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權謀:姜維的對手與隊友

2020-08-27 滄海斜陽


人們常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很不幸,倒黴事都讓蜀漢三國諸葛亮的接班人,姜維同志趕上了。也即他不得不同時面對「神」一樣的對手和「豬」一樣的隊友。

收姜維

姜維本為曹魏人士,因其父姜炯為國捐軀,賜官中郎,天水郡參軍。像他父親的名字一樣,姜維雖然仕途順暢,但在個人功業方面,無論在魏國,還是在蜀地,都同時面對神一樣的對手和豬一樣的隊友。使得其儘管智勇超群,卻時刻尷尬,乃至於最後的死,雖則悽慘至極,也不得不讓人頓感天命難違的窘迫與悲涼。

九伐中原

初出茅廬,姜維作為魏將,面對的是可以封神的三國智聖諸葛亮,可他的隊友卻是畏敵如虎的天水太守馬遵。姜維初戰告捷,大敗蜀漢名將趙雲,但詭異的命運卻讓他挾勝利者的榮耀遭遇兩重戰役的失敗。第一層失敗,太守馬遵面對蜀漢大軍扔下姜維,怯戰敗逃,把姜維丟在城外。姜維不得不投降諸葛亮,以勝利者的身份做了蜀漢的降將。再有,馬謖丟失街亭,諸葛亮初次北伐失敗。姜維又以蜀漢軍將身份,敗走祁山。

大勝趙雲

姜維歸漢,仕途順暢,一路做到大將軍。但在其北伐大業上再次遭遇神一樣的對手和豬一樣的隊友。姜維北伐的對手是神一樣存在的鐘會、鄧艾和司馬望,隊友則是懦弱的劉禪,閹賊黃皓和一班既沒武功也欠節操的同僚。景耀六年,鍾會治兵關中,姜維上表劉禪,派遣張翼、廖化分別駐守陽安關口、陰平橋頭防患於未然。但黃皓聽信鬼神,告訴劉禪敵軍不會到來,而蜀漢群臣也不知道此事。

宦官黃皓

魏軍五路伐蜀,等到鍾會將向駱谷,鄧艾將入沓中時,劉禪才派廖化支援沓中,張翼與董厥支援陽安關口。姜維被鄧艾所牽制,退駐陰平。鍾會率領大軍圍住漢、樂二城。關口守將蔣舒獻關投降。鍾會率大軍長驅直入,姜維軍事布署失敗。鄧艾偷渡景谷道,在綿竹擊破諸葛瞻,劉禪開城投降,姜維受命率軍向鍾會投降。姜維勸說鍾會殺害魏將,起兵造反,但事情敗露,姜維、鍾會及蜀將張翼被殺。

北伐

《三國志》作者陳壽認為姜維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宋史學家胡三省評論「維之智固足以玩弄鍾會於股掌之上,迫於時、制於命,奈之何哉!?」李贄評曰:又一孔明。

