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閒吐詩500首,這個情節對慶餘年是升華,對文化卻是一種貶低

2020-09-17 獨秀觀影

「寧可食無肉,不可生活無慶餘年」,備受關注的億級流量電視劇《慶餘年》,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其中有一個劇情非常的有趣,這個情節也是在此之前,其他電視劇從未有過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個情節就是範閒在大庭廣眾之下,喝了點兒小酒,在眾人面前「創作"了500首詩。當我看見這一劇情的一剎那,一種由衷的敬佩湧入心頭,同時好詩的魅力讓眾人吃驚的景象讓我不禁拍手稱快。

範閒

這個劇情的出現,對整個慶餘年就是一種升華

首先從慶餘年的主題上來說,它是一部古裝穿越權謀類電視劇。既然是穿越劇,它就一定要具備一些現代的元素,而將好詩放到古代用來展示,這很好的表現了中國古代文化的魅力,也進一步把文化這個元素滲透到穿越類電視劇中。

慶餘年

這種情節的設定和《神話》中的劇情很相似,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也讓觀眾產生了那種發自內心地對我國科學技術的崇拜之情,和對中國古代文化認可感。

其次是從電視劇的結構來看,這個劇情的出現無疑是起了一個良好的過渡作用。上承範閒被質疑抄襲的故事,也為以後劇情順利的發展奠定了一個基礎。暗示著他會利用在現代學過的許多知識來改變自身的困境,進而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範閒

電視劇中文化元素其實並不缺席

其實文化元素始終是一部優秀的電視劇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也只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才能獲得更多觀眾在心理上的認可和文化上的認同。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5000多年文化底蘊的民族,沒有大同的文化觀很難獲得大家的認可。

也正因如此,適當的引用優秀文化元素,這成為眾多的電視劇生存的一個方式。這一點上來說,《慶餘年》做的雖然不是很好,但是仍有可借鑑的地方。

86年版西遊記

有很多電視劇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就比如家喻戶曉的86年《西遊記》,它的文化底蘊就隱藏在整個電視劇的主題當中,就是一種和諧文化,也是那種面對困難不放棄,堅持到底方能取得真經的信仰。其中豐富的唐朝文化,也向國人展示了古代中國的強大。在民族心理認同方面,這個文化元素起了一個良好的作用。

外國版西遊記

然而錯誤的引用現象也是存在的,就比如曾經國外的某些劇組,翻拍我們的《西遊記》,因為他們並沒有很好地理解中國的文化底蘊。所以拍出的作品,得讓人看了著實難受。從文化上面說,這是對文化的一種錯誤引用。從引用效果上來說,這是一種極大的失敗。

這種電視劇不僅沒有受到國人的認可,同樣也沒有受到外國友人的贊同。這樣的電視劇就是一個四不像。既沒有體現中國深厚的文化根基,又沒有足夠的能力讓外國友人很好的去理解其中所表達的內涵。這不僅是對文化的一種錯用,更是對文化的一種貶低。

袁泉

然而,《慶餘年》在文化引用這方面,雖然取得了良好的劇情效果,但是在客觀上也多多少少體現出對文化的一種貶低:

  • 第一,在短時間內吟誦出500首詩,是一種數量上的不科學。
  • 第二,因為每一首詩都是詩人才華的結晶,每一首詩都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身影,或是代表著大眾內心深處共同的情感。短時間內創作出這麼多首詩是不可能,是對劇中人物智商貶低了一種表現。也是對文化的不尊重。
  • 第三,在短時間內創作出如此多首種類不同且風格迥異的好詩,更像是一種文化的堆砌,沒有真正的發揮它的內涵。有一種大材小用的感覺,也有一種不珍惜的表現。

慶帝

綜上所述,慶餘年儘管通過引用文化元素為劇情帶來了良好的效果,但也應該注意文化引用的分寸,畢竟這麼多首古詩是無數詩人在自己巔峰時期的才華結晶,是不應該被這麼堆砌它們的。

