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故事:李大伯的生活經

2020-09-03 山含情水含笑

本人物圖片來自網絡,以下圖片為李大伯菜地剪影

果園裡一人一狗,怡然自樂

李大伯綠油油的菜園

李大伯自製的茶几和沙發

李大伯今年已經七十五歲,身體高瘦,說話嗓音宏亮,眼不花耳不聾,完全不像年過七旬的老人。

在村人的眼內,李大伯就是個「怪人」,放著家裡寬敞的平房不住,一年四季偏要住果園小房。自家辛辛苦苦種的菜,白白送給別人。

李大伯有三個兒子,都在政府部門工作。兒子多次接他到城裡住,被他拒絕了,他說:老家住慣了!

李大伯年輕的時候,由於孩子多,負擔重,為了多增加點收入,他自學了廚師。靠著這門手藝,後來他去鎮上一個單位食堂去做飯,這一幹就是十幾年。

儘管有了養家餬口的職業,但家裡的十幾畝土地,他照樣耕種,一點也沒落下。

村人說,這老李非累死不可。

但他非但沒累死,反而越活越年輕。

兒子長大成家後,李大伯回到了家開始種植果樹。

果樹結果後,他在果園蓋上幾間小房,吃住在果園。這一住就是十多年。

前幾年,果樹老死了。村人原想著這回他該回家住了,但讓人沒想到的是,他依然住在果園。

別人問他原因,他說一個人住慣了,這裡清淨。在地裡種點菜,自己幹自己吃,綠色健康,還能鍛鍊身體。沒活時,到地邊轉轉,吼吼嗓子。

他把菜地整治的十分平地,每一片地該種啥,規劃的十分科學。地裡大蔥、白菜、西紅柿、黃瓜、豆角應有盡有。剛掛果的蘋果樹、櫻桃樹、梨樹枝繁葉茂。

他說,種幾棵果樹主要是為了吃。種點菜自家吃不了的話,送給大夥。現在生活好了,兒子們都有工作,咱也沒啥負擔,身體也沒啥病,政府還給咱發養老金。像咱這年齡,只要有副好身板,就是給兒女攢下了錢。有人讓我把吃不了菜賣了,其實那賣不了幾個錢,送給別人,還能落個人情。世上有些事,是靠錢買不來的。

