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烙了老屋的蛇

2020-09-03 弓長雲風


初三暑假天熱,當時我燒好了午飯,正在堂屋地上睡覺。

老堂屋,牆是土牆,地也是土地。夏天,簡單掃一下,直接躺地上午睡,非常清涼。土的氣息非常養人,不象水泥地,直接躺會把人冰壞。

躺地上唯一的不足,是身上會沾著泥,這個無妨,睡醒後到水裡撫兩把就完了。

有一天午間,我一個人在家,頭東尾西斜躺在堂屋,腳大約伸地中間那個位置,體內燥哄哄的,只有背能勉強感受到泥地泛上來的一種微涼的舒爽,頭和身子則一會扭一下一會動一下的。正當我扭頭向北牆時,看到書條桌下,正對大門那兒有個破洞,洞裡似乎有個東西要探出來……

老鼠?

我和老鼠是有仇的。小時候下地窖,被一隻老鼠從褲腿躥上來,在正後腰的位置上咬了一口。

看到有東西微微一動,我在剎那間屏住了呼吸,緊緊地盯著破洞大氣不出,一動不動。暗想如果是老鼠的話,我一定等它跳出來後,把那洞堵上,然後關門喚貓……

正當我屏氣微微一志凝神時,那個東西探得多了一些,並且吐出了一截粉楞楞的長舌——蛇芯子

蛇芯子微微顫動著,如微風中的花蕊有節奏地在發報。

我的呼吸更加發緊或細微。

怎麼辦?

是蛇哦

我們這邊一般把蛇叫屋龍。有的說是護家的,有的則說有害。佛道兩家還有蛇是陰靈所化的說法,家中現蛇,即有說是祖宗回來看望家人的。

我不希望有這樣的祖宗!

蛇已完全探出頭來,一邊吐著芯子在空中抖動,一邊一截一截地把身子往外挪出。

我把脖子伸得直了些,並不知不覺地側起了身子,暗想這東西咬不咬人呢?

蛇探出半截身子時,我也斜撐著半坐了起來

聯想到以前父親他們打死過一條大蛇,我開始盤算著怎麼幹掉這個東西。

不幹掉它,以後堂屋怎麼睡?

萬一睡時,它爬到臉上怎麼辦?

更可怕的是,它鑽我褲襠怎麼辦?

怎麼幹掉呢?

水肯定不行,淹不著它,誰知它窩有多深多大?如果在牆裡通到牆基下,再多水也沒用。

打也是不行的,它才露了半個身子。

萬一跑了更是禍害,這東西記仇,哪天回來找事怎麼辦?必須一次性解決。

用火燒怎麼樣?

火?

可以用火叉子啊,那個鐵傢伙燒紅,隨便把這東西烙死死的!

想到這裡,我壓住呼吸,慢慢蹲起了身子。

那蛇不知看到我沒有,往回縮了縮,又緩緩往外探了探。

我慢慢直起腰,躡手躡腳地往鍋屋走,一邊一步三回頭地看。

那蛇似乎又往外探了些

不管了,我趕緊走進鍋屋,把火叉子伸進鍋底餘火中,又隨手丟了一把草,然後迅速回到院中看著堂屋。

蛇還沒完全爬出來,還在顫巍巍架在書條下的空中,似乎在觀察敵情。

火叉子紅得很快,我光著腳提著火叉子進了堂屋。

那蛇也許感覺到了殺意,忽突突地縮了進去,只剩下一個頭顱架在洞口,芯子快速地抖動著。

我暗暗罵了一聲,蹲在剛才睡的那個地兒,痴痴地等

那蛇半天不動,只有芯子發報一樣地顫著

看紅紅的火叉尖變黑,我又躡手躡腳地回了鍋屋,丟到灶下加溫。

燒火叉子的時間,我思緒萬千,想了若干種辦法,都覺得實施起來有點難度——我可不敢下手擒拿,我連黃鱔都不敢碰。最後決定,瞅準時機直接把那蛇的芯子燙掉——那不是相當於人類的舌頭嗎,人被燙掉了舌頭還怎麼活啊?發炎也發死個屌煙了。

