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嘯谷(微信公眾號:嘯谷讀書會,微信:yglin04)
- 01 -
張鐵錘的故事
張鐵錘是我的同學,從小學到高中一直都是。
同學們都以為他爸是個鐵匠,但其實只是個工人。
和他的名字一樣,張鐵錘的日常充滿怪異。
小學的一次課堂上,大家都在認真聽講,他卻對著窗外的天空發呆。
老師問他在幹啥,他說:
「我在看那朵白雲」。
有一次,老師讓大家談談長大後的理想,張鐵錘說:
「我也不知道長大後想幹啥,但我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和其他人都不一樣」。
他經常異想天開,編各種故事,身邊也時常圍著一些同學。
他還總時不時地發呆。
在他呆住的時候,同學們叫不應,就動手拍他。
一被打斷他就發怒,為此還打過好幾架。
但因為性格隨和,雖然另類,大家也都願意和他玩。
初中的時候,張鐵錘的另類更加突出。
想學習的時候拼了命的學。
有一次放學了沒回家,躲在校園的一個角落裡借著月光在看書。
家長和老師折騰了大半夜才找到他。
不想學習的時候叛逆的厲害,把女老師都氣哭過好幾回。
一有閒暇功夫,他還是喜歡開小「會」,叫著前後左右的鄰桌聽他講天馬行空的故事。要麼是有奇遇了,要麼有特異功能,主人公是他自己。
大家也都很喜歡聽他講這些故事。
張鐵錘的學習成績也和他的行為一樣不正常。
他考過年級第一名,也考過倒數第三名,但他自己從來不在乎。
不過好歹考上了縣城最好的高中。
年齡大點了,他的另類似乎收斂了些,但很快又轟動全校。
剛參加個作文比賽拿了一等獎就不知什麼原因和同學打架。
那個倒黴的同學被打的休息了好幾天,張鐵錘也險些被開除。
在全校師生大會上,校領導同時宣讀了對張鐵錘獲獎的表彰和嚴厲的通報批評。
高中畢業後,張鐵錘考上了個普通的本科學校,我便失去了他的消息。
直到前些天,我們的同學群裡突然出現一個投票連結,我點進去一看:
名字還是那個怪異的名字,但照片英俊異常,意氣風發。
張鐵錘搖身一變,成了海歸的博士,還擔著某著名研究所副所長的頭銜。
或許離著「文曲星」的標準還有很大距離,但他已經超越了所有我們這一批同學。
把特立獨行堅持到了最後,便從別人眼中的瘋子變成了「男神」。
從月下苦讀,到比賽一等獎,再到幾次關鍵考試的成功,看似幸運的背後正是張鐵錘不甘於平庸的勤奮。
- 02 -
少年王陽明
中國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陽明在年少的時候放蕩不羈。
他在私塾讀書時,有一次領著一幫小夥伴偷跑出來玩。
他們製作了很多旗子,王陽明坐在中間當大將,指揮著小夥伴們玩打仗的遊戲。
他的父親龍山公知道後就罵他:
「我們家世世代代都重視讀書,你為什麼貪玩?」
王陽明反問:「讀書有什麼用?」
龍山公說:「讀書可以當大官,比如你父親我考中狀元,就是讀書的作用」。
王陽明又問:「父親中了狀元,那么子孫後代也是狀元嗎?」
龍山公說:「只有我一世,你要想中狀元,還得去刻苦讀書」。
王陽明回答:「只有一代人,狀元有什麼稀罕的」。
龍山公聽後大怒,痛打他一頓。
後來,王陽明問他私塾的老師:「天底下什麼樣的人是第一等人?」
老師說:「能夠高中狀元的,像你父親那樣的,就是第一等人。」
王陽明答:「中狀元的人經常有,怎麼能算第一等呢?」
老師問他:「那你覺得什麼樣的人是第一等人?」
王陽明說:「只有聖賢才是!」
王陽明少有大志,在時人看來是個怪人,但他讀書卻也異常勤奮。
據黃綰《陽明先生行狀》記載:王陽明白天工作,晚上經常秉燭夜讀到深夜,他父親擔心他的身體,就不讓人給他拿燈,但他卻等他父親睡後,偷偷找來燈繼續讀書。
最終,王陽明創造出了偉大的「陽明心學」,被譽為「五百年第一聖人」。
瘋子和聖人距離很近,同樣都是不甘平庸,中間隔著的卻是勤奮。
- 03 -
我們很多人在小時候都夢想著長大後會成為了不起的人物,像歷史上那些閃耀的名字一樣去改變世界。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世事的打磨,逐漸被磨平了心志,沒有了稜角,終於變得越來越平凡。
當我們發現站在人群中已成為極其普通的一員時,或許兒時的夢想已經徹底忘記。
在日復一日的工作和生活重壓之下,變得像機器一樣越來越平庸。
但平庸的人生其實是對生命的浪費和不負責任。
我們大多數人都註定平凡,但請一定記得,即使平凡,我們也同樣可以與眾不同。
哪怕像小草一樣普通,也要努力成為草地中最高、最漂亮的那棵。堅持著自己的喜好,不在乎別人的目光。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袁枚(清)-《苔》
或許有一天,這棵小草的頂端也能開出一朵絢爛的花。
圖片來源:暱圖網、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