姜維墓地

相關焦點

  • 「再看三國」姜維的堅持
    其實這是很多人只對東漢末過渡到三國這段歷史熟悉,對三國過渡到西晉不熟悉罷了。蜀漢自諸葛病逝五丈原,按諸葛囑託,蔣琬、費禕分別掌權。蔣費都寬宏大量,宰相肚裡能撐船,守成有功,軍事上行動減弱,蜀漢基本進入休養生息的節奏,前後有將近二十年。
  • 三國的六大謀士,除了臥龍鳳雛,另外4個是誰?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描繪了魏蜀吳三國的形成與發展,最終以司馬家族統一為結尾。的在三國時期,湧現了很多將士良才。他們帶兵打仗、出謀劃策。或勝或敗,終究形成了三國鼎立。排名第三位的應該是司馬懿,這是諸葛亮後期的最大對手
  • 和老三國一比,新三國真的只是一部「陰謀論」嗎?
    本來我看新三國的時候只是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說不出來是什麼原因!直到有一天,我和一個00後的小朋友聊天,當聊到劉備的時候,他居然直接說劉備是個假仁假義的小人,滿肚子的壞水,到處招搖撞騙,扮豬吃老虎。在新三國裡面就有很多陰謀論,比如曹衝是被曹丕下毒害死的,因為曹丕害怕他奪世子之位;呂蒙是被孫權下毒害死的,因為孫權要借呂蒙之死給劉備消氣;龐統是被劉備給逼死的,因為劉備要借龐統之死給自己找一個合適的入川理由。
  • 觀星大比拼:三國殺中諸葛亮的3位徒弟到底誰更出色
    不知三國殺移動版的主創們為何將這樣經典的技能配置(和歷史契合度也很高)改為了&34;和&34;,這樣的改動小鋒覺得完全木得靈魂啊?不知各位客官您怎麼看。目前諸葛瞻已經在三國殺移動版的測試服出現了,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再次體驗到諸葛丞相的遺風了。
  • 三國連環畫之《二士爭功》,一代大師的謝幕之作
    1955年8月,新美術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三國故事連環畫《偷渡陰平》,講述魏國名將鍾會鄧艾滅蜀故事。繪製者是一代名家劉錫永先生。這本連環畫風格古樸蒼勁,大受讀者歡迎。由此,啟發了有志之士出版完整版《三國演義》連環畫的決心。半年後,新美術出版社併入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三國演義》大型連環畫也進入籌劃創作階段,並於1957年開始陸續問世發行。
  • 《權力的遊戲》VS《三國演義》,什麼是真正的權謀?
    最近在知乎看到提問:《權力的遊戲》的權謀水平是否已經超過了《三國演義》?其實《冰與火之歌》原著中確實還是有很多精彩謀略的,但是在電視劇版權遊中,很多細節都已經被刪改了。以上那麼多重要角色,有幾個是通過「權謀
  • 文鴦在三國前期武力是什麼水準?如果跟馬超大戰一場,結果會如何
    到了後三國時代,精彩的打鬥場面和強悍的猛將就基本上沒有了。文鴦大鬧樂嘉橋是《三國演義》的最後一抹亮色,再往後就沒有什麼值得一看的廝殺場面了。鄧艾的戰績不多,除了與文鴦在樂嘉大戰「五十合,不分勝敗」之外,還在項城之戰中「不一合」斬殺了毌丘儉的部將葛雍;侯河之戰,姜維出馬搦戰,鄧艾迎敵,「二人交鋒數十餘合,不分勝負」,次日姜維再次挑戰,鄧艾「按兵不出」;沓中之戰,姜維擊敗王頎,追擊二十餘裡遇到鄧艾,兩人再次交鋒,「與艾戰有十餘合,不分勝負」。
  • 三國帝王哪家強?答案出乎你想像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由於《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的巨大影響力,三國時期絕對是中國人最熟悉的一個歷史階段了。這部小說不但多次被搬上電視熒幕,其中的一些經典故事也經常被改編成電影、戲劇等。很多故事耳熟能詳、婦孺皆知,比如桃園結義、三顧茅廬、火燒赤壁、過五關斬六將、空城計等等。
  • 悲催三國孫權大帝:一輩子都在打合肥