辦法想出來後,膽子就壯了許多了,當我提著熱辣辣亮燦燦的火叉子進屋時,那蛇又露出來一截。

你的存在令我恐懼

所以,我要幹掉你

這也許是當時想幹掉那蛇的潛意識理由吧

我把火叉舉在空中,離蛇遠遠的,然後一點一點向蛇頭探近。

那蛇動作依舊是懶散或者遲鈍的,只是芯子抖動的頻率變得更快了一些似的。

一咕嚕縮回一大截,又緩緩探出來的樣子

瞅準時機,我把火叉惡狠狠地斜向蛇頭,象是砸,又像是塞,還帶著砍一樣的速度……

搞個正著

那蛇嗖地縮回破洞裡,也不知芯子斷了沒有……

反正依我的判斷,如果烙在我的舌頭上,舌頭至少糊掉半個……

半天沒再動靜……

為了保險起見,我還弄了一團紙塞到那個破洞裡

此事沒告訴任何人,包括父親

……

我真不喜蛇,但總遇蛇。

初二那個周四,學校要求回家拿鐵秋勞動,回校時遇到一條,頭在路西黃豆地裡,尾在路東玉米地裡,橫在路上半天不走,好像就為等著嚇嚇我似的

入伍在新疆,都認為駐地不可能有蛇,我偏偏見了一條,雄糾糾地鑽進了垃圾堆。

在南京學拳時,門前現了一條蛇,房東老太太三下五除二給敲死了。我說那好歹也一條命吧,由它去吧。老太太眼皮都不翻,說管它一命二命,遇到我就沒命。

後來,在成都生活,老夢見門親豬圈西側,正對著家門口,伏著兩條大蛇。也不知和蛇有什麼關係?

至於生活中,見到的蛇多了,其中兩條扁擔一樣粗細……翻青城山時,我背著一個小女孩,有一條就在我背後嘶嘶而過

這還不算全部。

由於喜歡太極拳的原因,又不得不參悟蛇的特徵——前人一直說譬如率然,說一字長蛇畫西東,怎麼個擊尾首動?擊首尾動?擊中間兩頭動?

