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想把漢堡給那個殘疾叔叔吃」,聽孩子這樣說你怎麼做?

2020-08-11 龍春華親子實踐課堂

「媽媽,那個叔叔好可憐!他在揀別人吃剩的東西。」循著小龍的聲音望去,我一眼看見了一個手腳不方便的中年男子,他正吃力地用左手揀桌子上別人吃剩的漢堡。而店裡的服務員也把其他桌子上吃剩的漢堡收過去給他,看著他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一股瑟瑟的感覺湧上心頭。

「走,我們坐那邊去!」在他旁邊,一位媽媽見到男子這一行為,立即拉著孩子挪位到離他很遠的一張桌子繼續吃漢堡。

我眨了眨眼睛,定睛一看,才發現他的右手縮成了一個肉球,可能是因為右手的缺陷影響到了他的身體,我發現他起身走向另一張桌子時,身體給人一種搖搖晃晃的感覺。

看到這樣的他,我腦子裡突然冒出「小兒麻痺症」來,他這種情況大概是小時候患「小兒麻痺症」的後果引起的吧。

「媽媽,我想把漢堡給那個叔叔吃。」正當我若有所思時,小龍的聲音把我拉回到現實中,我看著他咬了一口的漢堡說:「你這個漢堡已經吃過了,你就好好吃吧!你想幫助那個叔叔,對不對?」

「對!媽媽!」

「那我們再去下單兩份漢堡給他吃!」說完,我拉著小龍又去下單了兩份漢堡。領到漢堡後,我又把錢包裡僅有的一百元現金拿出來,交給小龍,讓他拿去遞給那個叔叔。

小龍聽話照做,怯生生地把兩份漢堡與一百元現金遞給那個叔叔。讓我沒想到的是,那個中年男子卻一下子紅了眼眶,哽咽著連聲說:「謝謝您,小朋友!老天爺保佑你,老天爺保佑你!」

看著他泛紅的眼眶,我的心也跟著一緊,五味雜陳的感覺一起湧向心頭。我趕緊拉著小龍走出了麥當勞,生怕不爭氣的眼淚滑出眼眶。

走出麥當勞後,我帶著小龍坐在王府井步行街的涼椅上,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大家穿著名牌談笑風聲,而滿街商家也生意興隆,人聲鼎沸, 花團錦簇……

看著看著,也不知道為什麼,這滿眼的繁華卻讓我備感悲涼,大有杜甫描述的那種「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的感受。

在大多數人的意識中,看到一些殘疾人時,第一反應就是像那對母子那樣趕緊遠離。還有一些人歧視甚至嘲笑殘疾人,就像我公眾號上周發表的那篇文章《「那個人走路好像鴨子啊」——面對孩子嘲笑別人,媽媽說「他只是個孩子」》裡講述的那樣。

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嘲笑殘疾人的行為時,不覺得孩子沒有禮貌,反而覺得孩子語出驚人,很好笑,無意中助長了孩子另眼看待殘疾人的心理。

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要看它對待弱者的態度。可在我們這個時代,歧視、嘲笑、遠離殘疾人卻已經成了無數人的共識。

我們這樣的行為無意中深深地刺傷了他們那顆敏感而又脆弱的心,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渴望得到世人的尊重,渴望獲得世人的關愛,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可惜,在這個世態炎涼、物慾橫流的時代,無數殘疾人已經被邊緣化,活在世人的歧視與遠離中。

據我所了解,即使有些父母在面對有生理缺陷的孩子時,他們也難以承受世人的眼光,總覺得自己上輩子造孽才生出這樣的孩子來,所以,他們給予這類孩子的不是關愛與呵護,而是打罵,甚至詛咒。

