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七歲跟隨師父三國槍王童川學藝的趙雲,可謂情同父子。童川晚年收了趙雲這個關門弟子,把平生絕學頃囊而授。
黃花山上,白髮飄冉的童川看著就要下山的趙雲,忍住心中的不舍,把一直養在後山的白龍閃電駒交到趙雲手中,此馬不輸赤兔,童川把兩件鎮山之寶倚天槍和刀槍不入的軟蝟甲也一同傳給了這個心愛的小徒。臨別童川告訴趙雲,你有兩個師兄,大師兄是人稱北地槍王的張繡,二師兄人稱西川槍王張任。時逢亂世,倘若日後你們三兄弟疆場相遇,不可忘了同門之情。趙雲默默點頭。
師父把趙雲送到山口,說【此去路經九頂山,為師有書信一封,交與你的師姑一清神尼】。趙雲含淚辭別師父,兩日後到達九頂山,一清神尼早年在師兄處見過趙雲,時隔數年,如今趙雲已長成美貌男兒。一清看完師兄的信涵,也正是師兄妹早年的約定。一清命童子喊來徒弟靈珠,與趙雲站在一起,正是金童玉女,天造一對。靈珠原名劉彤,乃漢獻帝劉協胞妹,長樂公主。小趙雲三歲的劉彤與趙雲四目相對,英氣中隱隱一絲嬌羞。只因她的師父一清神尼曾經和她提過這門親事,只是始終沒有見過趙雲,今日一見,心有所屬。後來長坂坡之戰,劉彤奉師命下山助趙雲全身而退,至此劉彤隱藏身份,和趙雲一起為恢復漢室出生入死。
趙雲雖然沒見過兩位師兄,也常常聽師父提起。張繡槍挑曹操手下第一猛將典韋,已經說明在三國中的實力,連目空一切的呂布都懼張繡三分。趙雲與二師兄的矛盾,其實是各為其主。作為川中第一猛將,落鳳坡射殺龐統,大敗劉備。這讓諸葛亮怒火中燒,誓為龐統報仇。派關羽親帥大軍討伐張任。兩軍陣前,張任和關羽棋逢對手,均在伯仲之間,一個月久功不下。諸葛亮再派張飛率二路大軍前去增援關羽,張飛和張任經過三天苦戰,依舊勝負難分。
諸葛亮傳令趙雲,趙雲稟明原因,說出苦衷。諸葛亮看著左右為難的趙雲說【將軍不忘同門之誼,實乃英雄本色,可大義在前,望將軍三思……】。趙雲無奈,單槍匹馬直奔西川。而此時大師兄張繡也接到師弟張任的救援信,快馬加鞭而來。兩軍陣前,趙雲看著對面的兩位師兄,抱權施禮,畢恭畢敬。張任策馬近前,勸趙雲離開是非之地。趙雲勸師兄以和為貴,若放棄抵抗,擔保師兄張任平安無事。張任大怒,本是同門,何苦偏向外人。張任挺起手中槍說道【既然師弟不顧手足之情,那就一較高下吧】,說完仰天長嘯【師父,徒兒不孝,有違你老人家的教誨了】,大槍刺向趙雲。趙雲躲過三槍,始終不願還手,口口師兄。張任槍槍緊逼,趙雲不得已摘下倚天槍。兩個人在陣前殺到五百回合,趙雲跳出圈子,不忍再戰。關羽鳴金收兵。
第二天趙雲依然無法勸動張任,二人再次撕殺。張繡飛馬加入戰陣,兩位師兄共戰趙雲,三桿槍如出海蛟龍,只殺得天昏地暗,趙雲不想繼續纏鬥,一槍刺中張任大腿。張繡大怒,作為童川的大徒弟,豈能沒有真才實學。背後抽出無影鞭,這是師父的成名絕技,無奈今天要用來教訓師弟。趙雲看著自己傷了師兄,想起師父的話,眼中含淚,呆立當場,三秒鐘後,師兄的無影鞭離他的腦門0.14cm,趙雲閉目以待。畢竟張繡是師兄,看著師弟的痛苦,手中鋼鞭再也落不下去。一道寒光,張任手中的飛刀出手了,近在咫尺,張繡已來不及出手相救。正在這時,遠處一道金光,張任的飛刀被擊落地上。一匹棗紅馬奔馳而來,馬上坐著的正是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