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鳳是《紅樓夢》裡公認的能幹人,在「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就先對王熙鳳的能力做了表述:
「若問那赦公,也有二子,長名賈璉,今已二十來往了,親上作親,娶的就是政老爹夫人王氏之內侄女,今已娶了二年。這位璉爺身上現捐的是個同知,也是不肯讀書,於世路上好機變,言談去的,所以如今只在乃叔政老爺家住著,幫著料理些家務。誰知自娶了他令夫人之後,倒上下無一人不稱頌他夫人的,璉爺倒退了一射之地:說模樣又極標緻,言談又爽利,心機又極深細,竟是個男人萬不及一的。」
王熙鳳
當林黛玉進賈府時,鳳姐的出現也與眾不同,她的作派恍若神仙妃子,說話爽利,討巧,時時刻刻都表現出自己的聰明才智。
之後,秦可卿去世,王熙鳳作為秦可卿的閨蜜,接受了寧國府當家人賈珍的委託,操辦秦可卿的喪禮。在鳳姐看來,這是個極好的機會去證明自己的才幹。
那鳳姐素日最喜攬事辦,好賣弄才幹,雖然當家妥當,也因未辦過婚喪大事,恐人還不伏,巴不得遇見這事。今見賈珍如此一來,他心中早已歡喜。
這場葬禮讓鳳姐辦得花團錦簇,她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期間也有僕人偷奸耍滑,但都被鳳姐以雷霆手段收拾了,對於這場葬禮,鳳姐內心深處也覺得自己辦得不錯,不然的話,她不會故作謙虛,實則炫耀地對丈夫賈璉說出這樣一番話:
「……更可笑那府裡忽然蓉兒媳婦死了,珍大哥又再三再四的在太太跟前跪著討情,只要請我幫他幾日。我是再四推辭,太太斷不依,只得從命。依舊被我鬧了個馬仰人翻,更不成個體統,至今珍大哥哥還抱怨後悔呢。你這一來了,明兒見了他,好歹描補描補,就說我年紀小,原沒見過世面,誰叫大爺錯委他的。」
自此,鳳姐能幹的名聲更勝從前,可到了後來輪到了賈母的葬禮,賈母對鳳姐有知遇之恩,又是賈府的老祖宗,照道理鳳姐應該把這場葬禮辦得更風光才,結果卻辦砸了,事事不順手,甚至於這個好強的鳳姐低聲下氣地求著各位管家奶奶們也沒有用,這是因為什麼呢?
究其原因有二:
首先,鳳姐出身於豪門世家,又被當作男孩子養大,少有女性溫柔善良的一面,而且她為人狠辣,更缺乏同情心,賈府的僕人對她只有敬畏,並沒有愛戴,不是以德服人,德不配位一旦出了事,自然會落得牆倒眾人推的下場。
其次,鳳姐「只媚上」的作派,多為人詬病。鳳姐眼中只有賈母一人,她認為站隊在賈母一方,只要把賈母哄好了就行,但其實不然,有句話叫作現官不如現管,鳳姐站位不清,先是瞧不起婆婆邢夫人,多次得罪婆婆,不招婆婆待見,到了後來兩人關係越來越惡化,邢夫人更是處處給鳳姐使絆子,讓她難堪,而鳳姐瞧不起這個繼婆婆,她不設法緩和,反而在抄檢大觀園時抓住邢夫人陪房王善保的孫女司棋開刀,狠狠地下了邢夫人的面子,讓邢夫人懷恨在心,兩人徹底撕破了臉。
王熙鳳婆媳
再次,王夫人和鳳姐本來同出一門,都是金陵王家的小姐,兩人又是姑母與侄女的關係,是天然的同盟軍,但由於各打自己的小九九,鳳姐想長期主持榮國府的中饋,自然不希望被能幹的寶釵取而代之,她贊同寶玉和黛玉的姻緣,這一點也得罪了王夫人和薛姨媽兩位姑母,喪失了來自娘家長輩的助力。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她生性嫉妒,自己沒有兒子,還不允許丈夫納妾生子,在現代看這無可厚非,但在古代卻犯了「七出」之條,尤其在她趁丈夫的愛妾尤二姐懷孕之際,設計害得尤二姐滑胎失子,絕望中自殺之後,她與丈夫賈璉的婚姻其實已經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但她沒有自知之明,不知道沒有兒子傍身,又失去丈夫的支持對她究竟意味著什麼。
王熙鳳與賈璉
在給秦可卿辦葬禮時,賈府雖然內部已經開始沒落,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官場上以北靜王水溶為首的「四王八公」並沒有明顯的頹勢,作為政治上的同盟,北靜王仍然親來祭奠秦可卿,給足了賈府面子,何況不久之後,宮裡賈元春被封為貴妃,無疑給賈府打了一針強心劑,又讓賈府風光了數載。
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元妃省親,賈府打腫臉充胖子,把最後一點家底也折騰得七七八八了,後來元妃去世,賈府失去了靠山,又被抄了家,這時的賈府已經徹底沒落,再也撐不起場面了。
在這種情況下,賈母拿出了梯己,幫襯著子孫度日,可她的葬禮連表面的風光都做不到了。
鳳姐平時得罪人太多,又失去了靠山,沒有人倚仗;僕人們看不見油水,又知道鳳姐失了權柄,沒有人願意服從她的管理;而且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賈府各房的生計都成了問題,誰也不想出錢,鳳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最後哪怕是帶病上崗,放下身段,到處求人,只落得吐血暈倒,也辦不成一場像樣的葬禮了。
結語:
兩場葬禮都是鳳姐操辦的,卻有高下之別,不是她能力不夠,只是應了這兩句話,一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是領導說你行,不行也行,領導說你不行,行也不行。沒有賈母撐腰,鳳姐再能幹也泯然眾人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