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愛與溫暖常伴人左右——《小婦人》電影版來襲

2020-08-28 路十三

《小婦人》是由美國女作家露易莎·梅·奧爾科特創作的長篇小說。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以19世紀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的一個普通家庭四個姐妹之間的生活瑣事為藍本的帶有自傳色彩的家庭倫理小說。

英文little women,這個翻譯總讓人感覺不是非常貼切。原文中第一次出現這個詞是在第一章馬奇先生給家裡寫的一封信中,馬奇先生稱四位十幾歲的女兒為little women,不同性格的四人對此有著不同的理解。

01四姐妹的生活

美國內戰期間,馬奇先生遠赴戰場做了隨軍牧師,四個女兒和母親在家裡過著清苦卻堅強樂觀的生活。她們雖貧窮卻樂意幫助比她們更需要幫助的鄰居赫梅爾一家。大女兒梅格生性愛美,對戀愛充滿憧憬;二女兒喬獨立自主,矢志成為作家;三女兒貝絲則是傳統乖乖女,柔弱而惹人憐愛;小女兒艾米則鍾愛繪畫。四個姑娘一同從成長,卻有著迥然不同的性格,追逐著各自不同的理想,並在這個過程中邂逅愛情。

梅格不屑於上流社會的虛偽,為了追求真愛而選擇清貧的生活;儘管婚後生活拮据,她仍然意識到&34;,因為貧窮賦予丈夫開創事業的勇氣,從而使他們的生活更有意義,在她身上體現出女性在情感上的自強。

喬作為小說的核心主人公,充當著小姐妹的領導者,時時都表現出堅強樂觀、自強自立的個性;她熱愛寫作,一方面因為寫作給她帶來快樂,另一方面,寫作是她保持自立的一種方式,讓她&34;我要承受我那一份,我要忙著賺錢養家",體現出女性在事業上的自強。

貝思在母親到前線照顧重病父親的期間。擔負起照顧自己姐妹的任務;她不求回報地愛著自己的家人,窮人和弱者;甚至因為被姐妹們遺棄的玩具娃娃的殘舊而更加珍愛他們;後來貝思久病不起,在死亡面前,貝思坦然接受,毫不畏懼,因為她相信死亡是與自然的融合,在她身上體現出女性在道德上的自強。

艾米作為最小的女兒,雖然有點嬌氣,她夢想成為一名偉大的藝術家,並為此不懈努力,即使受到挫折、嘲笑也毫不懷疑自己的能力,在結婚後,她沒有按傳統為家庭放棄一切,而是繼續自己的藝術追求;對貧苦民眾的同情心驅使她投身慈善事業,在她身上體現出女性在人性自我完善上的自強。

02令人惋惜的喬與勞裡

《小婦人》最讓人喜歡也最讓人感到惋惜的角色是喬。喬的英文名Josephine,一個非常女性化的名字,這跟她的性格幾乎是天差地別。

在19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女性的社會地位遠不及現在,女性的夢想是嫁給有錢人,當一個貴太太。我們的喬,卻是一個異類,她活潑開朗,好動,不喜歡穿裙子,夢想成為作家,堅持寫文,熱心幫助鄰居家看起來不快樂的男孩。這樣一個天真可愛的女孩,毫無意外地,勞倫斯淪陷了,他愛上了這樣一個獨特而又有魅力的女孩。他向喬表白了,可是,喬拒絕了。

十三覺得,喬是愛著勞倫斯的,但是勞倫斯並不真正了解喬,此時的喬,愛情並不是第一位的,她有衝勁,渴望通過自己向世界證明些什麼,而勞倫斯對他來說似乎沒有那麼成熟,與她所期待的完美愛情有著不可逾越的距離。

最終,勞倫斯出國,兩人分離,再次相見就是勞裡與艾米訂婚,命運的齒輪在往前奔走,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些什麼事情。喬最終嫁給了一個教授,兩人在勞裡的支持下辦了慈善學校,教書育人。說實話,這樣的結局是有些讓人無法接受的。

