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羅傳奇之四:無煙柴的故事(下篇)

2020-09-11 巖歌山語

(接上篇)

老漢瞅著燃燒的火糟了,兩眼發愣,神情近乎痴呆。

孩子心想:著旺的柴被雨水澆滅,烤乾,著起來就沒有煙了,而且著起來又見辰,火力又重。如若把著透了的柴火拿到水中浸一浸,道理不是一樣嗎?接著便把這個想法告訴給了父親。

父親認為孩子說的有理,便和孩子各揀了幾根燃燒透了的火柴頭,拿到窯門前面的低洼地方,朝積水中一扔,噗滋滋——全被水浸滅了。

正當父子倆在水邊忙乎撿撈浸過的火糟子的時候,只聽得轟隆譁啦幾響,著火的窯塌了,正著的柴火被埋在了土中,冒著縷縷死煙。

「好險呀,蒼天保佑,多虧我倆離開了窯門口。」父親嘴裡喃喃地說。

「雖然擔了一驚,無煙柴總算有眉目了!」孩子瞅著浸滅的火糟子,安慰父親說。

「這能頂『無煙柴』嗎?人家要的是柴,這能頂柴嗎?」父親顯得有點焦躁。

「能!這是柴燒成的,燃燒起來無煙,有啥不可呢!」孩子滿有把握地說,「如果那糊塗官再給我們尋麻搭,就讓他把無煙柴拿來給我們瞧瞧。我不相信問不住他。如你怕,我去!」

「天色不早了,咱該回家的時候了。」

「可斧子被壓在窯窩裡了。」

「我們明天再取。」

第二天,父子倆掏出了窯窩裡的斧子,可那被埋在土裡的柴火,盡變成了黑棒棒,沒有灰燼。點著一試,燒過了的,一點菸也不冒;沒燒過的,只冒些少煙氣,火力又重。

偶然的塌窯,找到了無煙柴,父子倆高興極了。後來,羅老漢的兒子又燒著試了幾次,終於成功了。這就是人們現在使用的木炭。

限期到了,羅老漢帶著兒子興衝衝地來到甘老臣的府上,將木炭獻了上去。當眾一試,果然不冒一絲煙。

甘老臣一見這孩子長得儀表非凡,且又才智超群。於是,又向孩子有意提出了幾個古今中外的問題,都得到從容不迫的準確回答。

甘老臣心裡暗暗吃驚:他年紀尚小,卻如此廣聞博記,往後定是個蓋世奇才。我一生只有一個愛女,正缺少人來繼承家業。若將此娃收為拜兒子,老來有靠,吾願足矣。因而對羅老漢笑呵嘻嘻地說道:

