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為什麼餘嫣然最適合低嫁?女人與其靠運不如靠己

2020-08-22 鯤鯤愛寫作

在《知否》中,餘嫣然樣樣都好,性格好,家世好。她的父親雖然只是一個五品官,但是她的祖父餘閣老卻是一代首輔,很厲害的一個人物,曾獲得先帝題「克勤慎免」作為嘉獎。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婚姻大事上,卻是遠嫁低嫁,這是為什麼呢?無非是兩個原因。

沒有靠得住的娘家

餘嫣然自小母親離世,父親很快就娶了後媽,俗話說:有了後媽就有了後爹,餘嫣然就屬於爹不疼娘不愛的姑娘。

在偌大的餘府,除了祖父母,沒有一個人是真心地為她考慮,她唯一能夠依仗的只有自己的祖父母,與其說是祖父母,不如說她能依靠的只有祖父。

但是在婚姻大事上,講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祖父母想要插手餘嫣然的婚事更是難上加難。在不懷好意的繼母的攛掇下,在拎不清的父親的應承下,為了趨炎附勢,居然準備將她許配給已有外室的顧廷燁。

還好餘嫣然的祖父「無所不能」,以雷霆般的手段將餘嫣然嫁到了雲南,如若不然,餘嫣然很可能成為父親攀龍附鳳道路上的犧牲品。

餘嫣然為什麼必須要遠嫁低嫁?歸根結底是因為餘府沒有人可以替她出頭。

她沒有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父親不關心她,繼母也不喜歡她,繼母所生的孩子也不待見她,如果高嫁,萬一受了欺負,沒人幫忙不說,反而會以娘家人的身份壓制她。低嫁的話,夫家也許會顧忌到餘家的威勢不敢對她怎麼樣。

自己的本事不夠

除了娘家這個外在條件之外,餘嫣然自己也是個立不起來的。

餘嫣然是被她的祖母養大的,性格及處事各方面完全隨了她的祖母。

她的祖母又是怎樣的人呢?是一個時時需要別人護著的人。

餘嫣然的祖母能夠生活的一生順遂,完全是因為她的祖父餘閣老足夠強大,對外,能夠在朝堂上八面玲瓏,對內,能夠處理家宅內院的瑣事。

餘嫣然的祖父有多「無所不能」,她的祖母就有多「無能」。

在這樣的祖母的教養下,餘嫣然只學會了「賢良淑德」,別的什麼也沒學會,特別是遇事處事的能力。

當她跟顧廷燁議親的時候,顧廷燁的外室朱曼娘找到餘府,先是在府門口哭訴,再被帶到餘家,從頭到尾,餘嫣然全然沒有自己的想法,只等著別人去解決。

先是祖母出頭,祖母被氣暈了,她自己在一旁哭哭啼啼,完全沒有任何的想法和措施。如果不是盛明蘭到場解決危機,餘嫣然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任由朱曼娘撒潑。

女人與其靠運,不如靠己

餘嫣然總體來說運氣還不錯,雖然沒有爹娘呵護,祖母也是軟弱可欺,但是她有一個幾乎「無所不能」的祖父,願意呵護著她,竭盡全力地去為她周旋。

這是她的幸運。

如果沒有這樣的幸運呢?祖父去世之後遇到麻煩又該依靠誰呢?

沒有誰是誰生命中的永遠,也沒有誰會一輩子地對你好。你需要做的就是讓自己變得強大,實力、才能給予我們足夠的安全感。

聽過一句話:一隻站在樹上的鳥兒,從來不會害怕樹枝斷裂,因為它相信的不是樹枝,而是它自己的翅膀。

盛明蘭和餘嫣然一樣,甚至盛明蘭的處境比餘嫣然還要艱難一些,都是母親早逝,都是不得父親喜愛,都是由祖母養大,盛明蘭非嫡非長還只是一個小庶女,但是盛明蘭在很多時候都顯得要比餘嫣然成熟的多。