新的電影版《小婦人》是由羅南和甜茶搭檔,據說應了出版社的要求會美化喬的歸宿,十三還沒有看到這個電影,希望能夠有一個令人溫暖的結局。

相關焦點

  • 提名奧斯卡的《小婦人》:願你溫暖坦蕩,不負愛與自由
    這本書不僅在美國家喻戶曉,電影版也被一再翻拍。2020七夕,國內影院正在上映的這一部《小婦人》已經是第四版了。雖然家境貧寒,但她們依然愛美、愛說笑、愛打扮,樂觀開朗。歸功於母親得體的教育與引導,貧窮沒有奪去她們快樂幸福的生活。這一版的電影創造性地使用了平行雙線敘事方式,回憶與現狀交織。
  • 一個小故事:願陽光的溫暖常伴你左右
    小寧接受不了這個事實,一直生活在悲傷中,在學校裡也不和同學們說話,整天耷拉著臉,獨來獨往,慢慢地就被周圍的人疏遠了。有一天,爸爸告訴小寧,他已經從失去媽媽的悲傷中走出來了,他要和一位阿姨結婚了。聽到這個消息後,小寧感覺被徹底背叛了,那麼愛媽媽的爸爸,怎麼可以和另一個阿姨結婚?她始終無法接受這個阿姨的存在。
  • 《小婦人》|今年第一次熬夜看的書,強烈推薦給你們,經典又治癒
    歡迎在每周一與我相遇,2020年的第40周,為你推薦不負「愛與自由」的長篇小說——《小婦人》。沒有喬的寫作天賦和鮮明個性,更做不到貝思那麼無私也沒有拿得出手的才華,卻又偏偏不甘心像梅格那麼平凡偶爾還會一時衝動偏執,做出燒毀書稿這樣討人厭的事情可是我的心裡總是牽掛這樣塌鼻子的艾美大概是因為這更貼近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吧
  • 韓國導演姜帝圭的《鬥破蒼穹》電影版,即將來襲,你們還期待嗎?
    時隔兩年《鬥破蒼穹》的電影版即將來襲,不過導演換了,是一位韓國導演叫姜帝圭,對於這位韓國導演可能很多網友都沒聽說過,但他在韓國還是非常有名的,導演過很多部優秀作品。演員方面基本上還是電視劇版《鬥破蒼穹》的原班人馬。
  • 《小婦人》四部改編電影,重現原著作者露薏莎的女性自主意志
    從JK羅琳到蘇珊桑塔格,就連老羅斯福都不好意思地承認這本書是他的最愛。但《小婦人》的意義除了文學上的成功,大概也是史上第一個小說的超強套書系列。《小婦人》俱樂部裡打扮成書中角色、改編成舞臺劇、兩部默片,五部有聲電影、六次電視改編,還有兩部日本卡通,它也是極早就出周邊的一本書,《小婦人》的精品娃娃現在都還可以買到。
  • 韓劇版、動畫版,新版《小婦人》之前還有這些有趣的「小婦人」
    改編自美國女作家露易莎·梅·奧爾科特所著同名長篇小說的《小婦人》,今年七夕節正式在中國上映。甚至還受到了80後新潮女導演格雷塔·葛韋格的青睞,推出了由好萊塢最炙手可熱的年輕女演員西爾莎·羅南主演的最新電影版。據不完全統計,約有二十部不同國家的影視作品根據《小婦人》改編。
  • 《小婦人》:150年前的故事依然不過時
    最為典型的一場頗見調度功力的戲,是馬奇家姐妹和母親來到勞瑞家裡,這場發生在起居室裡簡短的戲,出現了七八個人物,要在女孩們安撫艾米這主事件中,同時進行的小情節點略略一算不下十個:艾米傾吐在女校的委屈,艾米表現對繪畫的興趣,母親生艾米的氣,勞瑞愛上喬,喬被滿屋的書吸引注意,約翰愛上梅格,勞瑞與女孩們母親的交流中感受到溫暖,勞瑞爺爺慈父般的出場,大家因為貝斯對鋼琴的關注等等,人物情感、人物關係在這一場戲中
  • 《奇蹟男孩》:願你一生溫暖純良,不舍愛與自由
    「願你一生溫暖純良,不舍愛與自由」這是我看電影時,無意看見的一條彈幕,也是我對這部電影最大的感觸,影片改編自全球暢銷小說《奇蹟》。,以及他們一家背後每個人面對生活所帶來的困擾,所展現出來的的溫柔,善良也溫暖了所有人。
  • 150餘年前的《小婦人》,今天過時了嗎?
    從情人節到七夕,擁有豪華陣容,卻因為疫情在中國推遲了半年上映的《小婦人》終於來了。 誕生於150年前的《小婦人》是一本以女性角色為主,強調女權意識的半自傳體小說。《小婦人》是她36歲時,應出版商之邀完成的。露易莎本打算寫「嚴肅主題」,但是出版商向她建議:「寫個女孩的故事。」
  • 150年過去了,這個母親仍不過時——談《小婦人》馬奇太太
    馬奇家的四個女兒性格迥異:大女兒梅格漂亮溫柔,缺點是虛榮和憎惡貧窮;二女兒喬有著男孩子一樣的性格,熱愛寫作,活潑率性,缺點是性格急躁,容易衝動;三女兒貝思溫柔嫻靜,是居家小天使,缺點是太害羞,不敢和家人以外的人交流;四女兒艾米自幼淑女優雅,缺點是自私自利,愛慕虛榮。《愛的教育》中曾說:「教育就像水池,離開了愛,任它是方是圓,終逃不過一個空虛。」
  • 那些「小婦人」,為什麼不過時