曾經有一位媽媽在情緒暴發時,聲淚俱下地跟我語音說:「我有時候真的恨不得打死他算了,他活在世上也是受罪。我特別痛苦時,我就詛咒他早死早投生。」

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善待。殘疾對於患者來說,本就是一生的痛,無論孩子還是成人都不應該惡語傷人,讓患者增加心理負擔。那麼我們該如何培養善待殘疾人的孩子呢?我結合我的經驗與大家分享:

父母言傳身教

記得在小龍四歲左右時,我帶著他逛街,看見一個白髮蒼蒼的老爺爺坐在那裡拉二胡,我情不自禁拿出20元現金放在了他面前的碗裡。

小龍十分不解地問道:「媽媽,你為什麼要給那位老爺爺錢啊?」

「你看他那麼大年齡了,還靠拉二胡賺錢,多不容易啊!」

「媽媽,他的孩子呢?他的孩子為什麼不給他錢啊?」小龍刨根問底地問。

「這個不清楚,他可能沒有孩子,孤身一人,也可能孩子不孝順他。」我當時就這樣回答了小龍,沒想到,小龍卻把我的行為記在了腦子裡,以至於後來看到了老人就要給他們錢。

支持孩子奉獻愛心

又過了一段時間,在地鐵裡,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太太在前面拿著碗要錢,後面跟著一個閉著眼的老頭子唱歌要錢。

我經常見到這對夫妻,我感覺他們更像騙子,所以,每次都視而不見。可是,小龍那天見到他們後,立即跑到我面前說:「媽媽,我今天沒帶錢,你借給我十元錢, 我要給他們錢。」

見他這麼有愛心,我從錢包裡取出十元現金給他,他拿去給了那位老太太。

當時,我以行動支持了小龍奉獻他的愛心。

教孩子區分哪些是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那天晚上,我問小龍:「你知道媽媽為什麼要主動幫助那個拉二胡的老爺爺卻沒有幫助地鐵裡的那兩個人嗎?」

「為什麼?」小龍睜著忽閃忽閃的眼睛問道。

「那個拉二胡的老爺爺真正需要幫助,因為他的年齡太大了,真的沒有能力賺錢了。不過,儘管如此,他也靠拉二胡賣藝賺錢養活自己。而地鐵裡那兩個人頭髮還沒白,那個老太太大約五十多歲,他們完全有能力養活自己。你看姥爺都六十多歲了,頭髮也花白了,但姥爺都努力工作,不僅養活了他自己,還在逢年過節時給你錢,對不對?」

「嗯!」

「所以,你要區分哪些是你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我知道了!」小龍說完一溜煙就跑開了。

總之,從小培養有愛心的孩子,讓他們明白有生理缺陷的人更應該獲得世人的關愛與幫助,而不是嘲笑與譏諷。讓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因為世人的善待生活充滿陽光,充滿愛,這樣的世界才是陽光普照。

不過,養育有愛心的孩子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家長要學會在日常的點點滴滴中去引導孩子,讓孩子的內心充滿愛,並讓愛流向更多人。



龍春華,筆名綠子靜,6歲孩子媽媽,親子暢銷書作家,龍春華親子實踐課堂創始人(ID:lch201302)。著有《嬰幼兒行為心理學》、《孩子,你是最好的自己》、《行為心理 學 : 瞬 間讀懂他人小動作背後隱藏的秘密》(已出版繁體,銷量達20萬冊)、《再苦也要笑一笑》(出版第四版)等十餘部作品。目前正專注 創作家教及童書作品,從內到外地發揮媽媽養孩子的價值!

