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個層面解讀歷史愛情片《奧斯卡與露辛達》的獨特文化內核

2020-10-14 簡理壹


過於不切實際的理想和愛情,就像一個個美麗的泡沫,遲早會破滅的。@簡理壹


奧斯卡與露辛達》是根據澳洲著名作家彼得·凱瑞的同名獲獎小說改編,吉莉安·阿姆斯特朗執導的愛情片,由拉爾夫·費因斯、凱特·布蘭切特主演。該影片豆瓣評分7.3分,1997年上映,曾獲得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最佳攝影和最佳配樂提名,被《Times》雜誌評為當年十佳影片。

電影劇情不複雜,主要講述的是19世紀英格蘭,傳教士奧斯卡懷著理想,去往澳洲開展事業,想讓更多人承蒙主恩賜。露辛達是衣食無憂的富二代,她擁有美好夢想和純潔心靈,繼承家業後,決定將女權主義精神發揚光大。兩人在輪船相遇後相戀,好勝做了一個賭局:奧斯卡把玻璃教堂運往內陸山區,而露辛達賭注是全部財產。一場大膽而瘋狂的賭局,徹底改變兩人命運。

對於這部電影,很多人都是僅僅從奧斯卡和露辛達之間的愛情角度來分析,但今天我更想從主題呈現、敘事空間、現實意義三個方面,解讀這部賦予歷史沉重意義的愛情片的藝術魅力。

01 主題呈現:以基督教信仰結構貫穿整個故事,陸地搬運木質教堂展開,水運玻璃教堂結尾,首尾呼應,突出文化信仰的主題

電影《奧斯卡與露辛達》改編的是同名小說的二次創作,是一部譽為「完美的故事」「富有裡程碑文化信仰意義」的代表作。影片借奧斯卡的信仰和傳教經歷,通過他賭徒式的精神和行為,提出了對上帝和宗教信仰的質疑。導演把劇作過半的情節內容呈現講述他信仰的變化。

影片出現了第一個畫面就是在陸地上搬移木質的教堂,以奧斯卡後代曾孫的第三人稱敘述,隱喻告誡故事背景主題與宗教文化信仰有關。對上帝無比虔誠的奧斯卡,借用女友的工廠製造一座玻璃教堂,親自運輸到澳洲內陸目的地這個傳教地,整個過程令他最終對自己的信仰深表懷疑,感覺曾經上帝的啟示,只不過是耳邊魔鬼的私語。

首先,奧斯卡的宗教信仰是父親家教的文化傳承

奧斯卡母親得癌症早逝,他和父親相依為命在英國小鎮生活成長,他的身份是英國大不列顛帝國的公民。父親是天主教的成員,所信奉的宗教不允許過聖誕節,更不容許在聖誕節當天吃聖誕布丁,父親說那是撒旦的禮物。

他從小受父親十分嚴格的宗教教育,有虔誠的宗教信仰。但因為女僕人幫他一起偷吃布丁,然後受父親批評毒打。自那以後,他開始對父親所遵循的文化信仰產生懷疑,在海邊通過三次的投石選擇詢問「上帝」的裁決。最後他轉向了父親信仰的死對頭,離家出走,奔向了英國國教牧師家。

在我看來,奧斯卡父親的家教過於嚴厲,甚至說近乎殘酷,這是非常愚昧的教育信仰。科學表明:人的一生安全感,是由幼年時期與父母的家庭教育關係影響的。過於嚴厲的管教、父母情緒不穩定、愚昧無知的信仰、哄打罵,會使孩子陷入自我懷疑的深淵,迷茫而無所適從,從而做出叛逆甚至誤入歧途的行為。奧斯卡投石賭博選擇宗教以及離家出走,這是父親家教文化導致的。

其次,大學腐敗宗教文化的侵蝕,促使奧斯卡賭博信仰的確立

奧斯卡在英國國教牧師的支助下,進入了牛津大學學習和傳教。因性格極其孤僻軟弱,不與任何人交往,大學的同學都稱他為怪胎,並經常欺負他,所以奧斯卡也沒有任何朋友。同時他的生活窮困潦倒。有一次偶然機會,一位信奉基督教的同學,帶他學會賭博。他研究窺破賭博之術,贏了很多錢,繼而成癮。


