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白嘉軒看似忠厚仁義,其實冰冷無情,至少害死4個人

2020-08-20 千裡月明

白鹿原上二百戶人家,一千多口人,每一個人,個性鮮明,濃墨重彩而其中,黑娃與田小娥這對苦命人,無疑是最為苦痛悲愴的。



黑娃是白鹿原上悲劇色彩非常濃厚的一個人,黑娃一生,叛逆、回歸、慘死,在黑娃的前半生,作者用了兩件事成功把黑娃的人物靈魂塑造的有血有肉,有筋有骨,一件事就是黑娃說「白嘉軒的腰杆子太硬」,另一件事就是「黑娃第一次吃到冰糖」。



白嘉軒:腰杆子直的表象下是近乎瘋狂的冷漠

父親鹿三作為白家的長工,東家白嘉軒永遠將腰杆挺得筆直,讓黑娃一直害怕。這種壓抑、不平等的成長環境,很直接地對黑娃的心理造成影響,激發他本能的反抗與叛逆。也為他後來當了土匪把白嘉軒的腰打斷埋下了伏筆。

白嘉軒看起來似乎是一個比較完美的人,恪守禮教,重振祖業。辦學堂,立鄉約,憐貧惜弱,勤儉持家,毫無爭議他絕對是一個合格的族長。



然而從小說開篇不佔太多篇幅的前六次婚姻中,就可以細細品味出這背後的殘忍。打著「白鹿精靈」的旗號,傳揚自己是有「天命」,其實也掩蓋不了他種罌粟發家的事實。

白嘉軒看出白孝文好色,不讓他過正常夫妻生活,讓他媳婦和奶奶一起睡。後來奶奶想要孫子,又天天站在窗戶邊催他和媳婦兒關燈睡覺。

看似忠厚寬仁,但在得知白孝文與田小娥媾和後,將他逐出家門,然後掇鹿三殺死田小娥。

看似不爭不搶、無欲無求,其實冰冷無情、近乎瘋狂。黑娃、鹿三、田小娥的死與白嘉軒脫不了干係,白孝文的妻子最後餓死也時候白嘉軒一手造成的。

黑娃:我將來掙下的錢,先買狗日的一口袋冰糖。

放養的黑娃天生就有一顆野性的心,這顆心被鹿兆鵬的一顆冰糖喚醒,黑娃進入學堂後,鹿兆鵬送給他一塊冰糖,黑娃吃了之後哭了,這是他第一次吃到這麼好的東西,這塊冰糖喚起了黑娃心底的欲望,從而牽動起他原本的野性,忽然跳起來說:我將來掙下的錢,先買狗日的一口袋冰糖



冰糖是黑娃對於未來更好的生活的一個具象的理解,也是他與白、鹿兩家的差距的一個體現,出身卑賤的他只能用對以後的許諾來解眼下的讒。

然而在他當了土匪打劫到了一大桶冰糖以後,他不準自己的弟兄吃,並朝著桶子裡撒了泡尿。「



他毀掉冰糖的同時,也掙脫了自己心中的那層束縛,洗劫白鹿村時,他讓自己的手下打斷了白嘉軒的腰,因為他一直懼怕白嘉軒的原因正是白嘉軒的腰挺的太直了。其實白嘉軒何止是腰挺的直,他直挺挺的背後是對黑娃長久以來威嚴與壓迫,冰糖對他的束縛、白嘉軒的腰對他的壓迫,在那一刻都消失了。



黑娃就像是那個時代被遺漏的人,他仍然保持著天性的靈光,沒有被世界改變,還呈現著人性最原始的一面,當一塊冰糖,喚起他的欲望,從而牽動他的野性,就開始了他與別人不同的人生,這種欲望的喚醒,就像白嘉軒種的罌粟花一樣,美好的但也是可怕的,這種喚醒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可以改變自己也可以毀滅自己。



《白鹿原》描繪了一個在傳統儒家文化的浸養下,恪守著耕讀傳家祖訓的家族,在半個世紀以來的反抗。他們與傳統倫理禁慾對抗、與宇宙自然災難對抗、與自身命運走向對抗。歷史的原本面貌、人物的悲歡離合、命運的苦難輝煌,共同勾勒了一出蒼涼的圖景。



渭河平原上五十年的風雲滄桑,舊文化,新思潮,傳統與現代的博弈在厚重的土地下暗暗角力。這不僅是白鹿原上人們的蒼涼,不僅是火熱的西北土地上的蒼涼,那是這段歷史下一個民族的蒼涼。



