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部電影,我問我家泰迪:你這一輩子,有沒有為別人拼過命?

2020-08-28 電影敗家子

看完2020版《野性的呼喚》,我忍不住問趴在一邊打呼的泰迪小灰泥:

「你這一輩子,有沒有為別人拼過命?」

我的小灰泥

算了……看起來沒啥指望。

說回《野性的呼喚》,原作者是傑克·倫敦,這貨在舊金山做過「嚎賊」,還去日本跑過船,死時只要40歲,據說是因為淘金時留下的舊傷復發,才導致使用嗎啡過量而死。

所以你看,這是一個極度不羈的男人,寫的一篇極度莽荒的小說。多次改編電影,都稱不上成功,直到今年這部,可算有點兒意思了。

狗化狼

《野性的呼喚》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初。簡單概括,就是一條被馴化的狗,在人類社會中,被一步步逼回了荒野,最終返化為半狼半狗的生物。

那時的阿拉斯加,是個都在淘金,像極了前幾年的創業潮。不過創業潮最多破產,淘金熱是真的讓無數人飲恨成白骨。在這一背景下,大狗巴克掙扎求存,從一條生活優渥的南方傻狗,最終變成了野蠻勃發、狡詐非常、兇悍無匹的野獸。

巴克是聖伯納犬和牧羊犬串出來的大塊頭、通人性,但卻狼性深重,時常會聽見內心或曠野中,若有若無的狼的嘶吼。它本來在南方舒舒服服的,卻因為北方「貿易」的發展,被人偷走,然後賣去拉雪橇了。

在加拿大人的雪橇隊裡,狗既是員工,又是儲備糧,隨時可以被人或同伴吃掉。這可比我們的職場殘酷多了。有條溫順的狗叫柯麗,就是因為太過好脾氣,就被欺負、排斥,最後淪為肉食。把這一切看在眼裡的巴克,明白了這裡的生存法則。於是它無所不用其極地奪取了領頭的位置,得到了加拿大人的嘉獎。

但是老闆永遠不會真正對員工好,巴克又輾轉被賣了幾次。落到一家連雪橇都不懂的人手裡後,它又學會了隱忍。在饑寒交迫、危險臨近時,巴克無論主人怎麼抽打自己,也不起身——它知道前進必死,那還不如扛住鞭打,搏搏一線生機。

這時,它遇到了最後一任主人桑頓。桑頓救下了巴克——順便一說,巴克的前任主人後來執意前行,後來掉進冰湖,全家死光。

而巴克在桑頓的照料下好了起來,然後一人一狗跑去淘金。巴克對救下自己的桑頓絕對忠心,就像中國古代的任俠,雖然以武犯禁,但卻忠於一主。桑頓讓它跳懸崖、下急流,都沒問題,甚至拼了半條命拉動巨沉的車子,也只是為了讓主人贏下一場打賭。

為了保護主人桑頓,巴克什麼事都做得出來。所以它差點咬斷誤傷桑頓的友人的脖子,而在桑頓被土著人殺死後,它像瘋了似的,咬死那隊土著所有人。然後悲傷地回歸了荒野,一路搏鬥,成了當地狼群的首領。

風止於草莽

風起於青萍之末,止於草莽之間。——戰國·宋玉《風賦》

研究文學、研究電影的人,往往喜歡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比如:給《野性的呼喚》安上許許多多的主義與頭銜。其實呢,什麼自然主義,什麼遺傳決定論……既空洞,又片面。

縱觀《野性的呼喚》,其實就是簡單的借物喻人,巴克的一生,其實就是一個草莽梟雄的成長史。


它自溫室中張出身,高大威武,但不諳世事。後來遭逢變故,進入亂世。在壓迫下,不得已與同僚爭奪生存資源——這段狗咬狗尤其精彩,陰謀詭譎,看得我等人類必定心有戚戚焉。這裡,是溫室小王子,變成了擅長底層搏殺的混混,陰險與狠辣兼具。