餘嫣然對朱曼娘的糾纏無計可施的時候,是盛明蘭前去解救的。盛明蘭家中兄弟姐妹眾多,有傲嬌的盛如蘭,有心眼的墨蘭,但很多時候,姐妹間相處還算融洽,明面上會有吃虧的時候,但在涉及原則的事情上,明蘭從來沒有讓步過。

不少高門貴女見識了盛明蘭的教養都要誇讚一聲,一個小小的庶女竟能吸引伯爵府的人前來求娶,之後嫁給顧廷燁,在小秦氏這樣的高段位宅鬥高手前,也能一一化解。

盛明蘭靠的是什麼?靠的是她祖母教給她的十八般武藝,靠的是她自己。


沒有任何一個女人,這一生都不需要獨立面對風險。

有些路,總得一個人走,能夠給你安全感的只有你自己,畢竟,很多人都只是你生命中的過客,沒有他們的時候,我們仍需要篤定前行,活出自己的美好。

盛長柏和餘閣老這樣的男人何其少!女人與其靠運氣遇到所謂的「好男人」,不如靠自己的能力。
——END

(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我是,愛閱讀,愛分享,喜歡我就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知否》原著「好命」的餘老太太:女人與其靠「運」,不如靠己
    餘老太太和盛老太太是手帕交,可餘老太太完全沒有盛老太太的遠見和能耐,她沒能像盛老太太一樣未雨綢繆,從小培養孫女「十八般武藝」,所以盛明蘭能夠適應充滿算計的侯門生活,而餘嫣然還沒嫁入高門就已經被逼得手足無措。 餘嫣然爹不疼娘不愛的,如此境況更需要讓自己變得給力一些,但餘老太太完全沒有居安思危的心思。
  • 《知否》原著乖乖女餘嫣然:沒有「本事」的的她,註定要低嫁
    無論是盛華蘭,張氏還是餘嫣然,她們於大多數人來說命是極好的,出身的都是富貴家庭,華蘭和張氏的運不是那麼好,但是好在她們自己有本事,這一生也是順遂。餘嫣然是個乖乖女,沒見過什麼大風大浪,這樣的人不適合高嫁,也不適合嫁給那種有很大抱負心的男子,所以餘嫣然最後是低嫁。
  • 《知否》:同樣是低嫁,如蘭和餘嫣然有何不同?
    在電視劇《知否》中,高嫁低嫁的例子都很多。其中,低嫁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盛如蘭和餘嫣然了。雖說兩人都是「低嫁」,並且兩人的婚後生活都很幸福,但她們的實際情況卻大不同。與其嫁到顧府去受氣,倒不如讓餘嫣然遠嫁。於是,他就將餘嫣然嫁給了雲南一家富庶的人家。因此,餘嫣然「低嫁」完全是出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也是沒有選擇。
  • 《知否》好閨蜜盛明蘭和餘嫣然,幸福本不同,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就像《知否》裡盛明蘭和她的閨蜜餘嫣然,兩人同是官家小姐,論出身,餘嫣然比盛明蘭要金貴許多,又是嫡出,但論處事,盛明蘭勝出多籌他看上餘嫣然不是出於心動,而是對自家情況和餘嫣然情況清晰比對後的抉擇。誰曾想顧廷燁的外室曼娘是個蛇蠍惡毒之人,尋上門,逼迫餘嫣然喝她的妾室茶,餘老夫人被逼吐血暈倒,餘嫣然只知哭泣,毫無主意,本已經鬆口的餘老太師立馬做主,與雲南段家定親,送嫣然出嫁。
  • 知否:與王氏想法不同,華蘭為什麼覺得嫡女出身的如蘭更適合低嫁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古裝宅鬥劇,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主演。該劇主要是以女主明蘭的視角展開,通過對她經歷過的人物和事件的描寫,來進行人物的性格和命運的展現,從中看到每個人成長的過程和變化。如蘭定親對於容貌性情都不如華蘭姐姐的如蘭,其實她是適合低嫁的
