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我們講過普拉特在福特老爺的莊園裡過上了一段平靜的生活,因為福特老爺是個牧師,從來不對奴隸進行打罵,也從不使用強制的手段壓迫大家,在福特老爺的庇護下,普拉特生活的很是如意,如果不是因為和家人分離,他願意一輩子留在那裡 。
然而好運不會一直跟隨著他,福特老爺陷入了財務危機,迫不得已,他只好把奴隸們賣掉,也這正是因為這次轉賣,讓普拉特認識到奴隸制度的殘酷性。
他的第二位主人是一個木匠,名叫提貝茨,他給福特老爺修建過木材廠,而福特老爺無力支付工錢,只好把普拉特賣給他,從此,普拉特開始隨提貝茨四處幹木匠活,從清晨一直做到半夜,不能休息片刻,為主人賺取了不少錢,儘管這樣,還經常受到提貝茨的謾罵和侮辱。
有一次,懷恨在心的提貝茨要用斧子殺了普拉特,普拉特不想死,騎上馬開始逃離,提貝茨帶著一群獵狗從後面追趕,普拉特闖入了森林裡的大沼澤,那裡樹木密布,野生動物繁多,蟒蛇,鱷魚隨時出沒,各種令人毛骨悚然的走獸似乎全部聚集在這裡,普拉特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走出了死亡之地大沼澤,來到福特老爺家裡求救。福特老爺再一次的幫助了他,並建議提貝茨把他賣掉。
這樣,提貝茨迎來了它的第三位主人,埃德溫•埃普斯,他擁有一大片的棉花種植園,買奴隸是為了他的種植園服務,採摘的棉花如果達不到規定的數量,就會被施以鞭刑,從二十五鞭到二百鞭,根據犯錯程度的不同而處以刑罰。
主人埃普斯還有一個惡習,酒醉後 還會任意鞭打奴隸,如果碰上心情好,還會讓這些奴隸們在網上休息時間跳舞,不管大家有多麼的疲憊,所有人一起跳,停下來的會被挨打,直到主人累了,不想跳了。才會被允許休息。而明天的任務必須按量完成,否則,又是一頓鞭子在等著你。在這個莊園,普拉特持續工作了十年。
回憶這段時光,作者寫道:
十年來我為他辛苦勞作卻得不到任何回報。十年無盡的勞動換來他鼓脹的腰包。十年來我不得不忍氣吞聲,不敢抬眼看他,每次見他還要低頭脫帽——以奴隸的身份和他說話。除了不應承受的虐待和鞭打,我什麼都不欠他的。
在埃普斯莊園,作者著意刻畫了一個 年輕美麗的黑人姑娘帕西,她身材苗條,腰身挺拔。她能跳過最高的籬笆牆,只有最快的獵狗才能超越他,沒有烈馬能把他摔下馬背,它還是趕車的一把好手。她的手指動作靈活異常,就像一道閃電,因此在棉花採摘的季節,帕西就是棉田裡的女王。
這麼優秀的女孩子,卻過得比任何人都悲慘,她經常被打的皮開肉綻,背上布滿了鞭打的印痕。他一方面有承受好色老爺的蹂躪,另一方面還要提防嫉妒心極強的太太的仇恨,時刻有生命危險。甚至有一次因為一塊肥皂,帕西差點被老爺打死。
毫不誇張地說,帕西被打得皮開肉綻,簡直就像被剝了皮。鮮血浸溼了長鞭,隨著鞭子的飛舞濺到她旁邊的地上。最後她停止了掙扎,頭垂在地上。她的尖叫和哀求聲漸漸變成了低沉的呻吟聲。長鞭下肉沫橫飛,她不再掙扎扭動。我以為她快要死了!
帕西的悲慘遭遇在作者的筆下被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 。
日復一日的繁重勞作,普拉特始終沒有放棄恢復自由人身份的念頭,在種植園裡,他不敢暴露 自己的真實姓名和自由人的身份,否則,他會得到更為悲慘的待遇。然而,自由的火種一直在他的心中燃燒,他明白自己是跑不出去的,唯一的希望是等別人來解救自己 ,於是他一直在找一個可以幫自己送信的人,讓他的親朋好友帶著他的自由證明來解救自己。
經過不懈的努力,他終於找到一個可以託付的人——巴斯,一個流浪在美國北部和西部各州的加拿大人,靠做木匠維持生計,他反對奴隸制度,主張廢除奴隸制。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贏得了普拉特的信任,於是求救的信件在巴斯的幫助下被寄出。
經過幾個月漫長的等待,終於等到他的朋友和治安官帶著他的自由證明法律文書過來解救他,奴隸主埃普斯無力阻攔,只能詛咒那個給普阿特寄信的人。儘管他百般不願意,但也不敢違抗法律,於是普拉特和他的朋友一起離開了種植園,逃離了暗無天日的奴隸世界,重新擁抱自由的曙光。
正像作者在書中寫道,他是幸運的,可以逃離奴隸制度的剝削,儘管歷時十二年,最後畢竟重新找回了自由,遠離了苦難和殘暴。但是那些奴隸,他們是沒有這些機會的,只能在莊園裡日復一日的重複繁重的體力勞動,在無休止的鞭打和奴役中生活,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結語:
花了幾天的時間終於理清了故事的大概脈絡,分享給沒看過這本書的朋友們,這本書後來被拍成電影,被評為奧斯卡最佳影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真實的電影畫面更能表達出奴隸所受的苦難和悲慘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