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醫院實習「歷險記」(連載4)

2020-09-10 中華現代護理雜誌

7月1號, 我期盼,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我不知道,在我以後的護理職業生涯中,我能不能成為一名護士長,但我已經確定,如果可以的話,謝安慰護士長就是我想成為的那個人。


在我看來,我們護士長是個賞罰分明的科室管理者,有的時候她會很明確的告訴你,這個你做的不對,錯在哪裡?為什麼?然後讓你說說以後如何做好。


而更多的時候,她是個永不停歇的「誇誇」者(誇讚),她很善於發現每個人身上的優點,也總是在變著法兒誇獎大家。每個人的優點她都瞭然於心,也能將每個人的長處都發揮的淋漓盡致。她的誇獎,讓大家如沐春風,讓我在一個月裡見證了剛來八個月的低年資護士越越老師的快速成長,也讓我自身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感悟。也正是因為她的表揚藝術,科室裡每個老師都很自信和溫和,也都學會了誇讚與包容他人。

7月9號,兒科實習要結束了,萬般不舍,我愛你們!

科室裡的其他每個老師都很優秀,也各有各的特點:看起來有點冷酷其實人超級好的龍寶老師;幽默風趣又細緻謹慎的春娟老師;可愛美麗又非常努力的雲秋老師、媛媛老師和孫雨老師;非常溫柔又很愛笑的穿刺高手曹姐姐;攬下科室裡雜七雜八事物,雖然大嗓門實則很細心的溫老師;總是叫著減肥其實很可愛有才的萌萌老師;非常善於交流,總是機智化解家屬不滿的大橋老師;做事風風火火笑起來眼睛成一彎月牙的肖老師;拍照技能一流,號稱科室小幫手的露露老師;高高瘦瘦耐心溫柔的洪姣老師。


短短六周實習期間,我學會的不止衝封管技術,接補液、更換液體,常用護理操作,感染科臨床用藥知識,還有感染科常見疾病的診斷、臨床表現、治療用藥護理等,原來,將書本的知識不斷應用於臨床中,是如此讓人愉悅的事情,人們總說實踐出真知,誠不欺我!


到底什麼樣的帶教才可以稱之為成功的帶教呢?我想,它不是僅僅靠帶教老師的才識和努力就行的,它靠的是整個科室的工作和學習氛圍,每個護士之間團結協作的精神。作為一個本來對護理行業心生退意的實習生,潛移默化間被這些老師們成功地轉變已有觀念,並且開始對未來從事護理行業充滿希望與信心,也許,這就是帶教的最大成功,也是實習的最大意義所在吧!


那種被大家認可和溫暖的感覺,被病患依賴的感覺,被家屬全心全意信任的感覺,那種發自內心的欣慰、愉悅和成就感是如此妙不可言!在此,以我的切身感受現身說法,想對那些還在岸上觀望依然迷茫的護理同媛們說:滿心歡喜地來吧!不要擔心不要畏懼,護理這個行業很棒,護理人更棒,它,真的值得你擁有!

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我愛護理!

(連載結束)


想了解更多資訊,歡迎關注我們的今日頭條號(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和微信公眾號(cjmn2015

