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故事:屋龍

2020-08-20 騰空萬裡

周石是徽州人,膝下有三個孩子,兩個女兒已經嫁到外村,只剩下最下的兒子周欲達還沒有成親,家裡雖然不富裕,卻是吃喝不愁,米缸裡的米總是看著快到了缸底了,可依然米不見少,令人奇怪。


有一天,周石的妻子去米缸拿米做飯,看到米缸裡面盤著一條大蛇,登時嚇得神情慌亂的大叫大嚷跑出來。

周石目睹,忙至前叫她不要喊叫,讓她改做麵食。

他知道,這大蛇應是老人們常說的屋龍!據說這是家蛇!能為家裡帶福聚財的!是保護家裡的靈蛇!看到不能打,如果打了,會有報應的!自己家只有幾畝薄地,可這些年,米缸裡的米總是不見少,應是這屋龍帶來的福運!

第二天,周石至米缸觀看,那大蛇不見了,缸裡的米依然沒有見底,此後,日子一直順風順水的,家裡漸漸的富裕起來。

幾年後,家裡有了點積蓄,周石看兒子周欲達已經到了成親年紀,便想把自己的破舊不堪土房翻蓋。

幾天後,把翻蓋房子的東西準備停當,便去請了瓦匠、木匠和幾個村民至家中。


動工這天,天氣很好,幾個人都熱火朝天,開著玩笑幹著活,現場很是熱鬧。

大家正忙乎著,忽然聽到拆房的呂二驚叫一聲。

幾個人放眼望去,只見呂二臉色蒼白,驚慌失措的從牆上的梯子滑下來,嘴裡喊著:「蛇」……蛇!……

有人好信,登梯子上去查看,也驚嚇的下來說道:「好大的蛇!」

幾個人聽罷,都面面相覷,這幾個人裡,有個叫二賴子的年輕人,長的人高馬大,膽子很大,經常的捉蛇,看到人們嚇得不敢近前,便逞能的笑道:「不就是一條蛇嘛!有什麼可怕的!」說罷,登梯子上去。

此時,周石方如夢方醒,剛反應過來,知道那是自家的屋龍(家蛇)打不得的!

忙驚慌喊道:「二賴!你快下來!那是家蛇!打不得的!快下來!」

可是已經晚了,那二賴拿起鎬頭狠狠砸向那條大蛇,幾下就把大蛇砸的血肉模糊,掙扎著死去。

二賴看著被自己打死的大蛇,一副勝利者的樣子,把那條粗如手臂的大蛇從房蓋上推下去,只聽轟的一聲,周圍濺起的灰塵撲面。

幾個人方敢近前觀看,望著那死蛇議論紛紛。

而周石知道,屋龍被打死,此後,自家的好運算是到頭了!長長的嘆口氣,一下癱坐在地上。

眾人看他的樣子,便沒了興致,不再圍觀,繼續幹活。

二賴子卻是一臉興奮的對周石說道:」伯父!咱們中午就可以把這大蛇煮了,味道肯定鮮美!夠吃幾頓了!」

周石本就對他有氣,聽他說完,沒有好氣道:「你竟還想著吃!你知不知道,打死屋龍會遭到報應的!」

說罷,斜瞥他一眼,垂頭喪氣的和兒子把大蛇拖到後山埋葬了。

幾天後,拆了舊屋,開始動土蓋新房,大家忙中有序,各持其職的幹著。

過了會,正在幹活的幾個人忽然都停下手裡的活,臉現驚恐,眼睛直直的看著前方。

只見地基裡忽然爬出來很多蛇,幾個人大駭,慌忙扔下手裡的工具逃離。

周石和兒子周欲達也忙離開,遠遠看著那些蛇不緊不慢的爬走,並沒有追趕他們。

只有一條大蛇,極快的至那也嚇得瑟瑟發抖的二賴子前,抬起三角腦袋看看他,慢慢爬走了。

二賴子抹抹臉上的汗水,帶著哭腔說:「娘啊!長這麼大,頭一次看到這麼多的蛇!」

而周石望著陸續爬走的蛇,心有餘悸的感到有種不好的預感。

過了一段日子,新房蓋好了,看著嶄新的房子,可周石始終高興不起來,日子也過得一天不如一天。

原來土房子時還有一兩個媒婆上門提親,可新房子蓋好後,反而沒有媒婆登門為周欲達提親了。

周石很是煩惱,便親自登門託媒婆提親,勞心勞財的一年後,才勉強娶個媳婦過門。

而在這年,那二賴子有一天喝醉了酒,醉醺醺的不小心掉在河裡淹死了。

人們都說他是打死了屋龍才遭到報應的!便都總是告誡自己的孩子,家裡的屋龍打不得的!就是翻蓋房子,要是看到屋龍,就把它們送出去!萬萬不可打死它們!

