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漂來一條大魚,村民割了幾百車肉,結果翻了一條船

2020-12-02 古史新談

宋代紹興十八年,浦縣崇照鹽場遇到了一件怪事。有一個大魚,突然被海水衝到了岸上,有幾丈高,看上去似乎已經死了。

宋代時,中國生產力極其落後,大家吃飯都成問題,看到這麼個東西,第一個想法竟然是這得有多少斤肉呀,一時間,十裡八鄉的村民都爭相過來割肉。

最後大家整整割了幾百車肉,結果更奇怪的事發生了,有個人想去挖掉巨獸的眼睛,結果劇痛之下這個巨獸,竟然掙紮起來,把一艘船撞沉了,原來這個大魚竟然還沒死,這才釀成了大禍。

「紹興十八年,漳浦縣崇照鹽場海岸連有巨魚,高數丈。 割其肉數百車,剜目乃覺,轉鬣而傍艦皆覆。又漁人獲魚,長二丈餘,重數千斤,剖之,腹藏人骼,膚發如生。 二十四年四月,海鹽縣海洋有巨鰍,群蝦從之,聲若謳歌。抵岸偃沙上,猶揚鬣撥刺,其高齊縣門。」——《宋史》

這還不是個例,清代乾隆年間一條大魚擱淺,也是附近的村民紛紛跑去割肉,結果大魚並沒有死,劇痛之下翻身,一下壓死了幾百人,釀成一起轟動全國的慘案。

如果仔細翻一翻史書,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就是但凡有大魚擱淺,大部分都是被附近的村民吃了。

南齊永明九年,有一隻大魚擱淺,這條大魚因為擱淺時間不久,生命力還很頑強,拼命發出叫聲。叫的聲音像牛的聲音,當地的村民叫它海燕,這個名字挺有意思。

這個海燕體長30多丈,這個長度可能有點誇張,現在世界上還沒有如此長的動物,但是估計也有幾十米。渾身是黑色的,沒有鱗甲,村民也將他吃掉了。

永明九年, 鹽官縣石浦有海魚乘潮來,水退不得去 , 長三十餘丈,黑色無鱗,未死,有聲如牛。土人呼為海燕,取其肉食之。——《南齊書》

南齊永元元年,這一年實在是很奇怪,有12頭大魚進入了內河,最後在永興江和山陰附近擱淺,村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魚。大的有20多丈長,小的有十幾丈長。

