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開篇之前,小猹要問一個問題:
七星打劫生成綱,誰的動機最耐人尋味?
明顯是公孫勝嘛。
因為其他人的動機,簡單的如同白紙,除了為錢,還是為錢。
劉唐是江湖流浪漢,還兼職做過私商,說到底就是窮的很,所以對一夜暴富渴望。
千裡迢迢來到東溪村,找晁蓋牽頭劫取生成綱,希望自己分個幾萬貫,好好瀟灑一把。
吳用也是一樣啊,雖然有份正經工作,但是當教授能掙幾個錢?他早就想下海了。
下海好像也不對,應該說吳教授早就想落草了,所以吳用對於這事,那也是積極的很。
三阮就更不用說了,哥仨窮的就差穿開襠褲了,關鍵人都是混不吝,所以也想暴富。
白勝這傢伙也一樣,不但是個懶散閒漢,關鍵還有賭博的毛病,對錢也是眼紅的很。
至於晁蓋參與,那還真不是為了錢,而是被這幫兄弟綁架裹挾了,不參與也得參與。
這哥七個的劫取動機都很明顯,那麼問題來了,公孫勝參與劫取生辰剛剛,理由是什麼呢?
1、公孫勝壓根不缺錢
首先咱們有一點可以確定,公孫勝肯定不是像晁蓋一樣,被手下這幫兄弟裹挾了。
他是主動跑過來投奔晁蓋,晁蓋一開始不想搭理他,他還在晁蓋門前秀操作,打趴一眾莊客。
想要入夥的心簡直澎湃到高潮,這絕對是沒有人強迫他,就是主動來加盟,來找組織的。
那既然他是主動入夥的,那他的動機是什麼呢?從現實情形出發,難道他也是為了錢嗎?
說出來您別不信:公孫勝還真不是為了錢,因為他壓根不缺錢,因為他就是個富二代。
公孫勝,原是薊州府九宮縣二仙山人氏,出身較為優越,家裡有屋又有田。
您看好了,他可不是窮苦二流子出身,人家是正經的地主老財,為什麼這麼說嘞?
公孫勝從梁山回家的時候,宋江希望公孫勝把他老娘接上山享福,斷了公孫勝的後路。
但是,公孫勝非常決絕的拒絕的,理由很簡單,俺公孫家餘糧多著嘞:
「家中自有田產山莊,老母自能料理。」
您看看,田產山莊,正經的地主老財,絕對是不摻假的那種。
而且這可不是公孫勝吹牛打哈哈,他家是真有田產山莊喲,實打實的大財主。
戴宗、李逵去薊州府請他下山的時候,在公孫勝家看到什麼了嘞?
「戴宗自入到裡面看時,一帶三間草房,門上懸掛一個蘆簾。」
您是不是看著很寒酸,居然還在住著草房子,這都沒三阮家有錢嘞?
您要是這麼想的話,那您可真就錯了,因為這只是外表,只是人家生活樸實而已。
畢竟他們家養得起莊客,而且不止一個:
「公孫勝留戴宗、李逵在淨室裡坐定,出來叫個莊客,安排些素酒素食相待。」
您看看水滸裡能養得起莊客的,哪個不是富豪大戶?平時看家護院,農忙時下地耕作。
要是沒錢的話,誰閒得發慌在家裡養莊客?在家裡養莊客,那必須是有田產山莊的。
因此公孫勝是絕對的隱形富豪,人家要是不出家當道士,就得回家繼承田產山莊了。
所以說公孫勝參與生辰綱,絕對不是為了錢,因為他不缺錢,他對錢不感興趣。
2、從小就有江湖夢
如果公孫勝不是為了錢,那他不好好在山上當道士,幹嘛下山劫取生辰綱嘞?
