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來說一個故事,是關於我的同學張元福。
張元福雖是我的老同學,但他更像是我從小便認識的知己,和他的交情少說也有30年。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有一次張元福幫他父親清掃房子時,不慎從梯子上跌落,折了三根肋骨,休養了兩個月後方得痊癒。
隨著消息的傳開,一幫鐵哥們便約好了一同前往探視這位老朋友。
雖大家的住處都不遠,但畢竟工作忙碌,平時聚在一起喝酒胡鬧的機會並不多。一遇到這樣的機會,一場關於男人的狂歡便順理成章。
為了款待八方來客,張元福便提前做好了通知:能步行的不騎車,能騎車的不開車。
大家均在同一縣域,離張府的圓半徑並不大,或坐車或騎車或步行,交通方式不一而足。
為了答謝老友們的熱情,張元福就把聚餐地就安排在家附近的一個小飯店。
我平常閒來無事, 提前半小時陪張元福先到飯店。飯店都不大,裝潢也不豪華,但拿手菜燒河豚魚卻是本地一絕,名聲在外自然生意興隆。
畢竟是知根知底的朋友聚會,用不著講究排場包裝。關鍵是環境自然、規矩少,這樣才能玩得痛快吃得舒服。
隨後陸續來了一幫面孔,有我認識和不認識的,他們紛紛送上了慰問。
禁不住漫長的等待,其中便由隨意組合、圍成一桌開始了撲克比賽。後來者則好為人師者一旁觀戰指點,或靜坐一隅低下頭滑動手機,或者與相熟者噓寒問暖、拉拉家常。
在服務員忙著端茶倒水、上酒上菜時,各路人馬也逐漸匯聚齊全。當時大家玩得正嗨,誰也並不急著入席暢飲。
等到菜全部上齊,客人紛紛落座後,張元福眼睛已經眯成一道縫,我隔著座位都能感受到他的快樂和喜悅。
此時,他突然起身、拿酒瓶來了一段開場白。無非是:「也沒什麼事,就是哥哥想大家了,在一起聚聚感謝各位的光臨」之類,然後依次把各人面前的酒杯斟滿,酒宴正式開始。
本以為是一次簡單的探望,沒想到卻從中生出了各種讓我忍俊不禁的細節。隨著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在座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主人均一一做了隆重的介紹。
這時候他的角色陡然轉化,成了指點江山的主宰,隨意封官加爵。
普通老師被稱為校長,醫院會計被尊為院長,銀行櫃員升為行長,自由職業者搖身一變為公司老總……
介紹完畢,新交相互之間握手致敬,交杯換盞,故友們心照不宣,也是舉杯同慶,權且享受一下皇帝新裝的榮耀。
值得玩味的是,席間主任、行長、老總們對於老友的稱讚,均如沐春風!熱情高漲其樂融融之餘,則對主人的高抬多以微笑示意,既不承認也不否認。
大家能聚到一起,有共同的朋友,大多是脾氣相投,愛好相近,相互之間哪怕是沒見過面,也都是神交已久。
隨著酒桌的氣氛逐漸活絡,這時候誰也不客氣了,均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
我平時並不善言辭,外號叫「一杯倒」。但面對各路好友們的調侃,我更放鬆了許多。經過一輪後,我已經酒酣耳熱。
大家開懷暢飲、互說段子的歡樂氣氛下,我也褪去了包裝,把開朗的一面展現出來。經過一段口如懸河、妙語連珠之後,同桌人更對我豎起了大拇指。
張元福則更抓住了這次相聚的機會,豪爽的一面借著酒勁散發出。不論抓住校長還是院長,他都是一通胡侃海聊,稱兄道弟把酒言歡。
這幫「領導們」也放下了尊嚴,解扣脫帽、伸胳膊理架勢;各種段子張口就來,初來時的斯文和拘束更不復存在。
在你來我往、觥籌交錯100回合之後,一箱白酒見底了,張元福喊飯店老闆,再拿兩瓶酒來!眾人同聲抗議,均伸手阻攔:
今天都喝多了,不能再喝了,拿來你自己喝?
隨著飯店老闆急忙跑入,拿來了兩瓶誰也沒有聽說過的「光良酒」!大家用疑惑的眼光盯著他時,老的八面玲瓏更顯露出來,他娓娓說道:
「別看這酒其貌不揚,確實大有來頭,四川光良酒是一款用數據說話,用數字命名的光瓶良心酒。
光亮酒純糧釀造 ,醇厚甘冽,富鉀渣冰川融水純糧固態釀造法釀造。
我說的再好,也不如大家喝的好,感謝各位的捧場,今天這酒算是我免費送給大家品嘗的!」
餐廳老闆話都說到這份上, 誰也不再言語。在一桌兄弟的熱情感染下,老闆親自打開酒瓶,不論能喝不能再喝了,每人都給斟了一杯,也包括他自己。
他首先端起來,用眼光滿桌掃了一圈,說著先幹為敬,一飲而盡。誘惑無法抵擋,真心不能辜負,恭敬不如從命:喝唄。
我不懂酒,自然喝不出個優劣好壞,沒有發言權。可對於中國酒文化的套路,在座各位更拿出了行家本色,紛紛發表他們的喝後感:
「入口甜、落口綿、尾淨餘長,芳香濃鬱、」、「親民的價格,貴族的享受」、「簡單的包裝,不簡單的品味」等等,不一而足。
最開始叫嚷著不能再喝的幾位同仁,唯獨喝光良酒最為起勁。
這一場精彩的光良盛宴,各位大仙志得意滿,於是「校長」與「局長」間就開始互加微信,「老總」與「院長」相約下次聚會的時間,場面異常熱烈。
上了酒桌之後,平常不苟言笑的大老爺們,也瞬間變成了孩子。他們互相拉著的手久久不願鬆開,摟住的肩越摟越重,擁抱起來如膠似漆,你兄我弟相見恨晚。
這時某個領導高聲說道: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今天兄弟們酒足飯飽,已經盡興,下次我做東,邀各位再食河豚魚。」
其實來日再聚往往只是酒喝大了的順口一說,沒有誰去當真。在領導們酒足飯飽之後,張元福和大家一一握手道別。
眾人面紅耳赤地起身穿衣、 拎包、拿手機,來到門外,又是一番握手、擁抱和遞煙。
長亭相送,難捨難分,一群搖搖晃晃的男人在主人的注視下漸行漸遠。
中國人的酒文化有幾千年,而當下我們除了看到他們除了愛包裝自己外,酒後吐真言的真性情,卻讓他們可愛了三分。
畢竟世事艱辛,都是為了生存,誰的生活也沒有「容易」二字。酒桌,讓他們解壓放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真誠幾分、虛偽幾分,外人霧裡看花,唯有自己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