賭博是宗教禁忌,信仰基督教的神職人員更不可染指。大學生階段的奧斯卡變成一個賭徒傳教士,還在神學院大肆賭博。這兩種對立狀態,反諷當時英國國教的虛偽與腐敗。這種反基督教反道德的行為,反映19世紀歐洲基督教的墮落。當時從底層教員到教皇,都沾染了賭博惡習。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學腐敗宗教文化的侵蝕,必定使是軟弱的奧斯卡,更加確立賭博信仰。

最後,愛情與和玻璃教堂是承載體,承載著奧斯卡自我救贖的傳教信仰過程

奧斯卡因自己賭博成癮的思想行為問題,深感罪孽深重,有違基督教的教義。於是通過詢問「上帝」旨意得到回應,決定去澳洲懺悔。他和露辛達在澳洲輪船因賭博相識後相戀。因賭博丟神職之後,他借女友工廠製造了一個玻璃教堂,送往澳洲內陸目的地,進行宗教文化的偉大傳承。

奧斯卡偉大的基督教傳承事業過程中,動用女友的大部分財產作賭注,途中扼殺大量隊友和土著人。玻璃教堂是奧斯卡和露辛達最大的賭注,也是最後的賭注。影片結局奧斯卡因玻璃教堂沉沒而丟掉了性命……

奧斯卡藉以愛情的表面名義製造和運送玻璃教堂。玻璃不是固體,而是一種液體。教堂是基督教最重要的載體。19世紀的玻璃教堂,象徵著一種工業和宗教文化結合的創新和顛覆。本質上,奧斯卡用玻璃教堂和愛情作載體,承載基督教思想文化信仰的野蠻帝國行為傳承過程。

在我看來,玻璃教堂的沉沒和傳教士奧斯卡死亡,隱喻著新舊宗教文化的矛盾衝突和新宗教不切實際傳遞的失敗。當今世界不同文化之間的大規模武裝戰爭,宗教和種族文化,依然是最主要的因素。因此,我們想避免不同文化之間產生衝突,必須理解和尊重各文化信仰體系;以本土文化為主,融入優良的新文化,進行實事求是的創新,構建個人和社會精神體系更上一層樓。

02 敘事空間:通過物質、社會、心理、心靈空間的多視角,豐富電影的建構意像,呈現多層次的完整故事給觀眾。

電影《奧斯卡與露辛達》是以19世紀的澳大利亞為背景,描述了男女主人公奧斯卡和露辛達之間的愛情賭注故事,這是也是一部「簡奧斯丁遇上託馬斯哈代」的電影,它的敘述風格和表現手法與《黑暗之心》有許多類似之處,都是賦予沉重歷史背景的悲劇愛情故事。

觀看此部電影之前,原本以為它是一部純粹的愛情片。如果僅從愛情的角度去解讀,只能看懂電影三分之一,還會臭罵女導演製作水平——呈現大部份的電影情節內容與愛情無關。其實,影片是借愛情故事的巧遇連接,目的講述文化信仰和傳教歷史影響意義。因此,從物質、社會、心理、心靈敘事空間的多視角度進行分析,觀眾會更直觀欣賞到電影的藝術魅力和多層寓意。

1、澳洲的物理空間,揭示了男女主人公與殖民者價值觀不同,為愛情悲劇埋下伏筆

電影敘述空間,由物質空間、社會空間、心理空間、心靈空間四種功能形態構成。物質空間是指故事中人物的生存空間與活動空間。《奧斯卡和露辛達》的物質空間為19世紀的澳洲——英國的殖民地。英國通過掠奪澳大利亞殖民地的大量財富而一舉成名——成為了「日不落帝國」。

英國從政治、經濟、文化方面對澳大利亞進行控制,英國白人殖民者的思想意識成澳大利亞社會的主流意識,包括男權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露辛達是澳大利亞土生土長的殖民富二代。18歲時,她從母親那裡繼承了大筆遺產,父母是英國移民,但她的個人價值觀與所屬的社會階級完全不一樣,打算將遺產捐贈給教堂,被拒絕後,又想借賭注轉移給奧斯卡。

奧斯卡是一位年輕的英國牧師,他用賭馬賭狗所贏來的錢支付在牛津的學費。他對自己極其吝嗇,連寒冷的冬天也不買煤燒取暖,把賭博剩餘的錢全部捐給神學院。在我看來,一方面露辛達想把繼承的財產給教堂或奧斯卡,她認為所繼承的財富不屬於父母,也不屬於自己。因為錢是從掠奪當地澳洲土著人的土地,轉賣得來的。她對他們充滿憐憫和內疚感。

