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趙雲年齡BUG之謎,羅貫中:我把自己都搞不明白

2020-09-03 司馬徽瑜


趙雲作為《三國演義》中五虎上將之一,在中國可謂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長坂坡七進七出的故事更是為人們津津樂道,然而,按照《三國演義》的描述看來,單騎救主時的趙雲年齡已經在五十歲左右了,這與大家印象中那個白甲白馬的少年形象區別甚大,而到了被敕封為五虎上將時,趙雲已年過花甲…

這一系列的問題根源只是因為正史上的趙雲年齡並沒有明確的記載,正因如此,以至於到了《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更是寫著寫著把自己都寫糊塗了。

下面我們就來捋一捋《三國演義》中關於趙雲各個年齡段的描寫,看一看趙雲的年齡到底是如何bug的。


1:少年將軍

卻說渤海郡的袁紹欲佔有冀州,而恰好冀州牧韓馥又是個無腦之人,於是袁紹暗中聯合公孫瓚使其發兵冀州,假意實行兩面夾擊戰術,並允諾事成之後二人平分冀州。

無腦的韓馥見公孫瓚大軍前來,輕易的中了袁紹的計謀,本想引以為援的袁紹卻給他來了個鳩佔鵲巢,結果袁紹不廢一兵一卒佔領了冀州。

成了冀州之主後的袁紹卻對公孫瓚翻臉不認人,公孫瓚派弟弟公孫越前來找袁紹討要說法,洽談平分冀州之事,結果竟被白眼狼袁紹給直接弄死了,眼見出力不討好不算親弟弟還因此而死,怒不可遏的公孫瓚決定發兵攻打袁紹。

初次交鋒,公孫瓚親自上陣卻不敵袁紹手下大將文丑,追逃之間手下諸將皆不能敵,就在公孫瓚性命攸關的時刻,趙雲出場了。


忽見草坡左側轉出一個少年將軍,飛馬挺槍,直取文丑,公孫瓚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瓚部下救軍到,醜撥回馬去了。那少年也不追趕。瓚忙下土坡,問那少年姓名。那少年欠身答曰:「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趙,名雲,字子龍。

——《三國演義》第七回:袁紹磐河戰公孫 孫堅跨江擊劉表

這是趙雲的第一次登場,此戰也是袁紹與公孫瓚相鬥的第一階段的首次交鋒,時間是在公元191年,也就是初平二年的界橋之戰,注意,此時的趙雲是個「少年將軍」,但並沒有具體的年齡描述。


2:關羽之弟

時間一晃來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此時距離趙雲第一次出場已經過去了二十八年。

這一年的五月份,曹操與劉備打了整整兩年的戰爭終於結束了,戰爭的結果是曹操大敗而歸,劉備大獲全勝,這一戰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漢中之戰」。

漢中之戰後,劉備集團各方麵條件都已經處在了巔峰,不出意外的劉備稱王了,劉備稱王之後敕封手下關、張、馬、黃、趙五人為「五虎上將」。


遠在荊州的關羽在得知劉備敕封五虎上將之後,便詢問使者五虎上將分別是誰。

雲長問曰:「漢中王封我何爵?」詩曰:「五虎大將之首。」雲長問:「那五虎將?」詩曰:「關、張、趙、馬、黃是也。」雲長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龍久隨吾兄,即吾弟也:位與吾相併,可也。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遂不肯受印。

——《三國演義》第七十三回:玄德進位漢中王 雲長攻拔襄陽郡

這裡出現了趙雲年齡的重要對比數據,從「子龍久隨吾兄,即吾弟也」說明當時的關羽是大於趙雲的,關羽當時的年齡是五十八歲,也就是說當時的趙雲的年齡是不會超過關羽的。


3:人到中年

六年之後的建興三年也就是公元225年,蠻王孟獲起大軍侵犯蜀漢邊境,諸葛亮遂起兵前往平叛。

在聽聞諸葛亮平定雍闓、朱褒等人後,孟獲兵分三路向諸葛亮陣營進兵,諸葛亮遂開始調兵遣將,王平、馬忠、張嶷、張翼等將領都被安排要務,而獨獨趙雲和魏延被晾在一邊,理由是二人不識地理。