  • 《知否》:明蘭為什麼能活成人生贏家?僅靠天分是不夠的
    正是因為她的這些品質,她才過的比其他姐妹好,成為劇中最幸福的女人。 明蘭為什麼能活成人生贏家?僅靠天分是不夠的,關鍵還在於她為人處世的這3個道理。》中明蘭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也有許多知心朋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餘老太師的孫女餘嫣然和英國公獨女張桂芬。
  • 知否:同樣幼年喪母,為何嫡長女餘嫣然和庶女明蘭竟是天差地別?
    知否:同樣幼年喪母,為何餘家嫡長女餘嫣然竟還不如庶出的明蘭?先來說說我們女主明蘭,明蘭是由一個最不受寵的小娘所生,在盛家既比不上嫡子女也比不上受盡父親疼愛的庶女墨蘭。而明蘭的好閨蜜餘嫣然呢,她是正妻嫡長女,家庭又是太師府,從小也是受盡了祖父祖母的疼愛。但是為什麼在為人處世和脾氣秉性上二人相差如此之多呢?
  • 《知否》餘閣老出其不意促姻緣,顧廷燁暗中相助,餘嫣然美滿幸福
    原著《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改編自穿越小說《庶女明蘭傳》)中餘嫣然結局如何呢?餘閣老出其不意促姻緣,顧廷燁暗中相助,餘嫣然遠嫁雲南,美滿幸福。但原著《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改編自穿越小說《庶女明蘭傳》)中,她的美好婚姻,可以說是千迴百轉的,來之不易的。
  • 《知否》餘嫣然:做一個「乖乖女」,對女人的一生百害而無一利
    看過電視劇版《知否》的人應該對餘嫣然有印象,她是盛明蘭的閨蜜,是餘府的嫡長女,出身極其高貴,由於母親早逝,父親娶了心腸不好的繼母,所以她這個嫡長女的日子過得並不順心,經常被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餘嫣紅欺負。為了幫助餘嫣然搶回母親的遺物,盛明蘭親自上場打馬球,雖然挨了父親一頓訓斥,但是也成功幫到了餘嫣然。
  • 《知否》原著,餘嫣然高門低嫁:「乖」女孩,為什麼拼不出好婚姻
    《知否》原著中,餘嫣然是大家眼中的乖女孩。像餘嫣然這樣的官宦世家的女孩子,一般都想高嫁,再不濟,也是尋一門門當戶對的親事,可餘嫣然這位高門大戶的嫡長女卻低嫁給了腿疾男,這位男子是遠在雲南邊境的段氏家族嫡孫,因從小患有腿疾,未能入仕途。
  • 《知否》原著餘嫣紅:「沒命沒運沒本事」的女人,到底該怎麼活?
    餘嫣紅,是一個既可憐又可恨的女人。原著裡,她嫁給顧廷燁不久後就死了。父親餘大人比較平庸,不過也混了個侍郎。餘嫣紅的母親餘方氏,是小妾所生的女兒。不過那個小妾十分受寵,所以才能在餘嫣然的母親死後,嫁給餘大人做繼室正妻。按理說,作為當家主母的女兒,餘嫣紅的「命」是極好的。
  • 《知否》:女人要想活得精彩,離不開這三點
    在《知否》中,明蘭曾對張大娘子說:「人這一生,靠的就是一命二運三本事。三者若得其二,便能一生順遂。」張大娘子乃英國公獨女,後嫁入國舅爺為妻;她是將門虎女,明事理,有主見。02運明蘭這一生,運氣很好。有人說:「黎明前最黑暗,勝利前最絕望,成功前最渺茫。」
  • 知否:明蘭的閨蜜嫣然遠嫁,張氏委屈,小沈氏嫉妒,卻都得到幸福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很好的古裝劇,由趙麗穎,馮紹峰主演。這部劇是以大女主明蘭的故事展開,人物刻畫細膩,細節處理到位,通過劇中的一些人和事,來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劇中明蘭有幾個很要好的閨蜜,她們都經歷了磨難,又都學會了成長。
