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幾期對聯趣聞,講了各種趣聯,有上下聯字數不等的對聯,有懸賞14萬現大洋也無人對出的對聯,有關鍵時刻能保命的對聯。今天給大家講一幅,偏旁對部首的對聯。
有兩個故事說這幅對聯,一個有名,一個無名。先講無名的吧,說古時有個書生,喜好賣弄才華,一日進京趕考,住在一家客店。店小二看他不慣,上酒菜時隨口說道:「冰冷酒,一點兩點三點 ,對出不收錢」。結果,這書生,窮思百結,就是無解,只好逃之夭夭。但是心中始終沒有放下,以至後來鬱郁而死。這個故事當時縱然傳播甚廣,也是無人對出。一日,蘇小妹
路過,看著書生的墳頭說:「大家還費啥勁呢?人家死後已經對出了下聯,」眾人莫名其妙,蘇小妹接著說「你們看那墳上長出的丁香花,不是己對出了嗎?」眾人還是一頭霧水,「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其實,蘇小妹也是十分有名的,只是還有比她更有名之人。
這個更有名的是乾隆。另一個故事說,當年乾隆
微服私訪,口渴,進一戶人家討水喝。見院中一小孩在練字,十分認真乖巧。於是便想考考他,出一上聯:冰冷酒,一點兩點三點。誰知小孩竟然立馬對出:「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乾隆吃了一驚,隨口說道,「你小小年紀,如此了得,真是個狀元之材呀!」,哪知那小孩就勢伏地叩首:「謝主隆恩!」乾隆又驚:「你怎麼知道我是皇上?」小孩答曰:「不是皇上,誰敢封狀元?」於是,乾隆
只好封他為「童狀元」。
當然,這個偏旁對部首的對聯版本還有好多,主要就這兩個最有趣。那麼問題來了,一是冰冷酒的冰,怎麼就是一點?二是這是流傳甚廣的古聯,冰冷酒,一點兩點三點;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平仄對仗是有問題的,高手們,是不是?古人尚且重大意不拘小節,現在有的老師還十分糾結平仄,是不是很迂腐啊?所以儘管現在普通話已十分普及,新韻也統一,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但鑑古觀今2還是呼籲,莫走戲曲老路,自絕前途。對聯也要改革:越簡單越有市場,建議就尊循「仄起平收」這一規則就好,不知高手們以為如何?
下期預告:琴瑟琵琶,八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