另一方面奧斯卡把賭博贏來的錢捐給神院,他認為通過賭博賺來的錢是邪惡的,同時也是上帝的旨意。在19世紀的澳大利亞,當時白人對本土人大肆掠奪,通過買賣土地獲得大量財富。在這種殖民侵略澳大利亞的物質空間,參與了奧斯卡和露辛達發生的故事,表明他們倆價值觀的完全不同,為愛情悲劇埋下伏筆

2、19世紀歷史環境,充當男社會空間的角色,揭示人與社會傳統道德的衝突

社會空間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社會關係的綜合現象,它是一個虛化的物質空間,也是抽象的。社會中的每位成員都必須遵守當時社會的道德倫理標準,否則將會受到懲罰。

奧斯卡和露辛達都喜歡空閒時間參與賭博,並沉迷於它。賭博是基督教禁忌之一。他們在輪船上通宵賭博,在賭場參與賭博,回到奧斯卡的牧師住所也繼續賭博。在他住所時卻被兩位基督教的虔誠教民發現了,並嚴厲訓斥他們。針對指責,露辛達立刻狠狠堅決反擊:「你們以為自己很有教養,你們只是穿了禮服的野人」


在我看來,此時奧斯卡和露辛達孤男寡女,還深夜聚在一起瘋狂賭博。與19世紀澳大利亞基督教思想為主要倡導的社會倫理道德,產生的衝突到達了頂峰。因為此事,奧斯卡被剝奪了神職。劇作通過呈現19世紀澳大利亞的男權社會空間,揭示人與社會傳統道德的衝突。

3、男女主人公心理空間的敘事,呈現立體的人物形象

心裡空間是指反映人物內心活動的形象空間。或因觀眾的情感動因而形成的空間形象。在奧斯卡剝奪神職後,露辛達就把他接到自己的家住。從此,兩人開始了愛情之旅。兩人相互喜歡,但從未表白過。奧斯卡為挽救露辛達的名聲而求婚,但被她婉拒,並謊稱心有所屬。奧斯卡單純地相信了。為獲得對方信任,他和露辛達打賭,運送玻璃教堂到澳洲內陸,對方押注是全部財產。

我覺得,露辛達是一位矛盾的女權主義者。因愧疚,把奧斯卡接到家住; 拒絕奧斯卡求婚,卻把想自己所有的財產,通過運送玻璃教堂這個賭注轉贈給奧斯卡,希望提高他的經濟地位以及社會地位。另外還僱傭強大的隊伍來確保他的安全。她賭兩人幸福愛的未來,誰知悲劇結束。這就是露辛達獨立又擺脫不了對男性依賴的心理空間。由於身份懸殊過大,倆人愛情並不被社會接受。

4、隱喻 、象徵、對比的蒙太奇鏡頭敘事畫面,突出奧斯卡與辛露達「怪胎」的心靈空間

心靈空間是指那些直接或間接展示人物內心世界的精神、思想等的形象空間。影片中露辛達父母在她幼年生日時,送了「魯伯王子之淚」長條玻璃製品的禮物,父母還故意用鉗子把它砸碎,玻璃碎片飛濺到可愛的女布娃娃臉上。這組蒙太奇敘事畫面,隱喻了長大的露辛達是一個獨立的新潮女權主義者,因怪異的獨權,象徵玻璃會傷到她。

露辛達與母親一起在澳洲生活時,她經常到非常渾濁的水坑遊泳,一起身全身衣服都髒兮兮的,但她卻非常開心。渾濁的水坑,代表當時英國殖民主義上流社會的黑暗,同時也象徵露辛達在主流社會是一個「怪胎」,她母親也有此感。奧斯卡運送玻璃教堂到澳洲內陸途中,看到一群群無辜的土著黑人被護送者殺害血淋淋的場景,他受不了,就發癲喝酒吸藥。揭示主人公心靈的壓抑和變態,表現了人為的傳統勢力對人的精神壓迫的心靈空間。

通過該影片中的物質空間、社會空間、心裡空間以及心靈空間敘事進行深入細緻的分析,我能夠更好地了解電影人物的悲劇根源,再融合高超的視覺技巧,鮮明的人物個性和更深層的多方面寓意展露無遺。