  • 《知否》最慘高門嫡女:年幼喪母,下嫁殘疾人,她的軟弱是致命傷
    只是命運弄人,餘嫣然母親去世後,在餘家算不上順遂。她的繼母不是個良善之人,反而功利世俗,處處偏袒自己的孩子,對餘嫣然是明裡暗裡的苛待。關於這點,在劇中也能找到證據。比如在馬球場上,餘嫣然亡母的遺物成了獎品。為什麼餘家的東西會跑到梁家?定然是有人把東西賣了。在餘家,最忌諱餘嫣然母親的必然是繼母。
  • 《知否》懂知足,不妄求,可長福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主要是以女主明蘭的視角展開,講述了她由一個庶女變成侯門貴婦人的勵志過程,通過對其經歷過的人物和事件的描寫,對各官宦子女的命運和性格的展現,看到每個人的成長和變化。「看一人就要看那個人的最低處」,從一開始齊家小公爺就對她多有傾慕,一直希望能娶到盛明蘭,在原著中盛明蘭見到齊衡就避開,知道自己和齊衡不適合,只有墨蘭沒有自知之明,巴巴往上湊,結果打自己的臉;後來對待賀弘文,明白自己算是下嫁,所以對待這樁婚事絕不退步,不允許有且是和通房;到後來嫁給顧廷燁,對顧廷燁納妾一點都吃醋,因為知道自己算是高攀,本沒有什麼資格計較什麼,到最後與丈夫惺惺相惜,兒孫滿堂。
  • 《知否》原著本可以嫁盛長柏的餘嫣然:大多的軟弱,源於沒有底氣
    餘嫣然的秉性和氣質,哪怕勇毅侯獨女,盛家老太太也想要她做孫媳婦,本想將她討來給盛長柏做媳婦,卻因為餘嫣然父親的緣故,這門親事沒能有一個好的結果。餘嫣然的父親,不過是和盛紘同品級的五品官,但在古代,名聲極為重要,養在嫡母身邊的和養在小妾身邊的姑娘,名聲是遠遠不同的。
  • 《知否·張大娘子》:與其在原地日日怨懟,不如掙扎向前
    若無命也無運,那就靠本事掙扎出一番光景來;若有命有運,那就不要辜負上天的恩賜,將自己日日困在愁苦中。張桂芬,張大娘子算是三者都佔。是啊,她張桂芬有命有運,還有本事,與其委頓在屋裡,還不如掙扎向前,掙一番好光景。這才是國公女兒該有的氣概。
  • 《知否》任性的大秦氏:婚姻裡,女人有「幫夫運」到底有多重要
    可,顧偃開不是餘閣老,他「缺心眼」又本事平平,若不是顧家後來出了個能抗事、有本事的顧廷燁,顧府勢必將走向沒落。她可以用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來怡養性情、增添生活趣味,卻不該投入太多的精力專研於此中門道,畢竟,古代正經人家的媳婦可不是靠才華支撐門戶的。
  • 知否:只是見過一面,顧廷燁為何執意要娶餘嫣然?還不是為了曼娘
    顧廷燁從馬球會回來以後就常嬤嬤說道,自己一定要娶餘嫣然為大娘子。馬球會上適齡女子不少,可為什麼顧廷燁執意要娶僅見過一面的餘大小姐呢?這恐怕還得從顧廷燁的過往說起。自繼母進門以來,餘嫣然便常年遭到她的欺壓。這次馬球賽上,餘嫣然更是因為想奪回亡母遺物而干著急以至於落淚。而且顧廷燁也親身體會過被繼母打壓的痛苦,他更能理解餘嫣然內心的苦楚。餘嫣然的行為舉止足以說明她是個很有孝心的姑娘,一直都懷念著以前的餘夫人,這讓顧廷燁很是欣賞。同時,餘嫣然在無意中觸動了顧廷燁對母親的思念。他也很想為自己的母親做些什麼,只可惜什麼都做不了。
  • 《知否》盛明蘭一生教會我們一個道理
    知否確實拍得不錯,朝堂的變化,家族的興衰,子女的教育,兄弟姐妹的相伴,知交的相處,都有一條主線,都能給世人一種啟迪。明蘭內慧堅韌拎得清放得下,還有最回護的祖母,人物性格最傳神。最喜歡明蘭對他父親說的那一段話,我從來沒有因為你的薄待而怨恨,也從來沒有因為你的生疏而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