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的貪慾讓老頭最後一無所獲 人心不足蛇吞象 山神也很是無奈啊

2020-08-22 謙羽飛揚

  魯中南部有一座不大的山叫鳳凰山,山雖然不大,卻因上面有一座山神廟而聞名,因年代久遠,神像的面目已看不清了。

  廟裡香火一直很旺盛,每年都有許多善男信女來廟裡燒香許願,據說非常靈驗。四月初八是廟會的日子,每逢這一天,方圓幾十裡的人們都穿戴整齊趕來,唱戲跳舞以示慶賀。

  南面山腳下有一個村莊叫小王莊,莊頭路旁開著一家小飯館,飯館主人是個老漢,姓劉,是不久前從外地遷來的,至於因啥來到這裡,誰也說不清楚,只知他膝下無子無女,只和老伴靠這小飯館維持生計。


  一天中午,小飯館裡忽然走進一個長鬍子老頭。劉老漢見是生客,就笑臉相迎,問要點什麼。老頭環視了一下小店說,來四樣小菜和一壺酒。

  很快劉老漢給老頭做好菜端了上來,又從櫃檯裡拿出一壺酒。酒菜齊全,老頭開始自斟自飲起來。

  因今天是廟會,所以劉老漢的飯館裡很冷清,劉老漢閒著沒事,就問老頭怎麼沒去趕廟會。

  老頭放下筷子,嘆了口氣說:「唉!我就在這附近住,平時不願出門,因今天是我的生日,每年這天一大幫兒孫們都鬧哄哄地為我祝壽,而我又喜歡清靜自在,不堪其擾,就抽個機會溜出來了。」

  劉老漢想這老頭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有一大幫孝順的兒孫,不在家享受天倫之樂,反而在這裡一個人喝酒。

想到這裡,劉老漢不禁有些嫉妒,自己膝下半個子女都沒有,這麼大年紀了還和老伴靠開小飯館養活自己,這也是他不願逛廟會的原因。說起來有些好笑,他們自從來到這裡,山神廟一次都沒去過呢。


  約一個時辰,老頭吃喝完畢起身付帳的時候,一掏口袋,臉竟紅了起來,說:「這位大哥,實在對不起,我出門的時候,走得匆忙,忘帶錢了,你看以後補上行嗎?」

劉老漢大度地說:「算了。既然今天是你的生日,這頓飯就算贈你的了!」

  老頭聽了有些不好意思,連連作揖感謝。

  從這之後,一連好多天老頭都沒來過,劉老漢竟有些想念。

  轉眼之間一年過去了,這天又是廟會的日子,人們一清早就打扮得漂漂亮亮去趕廟會。看看天近中午,一個客人也沒有,劉老漢悶坐在飯館裡,不禁想起去年老頭在他這裡喝酒的情景來。

  他正要休息一下的時候,門口忽然走進一個人來,仔細一看,竟是去年的老頭。劉老漢一陣心喜,趕忙起身迎接:「老先生又來了,咱們可有一年沒見了,你還好吧?」


  老頭說道:「還好。這回差一點來不了了!」劉老漢連忙問是咋回事。老頭說因為去年他偷偷溜了出來,讓兒孫們好不高興,今年對他有了防範,幸虧他又想了個法兒,才溜了出來。

  老頭還和往年一樣,點了四樣菜和一壺酒,開始自斟自飲。看著老頭子在那裡自得喝酒,劉老漢直嘆自己沒有這樣的福氣,有一大幫兒孫祝壽,還嫌熱鬧,這真是人心不足啊。

  沒想到老頭吃喝完畢臨付帳的時候,又紅著臉說道:「這位大哥,實在不好意思,剛才出門的時候,為了能溜出來,換了一身衣服,所以又沒帶錢,你看下次行嗎?」

  劉老漢一聽,雖有些不情願,見事已如此,只好說:「沒關係,這頓飯也算贈你的,你這位老壽星來,我就挺高興了!」

  看著老頭飄然而去的背影,劉老漢的老伴不高興了,她撇著嘴說道:「說什麼一大幫兒孫給他祝壽,是為了圖清靜出來的,我看八成是騙子!」

劉老漢安慰道:「我看他或許有什麼難處才這樣的,幫他一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之後又好長時間沒見老頭的面。劉老漢一想起這件事,心裡說不出什麼滋味。而他老伴時常提起這件事,絮絮叨叨的,勸老漢以後再也別做這樣的傻事了。


