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好看書,聊聊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究竟寫的什麼(一)

2020-09-03 北漂落地的焦慮

記得小時候頭一天去上學,太爺爺在門口看著我們一幫孩子,嘴裡大聲地念著,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然後看著我,眼神裡充滿希望地問,你為什麼讀書啊,還提點著說,周總理說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說,你以為我願意去讀書啊,可是不去我爸我媽都揍我啊,我這有是沒招了,他們倆這次是真使勁打的。太爺爺搖著頭走了,邊走邊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背影很是蕭瑟,我終於還是喊出了,太爺爺要不我也給你上兩年學吧,那在當初可是很大方的了,給我爸上兩年,給我媽上兩年,就這還是連續挨揍好幾天才定下來的結果,而且當我妥協後爸媽很高興的,於是我就決定也幫助太爺爺上兩年學,心裡想著咬咬牙的事。太爺爺遠遠的背影,傳來一聲沉重的嘆息,唉!!

此去經年太爺爺早已仙逝多年,但是他說的書中自有顏如玉我是牢牢的記住了,也偷摸地問過高我兩年級的哥哥,啥是顏如玉啊,哥哥眼神裡透漏出嚮往,明白的告訴我,記住了,顏如玉是美女,你想多美就有多美。於是這個病根就坐下了,看書如果非要有原因的話,顏如玉就是我看書的啟蒙動力了。

可想而知當你走進社會後,發現顏如玉不是一般的貴,甚至很多人奮鬥一輩子還娶不起一個顏如玉呢!我也是如此啊,除了都是男的,我又沒有特異功能,憑啥就得比別人出色,當在現實裡,被顏如玉給揍的腦瓜子嗡嗡的時候,想起了太爺爺說過的另一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顏如玉目前看來是不大現實了,只好先黃金屋吧。

於是就這樣看著喜歡的書,過著平淡的日子,突然有一日買了一本叫遙遠的救世主的書,裡面高人高語,宗教哲學,商業競爭,很是精彩,然後又過了好多年,喜歡上網看新聞,於是便看見很多寫文章的,在寫看完救世主這本書的感悟,書裡面的某一句話都可以感悟出來很多的道理,好奇之下留言問過幾個人,這本書究竟寫的啥?回復者甚少。看他們寫的內容明顯離題甚遠。

於是很認真地拜讀了很多類似的文章,不出所料,無一例外的都是奔著高人高語是理解的,仿佛看完這本小說之後,都覺悟了。開始點化世人了,很是不解,也很擔憂。

前因後果都有了,那就開始寫點乾貨吧,遙遠的救世主是一本沒有大綱的小說或許是作者故意設定的門檻吧,因為沒有大綱的小說一般人很難理解作者究竟要表達什麼,小說的論點在哪裡,以什麼事情為主線,以什麼論點去描述小說主人公和圍繞主人公的一切人事。

很多人說這是一本商戰小說,這不能說就是錯的,只是不貼切而已,其實這就是一本對改革開放市場的不完善,寫實報告類題材。為什麼這麼確定的說,因為豆豆的三部曲是關聯的,所有指向都是對改革開放的現狀的,一種個人論點的傾訴和擔心。或者是作者本身就不是一般家庭出身。

救世主一書開頭就談到了人性的,貪嗔痴,緊接著就是丁元英出場,出場的方式起點非常高,是一個在股市呼風喚雨的角色,而且是那種隨手就輕易可以獲得財富的類型,其實改革初期這種人非常多,不過像丁元英一樣下不去手的人太少了。

然後就是和韓楚風的一番把酒言歡的觀點了,也就是本書的隱藏大綱了,以後的一切故事,都是以改革開放的背景為前提,以人性的貪嗔痴為參照,如實關照了人們在面對功利時候的自我認知和取捨,作者在這個層面上,又以儒釋道的文化精髓去逐一的拷問人性,本性。