這使我不得不經常思想著蛇。

參悟是有效的,所謂譬如率然,不過是松與合的整體關係罷了,而霍然而出的冷勁,亦不過腰襠之作用耳。

亂悟是人出問題的,比如邁步如貓行,只是形容步法謹慎而從容和不為人知,真把人步練成貓步就扯乎了。

空了慢慢說吧。

相關焦點

  • 故事:百年老屋有奇事!蛇!蛇!蛇
    童年時,在武漢黃陂鄉下居住,那是一棟百年老屋,木製架構,土坯牆,牆上遍布大大小小的洞,以耗子洞居多,頂梁一個碗口大的洞,則是家蛇的。好多人以為,蛇都生活在水草或樹林裡,其實,有一種蛇,是生活在百姓家庭,它們壽命很長,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與老屋的主人相伴,彼此互不侵犯。這種蛇頭部為黑白搭配,有的也有紅色或淺藍色的紋路,一米多長,樣子醜陋、兇惡,它們很少在白天出來,一般情況下,白天都是躲在洞穴裡睡大覺,夜深人靜,耗子活動猖獗時,它們就出動了。
  • 老屋,老屋,你別倒!
    站在村口遠遠望去,老屋像在酣睡,許是太累,睡得那樣安詳、靜謐回想起當初的一幕幕,眸子裡,總是閃爍著晶瑩。我家的老屋,只是傍山而建的一棟普通農舍,土牆青瓦。牆壁上是白色石灰,下部分是一米多碳黑色,簷口也抹了灰,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還是響得多遠的。因為它是爹和娘為了我們兄弟三人能討媳婦而修建的。老屋是爹和娘耗盡心血的傑作,也是我們一家艱苦奮鬥的見證。
  • (故事)倆條蛇修行,一隻蠍子鑽進鞋殼裡…
    日子也就這樣一天天過著,突然有一天,沒人住的老屋裡穿出聲音,乖乖,原來是兩隻修煉的大蛇,相中了這個老屋,明天盤踞在屋梁上,看樣子是要長期住下了,兩條蛇一公一母,是對夫妻。這可嚇壞了張老伯,不知道會不會出來禍害村民,暗中觀察了幾天,屬於井水不犯河水的相處模式。遂安下心來。這樣過了一段時間,有一天公蛇因有事情需要外穿幾天,只有母蛇一蛇留在老屋。
  • 故事:白蛇化老翁求暫緩動工,拆掉老屋發現蛇窩,他索性一鍋燉了
    周大軍有個叔叔,因為小時候受了傷,落下了終生殘疾,一直到了50歲還沒找到媳婦兒,父母覺得對他有所虧欠,分家產時就多給了他一間村東頭的老屋。周大軍父母倒不覺得有什麼,可周大軍卻不滿意了,儘管分配家產已經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並且他作為一個小輩也沒資格說什麼,可這小子瞧著叔叔無兒無女,老光棍一個,便讓叔叔把村東頭的老屋讓給他。
  • 奶奶的和爸爸的老屋,都是一本故事書
    老屋那厚實的土牆,真的很好,住在屋裡,冬暖夏涼,比開了空調還舒服。就在這老屋裡,姑姑們出嫁,叔叔也考上了師範學院,畢業以後去了學校教書育人,成了我們村第一個拿國家工資的人。我的爸爸,更是在這間老屋裡,結婚成家。從此,這裡多了我的媽媽,我也在這裡出生,這老屋迎來第一個孫字輩的到來。
  • 姥姥的老屋
    姥姥在老家曾有一座老屋,我已經很久沒有去看看它了。姥姥已經86歲,已是風燭殘年。那座老屋,想必也已經搖搖欲墜了。成年人的快樂,大多與金錢和物質有關。而孩童們的快樂,則很簡單。姥姥的老屋,就是我童年裡的快樂源泉。一個簡陋的翻車門樓,一個小巧的庭院,三間泥土小屋。那是一個安全而溫暖的港灣。老屋就在村後,屋後便是一個荒嶺。
  • 老屋驚魂記
    李可兒很小就隨父母搬離老屋去城市生活了,父母去世前一直念叨著回來看看,說是落葉歸根,死也要死在老屋裡,結果也沒有堅持到回來就去世了,李可兒操辦完父母的喪事,想起父母生前的話,回老屋去看看,就鬼使神差的回來了。
  • 叔婆家的老屋
    叔婆家的老屋在村北盡頭,現在已成殘垣斷壁荒草長至半人高了。我很小的時候,依稀記得村北頭叔婆和我阿婆玩得很莫逆。叔婆家的叔公去世得早,我阿公也去世兩年,阿婆空閒時經常到村北盡頭叔婆家過夜。村北叔婆家老屋是一座零四,有四間青磚大瓦房,外加一個碩大廚房,日常生活很方便,只是灣裡偶爾有人背著議論叔婆家房子鬧鬼,聽了灣裡人的閒話,我心裡有點恐懼,故很少去叔婆家玩。
  • 老屋 //: (原創)
    說是老屋其實也就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用土轉修的瓦房,很普通,但她卻承載了我們幾代人,父母,弟弟和我,還有我們的兒女們。 大概在我八九歲,弟弟四五歲,妹妹一歲多的時候,我們搬到了新屋,一家人苦著,但也快樂著。只是後來一場疾病奪走了妹妹幼小的生命,爸媽沉淪了好多年。媽媽還因此得了一場很奇怪的病,記得那是一個冬天,天是灰暗色的,沒有風,爸爸不在家,應該是去給姑父家宰年豬去了。
