了讓你活的更好的最積極的心態。

  • 不夠厲害

我這裡講的「厲害」不是與人張牙舞爪,更不是撒潑罵街,而是一種能「鎮得住」場的臨危不亂的氣場。

顧廷燁的外室曼娘,心機叵測,為了自己能入顧府,做正室,便耍小心機,找上餘府,一哭二鬧三上吊,逼著餘嫣然接納自己。

論心眼,餘嫣然根本不是曼娘的對手;論手段,餘嫣然充其量的青銅,怎能抵得過王者。

每次不知所措的時候,餘嫣然就只會哭,惹的祖母也跟著涕泗橫流,拿這個潑婦毫無辦法。

嫣然的祖父一生嚴於律己,一輩子沒有納妾,餘老夫人順順噹噹的活到現在,兒媳不敢忤逆自己,嫣然在祖父母的呵護下長大,祖孫倆估計從來沒見過這陣仗,抗打擊性自然弱了些。

可這陣勢,在明蘭眼裡,簡直是毛毛雨。因為她看多了王氏和林姨娘的明爭暗鬥,從小被這樣的氛圍「薰陶」著,處理曼娘這個心機女,自然是不在話下。三下五除二,把曼娘逼的啞口無言,只能乖乖打道回府。

明蘭的戰鬥力,一部分來源於王氏和林姨娘的日常鬥爭「薰陶」,一部分來源於盛老太太的「黑暗教育」。

盛老太太的教育理念和一般大家族裡的長輩不太一樣。她認為,雜草比觀賞用的蘭花強多了。每次遇到「超狼虎豹」的事兒,盛老太太從來不讓明蘭避著,讓她看,讓她聽,讓她總結。讓她知道世道的艱難,沒得像那嬌花兒般經不起風浪。這才將明蘭的「暗黑」氣場培養了起來。

這樣的教育方式,最起碼經得起風浪,走到哪裡,不容易被人掣肘,不會輕易吃虧。

無論是曼娘還是家裡的王氏和林姨娘,包括日後的繼母婆婆,明蘭面對這些不同性格,背地裡使不同手段的人,都應付的遊刃有餘。

用現代理論來講,盛老太太當年,把明蘭的「第二自我」培養出來了。什麼是「第二自我」?其實是讓人在眾多的性格中,找一種對目前任務最有效的性格出來,然後讓這種性格主導自己的行為舉止,直到任務結束。

而像餘嫣然這種順風順水的大家閨秀,多愁善感,執行力弱,防禦力更差。她孱弱,不接地氣,是無法在黑暗的泥土裡生根,需要太多陽光和雨露的滋潤,就像一株細嫩的鮮花,架不住風雨摧殘。

  • 沒有主見

沒有主見的人,內心從來不會精準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明蘭當初選擇了一個家室「不高不低」的賀弘文,是因為她不想太出挑,只想安穩度日;最終選擇了顧廷燁,是因為顧廷燁向她承諾她可以安安心心的「做自己」,這也是明蘭內心極其渴望,卻沒辦法實現的事。在感情裡,明蘭每次能夠堅定不移的向前走,都是因為她真切的知道自己當下最想要的是什麼。

而餘嫣然卻不是。

當初面對父親和繼母的咄咄逼人,要不是祖父母給擋著,她估計早就沒有了立場,成了利益婚姻中的一枚棋子;最後,祖父為了不讓嫣然的名譽受損,以飛快的速度給嫣然置辦嫁妝,將嫣然嫁給了遠在雲南的段氏。

她並沒有過任何意見,只是一味的「唯祖父母是從」。

最終,高門女嫁腿疾男。

這一切,都源於她太順了。順風順水的生活過久了,哪怕只是遇到一個小小的浪花,也能將生活的大船打翻。

什麼都有,所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當初作者把女主明蘭設定為一個庶女,不是想讓她過五關,斬六將,練得一身本領,在古代殺出一片天地,只是作者認為,在古代,庶女能夠接觸到的社會層面比嫡女更為廣泛。