03 現實意義:基於電影《奧斯卡和露辛達》中的愛情故事,談談我對現實與愛情的三點思考

影片以奧斯卡與露辛達的愛情悲劇為載體,呈現19世紀澳洲的社會現狀和基督教文化信仰的入侵歷史影響過程。愛情總是被社會現實摧殘得支離破碎時,它才顯得感人。玻璃教堂是奧斯卡和露辛達之間愛情的象徵,但玻璃總是那麼不堪一擊。愛情是圍繞我們一生重要的主題,因此,基於電影《奧斯卡與露辛達》的愛情故事,談談我對現實與愛情的三點思考:

愛要信任,及時表達

從小到大,露辛達對玻璃特別喜歡,玻璃也是她的生計。玻璃教堂的出現,促使奧斯卡與露辛達對彼此產生愛情的感覺。由於高傲的露辛達一個謊言,奧斯卡的懦弱猶豫,兩人都猜疑,沒及時表達清楚。奧斯卡想製造並親自運送玻璃教堂到澳洲內陸給她謊言中的愛慕對象,以圓露辛達的願望,藉此表達愛意和徵得對方的信任。結果,老天給他們開了個天大的玩笑......

愛,需要雙方的互相信任,無聊的猜疑會給愛情帶來危機,甚至使原本屬於自己的幸福消失在瞬間,等到自己醒悟時,留下的只是深深悔意。

在我看來,玻璃教堂承載著兩人愛情計劃的第一步:未來構想,也是他們的「訂婚代碼」。玻璃教堂的創意構思,象徵著愛情萌芽初期的真誠付出和無私給予。露辛達與奧斯卡相遇後,因共同愛好、純真本性而互生愛慕,但他們的愛情猜疑是最大禁忌,最後此生兩人再也不能相見。

愛不是賭注,經不起考驗

奧斯卡借玻璃教堂為賭注,露辛達讓軍隊領袖傑弗裡斯護送——奧斯卡和玻璃教堂到達澳洲內陸目的地,以保障愛人的安全。玻璃教堂不敵長時間的運輸,在抵達目的地時因地板木片鬆動而沉沒破碎,愛人也隨之永遠沉沒河裡。

奧斯卡運輸玻璃教堂到目的地的過程,代表著帝國遠徵勢力的傑弗裡斯一路屠殺土著人。奧斯卡與露辛達的愛情之旅變成了暴力入侵;兩人純真脫俗的愛情,被十九世紀物慾橫流的世俗社會無情扼殺;奧斯卡護送玻璃教堂的過程,象徵了愛情在現實中的長途跋涉,經不起長時間和異地的考驗;預示了兩人有緣無份的結局。

愛情婚姻講究「門當戶對」

玻璃教堂是兩人藉以表達的愛情訂婚信物,然而,玻璃教堂的製造生產過程,被代表著主流階級人的意願橫加修改,最終建成的玻璃教堂「是一場違背宗教的無知惡夢,是結構極不協調的大怪物「。這象徵了奧斯卡與露辛達的愛情就像結構極不協調的玻璃教堂,因為他們來自不同的文化、階級背景,性格、價值觀、信念各不相同,因此,也不被當時澳大利亞主流社會所接受。

首先,性格的弱點是導致愛情悲劇的主要因素之一。奧斯卡性格保守、怪異而軟弱,他的大學同學認為他有「恐懼症、戀物癖、許多奇怪的想法」。而露辛達骨子裡是女權主義的思想,她高傲、不主動示愛,還將奧斯卡對她的求婚誤以為同情,因此拒絕了奧斯卡。

其次,深層次的文化階級差異是愛情悲劇的最重要因素。奧斯卡出生於英國本土的牧師家庭,代表著傳統的基督教文化,是保守克己的虔誠教徒,對上帝有一種賭徒式的盲從。露辛達在澳洲土生土長的新殖民富二代,秉承母親的新女性主義思想,崇尚自由和獨立,與傳統保守文明的基督平民文化格格不入、矛盾衝突不斷,這些會導致她與奧斯卡愛情不可能擁有圓滿結果。

所謂愛情婚姻的「門當戶對「」,意味著精神和物質的等價交換,相互制衡,才能穩定永久。就像一把天平秤,哪一邊過於重,就會傾斜,失衡,失去平等自由的意義。

結語:

