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偉最近非常鬱悶,因為他差點就成了「老賴」,整件事情並不是因他遇到了財務危機,而是因為他的兄弟,故事還要從那通電話開始說起。
那天小偉接到了「哥兒們」小強的電話,當時小偉就聽出了小強的情緒低落,便問道:「怎麼了,強子,最近出啥事兒了?」
小強說:「咳,別提了,最近生意虧了好多錢,現在很多人都在向我追債,馬上家裡房貸也要交了,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小偉和小強從學生時代開始關係就非常好了,從考入大學到結婚生子,兩個人都是彼此成長的見證者,感情那是自然不用說的。
看到小強遇到了困難,小偉立馬說:「要不我給你五萬塊錢吧,先讓你緩緩再說。」
「兄弟五萬塊錢其實解決不了我什麼實質性的問題。」小強說。
小偉接著問到:「那怎麼辦?」
小強說:「我準備向銀行貸款,但是我資質還差一點,需要一個擔保人,想來想去只有你比較合適了。」
為什麼小強會找小偉呢?因為小偉就職於事業單位,小強知道銀行對於公職人員的貸款審核會比較快,所以就找到了小偉。
小偉聽後,剛開始也有些猶豫,但轉念一想兄弟有難,這事必須得幫啊,於是他掛了電話就去找小強了,用自己的資質幫小強向銀行擔保借款,借了大幾十萬。
事後,小偉才把這件事情告訴老婆,老婆衝他發火:「你這樣做,想過我嗎?想過我們家嗎?如果小強還不了這個錢,我們怎麼辦?你有能力還嗎?」
小偉當時還反駁老婆,說:「小強不是這樣的人,他怎麼可能還不上錢呢?我們這麼多年的交情,而且他家房子還在那呢,我能找不到他?」
不過沒過幾個月,小偉就收到了銀行的電話,電話說他的朋友小強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償還貸款了,人也聯繫不上,現在這筆帳單需要他來償還。
掛了催款電話後小偉慌了神,腦袋裡嗡嗡的,他連忙打電話給小強,誰知電話是關機狀態,接著他趕去小強家裡,發現他們一家人早已連夜搬家,不知所蹤。
小偉回到家後,不知道該怎麼和老婆說,畢竟小偉和老婆都是工薪階層,小強欠的這筆錢不吃不喝還要還好多年。
過了一段時間後,小偉還是沒有湊到錢,眼看就要成「老賴」,最後可能連工作都保不住了。
紙始終是包不住火的,小偉無奈還是將這件事告訴了老婆,他老婆知道後,只對小偉說了兩個字「離婚」!然後帶著孩子回了娘家。
最後小偉將他和老婆唯一的房產變賣後,還上了這筆錢,這件事情才告一段落。
只是,到現在小偉也沒能聯繫上小強。
好好的一個家就這麼散了,真的很令人唏噓。小偉之所以會有今天的結果,不為其他,就是因為自己太講義氣了,加上法律意識淡薄,沒想過這樣做會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作為看客的我們千萬別以為小偉這樣的例子離我們很遙遠,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朋友,可能稍微一不小心就會犯和小偉一樣的錯誤,那我們應該如何盡力避免這樣的悲劇呢?
一、朋友借錢不能僅看義氣,要保持理智分清情況
中國是一個人情的社會,我們自小被教育要樂於助人,所以很多人就會向小偉一樣不論朋友遇到什麼事情,能幫則幫。
但是有的忙還真不能幫,幫了就是害人害己。
就像小偉覺得只要自己擔保借款就能救小強一命一樣,其實他並不了解小強為什麼做生意會虧錢。
可能小強本身就不善於做生意,這一次的虧錢對他來說是一件好事情,能夠讓他趁早收手。
但是小偉的幫助可能助長了小強的僥倖心理,讓他覺得自己的失敗是有人兜底的,於是更加肆無忌憚,不願意承擔本應該自己承擔的責任。
馬伊琍曾經說過,她說她和閨蜜沒有一分錢的來往,因為她認定「救急不救窮」。
所謂「救急不救窮」就是如果朋友親戚來借錢尋求幫助,我們一定要視情況而定,如果他們是因為消費過度、生意失敗甚至是因為賭債而借錢,那這錢一定不能借,更別提替他人擔保了;如果是因為他人突發意外情況,如生病或者遇到災禍,這樣的情況我們是可以伸出援手的。
總之,幫人也是需要分清楚狀況的,別忙沒幫好,自己還自身難保。
二、遇到朋友來借錢該拒絕就拒絕,拉下臉學會說不
小偉的家庭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悲劇,除了太過衝動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不懂得拒絕,開不了這個口。
其實小偉剛開始的處理方法挺好的,直接提出借給小強五萬塊錢,雖然這5萬塊錢最後也可能不保,但是相比於最終損失一套房和妻離子散來說要強得多。
整件事情錯就錯在小強提出更進一步的要求時,小偉沒有及時拒絕。
所以勇於說「不」!是成年人的必修課,有道是:親兄弟也要明算帳。
你看電視劇《小歡喜》裡,童文潔和宋倩就是一對好閨蜜,但當童文潔想租宋倩家的學區房並和她談房租時,宋倩也順水推舟地要了房租,不過宋倩還是顧及到了閨蜜的情分,所以給房租打了8折。
這樣做既不傷閨蜜情,雙方也都不吃虧,兩個人根本不會因為這套房子收了房租覺得自己沒有面子,或者覺得對方不厚道。
小偉當時就應該理智一些,告訴小強這件事是大事,要和家裡人商量一下,如果實在推脫不掉,就告訴小強因為擔保貸款涉及到個人的徵信和工作等等方面,所以真的不好替別人做擔保,只能說通過借款的方式幫助他渡過難關。
我想小強如果這時候再不理解,那就也不用把他當好兄弟了。
三、擔保之前一定要想好後果,能不擔保就別擔保
很多人以為擔保比較省事,不會有實質性的損失,因為擔保不用付出金錢,只要籤個字就行了,但其實擔保的背後要付出的代價是更多的。
首先如果你不知道被擔保方的資質,那你就可能會向小偉一樣,等著被朋友坑。
其次你借款的時候,借款方也會審核你的資質,查詢你的徵信,當你自己有事情需要貸款的時候,比如買車買房,這樣的記錄會給你的借款方產生不好的印象。
最後就是擔保失敗後的後果,你需要承擔連帶責任,輕則需要代為還款,重則需要負法律責任,這對你和你的家庭都是沉重的代價。
所以能不擔保就別擔保,擔保之前一定要想好後果,自己是不是能承擔。平時要熟悉相關的法律知識,關鍵時刻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自古以來我們都以幫助別人為榮,但是幫助別人一定量力而行,不能自不量力,不然真的會像小偉一樣,賠了夫人又折兵,最後一無所有,自己還惹得一身騷。
我們應該明白真正的友誼是什麼,好的友誼是大家都能夠變得更好,而不是被所謂的「哥兒們」義氣衝昏了頭腦,彼此踩過了界,最後一損俱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