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寡婦抗日

2020-07-08 五味子視角


故事:寡婦抗日


1945年初春,雪峰會戰的前夜,黔城盤龍山寺廟來了位和尚。和尚一來,破敗的寺廟,香火逐漸興旺起來。

香火興旺,香客就多了。其中有位婦人,年輕輕的,也上山來燒香求佛保佑。和尚多問了幾句,得知她丈夫早亡,並無其他親人可靠。漸漸地,兩人開始好上。

寡婦住在城郊大路口,門前過路的人多。每次到了夜晚,和尚才敢下山溜進寡婦家裡去。

然而,儘管次次小心,這秘密還是被一位磨刀匠發現。

磨刀匠是外地人,到黔城來的時間不長。他每天扛著凳子行走在大街小巷,晚上也不知道住在哪裡。想不到這一夜卻意外的來到寡婦家,並且見到和尚跟寡婦在幹不該幹的事。

黔城,人們迷信「見到人偷情,不死也要脫層皮」。所以,磨刀匠抓著這一點,非要和尚替他消除穢氣。


照理說,不理會一個外地人,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和尚不同普通人,偷情犯大忌,絕對不會被容忍。他不敢撒橫,只能苦苦哀求磨刀匠放自己一馬。

磨刀匠不算苛刻,說;「為我點一次天火,除掉這次穢氣就可以了。」

怎樣「點天火」?

磨刀匠具體的要求是,把寡婦門前的幾段木頭都搬到河邊紮成小排,再在小排上堆上四捆乾柴,形成寶塔頂,選擇良辰吉時和適當地點,點火對天燃燒。

幾段木頭,幾捆乾柴,值不了幾個錢。

和尚便趁著夜深人靜,把這些都搬到河邊,一口氣紮成小木排,堆上乾柴,然後按照磨刀匠的要求,將小排推進蘆草叢中藏了起來。

事情做完,天也快亮。磨刀匠叫和尚回寺廟補一覺,約定地點晚飯後再見面點火。

可是,和尚睡不安穩,迷迷糊糊合了一下眼,就起床早早下山,去候磨刀匠。


和尚想早點天火早完事,可是事情並不能如他所願。

從盤龍山到與磨刀匠約見的地點要過燈籠橋。在橋上,竟然十分意外地見到了堂弟楊紹祥。

楊紹祥跟和尚都是安徽人。他們同時被抓的壯丁,又同時來到湖南。在長沙會戰中被打散。和尚逃到了盤龍山寺廟,一直沒有原部隊弟兄們的消息,想不到這時候竟然能夠碰上其中的堂弟。

楊紹祥還在部隊,已經升任連長,正帶兵押運兩條貨船到芷江去。船停在燈籠橋外,他上橋來觀察環境,見到和尚也很意外。

兩人見面,問長問短。問了一通之後,和尚說,黔城三面環水,沿城碼頭無數。這燈籠橋外,很少有人停泊船隻。你孤零零的兩條船不靠碼頭下錨,偏偏要停在這偏僻處,容易引人注目。時局不穩,時有盜賊,建議還是換個地方為妙。


楊紹祥聽後,仿佛不以為意,反而勸和尚還俗,繼續為國效力。和尚沒有答應,也許是放不下寡婦吧。兩人聊了一會,也就離開了。

到了夜晚,磨刀匠要求和尚推著木排,出蘆葦叢,過金鰲山,到燈籠橋外洄水處,再將木排上的乾柴點上火。說燈籠橋外,前有寶塔,後有寶剎,左有古城,右有騰龍。只有在這樣的地方點火,才能除穢消災。

和尚在水中推木排,磨刀匠在岸上看著。木排推到預定地點,和尚剛剛點上火,城裡城外就響起了急劇的空襲警報。接著,全城燈光熄滅,而被和尚點燃的柴火則顯得分外耀眼。和尚感覺捅大婁子了。

自己點火,不正是給敵機導向嗎?加上下午親眼看到楊紹祥押運的船隻就停在離木排不遠的地方,和尚毫毛豎起,顧不得危不危險,拼出吃奶的力氣,推著木排,想衝出洄水,迅速離開燈籠橋邊。