相關焦點

  • 一個雙層雞腿堡的故事:別看不起任何一個窮孩子丨億香基漢堡
    這樣,油鍋裡就下了兩個肉餅。一大一小。 配漢堡的時候,大的肉餅蓋住了小的那塊,外表上看起來並沒有什麼不同,只是這個漢堡更高了一些。老闆還特意多加了一些青菜掩飾。 「真好吃... ...」男孩手裡拿著一半的漢堡,他吃了幾口,有點猶豫地分開麵包看了看。
  • 鬼故事:美味漢堡
    「我是阿肥!」那隻「豬」說。「我是雞哥!」那隻「雞」道。「歡迎來『漢堡王』品嘗人間美味。」兩個人一搭一唱,模樣十分逗趣,很受大朋友與小朋友的喜愛。「來份豬排堡好了……」阿德看著那些令人胃口大開的漢堡菜單說。
  • 「叔叔,你和我長的一模一樣!」總裁大驚:你媽媽是誰
    邵晟睿看了一眼自己身邊的助理偷偷的在他耳邊說著什麼。而沈沛菡這邊,已經有工作人員叫沈沛菡去準備了,沈沛菡看著沈子瑞眼神裡面全都是不舍,「子瑞你好好聽寧姨的話嗎,要是媽咪得了一個獎,媽咪就帶你去吃好吃的。」沈沛菡笑著揉了揉沈子瑞的頭。沈子瑞聽了沈沛菡的話露出了一個大大的笑容,「媽咪絕對會獲獎的,我就等著媽咪帶我去吃好吃的了。」
  • 養女不肯見殘疾媽媽,媽媽臨終把房子送侄女,把四十萬存款送給她
    侄女嚇得嚎啕大哭,她不敢把這個消息告訴劉婆婆,她抽半天時間,找到劉鈴說:「姑母快不行了,鈴鈴,你快去看看她吧。滿足一下老人的願望,讓你媽媽走得愉快些,畢竟媽媽養你也不容易。」劉鈴一聽媽媽得了不治之症,心裡一下湧上淚水。她說:「媽媽,你活得好苦啊!你是一個大好人,可是大好人為什麼要得這種病啊。」哭過之後,侄女問劉鈴什麼時候過去看媽媽。劉鈴揩了眼淚說:「很快很快。」
  • 小說:「叔叔,你和我長的一模一樣!」總裁大驚:你媽媽是誰
    邵晟睿看了一眼自己身邊的助理偷偷的在他耳邊說著什麼。而沈沛菡這邊,已經有工作人員叫沈沛菡去準備了,沈沛菡看著沈子瑞眼神裡面全都是不舍,「子瑞你好好聽寧姨的話嗎,要是媽咪得了一個獎,媽咪就帶你去吃好吃的。」沈沛菡笑著揉了揉沈子瑞的頭。沈子瑞聽了沈沛菡的話露出了一個大大的笑容,「媽咪絕對會獲獎的,我就等著媽咪帶我去吃好吃的了。」
  • 小說:顧亦初幫兩個孩子找媽媽,妹妹說他像爸爸
    花漾愣住了,隨後無奈看著自己妹妹說道:「朵朵你又在胡說了,媽媽可說了,壞人又不會把壞人兩個字寫在臉上的——而且爸爸這種事情也不能亂說的,媽媽說了我們沒有爸爸!」「可是小朋友都是有爸爸媽媽的呀!我們肯定有爸爸的,而且爸爸肯定也像這個叔叔一樣好看!」
  • 我的小外孫說媽媽是不聽話的女漢子
    可是媽媽不聽他們說什麼,霸道的要求他們必須聽她的。他們端午節來我家玩時,老大手裡拿著一本沈石溪寫的動物小說《兔王絕唱》的書看。這套書一共有5冊,他看的是第4冊。我催著他吃飯,他總說等會兒,等會兒,催了幾次也不行動,我急得直跟他嚷嚷,還捶了他幾下。他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時候,笑眯眯地對我說:「媽媽是不聽話的女漢子。」
  • 故事:媽媽為我改嫁,我幫媽媽離婚
    「醫院那就是燒錢的爐子,媽又沒哪裡不舒服,幹嘛浪費那個錢。」媽媽搖搖頭,還說有錢難買老來瘦。我提醒叔叔抽時間帶媽媽去醫院裡看看,沒等叔叔回應,奶奶就一臉嘲諷:「你瞎操什麼心,你外婆哪天不來討錢了,你媽自然就好了。」