她能夠聽到冷言冷語,婚嫁時會受到身份歧視,有麻煩時嫡母未必會維護她,也很有可能嫁到和原來不同階級的家庭裡去。

於是她更要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才有機會掌握自己的命運。

因為順風順水,餘嫣然從不會主動出擊去爭取,她很「乖張」,可這卻並沒有讓她擁有完滿的婚姻;

因為環境曲折,明蘭要生存下去,爭取、厲害、手腕是她活下去的必需品,所以就不能太「乖」,懂爭取,抗擊打,有手腕,這讓明蘭無論身處何地,都能遊刃有餘。

作者:張小暖,寫生活中溫暖的感情事,走心也走情,用暖系文字溫暖生活裡的薄涼。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知否》:同樣是低嫁,如蘭和餘嫣然有何不同?
    在電視劇《知否》中,高嫁低嫁的例子都很多。其中,低嫁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盛如蘭和餘嫣然了。雖說兩人都是「低嫁」,並且兩人的婚後生活都很幸福,但她們的實際情況卻大不同。可沒想到,半路殺出個顧廷燁。那時候,顧廷燁和朱曼娘的關係好得很。可畢竟是侯府,一切還是得按照府上的規矩來。本來顧廷燁的如意算盤打得還挺好,他想要先娶餘嫣然再讓朱曼娘正式進入侯府。
  • 《知否》原著乖乖女餘嫣然:沒有「本事」的的她,註定要低嫁
    可是這樣的尊貴身份出身的餘嫣然後來卻低嫁了,甚至夫家的家世背景都不如華蘭。這些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餘嫣然是一個典型的乖乖女,她母親早逝,不受繼母待見,從小養在祖父祖母身邊,日子自然是好的,她的祖父是個厲害的人物,但畢竟是朝廷官員,每天的事情也比較多,也不會有太多的時間教育餘嫣然。
  • 《知否》餘閣老出其不意促姻緣,顧廷燁暗中相助,餘嫣然美滿幸福
    原著《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改編自穿越小說《庶女明蘭傳》)中餘嫣然結局如何呢?餘閣老出其不意促姻緣,顧廷燁暗中相助,餘嫣然遠嫁雲南,美滿幸福。但原著《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改編自穿越小說《庶女明蘭傳》)中,她的美好婚姻,可以說是千迴百轉的,來之不易的。
  • 《知否》:為什麼餘嫣然最適合低嫁?女人與其靠運不如靠己
    在《知否》中,餘嫣然樣樣都好,性格好,家世好。她的父親雖然只是一個五品官,但是她的祖父餘閣老卻是一代首輔,很厲害的一個人物,曾獲得先帝題「克勤慎免」作為嘉獎。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婚姻大事上,卻是遠嫁低嫁,這是為什麼呢?無非是兩個原因。
  • 沒娶成餘嫣然的顧廷燁,得多謝她的不嫁之恩
    而在病床上的餘閣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為嫣然訂了一門新親事,是他舊年故交之家,雖然是嫡出,卻有腿疾。可以說,餘嫣然這門親事,不好不壞。據原著中描寫,餘嫣然婚後和丈夫的感情很好。而顧廷燁卻因為餘閣老的誤解和朱曼娘的哭鬧,黃了餘嫣然這門親事,迎娶了餘嫣紅,將自己完全置於水深火熱之中。顧廷燁雖然看著有些紈絝,卻是實打實的好人。
