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劉居晦醮設,新喻張屠,趙邦材造宅

2020-11-10 滄海一粟247791399

劉居晦醮設

樂平南原人劉居晦,慶元三年在家做法事。剛做完,他小兒子明哥突然胡言亂語,好像被什麼東西附了身。明哥說:「玉皇大帝命令真武神君降臨我家,今天法事作的奏章,一點都不虔誠,要另外選日子全家齋戒,多設置祭品,多獻上錢財。不然就降下大禍。」

劉居晦很害怕,認為是道士不認真導致。把他們痛責一番。道士們說:「我們哪敢怠慢不敬?上天恩澤萬民,哪能用恐嚇的方式索要供品?這肯定是鬼怪假託。」他們推舉其中的王師行做正法,看看是怎麼回事。小孩子看到圓光中王師行召來了土地神,土地神說:「這不是你們祭奠的神,是別的東西偽裝。」

大家砍伐附近的樹木,到處尋找,在一棵大樹下有個洞穴。點火燻烤後,三條巨蟒從裡面出來,被火燒死。劉居晦把這棵樹捐給了興福寺。

【原文】樂平南原人劉居晦,慶元三年春就家設醮。既訖事,其小子明哥忽發狂言,如物憑附,云:「玉皇敕北方真武神君降我家諭旨,今日醮醮筵章奏,全不虔誠,更須擇日舉家齋潔,別建一百二十分,多獻金錢,謝過祈福。有如不然,定貽大禍。」

劉氏懼,以為黃冠褻慢所致,痛譙責之。眾相謂曰:「吾曹安敢不盡誠敬?但上天高明,豈肯用禍福嚇誘下民,需索供享?是必木石怪魅,假託為之。」推其徒王師行正法考召。童子見光中攝到土地社令,詰之,對曰:「非祀典之神三人,詐偽為此。」即逐之境外,仍刈伐近處林木,一大木根下竅穴通透,舉烈火薰灼之,三巨蟒迸出而死。劉以其木與興福寺僧。



新喻張屠

新喻縣屠戶張某,住在寺廟旁,每天都是聽到廟裡的鐘聲就起早殺豬。某年的一天,住持僧在半夜夢到男女五人都穿著黑衣服,跪拜在他面前。五個人一起哀求:「求和尚慈悲,告訴撞鐘人,明早不要撞鐘。」住持醒來,再次睡著的時候,那五個人又來夢中叮囑:「這是性命攸關的大事,我們危在旦夕,只要您一句話就能救我們,希望您慈悲為懷。」

和尚醒來已是黎明,他很驚詫,急忙去找撞鐘人。撞鐘人已經穿好衣服準備去往鐘樓,聽了和尚說的話,他有些遲疑地說:「每天撞鐘是寺院的規矩,哪能隨便更改呢?」和尚說:「事出有因,今天就停一次吧!」於是,這天鐘沒響。

天亮後,撞鐘人出來,路過張屠戶家,屠戶問他今天鐘沒響的原因。得知是因為住持做夢後,張屠戶說:「我今天沒早起,耽誤了一天的生意,但是要殺的那頭母豬生下了五個豬仔,對我來說也是好事。」撞鐘人回去告訴了住持,住持僧特意拜訪張屠,用因果的道理開導他說:「世間有一百個行業,為什麼非得殺生呢?你如果能換個行業,我就用剩餘的香火錢幫助你。」張屠答應,和尚送了他一百千錢。張屠戶原來沒有兒子,換了行業後,生了一個兒子,後來科考中舉,地位顯赫,我就不提他的名字了。

【原文】臨江軍新喻縣屠者張氏,居於僧寺之旁,每宰豬,必以曉鍾時起。紹興某年,寺主僧於半夜後,夢男子婦人凡五輩,皆著烏衣,羅拜於前,同聲懇言:「告和尚,乞慈旨,說與道者,免來撞早鍾。」覺而又夢,且云:「性命所系,危在須臾,只得一語便可活,願慈悲哀救。」