歡迎您到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平臺投稿:cjmnwx@vipcjmn.net

相關焦點

  • 實習雜談(二)
    不過直到實習結束再也沒下過雨。這裡也沒有衛生間,要方便,得去對面十來米遠處的一個豬圈裡解決。房子和豬圈之間是菜地,晚上小便一般不去豬圈——誰也不想打攪豬兄的秋夢,而是就地解決。想想魯迅當年也幹過這種事(見《兩地書》),何況我們不但解了一急,還綠了蔬菜,於是乎也就心安理得。最痛苦的是洗澡也得到豬圈。因為水龍頭只有一個,就在豬圈旁邊。
  • 授權連載《生活在火熱激情裡》(1):天野醫生詮釋日本「醫道」
    本書的著作權(版權)屬於天野篤醫生個人,非經同意,他人不得出版或作更改,不得複製和轉載等。特別授權「浩說東瀛」公眾號和頭條號連載本書全部內容。註:末尾附本書目錄序言你能用「為社會,為他人」做為生活目標嗎?
  • 授權連載《生活在火熱激情裡》5 日本天野醫生詮釋「醫道」
    本書的著作權(版權)屬於天野篤醫生個人,非經同意,他人不得出版或作更改,不得複製和轉載等。特別授權「浩說東瀛」公眾號和頭條號連載本書全部內容。我剛當醫生的時候(1983年)沒有人像現在這樣稱呼患者叫「患者先生/女士」,彼此屬於「醫生老師和病人」的關係,醫生是權威,病人是聽話服從的角色,仿佛像家長式領導(paternalism)這個詞所描述的一樣,在一種「所有聽我的」的狀態下,患者完全不能對醫生的指示和做法有任何異議。補充一句,當時醫生這個領域基本沒有女醫生,屬於典型的「男性社會」。
  • 實習醫生的一次違規操作,讓護士擁有了震撼「第一次」
    「別怕,沒事的,記住你現在是實習醫生。」我低聲跟她說。L是我們醫院的實習護士,平常工作比我還勤快。這次看到我在朋友圈裡發的動態,L感覺自己可能會留下遺憾,我便想到這個主意——帶她來看看!我們醫院屬於二甲醫院,科室比較少,沒有婦產科也沒有兒科的病房,平常見不到孕婦和兒童患者,所以我們醫院安排我們實習醫生到婦幼保健院來實習婦產科和兒科,然而,並沒有安排實習護士來。叮!電梯門打開了,8樓。
  • 護理生實習札記(一)
    舅舅和舅媽來火車站接的我,我看著窗外的熙熙攘攘,車輛川流不息,來了大城市,站在區人民醫院的樓下,16層高的樓,我抬頭望,一層一層數著,直到陽光刺到眼睛,醫院的電梯總是很慢,人卻還多,每個人都在這炎熱的天氣裡顯得格外暴躁,即便是空調一直對著吹。 護理部在十二樓,這一層本來也是病房,由於閒置,被當做行政及後勤辦公室。
  • 「小蝌蚪」歷險記
    小蝌蚪歷險記 首先以「小蝌蚪」的形式與大家見面了,經過長途跋涉我終於來到了讓我心動已久的姑娘的身邊,此刻她的身邊也包圍了許多像我一樣的愛慕者,我不管那麼多,拼命的抱著她,往她的懷抱裡鑽,這樣其他的小蝌蚪就鑽不進來了,經過一定的時間,我們倆結合了,正式的完成了人們所說的受精的過程,此時我變成了人們所說的受精卵
  • 連載:上流租客(4)
    連載:上流租客(3)第4集:車子駛進小區,戴著白手套的保安齊刷刷地敬禮,洪女士故意驚呼道,「嚯,這陣勢,這小區物業費不便宜吧。」
  • 授權連載《生活在火熱激情裡》1:「日本」天野醫生詮釋「醫道」
    本書的著作權(版權)屬於天野篤醫生個人,非經同意,他人不得出版或作更改,不得複製和轉載等。特別授權「浩說東瀛」公眾號和頭條號連載本書全部內容。註:末尾附本書目錄序言你能用「為社會,為他人」做為生活目標嗎?
  • 兒童肺炎進入高發季!孩子有這個壞習慣,趕緊改
    ℃以上);咳嗽:起初為刺激性乾咳,繼而咽喉部出現痰鳴音;痰多:大部分小兒不能自主咳痰,或咳嗽時可伴有嘔吐痰液;氣喘:呼吸表淺、增快,病情加重可見鼻翼扇動、三凹徵等。 唐普潤主任告訴廣衛君,一方面,由於肺炎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表現為發熱、輕微咳嗽等,容易被當成小感冒;另一方面,孩子生病期間,免疫力下降,無法抵禦致病菌(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等),導致肺炎發生。