可是,遲了。敵機已到,紛紛投下重磅炸彈。頃刻之間,地動山搖,和尚雙耳唧唧、唧唧直響,接著就失去知覺……


雖然失去知覺,卻還本能地抓著小木排隨之漂流。也不知道過了幾個小時,等和尚甦醒,他已經被漁民救上岸。

漁民說,昨晚日寇投下三顆重型炸彈,一顆炸斷燈籠橋,一顆炸在深水中,還有一顆是臭彈。

聽這麼一說,和尚才記憶起兩天來的所遇所為,脫口而問:「有貨船被炸嗎?」漁民回答「沒有」。


「沒有就好」,和尚自語後,漸漸閉上眼睛,開始沉思。磨刀匠,一個手藝人,為什麼會去寡婦家捉姦?

捉姦後,按當地習俗「除穢氣」,應該是放炮竹,送公雞,搭香米,贈紅包。磨刀匠為什麼完全不同,要扎木排堆乾柴到河中「點天火」?

點火選擇在燈籠橋外洄水處,正好離楊紹祥押運的船隻不遠,難道這也是巧合?


想著這些,和尚躺不住了。他一個金雞獨立,嚇得漁民都睜大了眼睛——

站起來,和尚恨不得馬上就找磨刀匠把事情問個明明白白。所以,顧不上對漁民說聲「謝謝」,急急忙忙,直往上遊奔跑。

燈籠橋附近,找不到磨刀匠;昨晚約見地找不到;寡婦家也沒影子。和尚又跑進城,大街小巷,尋一路,問一路,也都說今天沒有見到磨刀匠。

越是尋不到,越覺得其中有鬼。和尚下決心一定要找到磨刀匠。

問題是,到哪裡才最有可能找到他呢?和尚判斷,沿舞水河逆行找到的可能性最大。

因為,和尚越來越相信,磨刀匠就是衝著楊紹祥押運的船隻來的。昨晚,船隻沒有被炸毀,磨刀匠一定還會尋船而去。

楊紹祥說押船去芷江,從黔城去芷江只有舞水這一條河。要找磨刀匠,逆舞水而上,決不會有錯。


和尚根據行船速度推斷,抄近路到榆樹灣後,就一直沿江而行。可是,一直追尋到芷江,還在芷江城裡穿街走巷幾天,別說見到磨刀匠,連楊紹祥也杳無蹤影。

無計可施,便抄條近路,想快點趕回黔城再謀劃新的辦法。

也該和尚有難,他抄的這條近路,必經炮頂界。炮頂界有一夥土匪,抓到他,逼著他入了夥。

入夥後,和尚想逃跑,卻沒有任何機會。一困就被困了幾年。

日寇投降,又到解放軍快來時,土匪想趁機大撈一把,糾結各路人馬,準備攻打黔城。

聽到這個消息,和尚暗暗思忖:攻城,雙方激戰,危亂中一定會有機會逃脫。只要能逃脫,他就要繼續去尋找那害人的磨刀匠。

想不到的是,城中的國軍早就惶惶不可終日。聽土匪的槍一響便潰敗逃命。


仗,打不起來,攻下黔城,搶奪財物,和尚一直被「紅旗五哥」隨在身邊,自然沒有脫離的機會。

搶了黔城,躲到大山,國民黨一個特務來到土匪營地。用九路軍的名號改編土匪,說「九路軍比八路軍多一路」,以此來給土匪壯膽。

這話騙騙一般土匪還行,卻騙不了和尚。和尚畢竟是從安徽一路邊打邊退到長沙才逃進寺廟的。像平型關大戰和百團大戰,都聽說過,知道八路軍的厲害。所以,在託口見天界一看到解放軍,他舉手就投了降。


和尚投降,審問他的竟然是堂弟楊紹祥。 楊紹祥怎麼成了解放軍呢?

