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時候報名拎著行李去自己的宿舍,推開門,學姐都在床上看書。那時候覺得師姐們學習好刻苦。後來熟識了,才了解這些才女們看的是武俠小說。晚上七八點經常從床邊床鋪扔過來一本書,看完一本我們互相換,三號床鋪的學姐超愛古龍,學校圖書館文史類只能一次借三本,而那時候金庸古龍的作品都是大部頭,一部作品四本六本不等,就幾個人合夥借出來相互串換著看。說句實話,金庸作品大部分故事情節人物都了如指掌,到如今我的夢中情人還是《飛狐外傳》的胡斐,雖然他沒有他爹胡一刀帥氣。但是讀完書後再結合當時電視劇,長白山下,雪花飄飄,胡斐一身長袍踏雪而來,深情款款穿行林中,走進我的夢鄉,青春吹動了我還沒有長長的頭髮。
而古龍,好多次邊讀邊蹙著眉頭思索,故事走向之匪夷所思,人物性格之百轉千回,浪子美女對待人生態度之肆意妄為,這種閱讀的感覺就是剛踏足進入古龍文中的境界試圖窺探幾許,就已經被他一刀斃命。金庸的作品讓主人公們慢慢成長,成為大俠為國為民,而古龍,似乎是來純虐書中的人物和我們讀者。雖看得不求甚解但也沉溺其中手不釋卷,直到後來在書架上覓得一本講解古金武俠小說的小書《古金兵器譜》,讀完雖不至於醍醐灌頂但也接近打通了任督二脈,最後因為買不到這本書,借書還有期限,就將這本小書原原本本抄寫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師姐還幫我抄了一章,現在師姐們都已經結婚多年相夫教子生活幸福偶爾在微信QQ上點讚瀏覽,而這本筆記本也被我時時翻閱到翻爛了。
《古金兵器譜》作者王憐花,原名蔡恆平,公認的北大80年代最耀眼的才子之一。那個詩意汪洋恣肆的時代,那個白衣飄飄的文藝時代,那個全身心沉浸在武俠藝術世界的時代,大家碰撞在一起,談論的都是武俠、詩歌、藝術、人生。夢想的聲音還沒有在現實世界上被擊碎,這本書就是一部關於八十年代北大才子的青春記憶,也是我們仍然需要仰望的一本書。它借金庸古龍的武俠世界說散開來,探討人生道路,中間雜糅著身邊才子的理想與深情,與當時詩歌的純粹與真實,作者旁徵博引,天馬行空,情感迸發處火花四濺,令人閱讀體驗戰慄,在某些部分完全擊中內心的柔軟之處,又能將你引入到對哲學及人生最深沉的思考。
黃藥師是天才兼全才,難怪人家有底氣屌。黃藥師是我國傑出的數學家、武學家、收藏家、古董鑑賞家、園林建築學家、船舶設計專家、管理學家、文學家、音樂家、管弦樂演奏家,同時還是家財萬貫的大莊園主,更深懷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精神,最最最難得的是,對妻子一片深情厚意此生不渝! 什麼叫劍膽琴心! 什麼叫俠骨柔情! 什麼叫鑽石王老五! ——對不起,我太失態了……
上摘自《武俠,從牛A到牛C》
在某種意義上,張無忌(1337—1358?)是一個美國人。事實上,他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出生在美洲的華人。1336年,在王盤山的「龍之刀展示會」上,張翠山和殷素素被突然來到的謝遜挾持著乘船出海,在暴風雨中被黑潮(Kuroshio Current)裹挾,越過日本以東洋面,帶到白令海上。張翠山和殷素素為了求生,設法打瞎了謝遜的眼睛,最終輾轉來到阿留申群島中的卡納加島(Kanaga Island)。第二年張無忌就出生在這裡。
本段摘自《劍橋倚天屠龍史》
評論金庸古龍武俠小說的作品有很多,估計整合起來不亞於研究曹雪芹與王小波,其中比較經典的作品,比如氣象學女博士李汀,網名大臉撐在小胸上的作品《武俠,從牛A到牛C 》,在天涯社區被無數人尊崇,談論起武俠世界嬉笑怒罵,愛憎分明;另一本《劍橋倚天屠龍史》是新垣平博士的評論武俠戲作,將武俠與歷史社會融為一體,打破了歷史與虛構,用春秋筆法書寫一個平行的武俠歷史世界。這三部講述武俠的著作有幾個共同點,三位才子才女都是學識淵博,才華橫溢,或戲謔,或嚴肅,或文藝,但都充滿了對武俠的痴迷與熱情;還有一點就是這幾位作者的文字原先都出現在網絡,BBS,天涯社區,原先都是散落成文,後集結成冊,大珠小珠落玉盤,珠玉之聲不絕於耳,令所有古金迷擊節讚嘆。雖可能有網文之鬆散之感,個人對武俠世界的人物情節評論不盡相同,但也無妨。
尤其是相對於兩位男女博士的作品而言,王憐花的《古金兵器譜》更有青春的年代感與個人氣質的深深烙印。對於武俠愛好者而言,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江湖,有的人喜歡金庸,有的人喜歡古龍,還有隨著年齡閱歷而開始在武俠世界中找到了熱愛金庸與古龍的最完美結合。這本書不僅僅是作者自己青春時代的總結,也是懷念自己讀書時代的最深刻的記憶。難以想像,讀完之後,你竟然覺得詩歌和武俠特別搭,武俠應該就是長篇的詩歌,海子、西川、博爾赫斯與古龍金庸筆下的大俠美女們會同框而沒有任何尷尬,穿過詩歌的語言走進武俠的世界,探究人物的內心與作者的創作意圖,在交錯的時間空間裡感悟生活的悲苦歡欣與人生道路的抉擇,在人生道路的橫切面與武俠世界的縱深層面中試圖找到活著的答案。月光下,星星閃爍,花瓣飄落,在溫柔的誓言美夢與那些動人的詩篇中,閱讀那些前世今生的故事,而遙遠的明天未知的世界究竟會怎麼樣?
如果你熱愛金庸古龍,碰巧你還喜歡詩歌,那麼看這本書就對了,可能就花上兩個多小時,閒來細細品讀,在別人的故事裡找到自己久未流下的淚水,曾經想成為大俠的理想,找到閱讀的愉悅與慰藉。去年作為生日禮物送自己一本王憐花再版的《江湖外史》,因為最初《古金兵器譜》版本連二手網站也銷聲匿跡,一書難求。每一次讀都要焚香淨手的,對我來說他才能稱得上是金庸古龍的粉絲。雖然我不同意他說《飛狐外傳》是金庸的低端作品,因為我最愛的就是飛雪白三本。每一次讀完,就會有新的理解,關於江湖武俠,關於大學記憶,關於人生未來。於是每一年的深秋拿出來,舉起昔日酒杯,帶著舊日的溫度來度過這漫漫的寒冷冬夜。
古龍和金庸,給我們留下了許多難忘的人物形象。但若論人性的真實,其實韋小寶當是古金第一人。他的貪婪、狡詐、自私、無恥,是我們生而為人所固有的;他所做的那些奴顏婢膝、曲意逢迎、欺軟怕硬的事,是我們常常要做的;而他的強顏歡笑和身不由己,更是我們幾十年如一日的真實境遇。最後,當韋小寶身處不可調和的兩難境地時,他想通了一個唯一的破解之道:「老子不幹了」。——《古金兵器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