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祖母經歷1942年逃荒回來後,1945年與本地一男子再婚,當時曾祖母已經37歲了。於1950年生下二爺爺,二爺爺的父親在他8個月大的時候就因病去世了。所以,二爺爺與我爺爺和兩個姑奶奶是同母異父的關係。那時大姑奶22歲,爺爺20歲。
大姑奶因家裡困難,便在1949年出嫁鄰村的大姑爺,大姑奶很直白的告訴她的婆家,以後要幫曾祖母一家,不然就不嫁。她的婆家看到了大姑奶性格強勢,長的端莊大方,又能吃苦耐勞,就答應了。時至今日,大姑奶說起她的婚事,她說如果不是因為要照顧這個家,不會嫁給當時的大姑爺,一直都沒看上他的長相。
因為曾祖母是改嫁過來的,又帶著孩子,所以受盡了一圈人的白眼。村裡其他人只是背後說說閒話,說什麼地主家的女兒怎麼怎麼樣,以前府州城的少奶奶原來是長這樣啊,等等,時間久了,他們也就不說了。而二爺爺的叔父與伯父兩家,就經常上門欺負,奚落曾祖母不會幹農活,不會過日子。二爺爺的伯父家就在曾祖母家的前面,所以三天兩頭的找麻煩。有一次,不知道因為什麼事情,二爺爺的伯母跑到曾祖母家打了曾祖母,曾祖母身材瘦小,無力反抗,表爺爺還小,被他們家孩兒擰著動不了,一歲多的二爺爺在床上哇哇的哭著,爺爺看著曾祖母被欺負,不敢上前,只是不停的哭著求饒。這時他們一家才心滿意足的離開。
幾天後,大姑奶回來知道了事情的經過,氣憤憤的拿著菜刀堵在他們家門口罵,各種難聽的汙言穢語摻著憤怒與事情的經過,全都罵了來,他們家人不敢出門,也不吭聲,周圍的人越聚越多,對他們一家指指點點,說不該這麼欺負人家孤兒寡母。大姑奶從早上罵到中午才回家,不過從那時開始,曾祖母受到的欺負減少了。我很佩服大姑奶,現在她八十多了,平時和藹可親,可如果遇到不平的事,她還會嚴詞厲色,把人罵的狗血淋頭,我見過一次她把小表叔罵哭過。
轉眼時間到了58年,連年大旱,那時田地糧食顆粒無收,剛開始時曾祖母他們吃棉花顆子,打碎後加一點麵粉和在一起蒸著吃。再後來不知道怎麼回事,更艱難了,什麼都沒有了,就開始啃樹皮,挖草根吃,那時大家都這樣。餓了就喝一瓢水,有時看著人的肚皮像是透明的,也有很多餓睡著後,就再也沒醒來過。曾祖母好幾次都差點睡過去了,也聽說有人吃土的,不過聽曾祖母講,我們這邊的土不能吃,咽不下去。我前不久問過大姑奶,58年與42年哪個更嚴重,她說58年更難。這裡說明一下,42年真實情況比電影《1942》演的更慘重。二爺爺的嬸嬸和大伯、大娘便是在那個時候餓死的。這樣的事情持續了整整兩年左右,情況才略有好轉。
那時村裡有一個女人,在那段時期生了2個孩子,都是沒過多久就夭折了,在這樣的喪子打擊和家人的指責下,她找到一個算命的算了下命,算命先生說:你第一個孩子只能是殘疾的才能保得住,後面再生孩子才能健康長大。不久後,她又生了一個男孩,孩子剛出生,她就把小孩的小腳趾頭生生的咬掉了,旁人吃驚地望著她,怕她是瘋掉了,她哭著說:只有這樣這個孩子才能長活。後來她又生了4個孩子,都平安無事。我覺得這並不是奇怪的事情,而是後來能吃飽飯了,孩子自然存活率更大。
當你覺得生活在朝好的方向發展的時候,你憧憬著,期待著,可等來的卻是下一個噩夢,就像給你開了一個惡意的玩笑,這就是現實。
幾年後,北方某個大國要我們還債,剛剛抬頭看到生活的希望,又要勒緊褲帶再次屈服,那時的他們多是面黃肌瘦,營養不良。當時我爸爸已經幾歲了,一直跟著我曾祖母住,爸爸有一次得了重病,晚上有氣無力的喊著;奶奶我餓。曾祖母無奈的說;乖孩子,睡吧,明天早上就有吃的了。第二天,曾祖母一人走到大姑奶家說:大孫子快不行了,有沒有什麼辦法?(爸爸是家裡的長子長孫,曾祖母和大姑奶都是重男輕女的傳統封建思想,所以特別上心看重。)大姑奶說:我家還有一瓢面,給你一半帶回去,再拿些麩皮和在一起,給他下碗麵疙瘩吃,看看能不能活。就這樣,曾祖母帶著這些糧食,又從地裡找了幾顆野菜,給爸爸下了一碗麵疙瘩,爸爸吃完後,又吃了些草藥,就慢慢挺過來了。
往後的日子,雖然生活依然艱辛,但卻再也沒有因為吃而危及生命了。我常常看到曾祖母把吃的東西放在床邊,不知道是不是那些飢餓的記憶,依然讓她在睡夢中感到不安,恐懼,她才這樣做的?後來日子越來越好了,家裡的人口也越來越多了,每個人對曾祖母都很好,很孝順,曾祖母也老了。曾祖母常說:小時候家裡人帶她算過命,人家說她是,糖餅卷黃連,中間苦,兩頭甜。
回想曾祖母的一生:幼年出生於大地主家庭,嬌生慣養。青年嫁到府州城數一數二的大戶人家做少奶奶,後丈夫沾染賭毒,家敗人亡。回到娘家,遭遇洪水大災,帶著孩子四處討飯。安定下來再嫁,不想五年後又再次喪夫,留下八個月大的孩子,獨自帶大。隨後又連續經歷了兩次百年一遇的大饑荒。終於帶著家人走進了新世紀,享受到了這從未有的太平盛世,最後以96歲的高齡安詳離去……
從1908年到2004年,她的百年人生,我磕磕巴巴寫了近萬字終於寫完了,因為時間過久,都是家人講述和小時候的記憶,時間點上可能有小的偏差。這不是全部的故事,但這是真實的故事。希望看到的朋友,能各有所得,感謝閱讀!
真實的故事,才能體會到真道理!關注我,就是給我最大的支持!
本文由「今日頭條」原創,轉載需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