大家的反應和宋代的村民一樣,覺得奇貨可居,可以好好吃一頓肉,紛紛去割肉,最後這12頭大魚竟然被大家給吃了。

永元元年四月,有大魚十二頭入會稽上虞江,大者近二十餘丈,小者十餘丈,一入山陰稱浦,一入永興江,皆暍岸側,百姓取食之。 ——《南齊書》

這種事,在史書上層出不窮,我們其實可以看出來,這些所謂的大魚應該就是擱淺的鯨魚,至於為什麼擱淺,不得而知。

而村民之所以要吃掉鯨魚,那也是因為太窮了,有魚肉吃改善生活,誰能抵得住誘惑,我們也無需苛責了。

相關焦點

  • 村裡撈到一條十米大魚眾人分食,不想吃過魚肉的人都得怪病
    瞧見這大魚,村長當時就跪在地上連連磕頭,說這必定是龍王的後世子孫,趕緊放生,還要殺三牲,祭河神。可不想這魚在水中力氣極大,到了岸上沒有片刻工夫就倆眼一翻白,竟然死了。幾個漁民一商量,當場把這大魚刮鱗片肉,分著就給賣了。三丈長的大魚,一個眼珠子就有人腦袋大,嘴裡還生著尖牙,感覺一口下去能把匹馬給咬成兩截。村裡人聽說有這熱鬧,紛紛湊到河邊,真有不少人掏錢買肉。
  • 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老人與海》
    《老人與海》一書堪稱是20世紀中最勵志的著作,是美國作家海明威在移居古巴以真人真事寫的一篇中短篇小說,小說的主人公是古巴的一個老漁夫「聖地牙哥」,和一條大馬林魚的故事。他放下所有魚杆一條小沙丁魚上釣,老人把它做成魚餌因為那是大馬林魚最愛的食物,他把魚餌重放在魚鉤上,等待大魚上鉤。也許今天真是個好日子他的感覺在告訴他,沒過多久大魚來了,他自言自語的祈禱著大魚咬鉤,畢竟他連續84天沒有收穫了。
  • 科考隊借船出海,船主藏於船中伺機偷竊,卻見證恐怖一幕
    他心裡抓心撓肺地好奇,結果忽然聽外頭有人發出一聲驚叫,像是除了趙小姐以外的那個女的:「你怎麼了!頭都撞出血了!」這下子整個船艙裡的人都醒了,上頭值班的人也下來看了情況,外頭亂成一片,楊光豎起耳朵,發現他們似乎是在做某種急救,原來剛剛那個木頭的聲音是有人一直在用頭磨蹭床板,等到有人發現的時候,他已經快把自己的鼻子削掉一塊肉。
  • 壽光老故事——大魚傳說(應該是鯨魚)
    壽光縣誌》記載了兩則大魚的故事水落獲大魚,長十餘丈,口闊丈餘。居人以巨木撐之,入腹中割其脂燃燈。光緒癸卯十月,彌水入海處又有落水巨魚,長三丈餘,眾人環視,高及肩,形似豬,無鱗,兩目俱無,陷泥淖中。濱海人鬻其肉於市,質粗味不佳。取其脊骨,圓經二尺許,有用之為坐墩者。譯文:雍正六年(1728年)春,海水漲大潮。
  • 《海大魚》焱的偏愛,溫玉的悔悟,芙蓉的嫉妒
    細數韓棟與張予曦的「情緣」,從《請賜我一雙翅膀》脫穎而出的「冷氏兄妹」到《美人皮》中的喬生與連城,再到《海大魚》中的海大魚焱和阿狸,三生三世是湊齊了。海神焱(海大魚)的感情來得莫名其妙,經不起推敲,這六百年來獻祭了那麼多位新娘,他獨獨愛上了孤女阿狸,難道只是因為她的特別,不像其他新娘那樣驚聲尖叫,驚慌遁走,難道不是因為阿狸的美貌嗎?除了這個,真的想不通海神為何會愛上阿狸。
  • 周國平/一條大青魚
    而這條大魚猶如神助,每次又都破網而出、有驚無險以安全逃逸告終。朱大伯內心也為大青魚的每次脫逃而暗自慶幸。因為,這是他自承包河塘近十年來放養到的第一條大魚,他為有這條大魚而自豪。為了日後免遭不測,他要親手捉住這條大魚,他要好好感受一番辛勤勞作後收穫的喜悅。臨近年關歲尾、天寒地凍,正是出塘銷魚的季節。
  • 命運就是一條彎彎曲曲的河!
    市場管理就是驅趕鄉下的農民、搶奪他們辛苦的勞動成果,這簡直就是割李長生身的肉,往其身上插刀,李長生義無反顧辭掉了工作。做農活,李長生踏實很多。把自家的農活收拾得妥妥噹噹,也把戰友朋友遺孀的農活一攬子承包。一個風雨夜,長生與小秀跨越了道德的界河。小秀懷孕生子,成為烈士的建國突然又活著回來了,紙終於沒能包著火。戰友的憤怒,賢惠妻子的哀嚎,讓長生恨不得從這個現實中逃脫。
  • 《我的馬來往事》連載34:全村幾葬火海
    村民們唯恐跑來不及而被活活燒死,哪還顧得上去搬家裡的大件物品,只把幾件平時穿的衣服和現款帶走。火是從白沙埠燒起來的,蔓延得非常快。村民們分兩路逃生,住在靠低潮水位的人家,一般都有引橋到達低潮位處,有簡易的木梯,自家的漁船就用繩子綁在木梯上,因此都上船往海上逃生。我家也是如此逃生的。
  • 搜神記故事:洪水後留下一條萬斤重的大魚,縣人歡喜卻不知是災禍
    萬斤大魚有一天,古巢縣中長江水猛漲,上漲的江水漫過了河床,隨後又退回到原來的河道。江水退去後,與長江相通的一條小河灣裡留下了一條大魚,這條大魚有一萬多斤重,在河灣裡掙扎了三天後才死去。後來,這條死去的大魚被全郡的人分來吃了,只有一個老婆婆沒有去分吃魚肉。
  • 小說:借宿荒村,村民拿出大魚大肉招待,我出去洗手,卻連夜離開