如果你也想感受這部書的魅力,走進那個特殊時代背景下的白鹿原,請一定不要錯過這本無刪減的《白鹿原》。只要38元,不過一杯咖啡錢,你便能領略其中的風採,親自品味黑娃的叛逆,白嘉軒的冷漠。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白鹿原》:白嘉軒的命運翻轉,全靠這三種「風水」
    這種命運的翻轉,表面上看是因為白嘉軒發現了風水寶地,並換得寶地遷了父親的墳。其實不然,最終原因是白嘉軒自己遇事冷靜,處事果斷多計善謀,仁義慈愛贊下來的福報,使得白家有了翻盤命運的機會。命運都會眷顧那些有準備的人,白嘉軒是有備而來。在做好所有思路時找到冷先生做中間人。一切都看似水到渠成,順理成章,即沒讓自己吃虧,也讓對方感覺撿了大便宜。讓別人舒服也讓自己心安理得。辦完一切後白嘉軒才回家告知母親土地已換的事情,母親一氣之下在冷先生中藥鋪裡一鬧,更加讓人們堅信換地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更不會有人知道是白嘉軒一手策劃的結果。
  • 《白鹿原》:白嘉軒夢中的白鹿,是迷信、是信仰、還是希望?
    在《白鹿原》的開篇就描寫了白鹿,之所以叫白鹿原不僅僅是白鹿,還是因為在原上「白」和「鹿」兩大家族的存在。老一輩白族長去世時,握著兒子的手意味深長地說:「無論任何時候都要容得下鹿家,白鹿原白鹿原,白不離鹿,鹿不離白。」
  • 《白鹿原》想逆天改命,首先要打破自己的無知
    《白鹿原》想逆天改命,首先要打破自己的無知毛姆說&34;其實好人和壞人多數時候是沒有那麼明顯的。同一個人身上必定兼具善惡兩面,區別無非各佔的比例多少罷了。人做好事的時候,不見得完全無私心,做壞事的時候,也並非真心置他人於死地。所以人性複雜,人性難辨。《白鹿原》中黑娃的人生經歷,是人性複雜的很好體現。
  • 豆瓣8.8《白鹿原》:威嚴的白鹿原,永恆的白鹿魂
    1最近看完了陳忠實的《白鹿原》,可謂震感。這部現實主義小說,描述了陝西一帶的白鹿原上,白、鹿兩家的恩恩怨怨,時間跨度大概有五十年之久。白嘉軒作為兩大家族的族長,是剛直不阿、重義寡情的象徵。他一輩子自給自足,勤儉持家。
  • 《白鹿原》最後的族長:「直腰杆」的倔強與無情
    白嘉軒一生經歷了辛亥革命、軍閥混戰、大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土地改革等近現代中國社會的大事件,見證了白鹿原幾十年滄桑變遷和風雲激蕩、波瀾壯闊的民族發展史。為了李家寡婦六分水地的歸屬,白嘉軒和鹿姓第一大戶鹿子霖打了一架,甚至鬧到要打官司的地步。最後還是白嘉軒的精神導師、白鹿原的&34;——他的姐夫朱先生調和了這場糾紛。白嘉軒對辛亥革命失去皇帝後怎麼過日子沒了主意,還好朱先生及時擬定了族人過日子的《鄉約》章法,他又有了主心骨。白嘉軒翻修祠堂、興辦學堂,修補村莊圍牆,重振了白家的門面,強勢地刷了一下族長的存在感和影響力,在原上真正樹立了他的權威。
  • 《白鹿原》:白嘉軒家風清正,他卻是一個悲劇的父親
    人家憑藉賣尻子一夜就發了財嘛」,這是白嘉軒對鹿姓家族的評價,他把鹿子霖張揚輕浮的性格歸咎為祖輩家風不正所致。家風、宗法家族制度以及儒家倫理道德,這是整篇小說中的一條無形的線索,它既是白嘉軒數十年挺立在白鹿原的精神支柱,又是主宰原上兩大宗族命運的核心點。白嘉軒是白鹿村的族長,他為人光明磊、懷仁義之心,以德報怨。
  • 《白鹿原》:六娶六喪的「克妻狂魔」白嘉軒,七次成婚意義何在?
