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上二百戶人家,一千多口人,每一個人,個性鮮明,濃墨重彩而其中,黑娃與田小娥這對苦命人,無疑是最為苦痛悲愴的。
黑娃是白鹿原上悲劇色彩非常濃厚的一個人,黑娃一生,叛逆、回歸、慘死,在黑娃的前半生,作者用了兩件事成功把黑娃的人物靈魂塑造的有血有肉,有筋有骨,一件事就是黑娃說「白嘉軒的腰杆子太硬」,另一件事就是「黑娃第一次吃到冰糖」。
父親鹿三作為白家的長工,東家白嘉軒永遠將腰杆挺得筆直,讓黑娃一直害怕。這種壓抑、不平等的成長環境,很直接地對黑娃的心理造成影響,激發他本能的反抗與叛逆。也為他後來當了土匪把白嘉軒的腰打斷埋下了伏筆。
白嘉軒看起來似乎是一個比較完美的人,恪守禮教,重振祖業。辦學堂,立鄉約,憐貧惜弱,勤儉持家,毫無爭議他絕對是一個合格的族長。
然而從小說開篇不佔太多篇幅的前六次婚姻中,就可以細細品味出這背後的殘忍。打著「白鹿精靈」的旗號,傳揚自己是有「天命」,其實也掩蓋不了他種罌粟發家的事實。
白嘉軒看出白孝文好色,不讓他過正常夫妻生活,讓他媳婦和奶奶一起睡。後來奶奶想要孫子,又天天站在窗戶邊催他和媳婦兒關燈睡覺。
看似忠厚寬仁,但在得知白孝文與田小娥媾和後,將他逐出家門,然後掇鹿三殺死田小娥。
看似不爭不搶、無欲無求,其實冰冷無情、近乎瘋狂。黑娃、鹿三、田小娥的死與白嘉軒脫不了干係,白孝文的妻子最後餓死也時候白嘉軒一手造成的。
放養的黑娃天生就有一顆野性的心,這顆心被鹿兆鵬的一顆冰糖喚醒,黑娃進入學堂後,鹿兆鵬送給他一塊冰糖,黑娃吃了之後哭了,這是他第一次吃到這麼好的東西,這塊冰糖喚起了黑娃心底的欲望,從而牽動起他原本的野性,忽然跳起來說:我將來掙下的錢,先買狗日的一口袋冰糖。
冰糖是黑娃對於未來更好的生活的一個具象的理解,也是他與白、鹿兩家的差距的一個體現,出身卑賤的他只能用對以後的許諾來解眼下的讒。
然而在他當了土匪打劫到了一大桶冰糖以後,他不準自己的弟兄吃,並朝著桶子裡撒了泡尿。「
他毀掉冰糖的同時,也掙脫了自己心中的那層束縛,洗劫白鹿村時,他讓自己的手下打斷了白嘉軒的腰,因為他一直懼怕白嘉軒的原因正是白嘉軒的腰挺的太直了。其實白嘉軒何止是腰挺的直,他直挺挺的背後是對黑娃長久以來威嚴與壓迫,冰糖對他的束縛、白嘉軒的腰對他的壓迫,在那一刻都消失了。
黑娃就像是那個時代被遺漏的人,他仍然保持著天性的靈光,沒有被世界改變,還呈現著人性最原始的一面,當一塊冰糖,喚起他的欲望,從而牽動他的野性,就開始了他與別人不同的人生,這種欲望的喚醒,就像白嘉軒種的罌粟花一樣,美好的但也是可怕的,這種喚醒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可以改變自己也可以毀滅自己。
《白鹿原》描繪了一個在傳統儒家文化的浸養下,恪守著耕讀傳家祖訓的家族,在半個世紀以來的反抗。他們與傳統倫理禁慾對抗、與宇宙自然災難對抗、與自身命運走向對抗。歷史的原本面貌、人物的悲歡離合、命運的苦難輝煌,共同勾勒了一出蒼涼的圖景。
渭河平原上五十年的風雲滄桑,舊文化,新思潮,傳統與現代的博弈在厚重的土地下暗暗角力。這不僅是白鹿原上人們的蒼涼,不僅是火熱的西北土地上的蒼涼,那是這段歷史下一個民族的蒼涼。
如果你也想感受這部書的魅力,走進那個特殊時代背景下的白鹿原,請一定不要錯過這本無刪減的《白鹿原》。只要38元,不過一杯咖啡錢,你便能領略其中的風採,親自品味黑娃的叛逆,白嘉軒的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