  • 女嬰患病,媽媽吃25元雞湯麵被孩子爸罵:吃女兒救命錢太奢侈
    「這是孩子的的救命錢,太奢侈了,25塊錢就這麼少,根本不夠你吃的,一整天就吃兩頓,上午吃一碗麵,晚上你啃饅頭,你抗的住?況且我工地一天只有一百多,你吃一頓雞湯麵夠我吃好幾天的饅頭鹹菜了,我們啥時候才有錢給孩子手術?」
  • 故事:我的叔叔,是村裡的「赤腳醫生」
    文:花落雨田圖:來自網絡我的叔叔,是我爸爸的二弟弟,他是一個退伍兵,復原回家後,他成了我們村裡的一個赤腳醫生。我不知道鄉親們為何稱呼他「赤腳醫生」,我想,是不是說叔叔不是醫學專業出身,是自學成的那種。我母親有段時間,犯了風溼病,不時地就要到他那裡針灸。那一根根細針,每次下去,都讓人心驚膽戰,都不知道中醫是什麼一個治療方法。叔叔倒是一派自然寧和,專注地一個穴位,一個穴位地上針。人們都說醫者仁心,叔叔大抵也是這樣,他治病救人,溫潤寬厚。記得我初中暑假時,一個炎熱的中午,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孩子來叔叔診所就醫。
  • 小說:要我怎麼做,你才開心?」
    「現在我想對你好了,你就覺得我像是有陰謀一樣!你倒是告訴媽,要我怎麼做,你才開心?」餘文靜目瞪口呆,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說好,她確實心裡就是這麼想的。媽媽那樣的性格,除非重生換了靈魂,不然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沒有利益,她不可能會對自己好的。
  • 故事:媽媽要嫁給隔壁王叔叔,我要了十八萬彩禮。
    「媽......」正在吃晚飯的時候,沈承突然期期艾艾,吞吞吐吐,像是下了極大的決心才喊了一聲。「有事兒就說,你還真不像是我的兒子。」程芳放下筷子,感覺兒子這樣肯定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說。媳婦見狀,悄悄端著碗去客廳,佯裝著要看電視。程芳心裡一沉,這小兩口又想打什麼主意?「媽,你和隔壁王叔叔還好著麼?」沈承試探性地問著。
  • 奶奶的雞蛋捨不得吃,為了給我,從小把我養大的奶奶出車禍去世。
    時間一晃,我也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了,我的兩個孩子都是他媽媽帶,她媽媽對他們很嚴格,我的兩個孩子特別的乖,也很懂事,也很獨立。小孩子摔跤之後都會哭著叫媽媽,但我和他們不一樣,我摔跤之後都是叫奶奶。在我七歲的那一年冬天,快臨近春節的時候,兩位叔叔阿姨的出現,打破了原來我也有爸爸媽媽的困惑,剛開始不管他們用什麼方法讓我開口,讓我叫他們爸爸媽媽,但是我都不會和他們說一句話,但是小孩子還是小孩子,在玩具和吃的誘惑下,心裡還是不夠堅定,其實也是血濃於水吧!
  • 女兒說,媽媽你把我扔進大海吧
    但此刻我進入病房後,我怎麼也找不出那個小姑娘的影子了。——臉腮出奇地胖、皮膚出奇地白、眼神出奇地迷離。 她父母看到我們來顯得非常「高興」。母親讓忻忻叫我們,她動了動線條很好的嘴唇,清晰地叫我們叔叔阿姨。我與妻子緩緩坐到與忻忻病床相鄰的病床邊,和她的父母說些無關緊要的話。因為,我懷疑忻忻可能不知道她的病情,也不知道她的疾病將意味著什麼。