  • 《知否》原著本可以嫁盛長柏的餘嫣然:大多的軟弱,源於沒有底氣
    餘嫣然的秉性和氣質,哪怕勇毅侯獨女,盛家老太太也想要她做孫媳婦,本想將她討來給盛長柏做媳婦,卻因為餘嫣然父親的緣故,這門親事沒能有一個好的結果。餘嫣然的父親,不過是和盛紘同品級的五品官,但在古代,名聲極為重要,養在嫡母身邊的和養在小妾身邊的姑娘,名聲是遠遠不同的。
  • 知否:同樣幼年喪母,為何嫡長女餘嫣然和庶女明蘭竟是天差地別?
    知否:同樣幼年喪母,為何餘家嫡長女餘嫣然竟還不如庶出的明蘭?先來說說我們女主明蘭,明蘭是由一個最不受寵的小娘所生,在盛家既比不上嫡子女也比不上受盡父親疼愛的庶女墨蘭。而明蘭的好閨蜜餘嫣然呢,她是正妻嫡長女,家庭又是太師府,從小也是受盡了祖父祖母的疼愛。但是為什麼在為人處世和脾氣秉性上二人相差如此之多呢?
  • 《知否》原著「好命」的餘老太太:女人與其靠「運」,不如靠己
    出了如此的大事,餘老太太不僅沒有受到丈夫的苛責,相反,她得到的是始終如一的柔情。 由此不難想像,若餘老太太嫁入豪門,不知道要哭多少場,又不知道被別人利用多少次,甚至,她的下場有可能比她的孫女餘嫣紅好不到哪裡去。
  • 如果明蘭不在,《知否》原著中嫣然等不到曼娘來,就會嫁給顧廷燁
    》原著中,餘嫣然的祖母和明蘭的祖母盛老夫人,是一對好閨蜜。反正姑娘家總是要嫁的,我叫祖父也別東查西查了,橫豎嫁過去便是。結果等到餘嫣然父親被調回任職時,都沒有把餘嫣然帶走。,不能稀裡糊塗地嫁了。,餘嫣然和顧廷燁的婚事也有了向前推進的意思。
  • 《知否》原著「全書唯一被休的正室」餘方氏:她這種妻子,留不得
    她是《知否》原著全書裡,唯一被休的正室。盛華蘭的婆婆何其不靠譜,但是因為其生養了兒女,即使她的公婆早就留下了要休棄她的文書,也僅僅是為了嚇唬她,而不會真的休掉她。只有餘方氏,有兒有女,還是在門風極好的餘家,反而被休棄了。
  • 《知否》懂知足,不妄求,可長福
    「看一人就要看那個人的最低處」,從一開始齊家小公爺就對她多有傾慕,一直希望能娶到盛明蘭,在原著中盛明蘭見到齊衡就避開,知道自己和齊衡不適合,只有墨蘭沒有自知之明,巴巴往上湊,結果打自己的臉;後來對待賀弘文,明白自己算是下嫁,所以對待這樁婚事絕不退步,不允許有且是和通房;到後來嫁給顧廷燁,對顧廷燁納妾一點都吃醋,因為知道自己算是高攀,本沒有什麼資格計較什麼,到最後與丈夫惺惺相惜,兒孫滿堂。
  • 《知否》原著餘嫣紅:「沒命沒運沒本事」的女人,到底該怎麼活?
    餘嫣紅,是一個既可憐又可恨的女人。原著裡,她嫁給顧廷燁不久後就死了。餘閣老英明一世,半截身子入土了,卻出了一個這樣的孫女。餘家把她的死因捂得死死的,誰也不敢多提一個字,生怕這件事流傳出去,影響餘家的名聲。繼而影響餘家未出嫁的姑娘,甚至已經嫁人,有安穩日子的餘嫣然。那她到底是怎麼死的呢?她死之前又做了什麼,讓顧家和餘家都不能容她?
  • 淺析《知否》中的女人們,把人生過好的三大秘笈
    沒有自己,僅憑一命二運就能過的好的人,有沒有?有的。比如嫁入盛家的王氏,比如餘老太太。但他們真正過得那麼好嗎? 比如餘老太太,有位極人臣的餘閣老護著。餘家出過兩代帝師。餘閣老為報答老丈人恩情,護餘老太太一世安寧。但是由余老太太親自養大的餘嫣然呢?跟與老太太一樣,沒有主見,柔弱不能自理。即便有現成的姻緣等著,顧候府。但是她都不敢上。