「老弟,我兩次出難題故意為難於你,都沒難住,試得這孩子天資聰明,廣聞博記,再加上長得可愛,我久有意想和你攀個乾親,不知您是否願意,嫌棄不嫌棄?」

羅老漢雖然有些恨甘老臣,但話一挑明,氣就散了。於是,孩子便做了甘老臣的拜兒子。老臣和老漢經過一番協商,便各取姓氏,將這孩子起名叫甘羅。

行過過拜儀節,羅老漢一家三口便搬到甘府居住,來往親如一家。

後來,甘老臣將燈籠和木炭兩件寶物獻給了國君。國君厚賞了許多東西,同時越發寵用甘老臣了。

相關焦點

  • 甘羅傳奇之四:無煙柴的故事(上篇)
    若能找到一種無煙的柴來,豈不是一件美事。可這無煙柴,朝裡派人找了數十年,至今還沒有找到,不如將這苦差交給他們去辦,也藉機再考一考智力。於是,開口道:「老弟,你久居民間,經的多,見的廣,令郎聰明異常,老朽甚是喜愛。『包火明』很好,造得奇巧。不過再給你半月時間,若能找到『無煙柴』,本官一併重賞,免去徭賦三年。否則,前功不論,還要問罪!」平地生孤堆,故意難煞人。
  • 甘羅傳奇之五:葫蘆裡的秘密(下篇)
    (續上篇)甘老臣點了點頭:「死馬當活馬來醫,試試也好!」甘老臣喚來了甘羅,將西夏進寶之事,從頭至尾備細說了一遍。甘羅略微思索了一下,告訴道:「那葫蘆裡只有兩個籽兒。破開後,一邊瓢把兒上各一個。我從西夏的一冊風物書簡上看到過這樣的記載。
  • 甘羅傳奇之五:葫蘆裡的秘密(上篇)
    光陰迅速,一晃又過了兩年,甘羅已長到十二歲。這年,西夏國獻來了一顆幾個人才能抬得動的大葫蘆。面對西夏來使的不恭之言,國君心裡早窩了一肚子火。想要發作,但又覺得不妥。心想,我滿朝文武百官,這區區小事,難道就難住了嗎?休要囉嗦,待寡人問給你們看。這國王向滿朝文武許出諾言,誰能說得準確,就封誰做上卿,也就是宰相。可是,一一問遍了,都急得抓耳撓腮乾瞪眼,誰也不知道葫蘆裡有幾個籽。
  • 甘羅傳奇之六:公雞蛋的故事(下篇)
    (接上篇)國君心中一震,這小子厲害啊,聽話聽聲,鑼鼓聽音,他這明明說我是偏信個別大臣之言。象這樣小小年紀,膽量過人的孩童,實在少有。若拜此人為相,吾願足矣!甘羅一本正經地回答。「哈哈,天下奇聞!」這一句話,竟惹得滿朝文武哄堂大笑,個個笑得前仰後合。「哈哈,奇哉怪哉,榆木樹上長出了蒜苔……」昨天出怪題的那個老東西,笑得直抱著肚子,好半天直不起腰來。心想,才出殼的小雞,到底太嫩,生薑還是咱們老的辣。你這一來,不但當宰相可沒指望了,而且說不定還會丟了腦袋。
  • 【民間故事】甘羅傳奇之七:太陽出來了,瞎子鬧眼病沒治了
    國君意欲降旨封甘羅為相,堂前又走出了一位老臣。正眼看時,原來是位姓缶的老臣,行走蹣跚,須如白粉。他略一思忖,開口便問:「愛卿出班,有何事奏?」「恕臣直言,殿下有功之臣眾多,謀士數百,想此甘羅年紀幼小,若拜他為相,恐眾臣不服!」「嗯!」
  • 【民間傳說】甘羅傳奇之三:包火明的故事(下篇)
    要知後事如何,請看下篇《無煙柴的故事》。
  • 甘羅的傳說
    甘羅的傳說甘羅是古代一位傳奇人物。他是戰國時人,年少有為,十二歲就受到秦相呂不韋的器重,曾出使趙國。後被封為上卿。關於他的傳說,在民間有許多許多,在羅定一帶就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古時候有個少年,自小失去父親,剩下母子倆相依為命,生活很苦。
  • 甘羅傳奇系列:一、羅家阿婆開懷,不同尋常的身世
    戰國末期的少年政治家甘羅,是個了不起的傳奇人物:小小年紀,就顯得智能過人,聰明非凡。傳說在他十二歲的時候,就做了朝裡的上卿,相當於後來歷史上的宰相。不信的話,請你翻開《東周列國志》,裡面還專門為他立過傳哩。有關甘羅的故事,各地都有流傳。
  • 故事:偶家仙奇遇記之柴夫遇鬼
    工作室目前連載作品包括《詭案錄》《幽冥詭匠》《仙山傳奇》《槍爺異聞錄》更多身邊的靈異故事(因為是偷別人林裡的柴 所以都是晚上悄悄的 )想要砍到好柴就要往很遠的地方走,但很少有人是真正這樣勤快的。有一晚上,太祖和其他四個人一起去偷柴。大概十二點的時候他們上山了 (主人公我把他叫老林吧)那個年代很多林子都是亂葬崗,所以怪事比較常見。老林走在隊伍最前面,邊走邊抱怨:我不敢走第一個,我怕鬼,我要走中間。這時候有人說了:你要走中間?鬼抓的就是中間那個!老林被嚇到,不敢吭聲了。
  • 三個表弟的戀愛史:讓我歡喜讓我憂 (下篇)
    三個表弟的戀愛史:讓我歡喜讓我憂 (下篇)因為是家裡的唯一男孩子,小表弟從小就嬌生慣養三個表弟的戀愛史:讓我歡喜讓我憂 (下篇)2、小表弟談戀愛分寸始終都把握的很好三個表弟的戀愛史:讓我歡喜讓我憂 (下篇)本來小表弟過著沒心沒肺、自由自在的小日子
  • 紅月亮詩畫藝苑-童話故事:元寶之謎(下篇)作者 周仁臣