這就要說說他的江湖夢,別看公孫勝從小家境優越,但是人家壓根不喜歡享受。
他恥於當一個混吃等死的富二代,他的人生理想,有且只有一個:
那就是闖蕩江湖做好漢,不服拔刀咱就幹,一個字,快活。
那闖蕩江湖需要什麼資本嘞?當然是武功了,您看看他自己說的:
「(小道)自幼鄉中好習槍棒,學成武藝多般,人但呼為公孫勝大郎。」
學武功有什麼難的?人家家裡有錢啊,只要他想學,什麼教頭請不起啊。
有了武藝有了錢,不闖蕩江湖,等著娶妻生子嗎?您再看他自己的自述:
「貧道幼年飄蕩江湖,多與好漢們相聚。」
看見幼年這倆字了嗎?人家公孫勝混江湖,那傢伙出道早著嘞。
他出來混江湖的時候,梁山大多數好漢,對江湖還沒有概念呢?妥妥的老大哥啊。
您再看他出來混江湖幹嘛?交朋友唄。他怎麼能和許多好漢們相聚嘞?有錢唄。
您看看哪個闖蕩江湖的大戶,不是仗義疏財的人設?公孫勝也是這個德性,所以混的還不錯。
吳用就評價過公孫勝:「想公孫先生,江湖上仗義疏財之士。」就是不缺錢,大把撒錢交朋友。
其實到這裡,公孫勝出身好,武藝不錯,愛結識好漢,還仗義疏財,這就是妥妥的大佬模板。
關鍵是人家資歷還早,只要假以時日,公孫勝的江湖威望,必然蓋過宋江和柴進。
但是,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緣分這種事真不能強求。
公孫勝就感到很無奈,因為他後來被迫出家,註定跟江湖無緣了。
3、劫生辰綱純粹純粹是為了找刺激
儘管他後來跟隨羅真人出家,但是對修道屬實不感興趣,學得都是呼風喚雨這些旁門左道。
後來真的是在二仙山待不下去,接著雲遊天下的名義,又背著大寶劍出去闖蕩江湖了。
我這裡必須強調一下,公孫勝真的是被迫出家的,他一開始對修道真的無感。
至於他為什麼被迫出家,以後咱們可以找機會專門去講,他師父心裡很清楚他不想出家。
所以後來戴宗等人,來請他回梁山的時候,羅真人生怕他再被忽悠,就批評公孫勝說:
「吾弟子既脫火坑,學練長生,怎能再慕此境。」您看看羅真人用的字眼是「慕」。
慕是羨慕之意,羨慕江湖生活,追求江湖生活,想去體驗江湖生活,這就是最真實的公孫勝。
羨慕江湖的公孫勝借著雲遊的名義,闖蕩到大名府後,就打聽到了生成綱的事。
然後就屁顛屁顛的,去找當時的江湖網紅晁蓋了,兄弟給你當散財童子了:
「貧道久聞鄆城縣東溪村晁保正大名,無緣不曾拜識,今有十萬貫金珠寶貝,專送與保正,作進見之禮,未知義士肯納受否?」
大哥啊,你就帶著我幹一票大的吧,我就是想體驗生活,我真不是為了錢。
到時候真的搶到手了,十萬貫生成綱都是哥哥你的,小弟分文不取,我對錢沒有興趣。
為了堅定晁蓋的劫取之心,他甚至公然鼓吹,這不是犯法找刺激,這是為了江湖大義。
「這北京生辰綱,是不義之財,取之何礙!」反正生成綱也來路不正,你不要白不要。
為了晁蓋上鉤,他不但給晁蓋畫餅,還給晁蓋灌毒雞湯,純粹就是想找刺激嘛。
但是公孫勝來晚了,這些話劉唐已經忽悠過了,但是他又來的很是時候,剛好湊齊七星。
而且還帶來了押運路線的情報,說實話公孫勝為了找刺激,真的是下足了功夫。
後來劫取生成綱後,白勝分了一大包金銀,大概是一擔的四分之一,這也不少了。
三阮也分了至少得有兩擔生成綱,然後也跑回石碣村逍遙了,出人多自然分的多嘛。
吳用是本地人,至少分了一擔生成綱,分完錢還是賴在晁蓋家,也在享受生活。
劉唐也一樣,待在晁蓋家裡不走,畢竟他要是挑了一擔生成綱回家,不出事才怪。
公孫勝是真沒有拿,不但沒有拿,案發後還幫著晁蓋斷後,就是找刺激嘛:
「晁蓋和公勝孫引了十數個去的莊客,吶著喊,挺起樸刀,從後門殺將出來。」
什麼叫江湖,腥風血雨,刀槍無眼才是江湖,什麼江湖的真諦?死亡如風,常伴吾身就是。
這拿著大樸刀一路砍殺,怎一個刺激了得啊?這不比你在宮觀裡,悶頭煉丹來得爽啊?
後文何濤帶兵追殺到石碣村的時候,公孫勝那個興奮啊,正愁沒刺激呢,刺激找上門了。
但是他就叫囂說:「休慌!且看貧道的本事!」看我不做法滅了這群追兵,小樣看不起誰呢?
等真的交手後,公孫勝披髮仗劍,站在船頭上做法,嘴裡喊的是:「休教走了一個!」
必須把他們都放倒在這,可不就是要趕盡殺絕嗎?這樣做才刺激不是?跟李逵沒啥區別。
火併王倫的時候,公孫勝給吳用一樣,也是在那裡開嘴炮,最要王倫命的一句話:
「休為我等壞了大義。」更是看熱鬧不嫌事大,撩撥的林衝急火攻心,直接動刀子了。
公孫勝在邊上看得是津津有味,一句話,太刺激了,他來闖蕩江湖,就是為了找刺激。
一個從小家大業大有莊園的富二代,一個從小嚮往江湖生活的愣頭青;
一個喜歡沒事找刺激的中二病,就是公孫勝早年最真實的寫照。
我想,早年公孫勝的座右銘,一定是:
如果闖蕩江湖不是為了找刺激,那江湖對我來說,將毫無意義。
(一家之言,求同存異,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