僧寤而異,急呼直鍾道者諭之。道者已攝衣將往,聞僧所戒,猶云:「此所以警旦,寺院法律當然,豈宜廢不講?」僧曰:「一段因緣,續當說年,勉聽吾語。」乃止。

天明,道者出,過屠沒,張問不擊鐘之故,以僧語告。張曰:「賺我失曉,誤一日經紀。然當死之母周,遂生五豚,亦為吾利。」道者還白方丈。僧特造張店,開以因果之理,曰:「人生百技,何必造業如此?倘肯謀別生,吾當衣缽所餘助爾。」張即奉命。僧與之錢百千,使改市它貨。張素無子,已而得男,讀書擢高科,致位華顯,不欲書其名。



趙邦材造宅

紹興年間,宗室弟子趙邦才蓋大房子。他依仗自己是皇家後代,凡是需要的木材,不管是哪的,隨意砍伐。就算是寺廟前的,或是百姓家墓地的,都不能倖免。

完工後,屋子開始鬧鬼,白天晚上住不安寧。某天,黃縣尉去新房道賀,正在喝酒,忽然酒菜都變臭了。趙邦才知道是鬼怪作祟,就大罵起來。

第二天早飯,廚房女僕端上昨晚的籠餅做主食,端上桌子後變成了髒東西,再看看廚房裡的,也是一樣。

趙邦才平時懲罰僕人小妾都是把他們的頭髮綁在柱子上,毒打不解氣,還給他們灌糞汁。黃縣尉來訪後,趙邦才得了熱病,喝糞湯才舒服些。趙妻不忍心,給換成黃泥水,但他喝了不好受,必須用糞湯才行。不久後就死了。黃縣尉把這件事講給別人聽,希望能廣為流傳,警示作惡者,讓他們有所畏懼。

【原文】紹興中,餘幹宗子趙邦材造第宅,飾臺榭,恃其屬籍,凡所需林木,不復誰何,肆意芟伐。自僧字神祠,民間墓樹,無得免焉。屋畢工而怪出,白晝昏暮,人不奠居。落成未幾,縣尉黃子強往致慶,傳觴行酒,皆臭不可近。趙知其所由來,叱罵罔兩而罷。次日,庖婢以昨夕籠餅供朝食,至前,滿盤化為穢物。遣視甑釜亦然。遂臥病。平生治僕妾輒以發系柱,箠楚無算。怒猶不釋,則沃以糞溺。至是苦肺熱,命家人取圊中汁以解之。其妻不忍,紿用地漿進。嫌弗快,必須此汁飲,竟瞑目而殂。黃尉傳其事於善類,使廣之,以警為惡者,俾知所懼雲。

(三則都出自《夷堅志》)