  • 《知否知否》:吳大娘子放著高門的女子不娶,為何會看上明蘭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知否知否這部電視劇呢?今天我們還是繼續來講知否,為什麼永昌伯爵府的吳大娘子偏偏看上了盛家的一個小庶女呢?外面那麼多的高門大戶的女兒不要,偏偏要明蘭?我們一起來分析分析!吳大娘子年輕時候的馬球也是打的相當的好,所以她在看到為了幫嫣然拿到簪子而上場打球的明蘭的時候,她的感觸還是很多的,所以在沒人跟明蘭組隊的時候,她願意跟這個重情重義,馬球又打的十分好的小姑娘一起組隊,只是被小公爺搶先了一步。在她看到明蘭在球場上拼盡全力贏得勝利的時候,她就更喜歡這個姑娘。
  • 《知否》好閨蜜盛明蘭和餘嫣然,幸福本不同,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就像《知否》裡盛明蘭和她的閨蜜餘嫣然,兩人同是官家小姐,論出身,餘嫣然比盛明蘭要金貴許多,又是嫡出,但論處事,盛明蘭勝出多籌餘嫣然生母早逝,父親對她並不重視,繼母所生孩子更是囂張跋扈,她也只能步步退讓,唯一的倚仗就是自己的祖父母,更是造成了她軟弱、隱忍的性格。
  • 《知否》餘嫣然:做一個「乖乖女」,對女人的一生百害而無一利
    看過電視劇版《知否》的人應該對餘嫣然有印象,她是盛明蘭的閨蜜,是餘府的嫡長女,出身極其高貴,由於母親早逝,父親娶了心腸不好的繼母,所以她這個嫡長女的日子過得並不順心,經常被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餘嫣紅欺負。為了幫助餘嫣然搶回母親的遺物,盛明蘭親自上場打馬球,雖然挨了父親一頓訓斥,但是也成功幫到了餘嫣然。
  • 《知否》餘嫣然:培養女孩還是不要培養成她這樣軟弱的性子
    《知否》中餘嫣然給我的感覺就是溫柔到懦弱的女孩子,如果不是祖父的疼愛,按著父親的心思嫁到顧家,怕是顧廷燁為了護著她,不得不成為第二個餘閣老。《知否》餘嫣然是餘閣老的長孫女,作為餘家嫡長女,餘嫣然因為母親的早逝,繼母的跋扈,並沒有養成像華蘭那樣高貴大氣的嫡女風範,相反處處透著一股經不起事,軟弱可欺的小家子氣。
  • 原著《知否》顧廷燁一波三折的娶妻路,甚至還成了鰥夫
    原著《知否》顧廷燁一波三折的娶妻路,甚至還成了鰥夫。原著《知否》顧廷燁在求娶明蘭之前,他的娶妻路可謂是一波三折。同病相憐,加之餘嫣然溫柔賢惠,出了名的好脾氣,以及為著朱曼娘母子三人著想,顧廷燁下聘求娶餘嫣然為正妻,經過好一番努力,才得餘閣老夫婦點頭,奈何朱曼娘作祟,大鬧餘府,氣暈餘閣老夫婦,婚事就此作罷。
  • 《知否》劇版:原著最令人滿意的改編,餘嫣紅的命運由此改變
    為攀附權貴,不惜汙了餘嫣然清譽餘方氏本是餘家大太太,其實餘嫣然的母親才是餘大人髮妻,可惜去得太早了,後來餘大人續弦餘方氏。餘方氏這樣做,無疑是在用毀了嫣然名節的方式也要將跟顧家這門婚事敲死。這婚事一旦不成,有朝一日餘嫣然在京中嫁入某門某戶,她定會因這些謠言被京中那些有頭有臉的女眷們恥笑輕視指指點點很久很久,那她的日子怎麼過?餘方氏,此心計何其惡毒。
  • 《知否》原著顧廷燁原配餘嫣紅:她之所以會死於非命,是因為4點
    在劇版《知否》裡,餘嫣紅也有鏡頭。盛明蘭之所以會在馬球會上大出風頭,讓齊衡上陣幫她,是為了幫餘嫣然討回公道,搶回餘嫣然亡母的遺物。顧家主辦宴會,答謝參加顧廷燁父親喪事的人。在宴會上,邕王妃為了女兒的婚事,跟平寧郡主一唱一和,指桑罵槐諷刺盛明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