寫到這裡大綱論點基本上都有了,還有一句話的交代一下,救世主一書裡一句高深詞彙,叫做,文化屬性,這裡解釋一下這個詞彙的意思,其實這個詞彙並不高深,意思也通俗易懂,就是不同階層的意識認知面對功利的必然選擇。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遙遠的救世主》(《天道》)雜敘(一) 強勢文化與實事求是
    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講的是男主丁元英為給女友一個神話故事,基於王廟村村民的廉價勞動力在音響市場「殺富濟貧」的故事。另外豆豆還有另外兩篇小說《天幕紅塵》、《背叛》,加上《遙遠的救世主》本人讀到的只有一個中心思想即見路不走,實事求是。只是在現實中人們都不願意實事求是而把實事求是的做法神化了,感覺實事求是才是倒行逆施。另外讀這本書並不是為了學習模仿男主,而是讀罷能有所收穫、感悟便是值得。
  • 推薦讀書|《遙遠的救世主》
    ​讀這本書,是因為朋友推薦的一部電視劇《天道》,電視劇還沒有看完(13集,共20集)就想了解一下原著,所以購買了豆豆的三部曲——《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迫不及待的打開看了下,大概看了2/3的時候,由於瑣事,暫停了。
  • 《遙遠的救世主》書名解析:「遙遠」與「救世主」二詞
    《遙遠的救世主》這個書名細細品味,越加倍感意味深長。一、世上沒有「救世主」。人必須給自己立身。一切靠自己,只有自己能救自己,永遠別寄望救世主。中國有句俗語,「靠山山會倒,靠樹樹會搖,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好」。
  • 《遙遠的救世主》為什麼救世主遙遠,遙遠有多遠
    《遙遠的救世主》是80後作家豆豆的長篇小說,豆豆作為一個女性作家,視角獨特,思考之深,一度被網友認為不是原著編劇,反而更像「槍手」而且《背叛》中夏英傑的第二部小說就是《遙遠的救世主》,劇中《沉默的人》是由宋一坤書寫大綱,而感性、感情、情緒、等無法描述的東西讓夏英傑填充,有理由懷疑,豆豆就是高人的「提線木偶」,通過作品說一些敏感的論據和反思,畢竟,文化這個東西,可以大同,也可以階級差異,分屬於不同階層而已
  •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雜敘述(四)—為什麼肖亞文不退反進?
    《遙遠的救世主》中,展會之後樂聖起訴格律詩不正當競爭,要求格律詩賠償樂聖的損失600萬,這樣表面看格律詩應訴是輸(訴訟費用就很高),不應訴也是輸(心虛,會失掉品牌價值)。為何認定這起官司一定會輸?說白了是扣了本書的題眼——&34;,他們是扒著井沿等待被救的人,一直想著依託丁的謀劃和社會背景來得救。殊不知在弱勢文化屬性根深蒂固的影響下蒙蔽了雙眼而看不清事實的本質。他們把丁看成了救世主,可這世上哪有什麼救世主,得救之道從來都在自己。最終三人選擇了退,與自我拯救擦肩而過。肖亞文在得知此事後,選擇接下律師的活,而且願意在官司判定之前借款入股格律詩並掌管公司。
  • 永恆的《天道》與《遙遠的救世主》
    ——《自嘲》這首詞,來自於豆豆的小說《遙遠的救世主》。它是書中主人公丁元英醉酒時所做。是不是覺得酣暢淋漓又生動形象呢?前幾天接受了朋友的推薦,認認真真地看完了電視劇《天道》。餘興未了,於是又找了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來看。
  • 遙遠的救世主:天道與救贖,當生則生,當死則死
    今天推薦的這本書叫《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之前一直沒讀過,但由這本書改編的電視劇《天道》,我看過兩三遍,很受啟發和影響。讀這本書是,這樣的感受特別深,大家可以在書中找到很多這方面的描述。比如書中說:「我們這個民族總是以有文化自居,卻忘了問一句:是有什麼文化?是真理真相的文化還是弱勢文化?是符合事物規律的文化還是違背事物規律的文化?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 《遙遠的救世主》兩點做人的啟示,有這兩點,說明你格局太小
    就這點規律而言,天下烏鴉一般黑。2005年,一部《遙遠的救世主》橫空出世,這部小說剛開始並沒有引起很大的反映,不過後來被改編成電視劇《天道》後卻火遍大江南北。都說無心栽柳柳成蔭,馮世傑善意的行為日後卻成就了自己,在格律詩公司面臨風波的時候,肖亞文鼎力相助,這也讓馮世傑在風波後一躍成為格律詩公司最大的股東。
  • 《遙遠的救世主》:眼界決定境界,格局決定結局
    最近看了《遙遠的救世主》及其改編的電視劇《天道》。書中借肖亞文(書中一個比較重要的人)之口評價他:跟正常人的思維顛倒,說鬼話,辦鬼事,倒行逆施,但是還很有道理,是魔是鬼都可以,就是不是人。 馮世傑想讓丁元英幫助王廟村脫貧,丁元英承諾給女朋友芮小丹在王廟村寫個神話,幾個人開始了合作。
  • 《遙遠的救世主》強勢文化之書,弱勢群體得救之道的大討論
    《遙遠的救世主》拍成電視劇《天道》,2006年上映,當時也是很火的一個劇,到現在已經十多個年頭,依然有很多人在反覆看這個劇,看這本書,現在這本書,也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電視劇《天道》改編自《遙遠的救世主》那麼現在為什麼又想寫這本書呢?跟大家推薦下呢?
  • 歸納《遙遠的救世主》十個應該深思的方面(改編電視劇《天道》)