而後於生死之間,恰逢明主桑頓,救它於危難之間、對它有知遇救命之恩​。​因此,巴克對桑頓無限付出、再無狡詐,但兇猛畢露。此時的巴克再次進化,從生死邊緣打滾的​混混,變成了護衛老大的武士。

桑頓之死,對於誓死效忠桑頓的巴克來說,相當於之前構建的整個世界都毀滅了。所以它在短短的時間內,又進化了兩次:現實從武士變成復仇的野獸,最後回歸荒野,成了野獸的頭目,真正的梟雄。

草莽梟雄的誕生:這才是《野性的證明》的故事源頭。充滿男性主張和傳奇色彩。

強者混職場,當學巴克莽

巴克的成長史,能夠給予一類人以很大的啟迪:那就是天賦能力很強,但時代境遇坎坷的人們。他們往往沒有先天的好資源,只能依靠強大的適應力、堅定的內心和無止盡的拼搏,來掙得一席天地。

他們當學巴克的三步走:先低調看清周圍情況,摸清所有相關個體的底細,明白自己處在一個什麼樣的位置,然後做出優劣勢分析;跟著,就是制定自己的目標、方略和進攻方向,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最後就是莽,一路莽一路剛,一往無前兩眼發直地莽,知道最後目的達成。

​但這不是詐,巴克也只在關鍵時才陰險和玩弄心術政治(沒錯,狗會玩兒這些)。當他擇定一主後,也是全心付出的。說穿了,巴克這類強人(狗),對自己絕對相信。它判斷需要使手段了,就絕不停歇;他判斷可以性命託付了,就毫無保留。