相關焦點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彥子
    大約有幾十個故事。內容比較新穎,比如我昨天發的《王子珍》。每個故事都用「昔有」開頭,比較少見,一般古代志怪開頭都直接說年號,主人公的名字。句道興版《搜神記》錯字很多,有些語句錯亂,看來是修訂了,但某些地方還是不確定是什麼意思。比如北鬥呵斥彥子,我懷疑前面有脫漏的地方,是不是北鬥在前面曾驅趕過彥子,而原文脫漏了呢?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張充家怪,海州虎豕,潁昌趙參政店
    潁昌趙參政店陳州人焦務本,在鄉間放高利貸得利,積累了很多財產。還不上錢的人家,有的被他奪走了子女,有的被威脅自殺,民怨很大。裡面的人回答說:「這是潁昌趙參政所建,剛蓋好一個多月。」焦務本很高興的住下,店主人安排酒飯,很熱情的招待。點燈的時候,走出男男女女幾十個人。焦務本抬眼觀看,大多認識。這些人站在他的面前,七嘴八舌罵道:「你在鄉裡放貸,重利盤剝,用勢力欺壓人,把我們陷於死地無處伸冤。現在已經在地下投訴,但是你還有一年的壽命,暫時不能把你怎麼樣。命終時自會有陰府治罪。我們特意在這等你,先出出心裡的惡氣。」
  • 古代志怪故事——黑衣太僕,布客
    窮措大(古代對讀書人的蔑稱)讀了兩行書,動不動就冒迂腐氣。假如你生在嚴相國的年代,想要拜見相國,看到牛太爺還不知道出什麼諂媚的樣子。再者說,人各有主,秀才們供奉文昌公,不過也是希望中舉得官,商人們供奉財神,是盼望財源廣進做富翁。我們這些人供牛公,和你們供孔子有什麼兩樣?」張某知道這些人無法說服,就稟報縣令,毀去了這座廟。但是信奉牛二的風氣卻不是毀廟就能杜絕的,照樣流傳天下。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高舜臣,錢齋郎
    (故事出自《括異志》,宋代。以前看過幾個故事,都是因為不吃牛肉,所以妖邪不敢近身。這次是因為吃牛肉,被妖怪瞧不起,反而起到了闢邪的作用。總的來說,都是勸人不要吃牛肉。這是源於古代農耕是國之根本,民之命脈。)
  • 《聊齋志異》的故事《化男》,女子變男子,以現在的眼光怎麼看?
    >《聊齋志異》是以傳奇手法描寫志怪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在書中的文章裡,蒲松齡記載了很多的故事,有描寫花妖鬼狐的,也有描寫普通人故事的,反映了當時的世態炎涼,是中國文言短篇小說的高峰。雖然是志怪小說,但是在這部書裡也有很多故事不是志怪小說。只是限於當時的條件關係,許多人沒有仔細的想一想它們背後的細節,就只能把這些現象歸結為一種不可知的力量。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變成了神話故事和志怪故事。那麼,聊齋中細思極恐的故事有哪些呢?
  • 視頻 |「思泉語文」與「樂樂課堂」聯合製作的《古代寓言》
    這次又帶來《樂樂課堂》與《思泉語文》的《古代寓言》系列視頻,共14集。,所謂志怪小說,就是記錄神仙鬼怪內容的小說。志怪小說《搜神記》搜集了古代神異故事共400多篇,是研究我國古代民間傳說及神話不可多得的寶藏。
  • 重口味故事兩則,清代的志怪小說其實是搞笑段子呀
    前面我們講到,清代的志怪小說《子不語》其實是一本匯聚了眾多段子的有趣故事集。.誤嚐糞這一回,故事發生在江蘇常州。所以,這個故事大概是想告訴我們,在事情不明朗之前,最好不要亂做決定,以免留下某些不可挽回的損害,比如大家一起乾杯喝糞水!悔之晚矣。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某郎中
    (故事出自清代志怪集《道聽途說》,因為較長,下面只摘錄原文開頭的一段。)【原文節選】郎中某,武林人,能憶宿世事。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張氏怪,妖人
    張氏怪我家鄉有個秀才張某,喜歡談論鬼怪學說,也經常讀志怪小說。某天,他聽到房梁上有人喊他相公。起初只聞其聲,後來妖物現形,有時候是個高大的男子,有時候是十一二歲的小童,還有時候是丫環的形象,全家人都能看到。有一天,張某起早讀書,妖怪也變成他的樣子來搶著讀。不但樣子完全相同,連衣服上的破洞都完全一樣。爭奪了一會兒,妖怪回到房梁上。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夢難信
    (作者在後面舉的這幾個例子,查了一下,分別都是一個故事。漢武帝誅殺太子,其實就是巫蠱之禍,是漢代一次重大事件。一次,漢武帝夢見很多木頭人攻擊他,認為是有人使用巫術對他不利。牽連了上萬人,太子都被誣陷殺掉,最後,漢武帝明白過來,很後悔。)【原文】杭州沈濟之,安逸人也。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赤松觀丹,寫鄉酒務道人