    《天道》女主 芮小丹一,關於市場《遙遠的救世主》中女主要男主在貧困縣的貧困村造一個脫貧致富的神話,關於市場有這樣一段:市場不是一塊無限大的蛋糕,神話的實質就是強力作用的殺富濟貧。六,關於「靠」(依靠)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我們被這種思想帶歪了多少年?到頭來成了期待救世主的可憐人:靠公司,靠社會,靠國家,靠皇恩浩蕩,靠神,靠救世主。就是沒有一樣是要靠自己。
  • 王志文《遙遠的救世主》精句,富有哲理引人思考,建議私藏(五)
    王志文《遙遠的救世主》精句,富有哲理引人思考,建議私藏(五)。本是後山人,偶作前堂客。根據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紅顏知己自古有之,這還得看男人是不是一杯好酒,自古又有幾個男人能把自己釀到淡而名貴?這不是為之而可為的事。天下之道論到極致,百姓的柴米油鹽,人情冷暖論到極致,男女的一個情字。
  • 遙遠的救世主之,丁原英問佛
    救世主一書的男主角,丁原英對傳統文化,有著根深蒂固的成見。這種成見初見於和韓楚風的酒局,書中丁原英和韓楚風說過這樣一個論點。我們這個民族總是以有文化自居,卻忘了問一句,是什麼文化?是真理真相的文化還是弱勢文化?是符合事物規律的文化還是違背事物規律的文化?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不以人的意志力為轉移。
  • 從《遙遠的救世主》到《天幕紅塵》
    將近年關,生意也不好做了,從北方來到了珠海,一方面是想一下自己到目前為止的人生,另一方面也想在這短暫的時間內 以前挺喜歡豆豆的作品,很有深度和內涵,聽我身邊生意做的好的人都在看她寫的《遙遠的救世主》和《天幕紅塵》,從中汲取了很多經商的哲學和道理。裡面是涉及很多現在許多文學作品都不敢提的黨和國家,意識形態以及經濟思想。不一而論,兩本書都是上乘之作,深有感觸。 實事求是。
  • 都說《遙遠的救世主》是一部寫給男人的書,其實女人更應該多看看
    都說《遙遠的救世主》是一部寫給男人的書,其實女人更應該多看看十年前,我的一位即將調走的老局長送給我一本《遙遠的救世主》,後來我才知道被拍成了由王志文、左小青等實力派主演的電視劇《天道》。直到十年後的今天,有了一定的人生閱歷之後,才真正讀出這本書的味道來。好書,是隨著歲月的沉澱讓人讀時有感,讀後有思的。那種心靈被撞擊的震撼讓人無法平靜,掩卷而思醍醐灌頂。《遙遠的救世主》,就是一本這樣的書。
  • 聊聊《天道》(二十三:丁元英和智玄大師對話—中)
    (丁元英和智玄大師對話)丁元英與智玄大師的對話,是本小說的核心觀點,與書名《遙遠的救世主》遙相呼應,甚至也是本小說書名的由來。從而說明了為什麼救世主是遙遠的,即是遙遠的,那就說明實際上是存在的,但此&34;非彼&34;。只要你願意,再遙遠的終點,你仍然可以達到,也只有達到之後你才會發現,這個救世主不過是你自己。
  • 《遙遠的救世主》:在人生的分叉路口,是想當鹹魚,還是當強者?
    然而我已經好多年不怎麼看電視了,於是朋友又推薦我看《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說《天道》就是根據這本書改編的。心中不禁也想問一問:什麼是道?神秘而低調的作者《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的作者是豆豆。其作品有:《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死比活著容易》。
  • 《遙遠的救世主》:劉冰之死
    人物簡介:劉冰是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電視劇《天道》的原著小說)中的一個角色,曾經營一家唱片店,後參與格律詩公司經營,被起訴後擔心敗訴賣掉股權,不料官司勝訴,最後絕望自殺。他把這些唱片以80元的價格賣給朋友(熟人),以100元的價格出售給普通發燒友。劉冰被卷進王廟村扶貧這個項目是緣於芮小丹跟丁元英要的一個禮物——在這個貧困縣裡的貧困村——王廟村給她寫一個神話。他的唱片店生意並不好,當他得知葉小明和馮世傑想跟丁元英做點事,隱隱覺得這是一個翻身的機會,於是也想參與進來撈點好處。
  • 《遙遠的救世主》:掌握規律,順應規律,才能贏得成功
    這是《遙遠救世主》中關於丁元英的詩。《遙遠的救世主》作者豆豆 2005年出版,被譽為一部可以傲然獨尊的長篇小說,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完美佳作,在2008年改編成電視劇《天道》,王志文飾演的丁元英和左小青飾演的芮曉丹的銀幕形象深入人心,吸引大量「天道」迷。
  • 《遙遠的救世主》所提及的「文化屬性」,你真的懂了嗎?
    「遙遠的救世主」,好在哪裡?於是我便迷上了這句臺詞的影視劇《天道》,後來覺得不過癮便讀了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裡面有很多觀點和思維模式都值得反覆玩味、咀嚼,每看一遍都有些新的認知。甚至連他的朋友韓楚風都想徹底了解他腦子裡到底在想什麼。書中有一段描述:「他(丁元英)對世俗文化有種居高臨下的包容,包容到不和任何人生氣,也不喜歡和俗人打交道,更不去得罪人,始終對人客客氣氣,你無法走近他的內心,可偏偏女人們就喜歡他這種性格和魅力,想要接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