相關焦點

  • 趙玉霞聊齋故事之十四,蟄龍
    趙玉霞聊齋故事之十四 蟄龍 淄川學者趙玉霞為您講述聊齋故事曲公想,這可能是條龍,就雙手端起書本要把它送到門外。到了門外,曲公端著書本站了好久,可那小東西蜷曲著身子一動也不動。曲公說:「是不是你認為我對你不恭敬啊?」他又把書捧回屋裡,仍然放在桌上,然後穿上官服,戴上官帽,向著那小東西恭恭敬敬地作揖,然後再端起書來送它。
  • 新聊齋:魚仙化龍
    新聊齋:化龍傳說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相傳開天闢地之後,北冥有魚,納日月精華,終化龍,直飛九重天妙音心想:真有龍現世,是不是能夠恢復冥海往日光景呢?進入到內殿,妙音發現,有一山洞,還有一大片湛藍色的水。走近飲之,發現竟是海水。地宮之內,別有洞天。妙音朝著山洞走去,發現盡頭處有棺木,棺木旁有桌椅和床榻。
  • 趙玉霞聊齋故事之十,地震
    趙玉霞聊齋故事之十 地震淄川學者趙玉霞為您講述聊齋故事牆倒屋塌的聲音,伴隨著小兒啼哭、婦女哀嚎,喧囂嘈雜,像一鍋煮沸的開水。人都頭暈目眩無法站立,坐在地上,隨著地面前後顛簸。河水翻滾,激起一丈多高的浪頭。滿城裡都是雞鳴狗叫聲。大約經過了一個多時辰,才稍稍平息下來。人們都跑到了街上,只見男男女女光著身子混雜在一起,爭著互相訴說,都忘了沒穿衣服。
  • 聊齋故事——龍無目
    龍的兩隻眼睛都沒有了,而且氣息非常微弱。當地縣令怕龍死在所轄地界而惹怒上天,打算把龍保護起來,於是命人用蓆子蓋在龍身上。龍的身體非常巨大,人們用了八十條蓆子仍然沒有把它的全身蓋滿。那條龍用尾巴反覆擊打著地面,發出很大的聲音。
  • 聊齋故事——龍取水
    曾經有一個叫徐東痴的人去江南遊歷,某天,他把船停靠在江岸,看見一條蒼龍從雲裡垂下尾巴,把江水攪動起來,波浪湧起,水隨著龍的身子逆勢而上,飛上雲中。遠遠看去,只見水光閃爍,比三匹絹布都要寬。過了一會兒,龍的尾巴收了回去,江水也頓時平靜了。就在這時,突然大雨傾盆而下,霎時間陸上的溝渠全都灌滿了雨水。
  • 聊齋志異:龍
    你相信這個世上有龍嗎?龍是華夏民族的圖騰,有人說龍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上,曾經有人親眼見過。在河北省界內的一個村莊裡,一日,忽聞晴天一聲霹靂,一條龍從天上摔了下來,掉進村中。只見這條龍身形巨大,行動起來十分笨拙,他落入一鄉紳家門口,鄉紳家的門僅可容它的身軀通過。龍從天上落下以後十分驚慌,他拼命擠著身子進入了鄉紳的家中。
  • 聊齋故事-豬婆龍
    豬婆龍其實就是揚子鱷,生活在長江,屬於瀕危野生動物。蒲松齡老先生在他的《聊齋志異》裡寫過一個關於豬婆龍的篇目,大家看看跟現在的揚子鱷有沒有區別。豬婆龍原產於西江,長得像龍,但是比龍短,能橫著飛行
  • 白話聊齋之龍
    河北地界有一條掉下來的龍爬到村裡面去了。這條龍行動十分笨拙,到某一個鄉紳的家裡。這位鄉紳的一個房間僅僅能容納龍的身軀,使勁往裡面塞才能裝下。家人都從家裡跑出來。爬到樓上想嚇跑龍,用土炮往龍的地方轟,龍才爬出來。門外面有一攤積水,大概一尺深。龍爬到水灘裡,身上塗滿泥巴;盡力想往上面跳,不過跳一尺高就又掉下來。
  • 新聊齋故事:賢妻焚鬼
    新聊齋故事:賢妻焚鬼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嶽州府有個叫陸安的寒門書生,在當地雖然有些才名,但因為家貧,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妻子。王氏走近門邊時,聽到屋中走動的腳步聲,心中很好奇,本來想敲門的,卻又停了下來,她走到窗邊,順著窗紙的縫隙往屋裡瞧去。陸秀才一臉蠟黃,幾天不見,身形枯瘦得不成樣子。他來到書櫃邊,對著掛在牆上的古畫,躬身作揖,口裡直叫:仙子美人兒,子時到了趕緊出來吧。
  • 聊齋志異——產龍
    作者:蒲松齡《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說之巔峰。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
  • 聊齋故事:《雷曹》聊齋裡唯一不恐怖的故事