    趙應曰:「吾固甚苦此,自念無策,唯厭厭待盡而已。先生既言之,當有神術能生我!」曰:「是事非吾所能辦也,感君相愛,非不願效力,知復奈何!」趙懇請再三,乃笑曰:「姑為君謀之,後數日,試邀一髯道人同至此,君宜多設精果妙香,連沃以酒,以大醉為期,則吾計得施矣!」遂去。
  • 中國古代民間志怪故事:王良娶妻
    據說這是一個流傳於山東的民間志怪故事。看下來有一個感覺,古人的邏輯真的不是現代人能夠理解的。不過朋友們姑妄讀之,不必深究。故事開始。從前有個戲子,名叫王良,三十多歲,眉目清秀,非常英俊,長年在外跟班唱戲,難得回家一趟。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普依祠
    如果真自盡了,金蘭會的姐妹就設牌位祭奠,然後都不再出嫁。也有一個女子自盡,其餘九個都跟著自盡的。這種惡俗,父母訓誡,官府禁止,都不能杜絕。死之日,群姐妹哭哀盡喪,設牌醮薦,誓不出嫁,亦有一女死而九女俱死者。此等惡風,父母雖嚴加訓誨,而不能革其痴心;有司雖剴切示戒,而不能挽其惡習。惟聞香山小黃圃司翟小尹,調理茲土,見古巖上樹蔭下,類多木主,風雨飄零,螻蟻剝蝕。詢之甲長,曰:「誰家木主,雖無子孫,亦有族姓,胡為任其拋擲郊野也?」
  • 故事:志怪故事:鬼畫
    他非常喜歡妖魔鬼怪的故事,偶爾也讀讀佛經。某天突發奇想,立志寫一本志怪集。雖然不能以此為生,萬一流傳下去,也算不虛度一生。他開始留意民間傳說,也到些陰森恐怖的廟宇、廢墟去尋求靈感。回來後就閉門不出,徜徉在妖仙神魔的世界裡。無奈才疏學淺,不久就江郎才盡,想放棄又實在不甘心。於是更加去找那些奇奇怪怪的地方遊覽。
  • 中國古代民間志怪故事四則:第三個故事必須是穿越了啊
    這幾個故事都不是憑空杜撰,要麼出自古籍,要麼見於地方志。不過朋友們看個熱鬧即可,大可不必追根究底。第一個故事有一人姓劉名常,已過四旬,嗜酒如命,常常不管認不認識,便拉人喝酒,如果不喝,必勃然大怒。他一喝酒就喝得天昏地暗,醉生夢死。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觀燈美婦
    (以前我看過這個故事,當時沒太懂。現在我理解為,那個美婦人是生魂離體,所以王法師說和普通的鬼不一樣。《夷堅志》中也有這個故事,題目叫《京師異婦人》。馮夢龍應該是從夷堅志中摘錄的,並且進行了校正修改。比原來通俗易懂。情史的作者馮夢龍是明朝人,夷堅志的作者是洪邁,宋朝人。)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說妖
    民畏之甚,家家置廟莊嚴,設五人冠服如王者,夫人為后妃飾。貧者繪像於板事之,曰「聖板」。祭則雜以觀音、城隍、土地之神,別祭馬下,謂是其從官。每一舉則擊牲設樂,巫者嘆歌,辭皆道神之出處,雲神聽之則樂,謂之「茶筵」。尤盛者曰「燒紙」。雖士大夫家皆然,小民竭產以從事,至稱貸為之。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申術士
    文祈就是設法壇禱告,得幾天後才能下雨。武祈當天就會有大雨降下。」太守說:「大旱多日,百姓度日如年。武祈最好。不知道武祈怎麼操作?」術士說:「離海十幾裡處有座古廟,在廟中建一個法壇。再在海邊準備一條兩丈長的鐵索,鐵匠十二名,在火爐邊把鐵索燒紅扔到大海裡。而且要準備快馬兩匹。我和您騎馬在法壇附近等候,不可遠離。明天早晨就開始作法武祈吧!」太守回到官府,一一按要求準備。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趙生,李某
    趙生很奇怪,以為遇到了妖怪,去山西面尋找,果然看到一棵大椴樹,枝繁葉茂。趙生說:「這就是段氏子吧?」找來工具在樹下挖掘,得到一棵大人參,一尺多長,樣子和老翁很像。趙生想,聽說成精的人參能治百病,就煮熟吃掉。從此,心智豁然開朗,對書裡的知識完全理解。一年多後中第,做了幾任官才去世。
  • 聊齋系列《美人皮》|改編志怪小說後的現代愛情觀:一世一雙人
    志怪小說之所以受歡迎,最重要的,自然離不開它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志怪小說大部分是以現實生活為背景,但是對妖神鬼怪和情節的的大膽想像卻是滿足了人們對荒誕離奇之事的好奇心和嚮往。我國古代也有許多志怪小說流傳至今,雖然不像詩詞歌賦一般受人尊崇,卻也在歷史舞臺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