相關焦點

  • 暖心故事:「糊塗」的娘親
    八十多歲的奶奶又教訓起六十多歲的大伯。「媽!我沒偷,你那一百塊錢不是昨天給我老李嬸子了嗎!」大伯答道。「我昨天連你老李嬸子面都沒見!咋給她錢?你是不是在說謊?」奶奶問道。大伯仿佛像做錯了事的孩子,向奶奶認錯道:「媽!我錯了!昨晚陳叔說家有事,來借錢,我口袋不放便,見你睡著了,不想打擾你,就從你枕頭下拿了一百錢。」「都六十多了,還不老實!
  • 大伯遇上了狐狸精
    可大伯夫婦都想有個兒子。聽母親說,大伯常到大山裡採藥.當我一歲半的時候,大伯就從大山裡領回了一個兒子,那孩子已經能走路,會叫人了。大伯母問:「這孩子是抱的還是撿的?」大伯說:「就是我的親生兒,他媽是狐狸精,不能見人,領回來自已養。」大伯母可不依,這事沒同老娘商量,誰知你到大山裡同別的女人亂搞,有了私生子,帶回來就是了,老娘不同意。大伯說;:「是狐狸精迷住了我,同我睡了覺.為我生了兒子。
  • 《以家人之名》暖心大結局
    迎來了暖心大結局應該只有這個結局才更符合以家人之名啦。李尖尖心目中的戶口本,成真了。子秋光明正大光明的上了老李家戶口本,賀梅和李海潮其實很般配的。相互關心和愛護的感覺真的很暖心。不生活在一起,偶爾過節團聚,對他們來說是更好的。放手也是一種愛。
  • 胡謅二大伯
    這個故事得講給大家聽,因為是小時候母親經常講的一個最為經典的故事之一。和我一起玩耍的兒時朋友大多也能講的下來,所謂經典就是其內容具有極強的邏輯推理並寓意深長,令人深思…… 胡謅二大伯 從前,有一戶人家,母子二人生活,兒子名曰常山,年齡十歲,讀私塾,現在應該是小學三年級學生。因為學習成績不好,在學校經常挨先生的訓斥,甚至打罵,也常常哭著回家,儘管家庭條件不是太好,但是母親對他的教育信心卻有增無減,一直鼓勵其下工夫努力學習。
  • 故事:大伯不是爺爺的兒子,但爺爺依然把大伯當親兒子疼
    那個王大爺對我們很好,但是他的幾個孩子都不待見我們家的人,從來都不會給個好臉,尤其是對大伯,他們只要逮著機會就要惡狠狠挖苦諷刺大伯一番,總說大伯是私生子,是奶奶和他們爸的私生子。奶奶緘口不語,提著拐杖狠狠地打了大伯,說大伯是個沒良心的東西。然後奶奶就自己躲在一邊哭了,大伯繼續背負著這樣的罵名活著。10年前,爺爺因為生病就去世了,這麼多年,奶奶沒有什麼變化,一直和大伯,我爸住在一起,因為那家人天天在村裡傳大伯的謠言,最後大部分村民也跟著亂說了,所以大伯一直娶不到媳婦。
  • 農村大伯一家的狗血故事比電影還精彩,純樸背後的無知和無恥!
    昨天寫了我們家的童養媳奶奶,那麼接下來就講一下我奶奶五個子女的家庭故事。其實這些事情基本上也是在我長大結婚之後才知道的。聽完之後簡直顛覆自己三觀,真的沒想到,狗血般的故事情節原來離我這麼近... 我家的大伯,老實憨厚的一個農家漢。談的第一個對象,長得牛高馬大,堪稱是那個時代的典型完美兒媳,因為能幹體力活,好生養!但因為一個小小的意外就此告吹。說說原因吧!
  • 我可憐的大伯
    大伯從墓地回來以後,就開始出現咳嗽,以為是感冒就沒有太在意,在家躺了幾天也沒見有什麼大礙,心裡琢磨著:「請假回家掃墓,請一天就扣兩百塊錢,在家躺著也是閒著,還不如去工地上幹活,興許感冒就好了。」我堂哥過年那會剛貸款十一萬首付買車,每個月還需要還車貸四千塊錢,他老丈人已經給了五萬塊錢,自己的兒子買車他也沒幫上什麼忙,生活上萬不可再麻煩兒子了。
  • 大伯和他翻新老屋子的故事
    大伯年輕的時候,要去外地工作,一家人就搬離了家鄉。由於當時的交通不便,一些破舊的簡單家具就遺留在了家鄉裡的一所房子裡。這是一座上個世紀70年代末建的的房子,當時在全村屬於最好的,全磚全瓦,沒有半點泥胚。四十年過去了,只是簡單修繕過幾次,但是牆體、梁檁、椽子、門窗等都沒有換過的。這所房子中間時間,只有爺爺奶奶住過一段時間,大部分時間都是空著的。
  • 李木蘭的退休生活之八
    李木蘭有些緊張地看著兒子,怕又出什麼么蛾子。果然,兒子說,「媽,我給您介紹一個人!」「誰?」李木蘭心裡「咯噔」一下,懸在了半空中。「當,噹噹當,當! 歡迎何霄小姐閃亮登場!」隨著兒子的吆喝,一個高個姑娘閃了出來,彎腰給李木蘭行了個大禮,說,阿姨好,我叫何霄,藍劍的正牌未婚妻!姑娘個子是高,但也有些胖,圓乎乎的臉蛋上眼睛很小。李木蘭沒接她的話,只是冷著臉問兒子,什麼時候耍的?
  • 故事: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詭」,說說我那個漆匠大伯的離奇故事