    作為全書的第一男主,白鹿原上白、鹿兩家的大族長,陳忠實顯然為他費盡了心思,剋死六個老婆的人設讓白嘉軒這個人看起來更加地威嚴強悍。但是她們為白鹿原留下了一個傳言,白嘉軒的傢伙事有倒鉤還有毒素。這六個明媒正娶來的妻子來到白嘉軒的身邊只有一個意義:傳宗接代。顯然她們還沒來得及實現人生價值,就在白嘉軒的冷酷中被葬入了黃土地。她們讓白嘉軒從懵懂無知的少年,歷練成為了一族之長。讓名不經傳的毛頭小子,變成了鐵骨錚錚的漢子。
  • 白鹿原開篇6個媳婦相繼死去,影視劇都不敢拍,其實個個有深意
    這是小說《白鹿原》開篇的第一句話,作為一部史詩級的名著小說,這句話似乎顯得有些露骨。白嘉軒是《白鹿原》的第一主角,他的性格沉穩持重,光明磊落,好面子,講仁義,硬氣,帶有鮮明的舊社會士大夫的色彩。而小說開篇講述的白嘉軒前六個妻子相繼死去的故事,實際上也是白嘉軒個人蛻變和成長的過程。
  • 白鹿原:孝文媳婦死前,為何提勁找白嘉軒說:獨獨沒想到我會餓死
    白嘉軒似乎震顫了一下,從椅子上抬起頭撥出嘴裡的水菸袋,「我和你媽過了,你和娃娃都到後院來吃飯。」可是已經遲了,她倒在門檻上,就再也沒起來。孝文媳婦,勤勞能幹,遵守婦道,身為家庭殷實的白家大媳婦,最後卻被活活餓死!可悲的是,這一切都是在公公白嘉軒的眼皮底下發生。她其實是白嘉軒和白孝文較勁爭鬥之下的犧牲品。
  • 兒媳婚後不孕,神醫支招參加「棒槌會」,白嘉軒的決定難以啟齒
    《白鹿原》是陳忠實一部恢宏壯觀的史詩性著作,也是他斬獲茅盾文學大獎的代表作。全書浩浩50餘萬字,歷時六年艱苦創作而成。小說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的白鹿村為背景,以白、鹿兩大家族為主線,表現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遷。
  • 《白鹿原》:白嘉軒7妻6亡,家道中落,最後真是靠一泡尿逆襲?
    導語:《白鹿原》被號稱一部民族的秘史,中間有很多情節讓人細思極恐,發人深省,細細讀來越有味道。書中一開始就說白嘉軒年輕時,瘋狂娶妻,又不斷病亡的事。其中當他第四個老婆病死後,他的老父親也得了怪病。白家為人忠厚、家底殷實,所以村裡威望很高。當初,冷家屬於外地來行醫,得到了白家的關照,加上醫術高超,也很快成了有威望的一家,互相幫襯中兩家成了世代相好。所以,冷先生的話在白嘉軒看來分量很重。當白嘉軒連娶4個老婆都病亡後,村裡就開始傳言他的那東西有毒,能分泌毒汁。流言蜚語害死人,就連白嘉軒也曾懷疑過,他甚至把自己的東西丟給豬吃了做實驗。
  • 要想在原上活人,心裡得插得下刀子——白鹿原
    電視劇版的白鹿原,基於光腚總局的原因,或者其它我不得而知的主旋律要求,已經把原著的魔幻現實主義帶來的過於荒誕或者色情或者反動的情節做最大程度的淡化或刪改處理。比如白嘉軒六房媳婦的神秘傳說,田小娥冤魂復仇,百靈其實是被自己人生生活埋等等。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這些魔幻也好荒誕也罷,的確是原著最鮮明的特色。但還是要回到那一句來,瑕不掩瑜。
  • 長篇小說《白鹿原》首章閱讀線索:白嘉軒娶了6房女人和死了7個人
    而在《白鹿原》裡陳忠實先生反其道而行之偏偏要用長句,由於陳忠實先生是文字駕馭大師,故讀者在讀這些長句時卻感覺很過癮。就像白嘉軒母親說的,女人就是一層糊窗紙,死了破了揭掉再糊一層就是了。所以,白嘉軒連續死了6房女人娶了6房女人,每一個女人都沒有名字,也幾乎沒有成長經歷,只有入洞房後的羞澀、貪婪和不安。完全淪為了白嘉軒的性奴隸和傳宗接代的工具。
  • 白鹿原:鹿子霖有十幾個乾兒子,其實是私生子,村民:真羨慕
