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莊說過,如果你對一個人真的死心,就根本不會去在意他的一言一行,更不會為他的事、為他的話而傷心。
而甄嬛被禁足的孕期鬱鬱寡歡、悽悽切切,也仍然還是在意皇上的緣故。
當她在御花園散步,還會不由自主地走到與皇上初遇的鞦韆上,傷感自己與皇上的感情是否會像杏花那樣不得善終?
正因為對皇上有情,當父親有難,甄嬛唯一的出路是依靠皇上--------甄嬛盼望著皇上能夠顧及昔日的情意對父親開恩,因為她不願相信皇上與自己的過往都是虛幻的。
她積極地求見皇上,也正因為她對自己與皇上的感情仍然抱有希望。她要以自己與皇上的感情作為籌碼,相信只要皇上肯見她,那麼甄家就有救。
甄嬛拿出同心結來更加證明,甄嬛已經接受了純元替身的這個身份---------不管是被迫的還是自願的,她現在一門心思就是救自己的父親,她利用同心結這個當初他倆情好的時候唯一一個和純元皇后有點關係的舊物,來勾起皇上對往事的懷念,同時願意見她……
皇上在做什麼呢?在發落了甄遠道之後,他開始思念嬛嬛,但是越想忘掉,越忘不掉……越自持越把持不住……
於是皇上決定通過寫給純元的詩來告訴自己,看,我還是愛著純元的,甄嬛不過是個替代而已…………
但是皇上看到甄嬛送來的同心結又把持不住了,同意了甄嬛來見自己。
皇上不知道甄嬛想幹什麼嗎?皇上完全清楚,他知道甄嬛見了他要說什麼,但就是控制不住想見她……
兩個人就在養心殿見了面,一開始還好,但是很快就吵起來,如果理解為小兩口吵架更合適……兩個人都是憋著一口氣,互相添堵。
幾分鐘下來,皇上的這句話告訴大家,甄嬛的這次求情失敗了。
為什麼呢?皇上是在責怪甄嬛目的性太強了---------雖然用了同心結,卻不是來和皇上和好的,而是專門為甄家求情的。
確實如此!如果作為公關的典型案例來說,甄嬛使用同心結的手段是對的,但是在見到皇上之後的公關,可就是大錯特錯了。
甄嬛用同心結走的是感情路線,皇上因為看到同心結,自己準備的也是感情路線,但是甄嬛見到皇上後卻偏離了這條路線的方向,進門就開始含沙射影地為親爸訴說冤情,直接用了一個類比來引出自己的目的。
而皇上是什麼人?皇上將感情與工作分得門清!覺得甄遠道一案已經處置完畢,此刻見到甄嬛,只想跟她談談感情。甄嬛因心急而不知——皇上處不處置甄家,與對她是否有情,根本毫無關係。
所以甄嬛的公關是失敗的。
-------當然也不能責怪甄嬛什麼,畢竟甄嬛接連遭受打擊遭受橫禍,她能夠冷靜處理到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了。換位思考,換誰也會和甄嬛一樣的。
皇上那句:你也不問問聯好不好……
頗有點小男人的風格了——從一進門,甄嬛喋喋不休開始,皇上數次抬眼看著甄嬛的眼神,無不充滿失望和忍耐,這是只有面對皇后的時候才會有的。
所以,我覺得這句話倒是恰恰證明皇上其實心裡是有甄嬛的,這是一句只對心愛之人才能說的話,如果不是在乎的人,皇上不會介意她關不關心自己。
但是甄嬛一心救父親,顧不上體會這個,只覺得皇上態度如此生硬,所以甄嬛接下來有一個硬跪的場面---------剛見面的時候皇上說過不必跪的。這就表示甄嬛發火了,冷靜的人也會有失控的時候。
話說這時候的甄嬛確實可憐,發生了這麼大的事,她得先把自己的驕傲、自己的情感放到一邊,為自己的家人求情,這讓她已經萬分糾結了。但甄嬛很快發現,即便自己放下尊嚴、委曲求全地承認錯誤,也還是無力拯救家族。
關於如何處罰,皇上決定將甄家一家人流放寧古塔,但是不用給披甲人為奴,只住在那裡就可以。皇上覺得,這就是他的法外開恩了。
可想而知,甄嬛對皇上的決定根本不滿意--------對甄遠道的處置,外人看著也是無情的,但對於皇上來說,在他心目中有異心的臣子殺了都不為過,這樣發配寧古塔其實是輕了很多……
皇上不改口,這個時候甄嬛是真急了,一怒之下就開啟了夫妻吵架之人身攻擊模式:我看你根本就是自私狹隘、忌憚功臣!
甄嬛說話開始口不擇言,說皇上是「因為年羹堯和敦親王的事情耿耿於懷而疑心他人」……
只見皇上瞬間就怒了!
甄嬛這句話能觸怒皇上,說明這話是真的!
甄遠道之事不僅僅是被陷害的緣故——皇上對年羹堯的事兒還另有想法,即:他覺得年羹堯其實不至如此,是甄遠道屢屢參奏的緣故,以至於現在自己清譽不好。
也就是說,皇上認為自己清譽不好,但是他把責任推給了甄遠道。再加上甄遠道收藏錢名世詩集(莫須有),同情逆黨(逆黨是莫須有)-------皇上也不管這兩方面矛盾,總之要處置一個人以達到朝野的平衡,挽回自己的清譽。
然而皇上的這個小算盤被甄嬛識破了,所以皇上惱羞成怒-------把手邊的東西一丟,這時甄嬛就看到了皇上寫在紙上的那些話。
甄嬛不該說這些的,因為這樣就把皇上心裡陰暗的想法都口無遮攔地點了出來,瞬時就把矛盾激化到不可調和的程度,為父求情也就更加無望了。
——皇上不願意答應甄嬛的要求,錢明世一案是朝政大事,他心裡自有決斷,不可能聽憑哪個嬪妃說一句話就重審的。
甄嬛咄咄逼人地質問皇上那句:你是不是因為敦親王和年羹堯造反一事,就對所有的有功之臣都耿耿於懷而要疑心他人?
結論當然是對的。
但是為尊者諱,皇帝的心思是你隨便可以質問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