相關焦點

  • 看完這部電影我又相信愛情了
    這也是為什麼,婚姻與愛情裡藏著那麼多的謎題。最終收穫的是驚喜還是驚嚇,看智慧也看命運。03愛情,亦是生死相隨、相濡以沫。艾莉選擇了諾亞,在之後的幾十年,他們過得如何,電影並沒有交代。在這本書的扉頁上,她寫著:「這是我們的愛情故事」「讀給我聽,我就會回到你身邊」。
  • 看完這部電影,你還抱怨自己的人生嗎?
    我希望能和別人平起平坐,而不是低人一等。我希望能去哈佛,接受良好教育,讀遍所有好書,於是,我情不自禁的想,我是不是該發揮自己的每一分潛力呢? ——我必須成功,別無選擇。電影的敘述很平淡,而女主麗茲的生活卻跌宕起伏。紐約貧民窟出生的麗茲,生活十分艱難。
  • 《情書》,你這一輩子有沒有暗戀過任何一個人
    書和電影我都看過,先看的電影。那種日本專屬的茫茫大雪的背景烘託出暗戀的純粹與安靜。關於愛,我先想到的其實是博子會不會很難過。藤井樹喜歡她,愛上她或許只是因為他和阿樹很像。博子想到這裡,往這山去喊:你好嗎,我很好的時候。她會不會想起過往的一切的甜蜜和關於愛的部分。這一切的真誠和虛假的辨別,在藤井樹去往天國之後沒有人知道了。看書的時候,情緒波動比電影會更大一些。在沒有具體人物放在你眼前的時候。
  • 看了這部電影,讓我明白真愛沒有門當戶對一說
    電影美人皮上映了,劇本是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不過電影對於原著做了一些改編,但是這部電影吸引我的倒不是明星的陣容,也不是選材的獨特,而是裡面兩個人的愛情,打動了我。現在的男人結婚,沒有房子、車子、票子,誰能嫁給你?
  • 憋尿看完!比看恐怖電影還過癮100倍:這部神作我必須安利
    人們想都不曾想過的東西統統都出現在這部小說裡,形成一種區別於奇幻和神話的文學載體——科幻文學,因此它也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小說」。本以為和相愛的人結婚就能過上幸福美滿的日子,可惜上天和她開了一個玩笑,四個孩子中有三個夭折,丈夫又在遠航時意外身亡。而《弗蘭肯斯坦》的雛形誕生於1816年,也就是瑪麗和丈夫私奔期間。
  • 小說:我是村中唯一男醫生,村長女兒被泰迪咬傷,被送到我這打針
    我已經想好了,他要是敢在村子裡敗壞我的名聲,我就捶他。張海霞在我這過了夜,有著衛生所的招牌遮掩,她可以以病人的身份隨時出入。跟我吃過了早飯,為了堵住路人的嘴,我給她拿了一些山楂丸,藿香正氣水之類的備用藥做幌子。還特意拿了兩瓶葡萄糖,給她當飲料喝。張海霞拎著一袋子亂七八糟的東西呵呵的笑著:「合著我跟你睡了一夜就鬧這麼一堆不值錢的東西啊。」
  • 《伴我同行》,電影很好看,少年也很好看
    這是一部關於成長的電影。著名作家戈迪(理察.德萊福斯飾)回憶起他12歲時的一次冒險活動:當時,年少的戈迪(威爾.惠頓飾)與他的三個小夥伴克裡斯(瑞凡.菲尼克斯飾)、泰迪(科裡.費爾德曼飾)和維恩為了當一回「英雄」去河的對岸的森林裡尋找一具12歲男孩的屍體。
  • 有沒有問過另一半:如果我走了,你會怎麼樣?
    小吃店老闆娘問他們買了什麼。男的主動把袋子打開,一雙女人的真皮鞋,一件女人的呢大衣。他反覆強調她身上的鞋子不暖和,身上的衣服不暖和……女人坐著臉上帶著笑,溫柔用心地聽著。一個體貼的丈夫和溫柔的妻子。一方面到這年齡,夫妻還能如此相親相愛,我豔羨的很;一方面聯想到自己家那些六十的夫妻們,連給彼此一個笑臉都懶給,更別提這樣大冷天夫妻牽手逛街。
  • 《我和我的家鄉》是一部沒有拍完的電影
    今年的國慶假期,頗有些把失去的年補回來的感覺,多部電影輪番上映。不過,今年國慶檔最好的電影,反而不是之前被寄予厚望的《奪冠》和《姜子牙》,而是一部有些主旋律的《我和我的家鄉》,目前票房已經超過了姜子牙。
  •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為了愛,你願意拼盡一切麼?
    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原因有三。其一,它是2D電影。對於近視的我來說,能戴著近視眼鏡來看,非常舒服。其實不喜歡3D電影,視覺上不舒服,戴著厚重的3D眼鏡,影響觀看心情。其二,電影的旋律非常好。無論是故事情節的編排,還是演員的拿捏,不論是舞美,還是電影音樂,都恰到好處,看著非常舒服。其三,喜歡這部電影表現的主題。
  • 《肖申克的救贖》--我命由我不由天
    《肖申克的救贖》: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認為自已看過的最好的電影是《肖申克的救贖》,原因如下:一、人生最重要的是自由,因為冤案,主人公入監獄。因為是殺人罪,釋放基本是不可能。所以,基本上,要一輩子困在監獄,人生失去了最大的人身自由。而且在監獄那樣的環境,人與人之間互相的殘害,簡直就是常態。 所以,在電影裡,自由的喝一瓶啤酒都是人生最大的奢侈。