    文/全民幻想我大伯是漆匠,給他外公家漆壽材。開工上漆頭一天,大伯外公家小孫子對著棺材頭就是三腳「咚咚咚」。晚上吃完飯後舅舅問這棺材應的快不快,我大伯就說了白天的事,並說怕是不出三年這棺材就要用了。第三個年頭剛到,這棺材就出大門上山了。
  • 世外高人李老道
    李老道又名李神仙,在我們這裡是老一輩心裡的聖人,從小聽過他的故事。數不勝數,可以說是聽著他的傳說長大的。聽老鄉長說李老道是從外鄉來的,在他們那個年代沒有一點真本事,那可是會被本地人欺負的,李老道不但沒有受到欺負,還穩穩的在我們鄉裡住了下來,所有人都知道這個老道士是有真本事的人。
  • 故事:孩子別怕,我帶你爸爸回家
    而其他三個人都比他幸運,經醫院救治,均已脫離生命危險。李大伯說,交警部門的事故認定結果還沒有出來,李健的遺體暫時還得留在這裡。當時,出事的地方還屬於貧困縣,各項基礎設施都不完善,根本沒有真正的太平間,於是就有幾個社會上的人找了一處廢棄民房,專門用來存放屍體。
  • 我的大伯家
    (一)我爸爸的哥哥我管他叫大伯(二)大伯曾經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兒時得了肌肉萎縮症,成了一個只能杵著拐杖的人二兒子殺了人,入獄判了死刑,骨灰就撒在我們鎮子邊的河裡小兒子成了家,養活著整個家庭。(三)我初中,也就是十年前,我爸媽出去打工,把我弟和我放在我大伯家住了四年。
  • 故事:大伯逼我拋下男友另嫁人,發現他目的,我怒懟讓他羞愧溜走
    本故事已由作者:老叻,授權每天讀點故事app獨家發布,旗下關聯帳號「談客」獲得合法轉授權發布希麼李大炮鬼難纏,遇到我這個大神仙,都得乖乖地任我擺布。2剛吃了晚飯,劉振武就到了二弟劉振文家裡,劉彤彤即刻感到大事不妙。令她驚訝的是,這次大伯的態度卻出奇的反常。他並沒有責備她,反而溫和而風趣地問,「彤彤,大伯就那麼可怕麼?這麼大姑娘了和男孩子談戀愛很正常,怎麼一看見我就嚇跑了呢?」
  • 我的爸爸是小男人——暖心故事兩則
    所以今天分享的兩個暖心故事,是來自同學的。故事一:上大學時,我的舍友用了一支很卡通的筆。大家都說好幼稚。「這是我爸爸給我買的!」那自信、美麗又傲嬌的眼神,至今我都記得。閨女都上大學了,爸爸還把她當成小女孩寵著,遇見好看的筆也給閨女買下,真令人羨慕!
  • 不問三九暖心治癒作,盲人少年和學霸哥哥的故事,青春恰到好處
    不問三九暖心治癒作,盲人少年和學霸哥哥的故事,青春恰到好處。本期安利一部青春純愛《陳年烈苟》,我們是對方的小狗,哥哥弟弟暖心陪伴,太治癒了。成長中的磕磕絆絆是為了讓故事的主人公成為更好的人,也更懂得感情的人。
  • 我爸爸出軌大伯的老婆,我怎麼辦
    有人說這個故事開始於什麼時候,,,,,但我想說,這不是故事❗這是事實❗最多充其量,可以被稱為歷史事件罷了❗ 其實有些話憋在心裡很久了,不敢說,也不知道和誰說,張不開口,怕人笑話但心❤裡又憋的實在難受,,,,,, 我的父親姓王,身高185cm,體重多少具體我也不知道職業,農民,農民種地嗎,自己也會養些,雞鴨豬驢,還有羊,牛,,,
  • 故事:媽,善良很貴,不是給大伯這種親戚浪費的
    父親很著急和擔心,讓曉梅去找大伯們,請他們去村路上找一找,看一看是不是半路上出了什麼事。叔叔們答應了,曉梅也跟著他們的屁股後頭,卻聽到大伯們議論:「那女人可能熬不住,丟下老公孩子不回來了……」大伯們完全沒有顧慮到身後的曉梅,說了很多難聽的話。曉梅聽了怒火中燒,忍不住和大伯們吵起來,沒想到,大伯們甩手回家了,讓曉梅自己一個人去找母親。
  • 故事:生意經(百姓故事)
    ,這天,兩人做成了一筆生意,趙老闆做東請李老闆吃飯。」李老闆最不服趙老闆的生意經,但對他炒股的精明勁倒十二分地佩服,灌下一口酒後說道:「生意經暫且不念,誰對誰錯日後見分曉;倒是炒股我可要老兄你多支幾招。」
  • 李木蘭的退休生活之六
    李木蘭決定擯棄雜念,好好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可是,當她看到那群旅遊夥伴後,便開始懷疑這簡單純樸的願望是不是要落空了:七月的天氣,這群大媽穿著衝鋒衣,墨鏡口罩遮面,感覺就是一支生化部隊,每人拖一個特大箱子,手上還挽著兩三個口袋。相互之間見面就問,道具帶齊沒有?道具?這不會是一個民間演出團體吧?芝芝笑道,道具是她們照相的服裝。她們那是熱愛生活,你得學著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