本文通過對電影《奧斯卡與露辛達》深層主題、敘事結構、基於影片愛情故事的三點現實思考,從更立體的多層面解讀,能夠更好地了解影片所傳達的深刻內涵。如果性格、文化、信仰等,不切實際地脫離社會主流偏差過大,這樣並不符合傳統社會的倫理觀念,因此難逃被主流資產階級所扼殺的命運。對愛情和理想的重要思考,我們必須建立在對抗世俗社會的文化信仰和各種的意外事故基礎上,才能圓滿成功。

相關焦點

  • 電影《朗讀者》:奇幻化的情感糾結背後隱含的歷史隱喻
    今天又一次重溫了一下2008年上映的劇情片《朗讀者》,這部由史蒂芬·戴德利執導,奧斯卡影后凱特溫斯萊特主演的電影,翻拍自一部同名的暢銷小說,雖然已經過去了12年,但是再次重溫這部電影的時候,依然能夠讓人感動和帶來不同的體會。
  • 從《勇敢的心》看蘇格蘭風笛的獨特風採,解讀電影音樂的魅力
    《勇敢的心》表達出了多重的主題內涵,在第68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大放異彩,一舉拿下了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音效剪接、最佳化妝和最佳攝影5項大獎。 可謂是當年的世界影壇上最風雲的影片,之所以《勇敢的心》如此成功,其電影音樂的發揮有著重要作用。
  • 《鬼吹燈》蘊含的文化:歷史文化篇
    胡八一和胖子滿嘴油腔滑調的臺詞背後隱藏的知識和思想;東北、新疆、陝西、西藏、雲南、四川、湖南、北京小半個中國的風俗人情;新疆、西藏的地理,地形,地貌;各種地理專業名詞,歷史典故,民間傳說,各地方言,各種器械;最難的就是還需要懂易經知識和各種風水葬制知識......書中用到的知識,有很多都是需要切身深入實踐才能明白的,這個不像架空的玄幻小說,很多都是真實背景和現實專業的,關鍵是多方面的專業知識。
  • 從敘事、鏡頭、視聽、主題4方面解讀電影《發條橙》獨特的魅力
    影片在1971年上映,被紐約影評人協會評為年度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拿下了4項奧斯卡提名,卻在英國被禁播30年。在豆瓣上的評分是8.5分,位列豆瓣TOP250榜單。今天,我們就從敘事風格、鏡頭運用,視聽語言,主題表達四方面進行解讀,探尋大師級導演在這部電影中的創作手法對影片形成其獨特的魅力的影響。 一、風格化敘事風格這部電影是庫布裡克「未來三部曲」的最終曲。
  • 這部講「出軌」的電影,憑什麼成為經典的愛情片?
    事實上所有和「出軌」扯上關係的影視作品多少都有點「三觀不正」,而且大多都會被劃歸於倫理片,而不是愛情片。但《廊橋遺夢》是個例外。就是這部電影,讓小文每一次看都會感動落淚,女主角憑藉該片先後提名奧斯卡金像獎和美國金球獎,影片也獲得第53屆美國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影片和第
  • 《篡清》:歷史名家天使奧斯卡代表作,創作於十二年前,精彩至今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55萬收藏的歷史小說。分類:歷史-清史民國。【簡介】這是一部挺爽的架空小說………………嗯,應該是吧。【黃金五章】第一章,會友五爺。主角徐一凡原本是公務人員,去草原看自己的同學,卻被雷劈到了光緒十八年。他在草原流浪了兩天,遇到了會友鏢局的大刀王五。
  • 喜歡武俠小說和影視的朋友,你知道武俠文化源於哪個時代嗎
    千古英雄俠客夢,那是一個主流中國文明覆蓋下的極富生命力的略帶野性色彩的亞文化體系,它處在中國主流文化覆蓋的邊緣地帶,卻具有強大的來自早期氏族文明積澱的文化基因,由此也鑄就了先秦武俠歷史之美,造就了俠客文化最初的輝煌範式。人是社會的產物,俠的歷史性文化存在標定了中國傳統社會空間的多元豐厚特質,它造就了中國歷史上以俠義精神見長,具有獨立意志和批判性的邊緣個體、群落及其文化。
  • 沙丘 | 科幻經典解讀
    科幻經典解讀欄目,是一個旨在向科幻入門讀者提供幫助,用最短的篇幅,快速向讀者講解歷史上的科幻經典小說的解說性欄目《沙丘》是科幻史上公認的經典之作,贏得1965年的星雲獎和1966年的雨果獎,它誕生在科幻小說「新浪潮」時期,在這個時期一些科幻小說中自然科學和技術文明層面的內容被淡化,而社會科學的內容被增強。在《沙丘》中作者引入了生態,宗教等諸多元素。