  光陰如梭,又一年的廟會到了,劉老漢老伴說既然每年這天沒啥客人,不妨咱們關了店去看廟會去,咱倆自從到這地方來,一次還沒去過呢。

劉老漢有些心動,但一想到今天老頭可能會來,就沒同意,老伴拗不過劉老漢,就到後堂裡生悶氣去了。

  劉老漢在飯館裡等著,一直等到中午,也沒見個人影。又等了一會兒,見老頭還沒來,就準備做點好吃的,然後哄老伴起來吃飯。

正當他往灶房裡走的時候,那位老頭又來了,不過這次不像上次穿的那麼體面,而是破衣爛衫形同乞丐。

劉老漢驚問這是怎麼回事。老頭喘著粗氣說,這次生日兒孫們給他辦得更隆重,而且為了怕他又溜走,對他防守得更加嚴密,他為了能來這裡,只好趁中午他們喝酒吃飯的時候,想法和一個叫花子換了衣服,才來到這裡的。

  儘管對老頭的話有些不信,但劉老漢還是像往年一樣,給他做了幾個小菜,奉上一壺酒。他想老頭今年不會不帶錢來了吧?但一看他這身打扮,心裡又直犯嘀咕。


  老頭吃罷飯,劉老漢一看老頭在身上摸來摸去的窘態,就知道又沒帶錢,他只好說道:「這位大哥,算了,這頓飯和往年一樣,算我贈你的了!」這時劉老漢的老伴忽然從後堂跑出來說道:「那可不行,我們這飯館照這樣下去,還不賠掉吧!」

  老頭聽了,看了劉老漢一眼,撓了半天后腦勺說道:「怎麼能白吃呢,你看這樣吧,我告訴你個小秘密,算是對你們的報答吧。」

  接著他在劉老漢耳旁悄悄說了一番話,劉老漢聽了半信半疑。

  第二天中午,劉老漢按照老頭的囑咐,一個人悄悄爬上了鳳凰山,他在北面山坡上一棵大松樹根旁的小洞裡發現了一塊像母雞一樣的石頭,母雞的屁股上有一個小洞,劉老漢試著伸進兩個手指頭去,他用手指夾了夾,不一會兒竟夾出一枚金燦燦的元寶。

  劉老漢把元寶帶回家,交給老伴,老伴一看眼睛都直了。有這塊金元寶,他們還愁啥?

  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老伴問劉老漢:「你怎麼不多夾出幾塊元寶呢?」劉老漢說那位老頭告訴他只能夾一塊的,而且他也偷偷試了,夾了這一塊後,就再也夾不出來了。


  誰知老伴不高興了,說你真是死腦筋,既然這樣,你怎麼不直接把那塊母雞石抱回家呢,這樣的話裡面所有的元寶不都成了咱們自己的嗎!

  劉老漢不好意思地紅著臉說,這我也偷偷試了,那塊石頭好像長在上面一樣,根本抱不起來。

  「那就用錘子砸,用鑿子鑿!我就不信一點辦法都沒有。」老伴說。

  第二天劉老漢按照老伴的吩咐,拿著錘子、鑿等工具又爬上了鳳凰山,他見大松樹下的那塊母雞石還在,就開始連錘帶鑿地幹了起來。

  沒想到搞了半天,只見石頭紋絲不動。後來他索性把雞屁股鑿開。費了一番工夫,終於把雞屁股鑿開了,他一看,傻眼了,只見裡面除有塊像元寶一樣的青石外,其餘都是一些像雞卵一樣的青石頭。

  夜裡劉老漢忽然夢見那位老頭來到了他的面前,說他就是山上廟裡的那座山神,因為喜歡清靜,所以才在每年廟會這天到他飯館裡享半天清閒的。

看他實在厚道,不像貪財之人,所以才告訴他這個秘密的,沒想到人人都有貪念啊。老頭說罷嘆息而去。

精彩故事分享到這裡了,記得收藏和分享哦!關注我,後面的故事更加精彩!