其實,長沙會戰被打散後,和尚往西南逃跑到黔城躲進山寺,楊紹祥向北逃跑,遇上遊擊隊,不久就加入了共產黨。

雪峰山會戰,楊紹祥明面上是國軍連長,實際上是共產黨員。他們押運經過黔城的船隻是軍火船,裝載的全是炸藥、槍枝和子彈,用來武裝湘黔邊境的遊擊隊,以配合隨時阻擊鬼子。

在燈籠橋偶遇時,有了和尚的提醒,天一黑,楊紹祥沒有往芷江方向劃,而是悄悄溯沅江而上,轉清水,去了貴州地界。所以逃過了被日寇飛機炸毀這一劫難。

聽完述說,和尚一拳打在楊紹祥胸口,大聲罵道:「你小子,說是去芷江,結果上沅江,害得我當了這麼幾年的土匪,還失去了追查磨刀匠的時機,你說你該打不該打?」

和尚主動投降,又有楊紹祥作證是被迫加入土匪的,他沒有被關押。解放軍出示一張證明,便自由了。


回到黔城,和尚去見寡婦。寡婦卻哭得一塌糊塗。哭了半天,和尚反覆開導,終於吞吞吐吐說出緣由。

和尚尋找磨刀匠,一直沒有回來。過了幾個月,磨刀匠反而剃光頭髮,上盤龍山以和尚師弟的名義進入寺廟。

盤龍山寺廟小,很久沒有僧人。和尚來後沒走幾天,磨刀匠就以和尚師弟的名義來了,香客們沒有誰懷疑。

幾個月後,磨刀匠抓住寡婦跟和尚上過床的軟肋,軟硬兼施,威逼寡婦也必須同他上床。寡婦無力反抗,又不敢聲張,也只能從了他。聽了寡婦的訴說,和尚氣得提著兩把菜刀,直撲盤龍山而去。

盤龍山寺廟,後面有兩條退路。等和尚上得山來,磨刀匠早就沒了影子。又撲空,和尚還不甘心,留在廟裡,守株待兔。


大概過了一個禮拜,磨刀匠還是沒有回廟。這時候,和尚聽到抗美援朝徵志願軍的消息。他想,這麼幾年,欲求偷安於世,卻屢遭挫折。在此長期等磨刀匠也不是辦法,不如去報名參加志願軍,以求洗刷這些年當土匪的恥辱。這樣,才下了山。來到徵兵辦報名,又一次出現了意外。

在辦公樓前,和尚意外地看到一個背影,低著頭匆匆而走,很像磨刀匠。和尚便緊跟上去。

和尚跟得越緊,那人走得越快。和尚使出從小玩成的絕招,飛石瘸腿。一塊圓球球的鵝卵石,正好砸中那人小腿,再趁機一撲。那人倒下,一看,的確就是磨刀匠。

在軍管會,磨刀匠承認捉過和尚的奸,也承認跟寡婦有一腿。但是,堅決否認跟日本飛機轟炸黔城有關聯。並且一口咬定,自己對寡婦是有真情的。和尚當土匪回來,又想佔有寡婦,所以要故意將他污衊構陷成壞人。


一時,軍管會審問不出什麼來,只能把磨刀匠暫時收押。離開軍管會,和尚沒有再上盤龍山,而是在寡婦家住了下來。

過了兩天,和尚突然又興衝衝地進了軍管會,說有新的線索,必須報告。

領導聽了和尚的報告以後,及時調整了審問方案,抓住兩個關鍵字,多角度審問磨刀匠。磨刀匠槓不住,終於交代了一切。磨刀匠從屬於日本68師團。是為了芷江戰役被派遣到黔城的。

到黔城不久,就接到任務,要查實楊紹祥押運軍火船停靠的具體位置,並按時點火為日機轟炸導向。去寡婦家,能捉到和尚的奸是意外的驚喜。

因為那天晚上,他是想把寡婦家門口的那幾段木頭搬下河,扎排以備點火之需。躲在隱秘處正要準備動手時,看到和尚溜進寡婦家門。於是急中生智,想了「點天火,除穢氣」這麼個由頭。