    【原創】童話故事:元寶之謎作者:周仁臣|朗誦:木子下篇:青山獻瑞 不似寶 貝 勝似寶貝不容分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無意中,輕輕鬆鬆的,製造了數不清的未解之謎,又演繹了一個又一個美麗的傳奇故事。真是神奇莫測、神來之筆,更是耐人尋味啊。謎團雖然說是解開了,可我心中的宏偉計劃,卻是如同肥皀泡沫一般,「啪啪啪」……一個個全部都破滅了。當我無精打採,託著沉重的步子,垂頭喪氣的回到山下。爺爺卻是滿面笑容,樂呵呵的問道,哎呀呀,撿元寶的人回來了,你的大銀元寶呢?
  • 【民間傳說】甘羅傳奇之三:包火明的故事(上篇)
    嗯,怪了,怪了,想不到在自己的封地,竟會有這種奇異之人。我活到這般年紀,還沒聽到這類怪事。好,我何不設法將其召來一見,便知真假。羅老漢被傳喚到了府上,甘老臣象待上等賓客一樣,既是沏茶,又是問寒問暖。甘老臣的異常熱情,反倒弄得羅老漢手足無措,坐著也不是,站著也不是,心裡如同十五隻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 女割豬匠傳奇故事(四)
    文:王啟華 圖來自網絡 (接前三) 宰羊表演,引出一樁傳奇婚姻 曾興瓊事業如日中天,先後被評為省「三八紅旗手」、十佳青年、優秀共產黨員,但在婚姻上卻不很順利。未當獸醫前,還多次有人上門提親;可做了割匠,當了獸醫後,四五年竟沒一人上門提親。究其原因,人們一是受「打盆清水亮晶晶,一刀斷了子孫根」等迷信觀念的影響,怕絕後;二是說她心狠手毒,懼怕她三分,所以敬而遠之。
  • 鬼吹燈精讀—摸金前輩人物傳奇(張三鏈子及他的四個徒弟)
    張三鏈子是鬼吹燈中的傳奇人物,他是清末時期的一位摸金校尉,他獨創的《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經一路傳承才最終到主角胡八一的手中,這才有了後邊胡八一與胖子Shirley楊組成的摸金鐵三角的故事! 張三鏈子是清末盜墓行裡的老夫子,他一人獨掛三枚摸金符,故世上多稱其為張三鏈子!
  • 小故事,大道理(四)
    (25)兩腳桌子一人做桌,要省木,匠迎其意曰:「只做二腳,倚楹而用,可也。」一夕月明,欲移放庭中,難於安頓,召匠責問。匠曰:「你在家裡,可以省得,若在外邊,卻如何省得?」(27)我不見了一呆役解罪僧赴府,臨行恐忘記事物,細加查點,又自己編成二句曰:「包裹雨傘枷,文書和尚我。」途中步步熟記此二句。僧知其呆,用酒灌醉,剃其發以枷套之,潛逃而去。役酒醒曰:「且待我查一查著,包裹雨傘有。」摸頸上曰:「枷,有。」文書,曰:「有。」忽驚曰:「噯呀,和尚不見了。」頃之,摸自光頭曰:「喜得和尚還在,我卻不見了。」
  • 民心「稱」出好縣官(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7年2期光緒四年(1878年),暴式昭出任江蘇震澤縣(今屬江蘇蘇州)平望司巡檢,負責維護當地的治安。雖然只是一個九品的芝麻小官,但暴式昭立志要有一番作為,清廉持儉,兢兢業業地為百姓服務。
  • 賣油郎的愛情傳奇
    《醒世恆言》有個故事:「賣油郎獨佔花魁」,講的是賣油的小哥,偶然去青樓送油,見了「花魁」姑娘,再也不能忘掉她容顏,便立志奮鬥,以求與其共度一良宵。看完這故事,想起民間傳說中的愛情傳奇,路子基本相同,和今天製造爆款一個道理。
  • 邳州傳奇|曹珍珍:乾隆御書牌坊傳奇(連載四)
    乾隆御書牌坊傳奇文/曹珍珍這是真實的故事,發生在現邳州市由於年代久遠,牌坊名字已無從考證,只能從散落於村裡的牌坊石,橫梁,還能領略到沙氏先祖當年的榮光,可嘆後世子孫敗落,致使先祖的功徳牌坊毀於歲月的風雨,更有不法之徒,為了蠅頭小利,倒賣祖先殘存的文物,惜哉,痛哉!
  • 四條眉毛陸小鳳,一個眾多經典配角捧上去的傳奇人物
    不像金庸小說中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也不像梁羽生小說中辭藻華麗。他描寫的武俠更像一個真正的江湖,可以用他所說的一句話形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古龍先生塑造了非常多經典的人物,李尋歡、楚留香、小魚兒、謝曉峰……然而我最喜歡的卻是陸小鳳。沒有錯,就是那四條眉毛的陸小鳳。
  • 王老師的故事(四)
    王老師的故事(四)文/王靜江有一次一位同僚出差去福建,從北京沿大運河坐船到杭州,再沿錢江往上到最後一個碼頭清湖時,船家告訴他,這裡是江山縣的地界,從這裡走旱路(坐轎)去福建(林則徐日記裡有此記載)。於是他想起這是毛尚書的家鄉。這樣在福建返回時,他特地到江山縣城拜訪了縣老爺。 因為從沒有京官到過江山,江山的縣官受寵若驚,盛情接待,請了若干江山文人士紳作陪。飯後送至碼頭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