憤憤不平的二人私下詢問諸葛亮為何不用二人時,諸葛亮說到:

「吾非不用汝二人,但恐以中年涉險,為蠻人所算,失其銳氣耳。」

——《三國演義》第八十七回:徵南寇丞相大興師 抗天兵蠻王初受執

從諸葛亮的口中我們得知,此時的趙雲已經人到中年,但這依然是一個模糊的年齡概念。


4:人到老年

平蠻之後,魏帝曹丕病故,其子曹睿繼位,諸葛亮採用馬謖之計使新皇帝猜忌司馬懿,並最終奪了司馬懿的兵權。

諸葛亮認為新皇帝年少,而自己最大的敵人司馬懿又被整下了臺,此時正是發兵北伐的最佳時機。

於是《出師表》一出後,諸葛亮便開始調兵遣將為北伐大計做準備,在人員提點妥當後,未被任用的趙雲不幹了。


忽帳下一老將,厲聲而進曰:「我雖年邁,尚有廉頗之勇,馬援之雄。此二古人皆不服老,何故不用我耶?」眾視之,乃趙雲也。孔明曰:「吾自平南回都,馬孟起病故,吾甚惜之,以為折一臂也。今將軍年紀已高,倘稍有參差,動搖一世英名,減卻蜀中銳氣。」

——《三國演義》第九十一回:祭瀘水漢相班師 伐中原武侯上表

當時的時間為到建興五年,也就是公元227年,對,你沒看錯,此時距離距離上次的平蠻之戰僅僅過了兩年。

兩年前的趙雲還和的魏延一起被稱為中年,結果兩年之後趙雲忽然就成了年事已高老年人,這其中的時間邏輯似乎開始明顯的不合理起來。


5:七旬趙雲

建興六年也就是公元228年,距離諸葛亮北伐點兵之後的一年,魏國聞聽諸葛亮大軍來襲皆是吃驚不已,唯獨年輕的駙馬夏侯楙不屑一顧且要主動請纓,眼見夏侯家的才俊如此有膽識,曹睿也就沒說什麼,於是夏侯楙使西涼大將韓德為先鋒部隊,於鳳鳴山與趙雲遭遇。

話說這韓德有四個兒子,個個都是武將,長子韓瑛,次子韓瑤,三子韓瓊,四子韓琪,結果一上來老大就被趙雲挑了,剩下的仨一起上去圍毆趙雲,結果兩個被挑死一個被生擒,韓德被嚇的肝膽欲裂,翌日欲為兒子們報仇的他依然沒有任何懸念的被趙雲一槍挑死。


趙雲回寨之後鄧芝對趙雲的表現大讚:

「將軍壽已七旬,英勇如昨。今日陣前力斬四將,世所罕有!」

除此之外還有旁白詩讚:

「憶昔常山趙子龍,年登七十建奇功。獨誅四將來衝陣,猶似當陽救主雄。」

——《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回:趙子龍力斬五將 諸葛亮智取三城

不同於其他年齡段的趙雲,此時的趙雲是有明確的年齡記載,即公元228年趙云為七十歲。

那麼下面我們就來具體捋一捋,趙雲的各個年齡段是否如羅貫中描寫的一樣合理。


5:趙雲的BUG人生

公元228年的趙雲力斬四將,此時的他已經七十歲了,和黃忠類似是個寶刀不老的年紀。

往前推一年,公元227年,諸葛亮北伐初點兵時,69歲的趙雲被諸葛亮稱為年事已高,尚且合情合理。

但不合理的地方馬上來了,再往前推兩年,公元225年諸葛亮初次對決孟獲時,當時的趙雲已經67歲,卻活生生的被諸葛亮稱為中年,67歲?中年人?…

讓我們把時間再往前推,公元219年,劉備經過漢中之戰的大勝後,自封為王,趙雲也位列五虎上將,而五虎之首的關羽稱趙云為弟,當時的關羽年齡應為58歲,而當時的趙雲已經61歲……