敵機沒有炸毀軍火船,他真的如和尚推測的一樣,繼續溯舞水尋找,以求用別的辦法完成炸毀任務。只是跟蹤無果,返回黔城後,又意外地與上線聯繫不上。加上在離燈籠橋不遠的鬼打灣發電報,被一山民撞見,而山民敏捷逃脫。他不敢再以磨刀匠的形象出現在黔城。同時,「點天火」後,好幾天見不到和尚,估計已經被炸死,才敢假冒和尚師弟上盤龍山做了假和尚。

沒多久,日本投降,磨刀匠再也聯繫不上他的師團,就這樣在盤龍山住了下來。等到解放,磨刀匠打算乾脆跟寡婦結婚。

和尚當土匪被釋放回來那天,磨刀匠也準備帶寡婦去政府辦結婚手續。只是和尚先進寡婦家門,磨刀匠在門外聽到寡婦跟和尚哭訴,才迅速逃跑。

逃跑後,磨刀匠同樣知道了徵兵的事,也來報名,結果狹路相逢,被和尚撞見。

根據交代,軍管會很快找到磨刀匠用過的發報機和槍枝彈藥,這狡猾的日本特務終於伏法。


磨刀匠那一直撬不開的嘴,是被哪兩個字撬開的呢?

和尚來不及告訴世人,就參加志願軍,跟著堂弟,一同奔赴朝鮮戰場。後來,在抗美援朝中獻出了生命。

和尚犧牲,堂弟楊紹祥親自把烈屬門牌帶到寡婦家。寡婦覺得沒臉享有這種榮耀。楊紹祥告訴寡婦:「這是和尚的遺願,也是政府對你心地善良的認可。」

一個寡婦,跟兩個假和尚上床,還「心地善良」?眾人不解,楊紹祥細細道出原委。

撬開磨刀匠嘴巴的兩個關鍵字是寡婦告訴和尚的。磨刀匠強霸寡婦,久而久之,心安理得,經常在寡婦家過夜。

夜過多了,夢中幾次都呼喊「山鷺」這兩個字。寡婦聽得清清楚楚,卻從沒點破。一直到和尚把磨刀匠抓進軍管會後,才說出這件事來。


軍管會得知此事,重審以前落網,化名「山鷺」的日本特務。搞明白了「山鷺」正是磨刀匠的上線,突破審問瓶頸迎刃而解。

楊紹祥說完,聽眾感慨:「這寡婦,被辱不忘善惡,處亂能察細微,掛這牌子,也算值了」。

故事相傳已久,如今,黔陽三中校園那口臭彈頭老鍾,鋼盔形,水桶般大,偶爾敲響,鐘聲厚重宏亮,穿樓抖水,仿佛在告誡後人:受辱的民族必有千千萬萬受辱之人。

相關焦點

  • 羅鍋三爺爺的抗日故事
    我要說講羅鍋三爺爺的抗日故事,在我們宋家閘當數識文斷字的二大爺。不管無冬歷夏,只要你願意聽,只要二大爺在閘背上,甭管上煙不上煙,他老人家,往那坐了半輩子的竹躺椅上一坐,端起那把玩得溜光珵明的宜興手壺,立馬就能開講。 「小日本鬼子,在別的地方,都可以胡作非為,但是一到咱宋家閘,他就是鱉死!」 說到「鱉死」,這裡應該加點小注。
  • 關於老上海的別樣抗日故事
    一個極盡懸疑、暗戰和血性的敘事這是一個關於老上海人的恩怨對決的故事這是一個自我革命的故事。主人公儘管生來擁有太多,但心存崇高理想,不惜放棄所有,奮勇投身革命。在國共兩黨決戰的大背景下,作為一個智勇雙全的革命戰士,他勇於犧牲,歷盡危險,完成了一個人的戰役,最終踏上了光明的前路。這是一個主僕對決的故事。
  • 第九個寡婦,在苦難中開出生命之花
    ——嚴歌苓 《第九個寡婦》一直很喜歡嚴歌苓的小說中描寫的那段特殊時期的中國和中國女性,苦難不會把她們壓倒反而磨礪出驚人的韌性。看完《第九個寡婦》之後吸了好長一口氣,有驚嘆,有感動。這本書的背景是中國混亂黑暗的時期,從抗日、新中國解放一直到大躍進、文革,講述了寡婦王葡萄的故事。王葡萄是一位勤勞善良的中國農村婦女,但她骨子裡卻有著男子的剛性,仿佛在她面前沒有困境,因為她的心至始至終寧靜如湖水。
  • 《中華女兒》:新中國第一部抗日題材影片