    實際上,鹿子霖根本就沒有打算救黑娃,他在心裡盤算著,以田小娥為」棋子「,去扳倒白鹿原族長白嘉軒的長子白孝文。白家一直都是鹿子霖的眼中釘,能夠讓白家顏面掃地的機會,他肯定不會放過的。白孝文作為白家的長子,出身富貴,自小飽讀詩書,又深受」仁義禮智信「的家風薰陶,按道理應該是一個坐懷不亂的正人君子。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白孝文雖然已是有婦之夫,但是一看到美豔的田小娥,竟然沒幾日就把持不住了,最終拜倒在田小娥的裙擺之下,他隔三差五就往田小娥的窯洞裡去。在一旁盯梢的鹿子霖,馬上把白孝文跟田小娥廝混的消息透露出去。不久,風言風語即傳遍了白鹿原。
  • 白鹿原:白嘉軒兒媳多年未孕要被休,名醫冷先生:藥方不行用土方
    這件看似一舉三得的好事裡,隱藏著白嘉軒的私心和小心,更直白的渲染了女人的悲哀和悽涼。一個不能生孩子的女人,在被無情的休掉之前,還要面臨很長一段時日的內心煎熬。對於求子的渴望,使得這個女子不得不在苦藥湯水中,沒有一絲抱怨的往嘴裡灌,期待嘴裡吃的苦,最後流到心裡去,慢慢的變成甜的,讓她成為一個合格的女人,一個求子的母親。
  • 《白鹿原》白嘉軒的第七房女人——吳仙草
    仙草是白嘉軒的第七個女人,前面的六個女人,嫁給白嘉軒之後,最長時間的活過一年多,最短時間的只活過幾個月。那時候,在白鹿原遠遠近近的都在傳說白嘉軒的克妻,是因為生殖方面的種種與人不同。白嘉軒的第六房漂亮妻子胡氏去世之後,白趙氏仍堅持女人只不過是一張破了的窗戶紙,撕了,就應該儘快再糊上一張新的完好的。
  • 《白鹿原》中白嘉軒教育的失敗
    《白鹿原》中白嘉軒對白孝文的教育是失敗的,應該說他根本就沒有把他當成一個人,而是當成一個工具,一個繼承組長的工具來培養的。而他強烈的壓迫導致了白孝文的叛逆。甚至導致了他由族長到乞丐的轉變。白孝文是白嘉軒長子,將來會繼承白嘉軒的族長之位,掌控整個白家的產業。周圍的人都有一種充滿期待的眼光看著他,白嘉軒更是如此。白孝文的一生是一個悲劇。他的人生跌宕起伏,既有眾人之上的榮耀,也有被人踩在腳底的那種卑微。
  • 《白鹿原》:白嘉軒為何是娶了7妻?為何從床上反應寫女性命運?
    我們都知道《白鹿原》第一章開頭第一句話就是「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裡娶過七房女人。」看到第一句話,不禁覺得內心悽涼。大家有沒有想過,陳忠實先生為什麼是設定為7個女人?抵抗白嘉軒的愛撫。僅僅是白嘉軒的問題嗎?他們的生與死是個人命運的悲劇,更是時代的悲劇。這是在時代變遷和政治運動的堅守和頹敗中的家族史和民族史。7個女人的死,可以說都是時代烙印下的創傷。
  • 《白鹿原》中白嘉軒有沒有做過見不得人的事?
    用了九天的時間讀完了陳忠實寫的《白鹿原》。白嘉軒作為白鹿原的族長在外人看來是無可挑剔的,一心一意為了白鹿原的人們著想,在大事大非面前以德報怨。文中有一段得知是鹿三殺了田小娥後的對話:1、三哥,你不該殺黑娃媳婦……鹿三也轉過頭,緊緊盯著白嘉軒:「我不害怕。我也不後悔。」白嘉軒說「可你為啥悄悄兒殺了她?
  • 《白鹿原》:白嘉軒掃除賭窩,用兩瓢大糞治好菸癮,挽救兩個家庭
    在《白鹿原》中,白嘉軒當族長的時候,什麼事情都做得有模有樣。尤其是按照鄉約懲戒鄉民陋習的時候,不僅說得頭頭是道,做起事來也毫不手軟。這從白孝文用柳條抽打田小娥的時候,那股狠勁兒就能看出來,只把白嫩的皮膚,抽出一道道傷痕才算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