  • 王斌 ‖ 老屋瓦房記事
    老屋瓦房記事王 斌 灶屋、堂屋、睡屋,巷子裡,老屋青磚瓦房一溜四間,依次排開,還算齊整。遺憾的是,因為缺錢,老屋的豬圈房一直拖著沒有修上。上世紀70年代末一個冬日下午,在水口鄉政府上班的父親滿臉紅撲撲地回到了家裡。
  • 故事:沛縣老家的「老屋土」
    老師、老同學、老戰友、老朋友,老宅子、老房子、老屋土,一串「老」字,把人帶到遙遠的歲月。說起我家的老屋土,先從我家老宅子、老房子說起。洪水退後,俺娘帶著我們姐弟,回到老宅子上,用老屋土,一杈一杈,壘起牆,築起院,蓋起房,七行磚石。可到了1958年,第二次洪水,又衝個牆倒屋塌,牆沒了,房沒了,宅子在,新屋土疊加,變成了老屋土。老屋土,分老沙土,老淤土,半沙半淤土,俺家地處微山湖畔,自然屬於半沙半淤老屋土。
  • 故事:老屋裡的歲月如歌
    老屋已經被拆除十年了,只留下十幾條黃花松的房梁。經過歲月的侵襲,那黃花松已經在看不出原本的模樣,像是風燭殘年的老叟佝僂著脊背。我對老屋的記憶已經模糊了,想來的的都是些碎片。我記得老屋的外牆正門面抹著水泥,油氈紙的房頂幾年就得補一次。我記得老屋是土坯蓋的三間房,兩道土牆將屋子裡分成三等份,推門進來的就是廚房,東西兩側是臥室。
  • 兒時的老屋
    我的老屋是父母結婚的時候建的,據說花了三千塊錢。還是父親出去打工掙的錢,爺爺湊了點,建成的三間小平房,兩邊圍了院牆,院牆只有一米多高,我上初中的時候已經和院牆差不多高了。大門是兩扇大鐵門,門口是一個過道,過道旁邊就是廚房。大鐵門永遠是半關著,半關的大鐵門裡放著一個四輪拖拉機,後面是一架馬車。記得在過道裡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兒。
  • 古屋驚魂,蛇爬進了被窩裡
    江南的老屋,簡樸寧靜,悠久親切,古老柔美,歲月斑斕的白牆上刻畫的是年邁的裂痕,被雨水溼潤後更顯得滄桑滑膩。只是,當我推開厚重的木門後,撲鼻而來的是嗆人的味道,房間四角蛛網懸掛,還有幾隻受驚的老鼠吱溜逃躥。房東笑著說,好久沒有人住了,打掃打掃就好了。
  • 幾場意外——家蛇、土牆、冰雹,結局沒有意外
    蛇在房梁上安家用老人的話說:盤在房梁上的是家蛇,一般情況下不會攻擊人。也不知道哪來的謬論,反正結果當然是,這麼多年家蛇真沒傷過人。換句話說,如果驅離,它們又要風餐露宿了,還拖家帶口,也不容易。反正我已經習慣了跟家蛇和平相處。爸媽也是。在揭開屋瓦後,瞅一眼,再輕輕放回去。
  • 悼老屋 楊連山
    1、悼老屋 楊連山5月13日,五弟從老家打來電話說,大侄女楊陽出嫁的日子,定在農曆4月13日,到時候,你和寶寶回來。穿過村子曲曲折折陌生的荒徑,繞過一戶人家,忽見老屋的院子很空亮。我驚呼,老屋的呀,老屋咋不見了,啥也沒有了,老屋塌了。走到院子裡,踏上土坯,但見滿目枯樹枝,到處是牆倒後散落的爛土坯、斷青磚。這每一塊土坯都有伯的血汗啊,這每一塊青磚頭,都有伯搬弄過的手澤啊。伯為了蓋這6間瓦房,做了多少難,受了多少累,吃了多少苦呀。是伯歷盡了千辛萬苦才蓋起來的。是伯一生業績的象徵。
  • 微小說:親愛的老屋
    「親愛的老屋,我回來了。」他像宣告一場勝利一樣,精神抖擻地邁著矯健的步伐走進了小院裡,平日裡總是疼的雙腿走路也有勁了。他環顧老屋,像看著自己的老朋友一樣,一磚一瓦都那麼熟悉,那麼親切。這輩子,他就喜歡住在這個地方,安逸。
  • 故事:一條家蛇
    大傢伙連忙放下水杯跑了過去,只見房子的地基下有一條巨大的蛇,身體有成人的胳膊那麼粗,因為當時正是深秋時節,蛇蜷縮在那裡,有氣無力的往石頭後面躲著。。。。當天深夜,李崇推著三輪,拿著麻袋來到王大爺家,因為白天的時候王大爺給蛇搭了一個小窩棚,所以蛇的地點並不難找,李崇一腳就把窩棚踹開了,把蛇裝進麻袋裡,然後隨手將麻袋往三輪上一丟,騎著三輪去了城裡。
  • 故事:十六歲那年,一個男孩送我翻過一座座山,我卻不知道後來的故事
    「初中畢業那年,母親帶我回到闊別多年的老家——彭陽新集,那年我十六歲。」坐在地埂上的好友君君,望著眼前滾滾麥浪若有所思地說,「自從一家人跟隨父親離開老家,好多年都沒有回去過,年久失修的老屋破敗不堪,院子裡野草肆意縱橫,北屋門口的磚縫,冰草堂而皇之地站在那裡,屋簷上嘰嘰喳喳的麻雀成群結隊,一兩隻零星起飛,譁啦啦啦一群跟隨,從東屋飛到北屋,不一會又從北屋回到東屋,顯然,它們才是這裡的主人。」「這麼破的屋子晚上有鬼呢。」我嚇唬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