  • 微小說:年輕的實習老師
    文|果果又到一年開學時,幼兒園新來了一個實習老師,看上也就十八九歲的樣子,扎著一個馬尾辮,戴著黑框眼鏡,皮膚有點黑,大大的眼睛很是靈動,喜歡穿樸素的衣服,一臉的真誠,給人的感覺還不錯。年輕的實習老師有次在孩子們做遊戲的時候坐在小萌身邊,想跟她說說話。
  • 醫院見聞(11)
    年輕的實習醫生給我做入院登記,問了很多甲狀腺腫瘤相關症狀,我一律回答沒有。醫生奇怪的問:「那您是怎麼進來的?」,我心裡答道「我是開感冒藥進來的,你相信嗎?」給我開住院證的主任是耳鼻喉科大主任,也是全國數得上的專家,我猜想想是不是他給我做手術。
  • 義大利兒童去年11月感染新冠,中國不再背鍋
    據悉,在2019年11月21日,米蘭一個正在上幼兒園的4歲兒童出現了咳嗽和感冒的症狀。但是,這並不是該季節的常見病,就立刻引起了家人的注意,之後因為嘔吐和呼吸困難,所以在11月30日時前往醫院就醫。隨後在米蘭大學研究人員抽查樣本進行基因測序後發現,這名4歲的兒童的可能是當地第一名新冠肺炎患者。
  • 我的外婆 (二) 連載
    我和我的外婆 (二)要說我的外婆,得先從我外婆娘家開始說起。我的外婆娘家離我家不算很遠,她就出生在那邊一座名叫「候家窯上」的小村莊。村莊坐落在小山梁上的一處向陽的拐彎處,在地勢稍微開闊的層級梯田上,稀稀拉拉的蓋著十幾套小院落,住著十幾戶人家,據說是因村莊背後長期存在有幾孔土窯而得名,那是以前舊社會給地主家種地放牧的佃農存放農具物資、臨時入住避雨歇腳的地方。
  • 授權連載《生活在火熱激情裡》4 日本天野醫生詮釋「醫道」
    Atsushi)發行人 澤田浩發行公司 株式會社7andi出版社中文翻譯 侯軍/張儉中文印刷 株式會社曉印刷中文印刷時間 2020年8月* 本書日文版2014年2月第1次印刷發行,2014年4月第8次印刷發行如果對本書籍中文翻譯內容等有任何意見
  • 噩夢醒來是曙光 ——戍守新疆歷險記之十
    接診教授是西京醫院耳鼻喉科王錦玲主任。王教授是我國耳鼻喉科泰鬥姜泗長的傳人,在軍內外知名度很高。她仔細檢查了我的鼻腔,詳細詢問了我的病史,然後開了一張拍攝X光照片的申請單,囑我去放射科拍片子。我們一行在陝西省軍區宣傳處長王忠義、幹事魏季棉的引領下,登上放射科的4樓拍攝X光照片。
  • 長篇連載|《域外隨筆》——說說美國那點事(九)
    美國對於貧困階層未成年子女救助還有一項舉動,如果有兒童被醫生診斷為營養不良,兒童家長馬上就可持診斷證明在醫院申請,為孩子領取免費營養券。政府發放免費營養券是為了給未成年人補充營養,保障其健康成長。應該說,政府的用心和努力都是好的。但遺憾的是,營養不良孩子的家長常是不合格的家長。
  • 重裝五臺山(連載
    重裝五臺山(連載)-南線山脊沙棘林,五臺山這裡盛產沙棘,也有不少加工廠把沙棘加工成沙棘汁售賣,酸酸甜甜的還不錯,蠻好喝的。重裝五臺山(連載)-從南線山脊可以看到附近的村莊和東臺,只要沒有雨雪,五臺山向來都是藍天白雲的天氣。
  • 醫院見聞(4)
    在醫院的那些日子裡,見過形形色色的病患,幸運的病人經過治療康復離開,不幸的那些人永遠離開了。每當有病友康復出院,我都真心為他們高興。家屬們收拾東西的動作都透著輕快,病友離開時,也會開心地和同病房的人道別,祝大家早點出院回家。當我第一次看到有病友去世,不僅害怕而且過後心裡無比難受,要好幾天才能緩過來。時間久了見得多了,也慢慢不再害怕,但是那種壓抑的感覺依然不減。
  • 連載:怎麼活才是有意義-2(看故事學心理)
    -不確定感激發對宗教的認同(內容過於真實,可能引起心理不適)故事他說:「沒有了,其他都很正常,你嫂子還問我『我怎麼回事啊,哪裡不舒服』。」---讓我想一想,欸,也就是最近的事情吧,當時也是你嫂子要求我去的,說每年都要體檢一次,反覆說了幾次,直到我煩了,才不得已去醫院。去醫院很煩的嘛,又是排隊,又是抽血什麼的。」 「有體檢報告嗎?可以拿來看看嗎?我以前是學醫學的,東哥你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