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白嘉軒是小說《白鹿原》的主人公,也是宗法社會最後一茬族長和衛道士,他恪[kè]守傳統仁義道德,內心倔強、堅定,但又古板的不近人情。他在亂世處變不驚,又能在變革中堅持本分。&34;。白嘉軒一生經歷了辛亥革命、軍閥混戰、大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土地改革等近現代中國社會的大事件,見證了白鹿原幾十年滄桑變遷和風雲激蕩、波瀾壯闊的民族發展史。
註:以下插圖除說明外均來自電視劇《白鹿原》劇照
正文
&34;陳忠實老先生開篇以《百年孤獨》式的經典開頭,把讀者帶入二十世紀初舊中國古老而又神秘的鄉土世界。白嘉軒是個孝子,在&34;的時代,為了傳遞香火,他遵從父親遺願,在父親去世僅兩個月後就娶了第五房女人。新婚之夜他不顧衛家三姑娘的苦苦哀求強行同房,結果害的一個體魄強健的女人得了心病,變得半瘋半癲,最後溺死了。儘管對衛三姑娘的死有一絲負罪感,不過在白嘉軒眼裡,女人就是個傳宗接代的工具。就像窗戶紙破舊了,撕下來再糊上一張完好的即可。
俗話說&34;。家勢衰敗、倒黴透頂的白嘉軒終於等到了翻身的大好機會——他竟然鬼使神差般地發現了祖輩傳說中的&34;,冥冥之中的神靈似乎要來救助白家了。但謀事還在人,沉穩而又不失狡黠[xiá]的白嘉軒自導自演了一出換地的好戲,他&34;,最終如願以償地把父親的靈骨遷到風水寶地讓白鹿精靈去滋潤。為了避免走漏風聲、節外生枝,白嘉軒在換地這件大事上連他的親娘也要瞞著,可以看出,他是個為達目的而不惜代價的狠心人和&34;謀家。
接下來,白嘉軒的運勢果然順風順水,很快就發達了。他先是迎取了第七房媳婦仙草,還靠種植罌粟(大煙)發了財,接著仙草又給他接連生了兒子、女兒,白家變得家業昌盛、人丁興旺。在種植大煙這件事上,白嘉軒肯定知道那是害人的東西,但為了家道中興,也為了彌補他以前連娶六房女人的虧欠,他還是昧著良心種了。表面上他還打著種藥材的名義,不經意地裝著他並不知道種的就是大煙,這是白嘉軒根深蒂固的小農意識在作祟。天道好輪迴,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的長子白孝文後來竟然會因吸大煙而敗光家產。
人活著就是為一張&34;,這對白嘉軒尤為重要。為了李家寡婦六分水地的歸屬,白嘉軒和鹿姓第一大戶鹿子霖打了一架,甚至鬧到要打官司的地步。最後還是白嘉軒的精神導師、白鹿原的&34;——他的姐夫朱先生調和了這場糾紛。白嘉軒對辛亥革命失去皇帝後怎麼過日子沒了主意,還好朱先生及時擬定了族人過日子的《鄉約》章法,他又有了主心骨。白嘉軒翻修祠堂、興辦學堂,修補村莊圍牆,重振了白家的門面,強勢地刷了一下族長的存在感和影響力,在原上真正樹立了他的權威。
&34;事件後,白嘉軒當上了縣參議員。不過他既不懂民主,也不懂政治,只願&34;、&34;,繼續當好他的族長,按他自家的活法去做他要做的事。白嘉軒是中國舊式農民的典型代表,他處亂不亂,始終保持著淳樸的勞動本色。無論是軍閥混戰時期烏鴉兵作亂、大革命時期鬧農協、還是&34;土匪打搶,他都能泰然處之,保持內心安定,做好本分。白嘉軒對什麼民主意見、民眾參政的新制度,既陌生又覺得奇怪,在他眼裡全不如一個&34;說了算。放著老祖宗留下來現成的《鄉約》不用,搞一些花裡胡哨、華而不實的東西,讓他很不理解。