    該片講述了「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冷雲、胡秀之等抗聯女戰士為抵抗侵略者獻出寶貴生命的故事。該片是新中國建立後拍攝的第一部抗日題材影片和第一部獲國際獎的影片。東北淪陷後,農家婦女胡秀之的丈夫 被日軍燒死,胡秀芝懷著國讎家恨參 加了東北抗日民主聯軍。
  • 《衣缽》:一部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傳奇
    小說以太行山腹地的十八盤村為基點,記述了抗日戰爭後期1944年8月至1945年8月,石家莊(石門)地區——井陘、贊皇、元氏、欒城等地的人民群眾和八路軍聯合起來英勇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故事。《衣缽》封面 供圖/花山文藝出版社十八盤村的高德顯家與何玉棠家,還有元氏南佐鎮的劉融家都是當地的大戶,他們既是兒女親家又互有齟齬,但在抗日救亡的大局下,他們相互影響,互為犄角
  • 《智取威虎山》裡的威虎山曾是抗日根據地
    救國軍失敗後接受東北抗日聯軍楊靖宇的領導,活躍在牡丹江一帶,繼續與日軍作戰。在日軍的統計資料中,雙勝屬於「共匪」,1934年所部達八百名之多,主要活動於漂河以南的八道河子、威虎嶺等地區。當時各路抗日武裝有著不同的作戰風格,雙勝便是一位善於防禦的將領,他在威虎嶺建立以1350高地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周圍密設各種碉堡暗哨,並有隱蔽的交通壕通往山外,與曲波筆下的威虎山異曲同工。
  • 《重生》——「知青作家」的虛構另類抗日記錄
    《重生》——「知青作家」的虛構另類抗日記錄中國自古以來便以小農經濟為主,統治階級的森嚴統治導致社會階層固定,下層民眾無法實現階級上升。生存資料匱乏,影響了物質生活。缺乏受教育的機會,剝奪了他們的精神生活。佔中國人口大多數的農民,長期失聲,這種狀態延續到今天,總算稍有改善。近現代以來,中華民族多災多難,最令華夏子孫印象深刻的恐怕還是日本侵華戰爭。
  • 鄉野出生卻當了土匪,跪地道歉被寫成抗日英雄,還被搬上熒幕
    雖然說抗日劇突顯我們的正義感無可厚非,但過分地吹捧實在讓人難以信服。例如所謂的抗日英雄謝文東,明明是鄉野出身,趁著亂世做了土匪,但是卻在如今所拍攝的影視劇之中被瘋狂洗白,甚至成為觀眾心目之中的抗日英雄。但其實歷史上真正的謝文東不僅沒有成為抗戰的一份子,甚至因為畏懼日本人,親自下跪道歉,將中國人的骨氣踐踏。
  • 《重生》| 用新視角了解抗日歷史
    或許是因為近年來抗日題材的神劇和文藝作品頻出,浮誇的劇情、虛假的故事情節、不停被放大的民族情節,加上這段歷史本來就過於沉重和嚴肅,所以總會刻意地避開這類題材的作品。偶然的機會閱讀到梁曉聲的《重生》,這篇長篇小說讓我對此改觀。
  • 《誓盟》丨烽火中的熱血抗日神劇
    而劇情當中,將是何府少爺何東明、國軍連長沈家梁、山寨頭領汪兆藍從歃血為盟到各為其主,最終日偽的山寨頭領也和兩位兄弟一起,走上抗日的進步道路。將三個異姓兄弟的故事,以小人物回顧大歷史的表現方式,讓更多人對這部劇充滿期待。
  • 故事:光棍和寡婦談戀愛
    有個光棍和寡婦相親,聊了一會兒,光棍說:「真不好意思,我去方便一下。」寡婦並不知道《方便》是啥意思也沒吱聲,她看見光棍去了廁所,才明白原來《方便》就是解手。他們兩人原本談的很好,可在後來分別時,光棍說:「不知道你有沒有時間,我想在你《方便》的時候去找你。」