相關焦點

  • 故事:人心不足蛇吞象
    人心不足蛇吞相 大家一定都聽過「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句俗語其實,是來自一個民間故事,而且原句是「人心不足蛇吞相」。 古時候,村子裡有一戶人窮苦人家,母子兩人相依為命,生活貧苦艱難,兒子王妄也沒什麼出息,每天就是上山打柴,勉強靠著賣到的錢度日,直到有一天他去打柴的時候發現一條特別好看的蛇,受了很重的傷。 王妄看到之後很是同情,把蛇帶回了家裡照料,幫這條蛇抹上了一些草藥。
  • 《聊齋(雨錢)》: 人心不足蛇吞象
    李生哪捨得她走啊,為了美人只得大方一回了。於是他拿出自己藏得緊緊的三吊銅錢,給了一吊讓毛姑買魚買肉。可是這哪夠啊!調皮的毛姑伸手把李生手裡的兩吊錢也拿走了,李生雖然很捨不得,但想起那缸米只得妥協。當李生回過頭來看原來裝錢的小盒子時,竟然變成了滿滿的一盒銅錢;李生有一次驚喜,心裡直念叨:真是神仙啊!
  • 人心不足蛇吞象 的傳說
    過了沒多久家裡值錢的東西也都賣完了,生活變得十分拮据,一直到最後象吃了上頓沒下頓,大冬天的連個棉襖都沒有,他躲在被窩裡瑟瑟發抖,到這時還不忘念叨自己已經過世的老父親為什麼不多攢點家底供他花用,害得他現在受這個罪。
  • 「人心不足蛇吞象」原來講的是這麼個故事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貪心不足,就會被自己的欲望所害。原本是從《山海經》「巴蛇吞象」的典故演化而來,但人們卻更多的相信這麼一個傳說:宋仁宗年間,深澤某村,一家母子兩人,母親年邁多病,兒子喚作王妄,三十多歲,沒討上老婆,靠賣柴草維生。有一天,王妄到村北去打柴,發現草叢裡有一條七寸多長的花斑蛇,渾身是傷,動彈不得。
  • 「人心不足蛇吞象」原來講的是這個故事,漲知識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貪心不足,就會被自己的欲望所害。「可是我救過你的命啊,」丞相王妄繼續哀求:「你理應報答我的。」大蛇聽說後,嘆氣道:「那好吧,一會我張開嘴巴,你從我嘴巴裡爬到我肚子裡自己來取吧!」當王妄拿著屠刀進入大蛇嘴裡之後,大蛇卻突然閉上了嘴巴,而丞相王妄卻再也沒有出來......當朝失去了丞相,人們分分尋找,卻又不見蹤影,最後家人判斷可能被大蛇吞了。
  • 故事:古代民間故事,人心不足蛇吞象
    不過趙勝西籌謀得很好,但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經此教訓想必日後應該會堂堂正正做人了。
  • 農夫暖蛇心,救蛇命,蛇吃人,人心不足蛇吞象,此女不要也罷
    農夫暖蛇心,救蛇命,蛇吃人,人心不足蛇吞象,此女不要也罷。這個故事是她人的真實經歷,故事中的人是她的親大姐。她們姐弟三人,她是老小上有一姐,一哥。她親姐姐十幾年不和她,哥哥走動,這些都是次要的,關鍵是她的親姐也不和生她養她的親父母走動。用她的口,我的筆敘述她們兄弟姐妹之間的恩怨,借用我的筆記錄天下父母心。
  • 聊齋雜談—從蒲松齡到普希金,結局的美好和潦倒,只差了人心
    老頭無奈去海邊求金魚給一個木盆,回到家中果然有一個完好的木盆在老太婆身邊。沒想到老太婆見狀罵得更厲害了,為什麼不要一所木房子。老頭又轉回了海邊,金魚答應給老頭一所木房子。及至兒子十五歲中秀才那年,朱爾旦因被任命為華山山神要遠行赴任,方和家人真正作別。後兒孫進益,治理政事都頗有賢名,朱家也逐漸走向輝煌。
  • 故事三則,自由與貪慾
    最後,他都虛弱得沒有把錢從口袋裡拿出來的力氣了,他還是不肯把袋子扔了。終於,他死在了錢袋的旁邊,而這時屋子裡裝的全都是金幣。這個窮人雖然拿出來了堆積如山的金幣,卻不知道這些錢只有花掉才是屬於自己的。無奈之下,他去找張三取經。在張三家待了半天,李四也沒有發現張三有什麼絕招,對猴子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和自己沒有什麼兩樣。然而,到了吃飯時間李四才發現有些不同,只見張三準備了許多香蕉、葡萄等新鮮水果的模型,惟妙惟肖,比真的還多了幾分水靈。