趙云:怎麼感覺被佔了便宜?……

以此繼續推算我們會發現,長坂坡事件發生在公元208年,也就是說趙雲七進七出單騎救主時已經年至半百。

好吧,雖然與影視劇中的人物形象差別略大,但放到小說中來說,50歲對於一個武將來說也還是當打之年。

時間再往前推,公元191年,當公孫瓚眼瞅著要被文丑斃命之時,33歲的趙雲出場救下了他,而羅貫中卻把已經過了而立之年的趙雲說成了少年將軍……


6:年輕十歲

那麼面對如此bug,我們怎樣才能讓趙雲的年齡邏輯變得通順呢?

其實很簡單,只要把趙雲的年齡縮小十歲,也就是把七十歲的趙雲改減去十歲,改成六十歲,那麼一切都會變得合理起來。

在趙雲被減齡十歲後,讓我們再重新捋一捋他的人生軌跡看看是不是合理了許多呢?

公元一九一年,二十三歲的趙雲第一次出場,從文丑手中救下了公孫瓚,此時的他是個真真正正的少年將軍。

公元二零八年,四十歲的趙雲,作為一個武將的他,從體能到經驗已經處在巔峰狀態,只有此時的他才能幹出七進七出單騎救主的驚人壯舉。


公元二一九年,劉備稱王,五十一歲的趙雲經過多年的打拼最終功成名就,被封為五虎上將。

公元二二五年,五十七歲的趙雲初次平蠻時成了諸葛亮口中的中年人。

公元二二七年,年近花甲的趙雲最終成了諸葛亮口中的老年人。

公元二二八年,六十歲的趙雲依舊強勢,鳳鳴山力斬四將寶刀未老!


結語:

不得不說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對於趙雲年齡的描寫確實出現了硬傷,但這是可以理解,也不會影響正常的閱讀體驗,畢竟《三國演義》是一部時間跨度大出場人物眾多的巨著,趙雲的年齡之所以出現BUG,是因為作者設定角色年齡時往往按照故事情節來設定的。

唯一不足的就是最後作者想突出趙雲寶刀不老的人物狀態,年齡越大對比越強烈,於是乎七十歲趙雲力斬四將,情節固然是成功的,但是邏輯也因此變得不通,若依然能模糊具體的年齡則一切都無法細究,也不會出現年齡bug了。