  • 《肖申克的救贖》|奧斯卡無緣的它憑什麼是豆瓣電影TOP250第一?
    《肖申克的救贖》在豆瓣評分是9.7分,是豆瓣電影TOP250中的第一名,但其實這部電影在當年的奧斯卡評選中確實顆粒無收的,但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 (1995)中最大的贏家卻是同樣讓人覺得勵志的電影《阿甘正傳》。
  • 《肖申克的救贖》中的不同抉擇,很好的解讀了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
    《肖申克的救贖》是美國作家史蒂芬·金小說改編的經典影片,它在1994年奧斯卡評選中鎩羽而歸,卻被時間驗證了不朽。作為豆瓣9.7高分的影片,它所蘊含的希望主題,置於任何一個年代,都是人類精神的內核,這是它經久不衰的關鍵。
  • 《詭秘之主》出海「圈粉」,東方文化融入世界風情
    桐編 輯丨奈 奈文娛價值官解讀我們都知道《詭秘之主》在國內火得一塌糊塗,在起點中文網連載兩年霸佔了19次月票前三、11次月票第一。而外媒注意到的是,《詭秘之主》英文版在起點國際(Webnovel)網站上有超過2500萬的閱讀量,接近滿分的4.8分評分,至今仍高居奇幻類完本作品人氣第一。
  • 《天道》文化屬性該怎麼理解,對我們成長有什麼影響
    文化屬性從宏觀上講三個層面,制度面、文化面、技術面,因為文化的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弱勢文化造就弱者,強勢文化造就強者,關鍵是精神內核,以及身邊潛移默化的影響,很多人覺得原生家庭,父母的性格和情商嚴重影響孩子的三觀,因為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
  • 張翎《流年物語》||從四個方面解讀「物語」的獨特魅力和創新意義
    本文將從故事線索、敘述方式、另類主題、人物命運四個方面具體闡釋「物語」的獨特功能和創新魅力。由上述梳理可以看出,每一個物體的背後,都為讀者引出了一個故事片段,或歷史片段,如一個個拼圖碎片,在10段物語之後,拼接完整。每一段故事都是截取歷史和故事的一段,並且時有倒敘,時有並序發展,故事之間相互補充和完善,增強了故事講述的靈動性和張力,完美地做到了碎片化與完整性的融合。
  • 五本很好看的歷史類網絡小說,讀者:口碑佳作,看了不下三遍
    然而,跟著歷史大潮隨波逐流了一年又一年,他卻發現情況漸漸有些不對了!這是一個半土著的男人奮鬥在大時代的故事!評價《朔風飛揚》一本能夠讓讀者體驗到一個時代的心跳的傳奇作品,是一本讓讀者體會巍巍大唐兵鋒所指所向披靡的傳奇之作,雖然《朔風飛揚》只有寥寥的百萬字,但正是這百萬字讓讀者見識了一段埋沒多年的盛唐英雄史詩,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天可汗與周邊少數民族的爭鋒,華夏民族的野性與傲骨,不朽的軍事傳奇與無數豪傑英雄的前赴後繼,讓讀者見證了不一樣的精彩,《朔風飛揚
  • 自我的信仰之旅——博爾赫斯《環形廢墟》的臆想解讀
    這個結構讓我想起了電視劇《仙劍奇俠傳三》中的李逍遙,那個將靈兒帶到仙靈島的,正是後來與靈兒相識的李逍遙。而這環形結構的靈感源,也許就是大文豪博爾赫斯。博爾赫斯,拉美文學的代表人物,《建構新型宇宙》是殘雪寫的一部關於博爾赫斯短篇小說解讀的書,書名很精準的概括了其小說獨特的魅力。
  • 從人物塑造、創作風格、現實意義三方面解讀《廊橋遺夢》的魅力
    該影片在豆瓣評分高達8.7分,好於 97% 的愛情片。接下來,我將從人物塑造、創作風格、現實意義三個層面去解讀這部經典之作。他獲得過40項奧斯卡提名、13座小金人、32項金球獎提名、8座金球獎盃。他拍《廊橋遺夢》的時候,已經65歲,本該退休的年紀,卻迎來了創作高峰。接下來,我們看一下導演是如何通過非線性敘事方法和冷峻的鏡頭,來呈現他獨特的創作風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