  • 《太古神王》摳圖痕跡很明顯,特效不足
    《太古神王》是從網絡文學改編過了的情節設定,走的是廢柴逆襲的傳統套路。可惜,套路太老套,呈現出來的效果,很明顯的感染力不足!而且很明顯的,情節借鑑了一些西方風格的魔幻設定,仔細品一下,有一些水土不服!幾大家族的設定,遠看有點《權力的遊戲》裡合縱連橫的意思。其實,這樣的設定,走權謀路線在成年人的審美裡面還是有很大的市場發掘潛力。
  • 60歲老媽的再婚老伴癱瘓了,接到老頭女兒的電話,我懵了
    媽媽說,老年人再婚就是尋求精神安慰,我現在不缺吃不缺穿,就是孤獨寂寞,找個老伴互相照顧挺好的。媽媽的一個老鄰居給媽媽介紹一個老頭,老頭也有一個女兒,也結婚了,在本地居住,老頭養老金6千多,有房,人也和善,媽媽和他處了半年,對脾氣,就領證了。媽媽搬到老頭家裡,兩人互相照顧,互相體貼,老頭經常給媽媽買禮物,倆人一起買菜,一起散步。媽媽病了,老頭伺候,伺候得可周到了。
  • 老頭為了養狗,媳婦都回娘家了,沒想到半夜來了一隻狗!
    在農村像狗給村民們帶來財富的例子舉不勝舉,特別是太陽落山後,跑進家裡的狗會給主家帶來大財運,而我們村裡就曾流傳過這樣一個關於狗來福的故事。從前村裡有一個老頭特別喜歡狗,他曾收養了十多隻流浪狗,這些狗每天都要吃掉很多糧食,他的老伴恐怕糧食不夠吃,就勸他將這些狗送人。他沒有聽從老伴的話,仍舊收養著這些狗。就這樣家裡的糧食只維持了半年,便被這些狗吃光了。
  • 故事:老頭返老還童,老太婆不依不饒,我該怎麼辦
    有一天,老頭兒進山砍柴,由於天氣酷熱,他覺得非常口渴,想在附近找點水喝我也得變年輕了才行啊!不然你嫌棄我年老,再去找年輕姑娘可不行呀,我也要喝那泉水去!」 老太婆向老頭兒詳細地打聽了山裡的情形和泉水的位置。第二天,老太婆兒讓老頭兒留下看家,自己背著水桶上山去了。可是直到晚上,老頭兒左等右等,也沒見老太婆兒回家。
  • 故事:弟弟生病哥哥替老頭洗碗,離去時空中傳來老頭聲音:請收下
    這日,狗子一早進山砍柴去了,弟弟留在山洞中削番薯皮。到了下午,狗子挑著一擔柴回來,卻見弟弟倒在山洞口處,番薯滾在地上。狗子嚇了一跳,連忙將弟弟抱回屋中,伸手一探額頭,原來弟弟是生病了。生了病就要花錢請大夫看病,可家中一點積蓄也沒有,這可怎麼辦呢?望著病痛中的弟弟,狗子急壞了,他在洞中踱來踱去,一咬牙便往洞外走去,打算去藥鋪求大夫賒藥。
  • 快80歲的老大爺老伴走了以後,突然鬧著找老伴..
    朱大爺的老伴今年春天走了,朱大爺哭的驚天地泣鬼神,看哭那樣得隨著老伴去了的意思,看的街坊四鄰和兒女都掉眼淚,這眼淚真不是為死去的人掉的,是為真情的朱大爺掉的..2, 誰知老伴走了墳頭還沒涼呢,老頭偷偷上婚介所找老伴去了,條件是40
  • 民間故事:山神的新娘
    山神誠實地回答說:「我是山神啊。你們不是還給我建了一座廟嗎?來時我正好路過那裡,就進去看了看,廟建得真漂亮,就是陳設有些太奢侈了,而且塑像也真的一點都不像我。」女孩在一旁「嗯嗯」直點頭。聽完了這一番話的村民們卻只是以一種看傻子的眼神看著他倆。
  • 《鬼吹燈》最後一部《巫峽棺山》,到底講的是什麼故事呢?
    《巫峽棺山》是《鬼吹燈》系列的最後一部,也是羽菱君個人認為是最晦澀難懂的一個故事篇章,羽菱君是看了好幾遍,才稍微看懂一個大概。《巫峽棺山》主要就是講的是觀山太保這一派,這一派其實就是風水學派,觀山太保的祖師爺受劉伯溫推薦,為朱元璋修建皇陵
  • 商洛老漢不遠百裡來西安求神 農村真的缺神嗎
    原來老頭老婆病了,一直沒好轉,聽妹妹婆婆說西安的神比較靈驗,兩人就踏上了漫漫求神路。  「老家就有神,怎麼跑西安來啊?」我好奇。  「聽說西安的神更靈麼!」妹妹婆婆補充。  「問題在於,西安離老家幾百裡,西安的神也不認識你們啊!」我說。在我心裡,一直認為那些所謂的「神,」都只是騙騙熟人。遇到不認識的,自然沒辦法行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