相關焦點

  • 深度分析:三國演義登場人物1191人,為何趙雲最受歡迎
    如果今天做一個投票:三國時代最喜歡的人物,那麼第1名大概就是趙雲了。《三國演義》登場人物有1191個,為什麼趙雲最受歡迎呢?今天就要來聊聊趙雲這麼受歡迎的原因。羅貫中同志為三國每個角色設定了鮮明的特性。像是曹操,就是奸詐又猥瑣;劉備,庶人嘛,一碗滷肉飯,一碗礦泉水打天下;張飛粗魯,敢愛敢恨;關羽則是義氣擔當。那趙雲呢?趙雲就是那個白面書生的形象,沒有鮮明的個性,就是他的特性。不需要講什麼話,一出場就帥氣逼人,這類的角色通常很受歡迎。
  • 《三國演義》中的完美戰將趙雲,在真實歷史中表現如何呢?
    現代大多數人對於三國的了解,多來自羅貫中先生所著的《三國演義》,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屢次被搬上大熒幕,廣為流傳。《三國演義》是小說,為了吸引讀者,經過了藝術加工,人物的描寫和經歷難免有些誇張,與真實的歷史形象有所差異。
  • 趙雲的地位,為什麼還不如《三國演義》中,未入選五虎將的魏延
    駱駝以前有個朋友,特別喜歡玩《三國群英傳》,因為他的三觀和羅貫中高度一致,因此這款遊戲的每一個版本,他都只選劉備勢力,然後必選五虎將,他對於趙雲更是情有獨鍾,從頭打到尾都不允許趙雲敗一仗,美其名曰但我後來正式接觸歷史以後,卻發現趙雲不光敗過,而且他在蜀國的地位,就連在《三國演義》中,未入選「五虎將」的魏延都不如,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羅貫中:最早的爽文大師
    很多人不明白這種無腦書有啥好看的,但海量的宅男宅女們就是喜愛呀,現實世界再不如意也不怕,書裡啥都有。擁有了爽文,就擁有了整個世界。有人說這一代的人閱讀畸形,文學竟墮落至此。這麼想可就錯了,人性一直沒變,不管是現代人還是古代人,都是愛讀爽文的。而且爽文這種小說形式也不是現在才有的,600多年前就有了。
  • 《三國演義》冷門情節:袁紹與公孫瓚的河北爭奪戰
    篇幅最多的是界橋之戰,也就是袁紹磐河戰公孫一回。這一戰介紹得詳細,也不是因為袁紹的原因,而是為了引出趙雲的戲份。公孫瓚被文丑追殺,即將被文丑挺槍刺殺的時候,路人趙雲飛馬挺槍,直取文丑,解救了公孫瓚,並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
  • 三國演義:中國古代第一爽文
    很多人不明白這種無腦書有啥好看的,但海量的宅男宅女們就是喜愛呀,現實世界再不如意也不怕,書裡啥都有。擁有了爽文,就擁有了整個世界。有人說這一代的人閱讀畸形,文學竟墮落至此。這麼想可就錯了,人性一直沒變,不管是現代人還是古代人,都是愛讀爽文的。而且爽文這種小說形式也不是現在才有的,600多年前就有了。
  • 看過《三國演義》和《三國》的角色人物對比嗎?五虎篇
    然而,但是,就這百十年的歲月中,有眾多的人物被代代相傳,三國時間段中的人物也幾乎算是近現在中國普及度最高的歷史人物群,這與這段短小卻精彩紛呈的歷史分不開,再就是得感謝羅貫中了, 假如沒有《三國演義》這部小說,恐怕不會是婦孺皆知的這種情況。
  • 一部《三國演義》讓他成為戰神,實際能力比不上黃忠,讓你傻眼了
    尤其劉備見到趙雲後越看越喜歡。後來得到趙雲,也不知道劉備在底下使了多少暗勁,讓趙雲死心塌地為跟著他,劉備得到趙雲也是他功成名就的一塊墊腳石。真正讓趙雲一戰成名的是長坂坡單槍救小主,殺得曹兵曹將聞風喪膽,不敢近前,望著他全身而退,都不去追。羅貫中老先生在這段描寫上讓人看後熱血沸騰,心潮澎湃,一人之力攪動曹操的千軍萬馬。
  • 《水滸傳》裡女人的遭遇暗藏羅貫中心結,血滴子造就變身計
    那麼,施耐庵的年齡就和羅貫中差不多了,當然只是推算。為什麼要這樣呢?看羅貫中簡介就知道,他曾參加了張士誠的武裝革命,朱元璋最恨這種人,株連九族啊!這與「滸」走投無路的意義多麼相像。2. 從《水滸傳》和《三國演義》兩部著作中看端倪。
  • 《三國演義》中最激昂的幾句話:若曹賊來犯,吾為大王吞之
    《三國演義》作為羅貫中創作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雖然在情節真實性上與正史有所衝突,但就其本身而言,是一部出色的歷史小說。今天,我們來探討小說中最激昂振奮人心的五句話。1.「雲雖肝腦塗地,不足報也」儘管趙雲在正史中似乎有一種不受
  • 真假三國:羅貫中到底給我們灌了什麼迷魂湯,讓人只把小說當正史