    老舍先生曾經評價《聊齋志異》「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書中看似荒誕的故事其實背後都有其隱藏的真相,不過受限於當時人們的見識,很多事情不能被認知,被歸為神怪之屬,並在流傳中而逐漸變的荒誕不經。又問他住在什麼地方,回答說:「陸地上沒有我的屋,水面上沒有我的船;早上在這個村,夜晚在那個鎮了。」樂雲鶴收拾行裝準備上路,那人在後面跟著他,樂雲鶴向他告辭。那人說:「您有大難,我不忍忘記這頓飯的恩德。」樂雲鶴感到奇怪,就與他一同上路。途中拉他一起吃飯。那人推辭說: 「我一年只吃幾頓飯。」樂雲鶴更是感到驚奇。
  • 聊齋志異之咬鬼
    上一篇聊齋寫書生與山鬼相鬥的故事,這一篇聊齋依然是鬼故事,當我們走進聊齋你會發現,不管鬼神存不存在,人鬼神的故事卻永遠在民間流傳。為什麼會流傳,至少單憑人類的想像力,也就是作者蒲松齡的想像力根本無法完成。那麼,雅芙好奇故事的原型,也就是民間口口相傳的故事從什麼地方來的。
  • 聊齋志異:龍取水
    民間傳說,龍會吸取江河中的水然後再以雨水的形式降下,由於這個傳說太過神奇,所以大家對此傳說一直半信半疑的。清朝年間,有一個人,叫徐東痴,是山東人,此人十分喜歡南遊。有一次,他駕船南遊至錢塘附近。此時天色有些陰沉,徐東痴怕天要下雨,所以他將船停靠在江岸邊,準備晚上宿在附近。剛下船,他偶然回頭看去,隱隱約約看到空中的雲層中有一條蒼龍。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龍徒,龍墜,產龍
    古視屋極,可以窺天,他如故焉。經三日,忽有童孩蓬髪紫衣,叩門而入,呼其婢曰母,呼古曰翁翁。常居帷帳中哺乳,但手出金距,臂皴黑鱗,自言我三日一至。久之,又曰,我七日一至,踰時又言,我半月一至,卒曰,我一月一至,率以為常。古告之曰:「孩兒來我家為禍邪?為福邪?」
  • 聊齋志異——保住
    作者:蒲松齡《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說之巔峰。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
  • 四則清代人遇龍的故事,讓人不禁好奇:莫非龍真的存在過?
    清代文人湯用中,喜好書寫奇聞異事,於筆下寫過四則有關「龍」的故事,權且轉譯成白話文,供各位看官一閱。第一次見到龍,他自稱是八歲時,一日隨父親看望曾在他家擔當乳母的李氏,走到太湖濱時,突然聽到有渡船人喊叫,隨著聲音望去,只見水面之上浮現龍身一段,長十餘丈,粗二十圍,鱗片大如小簸箕,頭大如牛頭,但無角。頭上有兩處傷口,深可見骨。
  • 新聊齋:書生夜入火災廢屋,與女子結緣成親,醒後大病三日
    新聊齋:鬼屋娶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朝乾隆年間,在浙江嘉興有一戶姓李的書香門第,李父是舉人出身,李母是大家閨秀,知書達禮這日,李惠與家人在府中吃飯的時候又發生了爭吵,吵著吵著,李母竟忘了廚房還在生火熬湯,火苗竟意外點燃廚房的柴堆,接著很快就引燃大部分屋宅,而於廳堂內的一家三口來不及逃出,全部被黑煙嗆暈燒死了。
  • 故事:新聊齋:粉蝶娘子
    新聊齋:粉蝶娘子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古時候,白石村有個叫白老五的人。他父母生了五個兒子,前四個都夭折了。後來,他晚上睡覺時,乾脆將阿青的蟲巢屋放到枕頭邊,將那阿青捉在他身上,等阿青在身上爬上一圈,他就安靜的進入了夢鄉。阿青也極通人性,待他睡著後,就自己爬回蟲屋了。
  • 趙玉霞聊齋故事之十六 蘇仙
    趙玉霞聊齋故事之十六 蘇仙 淄川學者趙玉霞為您講述聊齋故事提示與感言:蘇女生了個龍兒,能夠使自己吃穿不愁,最後自己也成仙了。可是幾十年獨自生活,夠寂寞,也夠艱難的。
  • 夜話聊齋之《郭璞筮病》:姐姐從小生怪病不愈,原因到底為何?
    所以《搜神記》許多怪力亂神的故事主角都是他。就比如今天這篇《郭璞筮病》。故事是這樣的(有刪改):說揚州有個官員名叫顧球,顧球家裡有個一奶同胞的姐姐。這姐姐命苦,10歲的時候就生了怪病,經常頭痛欲裂,無法行走,偶爾手腳發抖好似抽羊角風。年輕的時候,顧球請遍了揚州的郎中都沒能醫治好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