  • 到底哪搞錯了,憑啥你拼了一輩子的夢想在別人那裡一出生就實現了
    1有個看似老掉牙的故事:一個漁夫躺在沙灘上曬太陽,一個富翁看到了,就問他:「你為什麼不利用你曬太陽的時間多釣些魚呢?」漁夫反問到:「為什麼要釣魚?」富翁說:「你只有釣到更多的魚,才能賣更多的錢,這樣才能買到更好的漁船和捕魚工具,僱傭更多的人幫你釣更多的魚,賺更多的錢。」
  • 《活著》:我已經有過這世上最好的東西
    《活著》,是先看的電影,看完之後覺得一個人的一生怎麼可以這麼悲慘。 看完以後,跟電影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電影更多的是描繪一種壓抑悲愴的大氛圍。張藝謀是第五代導演中的楚翹,這批導演在少年時代就捲入了中國社會大動蕩的漩渦中,有的下過鄉,有的當過兵,經受了10年浩劫的磨難。 在改革開放的年代,他們接受專業訓練以及中西方各種新舊思維的碰撞。想要參與到社會當中去,是那一代人共同的心聲。
  • 家有男孩,但我仍然建議你,帶他去看看電影《小婦人》
    但電影院重開了,能去看幾部好片,也是不錯的提升選擇。 除了重映的《哈利-波特》,其實,還有一部經典文學名著改編的電影,值得帶孩子去看一看,那就是《小婦人》。 它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講述了以19世紀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的一個普通中產家庭——馬奇一家,如何相互扶持、共度時艱的故事,同時也是一部關於四個性格各異的青春期少女的成長史。 這部小說在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頗高,一直被選為中小學必讀書目,多次搬上大銀幕,被海明威譽為「充盈著甜蜜與光明」。
  • ​《別讓我走》:看懂這部電影,你就看懂成長的「秘密」
    《別讓我走》截圖 《別讓我走》是根據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的小說《莫失莫忘》改編的一部電影。在校園「黑爾舍姆」的童年時期,有一位導師叫露西小姐,她在與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中漸漸心生憐憫,不忍心看這些孩子被蒙蔽在鼓裡。終於有一天,她在課堂上把實情對孩子們說了出來,她說:「問題在於,你們懂,卻也不懂。你們接受過教育,但卻沒有一個人真的明白。
  • 《牧馬人》:這部38年前的電影,是我看過的最乾淨的愛情
    文丨淡淡翠「老許,你要老婆不要?只要你開金口,我待會兒給你送來。」這是電影《牧馬人》中的一句經典臺詞,也是整個故事開始的序幕。那時候的許靈均萬萬不會想到,他的一生,都會與這篇廣袤的土地結緣。許靈均的生活發生質的改變,大概就是從了認識李秀芝開始的。李秀芝原本是四川人,因為家裡生活艱難,就千裡迢迢投奔一個表姐,順便嫁給表姐介紹的人,也算是有了一個家。
  • 這十五部電影 | 看了就入迷的經典兒童小說改編影片
    相信孩子們看完一定會有新地其他啟發和認知。今天我們就來推薦15部值得孩子們觀看的經典的兒童小說改編電影。,情蘊細膩溫暖,成功將小王子這本珍貴的文學作品的內涵呈現出來;全片給人深刻的感動,原聲音樂也為這部影片增添了新的色彩,相信孩子們看完會對價值觀和世界觀有全新的啟發
  • 這「狗」電影又給我整哭了
    我想與你分享我的故事,如果你願意,就翻開書,我在故事裡等你……今年8月,改編自這部小說的同名電影在美國上映,瞬間成為無數人的催淚彈。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而真正讓我提起興趣看這部電影的,是片中飾演恩佐主人的
  • 這6部電影全是名著改編的,一定讓孩子看
    文 | 小樹媽媽這幾天總是有媽媽在後臺留言,說暑假期間,希望樹媽可以給大家分享一些適合孩子們在家觀看的電影。其實之前也給大家整理過,咱們發過一篇《這10部電影全是名著改編的,一定讓孩子看!》,今天再跟大家分享另外的6部特別經典的兒童小說改編電影。
  • 我這一輩子(十二)
    自從我退婚後,來到高家屯,還是在高隊長家吃住,沒有不同,維一不同的是高隊長的妹妹高志芳,放完電影收拾機器銀幕時高志芳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幫我收拾好,一起到她家,剛開始我以為我和她哥哥關係好幫忙的,第二天我到我四姨家說了這個事,四姨說:「小明啊,你是真笨啊,志芳的媽媽早就相中你了,全家都有這個意思,還讓我問你同不同意,你訂婚前我就要去你家和你爸說,可是突然就看了對象訂了婚,這事就沒和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