  • 南通地區抗日故事連載---陸小妹捨身救鄉鄰
    南通地區抗日故事連載南通天大生港街上有座天生橋,橋下河寬水急,直通長江,1943年夏天,這裡發生了一樁驚天動地
  • 故事:小夥發現了寡婦村,卻差點死去,還好隨身帶了武器
    寡婦村在一個深山裡,與外界隔離,這裡的故事也不為人知,直到小張的到來。不過,小張帶的東西很快就吃光了,於是小張向寡婦們求助,不過這裡的寡婦們緊閉門戶,不理小張。一天夜裡,小張快餓死了,這時候一隻狐狸跑到他的身旁,小張嚇得要死。
  • 故事:新聊齋|六婚寡婦
    新聊齋|六婚寡婦清朝康熙年間李寡婦的有名,在於她是個六婚寡婦。她嫁的六個男人,一個個同居不久就死了。鄉間之人都很害怕,有人說她不是人,算命先生都不敢給她排八字。這個故事名叫《六婚寡婦》,來源於阿飛原創的《靜月齋民間故事》。
  • 國內唯一道家抗日文學作品:高連學長篇小說《大道心燈》
    《大道心燈》用長篇小說的文學樣式,書寫並反映我國道家抗日故事,這一類的文學作品,《大道心燈》目前是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大道心燈》這部長篇小說《大道心燈》以洗刷記與憶的塵封,尋找命與運的軌跡,再現血與火的烽煙,講述靈與肉的故事
  • 神為什麼用寡婦供應先知?
    在聖經中,神用一個撒勒法的寡婦來供養先知以利亞的故事,可以說在教會中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當我們讀到這個故事的時候,不禁會問:神為什麼不用一個財主來供養以利亞?神為什麼要用一個寡婦供養以利亞?當然其中的原因種種:可能是寡婦本身屬於勞苦大眾,她更能夠感同身受,體恤先知的疾苦。也可能先知不徇私情的嚴厲斥責得罪了當時的權貴,打擊報復還來不及,怎能談得上供養。
  • 故事:寡婦給光棍漢一條魚,次日光棍漢死了,寡婦對兒子說:別吭
    但見隔壁的小寡婦家窗戶上人影影綽綽,飄出陣陣香味,似是魚香。 武三非一躍而上,跳上牆頭,又輕輕落下,來到了小寡婦的院裡,悄然朝堂屋走去。 到了門口,聽見裡面傳來小寡婦的笑聲。 他把牙一咬,抬手叩門,小寡婦聞聲開門,見是武三非,咧嘴一笑,連忙讓進屋裡。
  • 《第九個寡婦》王葡萄自述,我愚蠢、自私,但我健康又幸福
    我的大半輩子可以說是愚蠢、自私和健康吧,雖然生活清貧艱苦,但是我感到很幸福,不信的話來看看我的故事吧!一、愚蠢的瘋子1.成為第九個寡婦二大是我的公公,我是個童養媳。7歲那年家鄉發黃水,親爹娘都死了,全家只剩我自個跟著鄉裡人一起逃黃水,於是就這樣來到了史屯。
  • 1942年初春,日本鬼子掃蕩膠東抗日根據地,對抗日軍民實施鐵壁合圍
    我印象最深的是母親講反掃蕩的故事,有時候還纏著她再講兩遍。1942年初春,日本鬼子掃蕩膠東抗日根據地,對我抗日軍民實施鐵壁合圍,反覆大拉網。有一天夜晚,空中飄著雪花,母親所在的文登師範學校和部隊衝散了,學生們都被圍在一座山頭上。
  • 《反「九路圍攻」》之追殲殘敵,開創抗日新局面
    【山西首部紅色文博系列微劇】《反「九路圍攻」》(第四集:追殲殘敵,開創抗日新局面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這場戰役的勝利,對將日軍徹底趕出晉東南,以及八路軍跨過太行山開闢平原抗日根據地也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