白鹿原的牌坊
更讓白嘉軒難以理解的是,在白鹿原的&34;黑娃看來,白嘉軒的&34;,雖然一身凜然正氣,與人為善,但卻讓人望而生畏、難以親近。白嘉軒那隻打著&34;旗號的手,伸得太長、管的太寬太嚴了,這讓自在慣了的黑娃覺得壓抑和難受。擺脫了白家束縛的黑娃在田小娥那裡找到了自我,但他們的結合是對以白嘉軒為首的宗法勢力的挑戰,所以被打壓和冷落。因為族規禁止一個不三不四的女人進祠堂拜列祖列宗。為了讓黑娃拋棄田小娥,白嘉軒甚至還答應要為他包辦再娶一房媳婦——為了你好,逼得你無路可逃。白嘉軒的善意並沒有讓黑娃回心轉意,反倒更激起了黑娃對他的反感。後來做了土匪的黑娃讓弟兄打斷了白嘉軒又硬又直的腰杆,算是報了不讓田小娥進祠堂的&34;。
白嘉軒對子女管教之嚴厲近乎冷酷與偏執。長子白孝文新婚後貪色造成身體虧空,白嘉軒就對兒子說&34;白嘉軒不能容許他培養的預定族長接班人有任何不檢點或德行有虧的行為,這是一個預備族長必須承受的。白孝文也想去新式學校讀書,去闖蕩遠方,但他的族長父親已經為他鋪好了這輩子的路——就是打理家事、繼任族長。在白嘉軒的強勢教導下,白孝文其實一直活的很憋屈和壓抑。這種壓抑一旦受到誘惑就很容易爆發,所以他和田小娥偷情,看似偶然,實則是白嘉軒壓迫式教育失敗的必然。
對於把&34;看得比命還重要的白嘉軒而言,白孝文的墮落對他無疑是一個致命打擊,這種恥辱比在他的臉上抹屎還要讓他難受。惱羞成怒的白嘉軒用刺刷狠狠地抽打這個不爭氣的兒子,發洩心頭之恨。走投無路的白孝文硬著頭皮去向父親借糧,卻遭到了父親的無情拒絕。最讓人心酸的是,孝文媳婦臨終前對阿公說的一句話&34;老婆仙草臨終前想見在外的兒女最後一面,白嘉軒卻不允許這兩個&34;子女盡人倫之孝,母親白趙氏說白嘉軒&34;。白孝文的破罐破摔,和父親白嘉軒的冷血無情有直接關係。如果沒有了人情味,再崇高的仁義道德也會變成&34;的工具。
敗家子白孝文,熬過了人生最痛苦的一刻,淬火後百鍊成鋼,竟又重新發跡了。白孝文攜新妻重回原上認祖歸宗,榮光無限,白嘉軒的臉面又被找回來了。白、鹿兩家在原上的明爭暗鬥,就像一幕幕大戲,你方唱罷我登場。&34;。白嘉軒後來弄清了孝文墮落的原因是鹿子霖搞的鬼,但他看破不說破,還要以德報怨搭救鹿子霖,要在心理上徵服這種心術不正的人,讓&34;正如他的那句名言&34;。
白嘉軒隆重迎接了浪子回頭的黑娃,因為黑娃已脫胎換骨、學為好人。白嘉軒說,凡是生在白鹿村的人&34;,這源於他對宗法族權的自信和執著。但很快,大變革時代來了,解放戰爭期間族人逃壯丁,白嘉軒也只好撂了族長的挑子,兵荒馬亂的世事讓他無力回天。接著,新中國成立,民主和公權登上歷史舞臺。兒子白孝文做了比他這個族長大得多的官,白嘉軒眼見黑娃被殺卻無能為力,他管不了那麼多了。他的精神導師朱先生也已作古,白鹿原族權統治的時代也該落幕了。
白嘉軒一生耿直做人,嚴於律己,慷慨助困,堪為族人表率。他除了欺騙鹿子霖換取風水好地之外,一輩子沒做過見不得人的事。這樣一位在私德上幾乎無可挑剔的人,卻過於古板、冷酷無情,失去了太多親情,所以不是一位好丈夫、好父親。至剛易折。在歷史變革大潮面前,白嘉軒因循守舊,試圖以內聖外王之道維護族權,終歸是徒勞和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