    但最終,她還是選擇嫁給了愛情,一個十分愛她但清貧的教師。婚後她成了一個真正的馬大(《聖經》中的一位女性,善於理家,操心勞累),為家事拖累,有時「累得甚至笑不出來」。美麗的小婦人和掙錢不多的丈夫,一開始,兩人的生活像過家家,後來,關於現實的矛盾便凸顯出來。梅格想,「約翰是有些殘酷,可不能讓別人知道」。第二次,在梅格購物超出他們預算很多時,她終於脫口而出,「我厭倦了貧困」。
  • 《小婦人》:溫馨家庭養成記
    心懷博愛在聖誕節到來時,她會為自己的每個孩子送上一本描述美好生活的書,她也會面對求乞的陌生人獻出自己的愛與溫暖姑娘們失去了一頓豐盛的聖誕早餐,卻得到「天使兒童」的稱號,並因此成為了「整個城裡最快活的人」。「那就是愛鄰人勝於愛自己。而我喜歡這樣。」梅格說。
  • 為什麼我們要再看一次《小婦人》?
    所以,當世人懷疑21世紀邁入第三個10年,我們是否還需要另一版《小婦人》時,格蕾塔·葛韋格以口碑證明,經典依然深受喜愛,而且關於原著,除了親情和真善美,還有許多描繪,困擾許多人至今。然而,Amy最終放棄深耕數年的豪門入場券,勇敢選擇真心所愛的人,可視為她在理想與義務之間的平衡。格蕾塔可說是行雲流水地置入了四姊妹的價值觀,以淺顯但不說教的口吻體現各自的選擇,而在光譜的各處,沒有孰優孰劣,觀眾也可以發現,即便March的女孩們追求夢想各有所徑,對家庭的凝聚力重視卻是相同。
  • 每個女性生命中都應有本《小婦人》
    實際上,《小婦人》概括起來很簡單,就是講述了March一家的家庭生活和四姐妹成長的故事在筆者看來,雖然《小婦人》不是一本有著多麼宏偉敘事的巨著,但是作者通過用溫暖有力的筆觸描繪的March四姐妹及其成長的故事,讓每一個女性在四姐妹身上或多或少的找到了自己的樣子,通過這種與角色的共情獲得對自己女性身份的認同並給予自己追求想要生活的勇氣。
  • 《小婦人》,敢於活出自我的人生是最值得讚揚的
    還記得求學期間,第一次接觸到著名小說《小婦人》。那是正在備戰四六級考試。老師曾向我們推薦過《小婦人》這本小說,只要你能耐心地讀完這本書,你的四六級不愁過不了。四年的大學生涯最終四六級是過了,但依舊沒有好好地讀完你這本書。這本書也自己買來了,但仍舊磕磕絆絆的零星地讀了幾章半截。沒有注釋實在難以讀下去。如今呢再次重溫這部電影,感慨多多!
  • 《小婦人》:不是所有女孩都活成一種面貌,而是所有女孩都有選擇
    七夕節去看了電影《小婦人》,還行,個人覺得整體比1994年Winona Ryder那版好。19世紀馬薩諸薩州的畫面拍的太舒服了,新版《小婦人》還有無數存在的理由:夢幻卡司、養眼的舞會場景、不過分華麗但仍讓人賞心悅目的服裝、充滿生活氣息的美術設計、被合理化的Amy & Laurie感情線......雖然說將原著結構打碎,改成回憶式的新版結構飽受爭議,但看著也還行吧!
  • 在手機上看《小婦人》是什麼感覺?
    看後結論,《小婦人》這樣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服裝設計等提名的電影,在手機上看,顯然是浪費了它畫面的美好,這是和當年只偏向於講故事、沒什麼大場面的《八百壯士》完全不同的觀影感受。因為《小婦人》畫面太精美、太滿溢了,小小的手機屏承受不住,它的美被稀釋了。一部電影能給人留下什麼?一種動人的情感,幾段動人的畫面,與此相對,情節我們反而記不住什麼,只會記得大致的故事。
  • 流傳百年的經典《小婦人》,告訴父母教育孩子應該知道的四件事
    文|愛拾光1868年,有一本小說在美國出版,迄今151年,卻一直在再版發行,並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雖然它的作者露易莎•梅•奧特萊特早已離逝,但是卻佔據了美國名人堂百年。根據這本小說拍攝的電影也是經久不衰,好萊塢每隔20年就要將它進行翻拍一次。它就是被稱為「真愛的讚美詩」的經典小說《小婦人》。
  • 《小婦人》-多少意難平,可這也許已是最好的結局
    我喜歡上冊,我喜歡四個「小婦人」還只是小女孩的時刻,愛聖誕節他們餓著肚子去給貧戶送溫暖,愛他們的戲劇,愛他們各自用心的花園,愛他們一起縫紉著一起的歡鬧,愛美格的柔美與淑女,愛喬的獨立自在任性勇敢真誠,愛喬和勞裡相處的每時每刻,愛貝思的敏感害羞,唯獨不愛那個自私卻又討「書裡」人喜歡的艾米。
  • 影視狂撩:女性的成長與自我尋找:淺析影片《小婦人》
    我討厭人們說女人只適合去愛,我討厭這一點,但是我很孤獨。主題立意在主題立意方面,電影《小婦人》聚焦於四位年輕的姑娘,描述她們在成長過程中經歷的遺憾與落寞,最終找尋到每個人自己的價值所在,即使是會面臨孤獨與苦痛,也依然心懷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