    關於三國時期比較嚴謹的歷史記載的書籍,也就是陳壽的《三國志》,羅貫中於是很認真地寫了《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三國演義》,你看,連名字都這麼玩兒套路。看似他在跟著正史走,實則把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發揮到了極致。
  • 94版《三國演義》,為何要找3個人演趙雲?現在終於知道真相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從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翻拍出來的電視劇《三國》,這部劇一共有84集,但是我們發現依然會有人看著一遍又一遍。經典的東西總是百看不厭,即使你已經知道了所有的劇情,可是還是會忍不住多看幾遍。但是我們在《三國演義》中會發現有一個美中不足的點,那就是飾演角色的人換得太頻繁了,就比如說三國中飾演趙雲的就有三個人。這三個人分別是張山、楊凡和侯永生。
  • 《三國演義》有沒有感覺虎頭蛇尾呢、你堅持看完了嗎?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非常受大眾的喜愛,也是一部經典小說,主線是歷史事件,與作者羅貫中的超凡想法結合,給人足夠的想像空間,傳閱度已經遠超正史《三國志》。從小很喜歡《三國演義》電視劇,但總感覺有頭無尾,你堅持看到最後了嗎?或者說你是從《三國演義》的什麼劇情棄劇了呢?
  • 還要被《三國演義》騙多久?這十個經典歷史你必須知道
    但是,事實上劉關張三人並沒有桃園三結義,正史中《三國志》、《資治通鑑》都沒有任何關於此事的記載,只是記載「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且從史料記載來看,三人年齡大小應是關劉張,關羽要年長於劉備,而不是劉關張。如此來看,《三國演義》在開篇就杜撰了「桃園三結義」這個故事。
  • 讀懂三國志再讀三國演義,便明白:為何曹操是奸雄,而劉備是皇叔
    元末明初的羅貫中,集前人之大成,寫出《三國演義》,成為「三國」題材中最受歡迎的版本,最大的原因,離不開羅貫中對人性的了解。正史中,歷史人物是沒有「情感」的,我拿一些人物舉例,大家便會明白。曹操是什麼樣的的人?有人稱他為一世奸雄,有人稱他狠辣無情,褒貶不一,為何對同一個,大家會有不同看法呢?
  • 趙雲那麼厲害,為何卻得不到劉備的重用?這三個原因註定他的悲劇
    而在一眾將帥之中,趙雲可謂是聲名最佳者。在《三國演義》中,若以&34;為標準,拿趙雲的戲份是僅次於諸葛亮、曹操、劉備、關羽和張飛,成了這本&34;風格作品的&34;。趙雲本人淡泊名利,為人低調建安二十四年(219),佔據了漢中的劉備始稱漢中王。其手下的諸位大將也得到封賞或擢升。但《三國演義》所贊的&34;之名並未落到趙雲頭上。此時的他,不過是一個翊軍將軍,並不在高級將領之列。
  • 《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演員串戲,趙雲和石秀是同一人
    影視劇《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都是根據我國四大名著小說拍攝的經典。這兩部戲有同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演員眾多,《三國演義》中有名字的角色就高達394人,《水滸傳》有過之而無不及。 看著看著我發在老版三國演義與水滸傳有很多相相似的面孔,今天我找出了一些大家看看當年你有沒有發現他們。
  • 閒扯篇:小說三國演義中趙雲在長坂坡之戰,KO的曹軍將領都有誰
    每當在看三國演義長坂坡之戰時,隨著BGM的響起,內心總會有心潮澎湃的感覺。看著曹洪在報給曹操說的,殺死戰將五十多員時,我總是好奇,究竟是那五十多員戰將。今天我通過各種渠道總結了一下。30:呂英: 青州四將之一, 此人精通機關陷阱之術, 趙雲落入的陷坑便是此人所為, 呂英在攔截趙雲之時, 被趙雲三合刺死.
  • 《三國演義》中的十大唬人戰例「原創」
    眾將大驚,急救時,呂蒙推倒孫權,大步前進,坐於孫權位上,兩眉倒豎,雙眼圓睜,大喝曰:「我自破黃巾以來,縱橫天下三十餘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計圖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權大驚,慌忙率大小將士,皆下拜。只見呂蒙倒於地上,七竅流血而死。眾將見之,無不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