    明明是三國,結果另外倆都是主角,就自己是配角,你說氣不氣?如果只是配角倒還罷了,偏偏有鬼畜大師,沒事還調侃一下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原因就是,孫權作為東吳的皇帝,三國一形容就是領兵十萬,要北伐進軍合肥。除此之外,在三國前期,孫權要打曹操,能實施的路線,合肥是重要關卡。而且這條路線,進可攻,退可守,在戰略方面,還是挺重要的一環。事實上,曹魏方面要嚮往南進攻,從這條路線出發,也是最佳路線。正所謂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孫權不管是自保還是進攻,都必須要做出來樣子出來。
  • 為什麼三國亂世人命如草芥,卻備受推崇,原來是因為浪漫和理想
    >做人如果沒有夢想,跟鹹魚有什麼分別也有人會捧起書本細細研讀,希望能從書中得到些許安慰,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而三國正好適合迷茫的年輕人來體會書中人物的精神和情操。中國歷代都不缺少慷慨激昂的人和事,但如三國中蜀漢集團如此矢志不渝,為了一個浪漫的理想耗盡兩代人心血的,在歷史長河中,僅此一家。
  • 三國知名人物的真正死因
    三國,歷來被很多小說、歷史愛好者津津樂道,因三國演義的關係,很多人物演義化,小說化,那麼,這些真實的三國人物到底是怎麼去世的呢?本文去偽存真,以正史聽。後殺害董卓(正史)鄧艾:被鍾會陷害陸抗:病死羊祜:病死陳泰:病死杜預:病死司馬師:被文鴦突襲,驚嚇過度,加上患有眼睛有瘤疾,痛死司馬昭:中風而死司馬炎:荒淫無度精盡人亡法正:自然死,短命曹真:被諸葛亮寫信罵死(演義),病死(正史)郭淮:鐵籠山戰役被姜維射死
  • 讀三國我是認真的(三)
    324、呂布排三國第一的重要理由是製造了三國歷史發...」被推薦至頭條首頁!348、姜維是蜀國後期最可憐的人先來回答問題,如何...」被推薦至頭條首頁!385、諸葛亮一生最重要的對手是司馬懿!先回答問題...」被推薦至頭條首頁!
  • 《三國演義》裡那個被嚴重低估的人物,在三國殺中會大放光彩麼
    一個人先後經歷了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三足鼎立,到最後司馬炎一統天下,可謂三國中的活化石,這麼長時間的磨練,可以想像此人的經驗會有多豐富了>至於戰績,更是身經百戰,戰場老油條,分兵專業戶,基本上姜維延熙十二年,姜維又留廖化於白水南岸紮營對峙鄧艾。沒點真本事,姜維能放心讓廖化留守嗎,天下名將咱不指望,起碼蜀中大將的名頭魏國得給一個,不然郭淮,鄧艾也不好意思。
  • 三國時期誰用過空城計,不是諸葛亮,而是趙雲、孫堅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 《三國志:戰略版》簡評:方寸三國,指尖戰場
    作者:陳風流不盡的長江水,斬不斷的三國情,對於國人而言,三國即是一首傳奇,英雄、旌旗、沙場、權謀。羅貫中的一部《三國演義》更是將三國文化推上了高峰,為後人傳唱,經久不衰。大江東去,浪淘盡,所謂時勢造英雄,但英雄又何嘗不是在亂世中大異彩?
  • 玩《三國志11》戰報48,宦官黃皓和丞相費禕反對姜維北伐
    如今在遊戲裡,武力值統率力魅力值都是個位數,智力值政治不過20的黃皓,也是取得了蜀帝劉禪的信任,官居尚書令,如今卻在挑撥離間,跟劉禪說姜維北伐表面是為了蜀國,實屬個人好功。黃皓還說,姜維本來就是魏國降將,並非蜀國本土人士,如今北伐成功,為蜀國拿下雍涼之地,恐怕已經是功高震主了呀。單純就是黃皓一個人從中作梗也就算了,蜀帝劉禪或許並不會真的亂想,不會真的去懷疑姜維。
  • 《三國》二十四名將你知道幾個,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
    一、飛將軍——呂布,手中畫杆方天戟,座下嘶風赤兔馬,劉關張三人合力尚且沾不得上風,轅門射戟表現了其一流的箭術,三國第一猛將,當之無愧。趙雲有勇有謀,文武雙全,是三國裡最完美的角色之一。七、老當益壯——黃忠,號稱三國第一神射手,百發百中,箭無虛發,先是跟隨劉表,後為劉備的五虎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