    這次我們來到的地方是一個很偏僻的山區,山很高,但來過的人都說山那邊的風景很好,我們幾個準備好了裝備往山的那邊爬去。到了另一邊風景果然很美。我們幾個人很開心地一路走一路聊天,慢慢地發現天色暗了下來。「你看天就要黑了,再不往回走就要露宿野外了。」「我們不是帶得有帳篷嗎?要不在野外露宿一夜也行。」
  • 《老人與海》:生活中處處是鯊魚,你敢不敢掄起棍子?
    《老人與海》是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獲得了1953年美國普立茲獎和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作為一部中篇小說,篇幅並不長,可是不妨礙它成為經典名作。故事講述了一個叫聖地牙哥的老漁民,連續84天出海都沒有捕到魚,第85天,他依舊出海,結果遇到了一條大馬林魚,他在孤立無援的情況,和大魚相持了三天三夜,最終捕獲。可是回程中,遇到了一波又一波鯊魚,瘋狂吞吃魚肉。老人一個人用各種武器與鯊魚鬥爭。最後魚肉被吃光,只剩一幅魚骨頭。老人疲倦地回到了港口。
  • 清朝人偶救一乞丐,十年後落難朝鮮,乞丐變國王送他數十船青豆
    門前有一條官河,兩岸柳樹成蔭。有一乞丐的小船常停在河中樹蔭下,船上還有兩個婦人跟著乞丐一起行討,聽這兩人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徐君聽著哭聲悽慘,於是過來看看,結果發現那乞丐僅存一息,徐君動了惻隱之心,對那兩婦人說道,這是痧症,我去取藥來,或許還有救。
  • 清朝人十年前救了一乞丐,十年後落難朝鮮,那乞丐送他數十船豆子
    門前有一條官河,兩岸柳樹成蔭。有一乞丐的小船常停在河中樹蔭下,船上還有兩個婦人跟著乞丐一起行討,聽這兩人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徐君聽著哭聲悽慘,於是過來看看,結果發現那乞丐僅存一息,徐君動了惻隱之心,對那兩婦人說道,這是痧症,我去取藥來,或許還有救。
  • 漁夫放走懷孕母魚,十年後山洪暴發,大魚卻吞噬了整個村莊的村民
    知道媽媽喜歡鮮魚湯,他想到河裡給媽媽抓一條魚,回來燉湯喝。他帶著漁具來到河邊。砸開厚厚的冰層,當他拿起漁網,正要放下時,突然一條大金鯽魚從破冰洞裡跳了出來。水生一陣高興,真是老天開眼呀,自己還沒下網,魚就自己跳出來了。
  • 思緒從《老人與海》的故事中開始蔓延
    《老人與海》的故事非常簡單,寫了一個古巴老漁夫聖地牙哥在連續八十四天沒有捕到魚的情況下,第八十五天給了他幸運,終於釣到了一條大馬林魚,但這魚實在太大,把他的小帆船在海上拖了三天三夜才筋疲力盡,被他殺死了綁在小船的一邊,但在歸程中一再遭到鯊魚的襲擊,最後回港時只剩下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
  • 尋找繫船環
    但通過到附近走訪才得知,石馬鎮蛟龍、東石馬、黃家莊一帶的村民都言在蛟龍村後山。我曾按圖索驥,獨自一人到附近考察,待來到蛟龍後山一看,卻又傻了眼,原來這裡有幾條峪,因去的時候是隆冬時節,附近連一個種地的村民也沒有,便只好地毯式的尋找,每一條山峪都找尋一遍,也未見繫船環的任何影子。2011年春節剛過,天氣略微轉暖,我與朋友再次來到蛟龍村一帶尋找,沒想到這一次卻有意外的收穫。
  • 故事:老漢家跑進一條蛇,無賴氣憤:那蛇仙是我家的,誰都別想要
    ,那大蛇見勢不妙,一溜煙兒翻過牆頭,跑到了鄰居李老順的家裡去了。 眾人還想追殺過去,要抓了大蛇吃肉,杜四紀攔住說: 「一條蛇罷了,也沒什麼肉,況且,萬一是條毒蛇呢,現在它跑到李老順家裡去了,有他好受的,不用管它了,咱們接著玩……」
  • 一條魚換一條人命 驚動警察 真相卻讓人唏噓
    警察人員到場,趕緊安排了打撈隊,打撈了幾個小時也沒有蹤影,天也快黑了,第二天中午,『果不其然』只見水庫裡面,漂浮了一具屍體,『打撈隊 』進去拖屍體,發現了驚奇的一幕,只見老張,兩隻手緊緊的握住了魚竿,魚竿的魚線上面居然有一條
  • 故事:傳說湖裡有一條蛟龍 一天忽然伸出龍頭開口說話
    據云川湖周邊的村民幾百年口耳相傳,說是每當大江漲水時,有一條黑色的蛟龍會趕著江水從雲川湖底的水道潛進來,在湖中逗留一個多月後離開,至於為什麼進來沒人知道。這天,他撐著小船來到湖心,先是灑下一些炒香的餌料下水吸引魚群,然後撒網捕魚,他拉起網來看著魚兒在網裡又擺又跳忽然來了主意。說幹就幹,馬大福用細密的漁網縫了一個長梭梭的袋子,又在漁網裡裝了許多餌料,然後撐船將這個袋子拋在了湖面。不一會兒,果然有成群的魚群冒出頭來啃食漁網,那長梭梭的漁網被魚群包圍成一條蛟龍露背的模樣在水面不停地彎曲扭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