  • 爸爸叔叔因為爺爺一句話鬧上法庭,被偏愛的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
    ,還說他以前就說過兩家是均分的,爸爸就是不聽,堅持要多拿多佔的。媽媽聽了,當時就要摔手機,因為她太了解爸爸這一大家子了,平日裡都是連吃帶拿,從不手軟,還總一副自己吃虧的模樣。這次更是貪心不足蛇吞象,都已經拆過牆了,還想著要多佔,一心要踩著爸爸的善良成就自己。爺爺慣來是這樣行事,總要偏疼出挑會鬧事的孩子,帶頭欺負老實誠懇的孩子。媽媽更生氣爸爸的「好人主義」,總是不讓說話不讓出頭,默默吃虧,也不落半點好。
  • 叔叔,你要不要看我的傷疤呢
    叔叔,你要不要看我的傷疤呢?這是侄女兒做完手術後見到我說的第一句話。寶貝侄女兒今年3歲,活潑可愛,聰明伶俐,本該到了上學的年紀,接受知識的給養,卻在學前體檢中,檢查出了先心病。媽媽患的是結節性大動脈炎,半個身子麻木,行走困難,勉強能自理,但是伺候一家人吃飯落在了嫂嫂的身上。至今最感謝的人除了父母,就是嫂嫂了,嫁到我家後,看到媽媽生病,從不沾廚到家常便飯得心應手,嫂嫂付出了很多,每天照顧媽媽的飲食起居和我爸我哥的生活。嫂嫂做菜手藝越來越棒,家裡的飯菜比以往,樣式多了,種類也更豐富了。老爸每天上班很累回來,都能吃上一口熱乎的飯菜。
  • 故事:孩子貪嘴吃雪糕被拐,媽媽發微頭條告訴大家,孩子還能找回家?
    「小朋友你很喜歡吃雪糕對吧。」「是的。」「我知道有一個雪糕屋,那裡有吃不完的大雪糕。」樂樂想了想,好羨慕啊。狼老闆看了樂樂一眼:「要去吃嗎?」「真的有那麼多的雪糕。」「有的。」我問媽媽我要是被拐了,你會來找我嗎樂樂是一個雪糕控,一想到那麼多的雪糕,這熊孩子已經流口水了。
  • 小夥找叔叔借錢,叔叔說家裡都沒米下鍋了,轉身聽見鄰居的話愣了
    大文記得那天放學回來,母親把一個孩子抱給他看,說這是他弟弟,以後要好好保護他。大文點了點頭,用手輕輕碰了碰弟弟的小臉。他想:等弟弟長大後,一定沒人敢欺負他,誰欺負他我就揍誰。阿路想了很久,終於在一個晚上說:「媽媽,我已經十二歲了,不然我不讀書了,出去掙錢吧?」他的想法當然被拒絕。弟弟小文這時登上門來,卻是來送錢的,這邊推遲不肯要。
  • 侄子阻止六十歲的叔叔撿養棄嬰,叔叔你連自己也吃不飽,怎養活她
    吳叔是地主的兒子,在那個混亂的年代,是要挨批鬥,抬不起頭做人的。加上性格直愣,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都還沒有合適的對象。鄰居阿嬸叫他為人還可以,不會好吃懶做,雖然成份不是很好,但養媳養兒應該沒有問題的。那個阿嬸就跟吳叔說,她認識一個未婚女子,農村的,她想嫁出城鎮上來過居民的生活,她不想再在農村呆了。
  • 小說:我就是要霍叔叔
    「不要,我要去……」小智苦著臉,哭鬧著。「那媽媽陪你在病房玩啊。」夏澄哄著。「不要不要,我要出去!」「不行,不能出去。」夏澄皺眉。「那我要霍叔叔來陪我。」小智噘著嘴吧,一臉委屈,「我就要昨天的叔叔陪我。」夏澄怔楞了一會,隨即沉下臉,「小智,你給我聽清楚,媽媽不喜歡這個叔叔,所以,你不許見他,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