當然我們也希望文化元素,可以為更多的電視劇帶來更深厚的文化底蘊,獲得大家共同的心理認同,引導良好的價值觀生長也豐富我們的生活,讓我們共同期待吧。

相關焦點

  • 齊風用三首詩講一個狗血的故事,歷史的細節,除了生動還有什麼?
    當然,這是小說家言,不足為訓,但史冊上的姜子牙,也確乎非比尋常,72歲方才被周文王挖到他這塊金子,於是照亮商周迭代大計,被後世尊之為兵家之祖,智慧之神,說他能掐會算,前知500年,後知500年。其實,以他可以冊封神仙的能耐而言,實在是小瞧他了。
  • 齊風用三首詩講一個香豔的故事,歷史的細節,除了生動還有什麼?
    當然,這是小說家言,不足為訓,但史冊上的姜子牙,也確乎非比尋常,72歲方才被周文王挖到他這塊金子,於是照亮商周迭代大計,被後世尊之為兵家之祖,智慧之神,說他能掐會算,前知500年,後知500年。其實,以他可以冊封神仙的能耐而言,實在是小瞧他了。
  • 慶餘年:範閒背詩詞,其實是一種文明對另一種文明的壓倒性勝利
    慶餘年的劇情中,主角範閒,在宴會上放膽狂背詩百篇的做法,讓很多人非常的激動。而這種劇情讓人激動的地方。其實不在於背的詩多燃,而是一種文明對另一種文明的壓制。範閒和莊墨韓的對峙範閒和莊墨韓之間的對峙,是一種文明,對另一種文明的頂級對峙。
  • 丘處機的這首詩,已令人肅然起敬,詩背後的故事更感人
    最近熱播的《瞄準》中,廖傑通過一首詩,向秦鶴年傳遞了自己主和的想法。這個情節中,秦鶴年念了丘處機的一首詩,聽完這首詩,眾人不禁感動不已,對丘處機肅然起敬。第二是作幾首歪詩。第三才是這幾手三腳貓的武藝。小說第三十七回,丘處機對郭靖說終於將這首詩續成了,只是朱聰卻看不到了。這首詩便是《中秋》:自古中秋月最明,涼風屆候夜彌清。
  • 慶餘年中慶國的原型是歷史上的哪個朝代?
    《慶餘年》是改編自貓膩同名小說,由孫皓執導的大型古裝電視劇,這次劇版可以說是眾星雲集,有張若昀、肖戰、李沁、陳道明等偶像實力兼具的演員加入,加上劇組對道具使用和場景布置的用心,故事情節緩緩展開,緊湊而不拖泥帶水,劇情懸念重重,引人入勝,真的是看完一集迫不及待的就想要看下一集,恨不得一口氣把46集全看完,開播以來好評不斷,可以說是獲得了播放量和口碑的雙豐收
  • 紫薇的<不打詩>,笑林廣記<不明詩>,都不如王維這首<不遇詩>深刻
    實際上,這首詩卻並非瓊瑤阿姨原創,而是宋代才女朱淑真據傳朱淑真的父親騎驢進城,不料驢子不小心衝撞了知州大人,知州要治朱父之罪,朱淑真敏才過人,便做了這首《不打詩》向知州求情。原詩最後兩句,本是:&34;知州聽後大為讚賞,當即放了朱父,歸還了毛.驢。
  • 看《慶餘年》如何向古典文學致敬
    看《慶餘年》如何向古典文學致敬。《慶餘年》講出真話:我們都活在仙境裡。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慶餘年》第7集,詩會上,範閒以一首詩,豔壓群雄,《慶餘年》27集,二皇子起頭,郭攸之加料,長公主引導,莊墨韓在殿前指出,範閒抄詩。不想範閒大方承認,說自己寫的詩來自另一個世界,一個有著千載風流、文採耀目的世界。
  • 慶餘年:穿越時空的能力你也能擁有
    在追熱播電視劇《慶餘年》,男主範閒是一個帶著現代思想的病患年輕人,穿越到一個架空的歷史之國――慶國,戶部侍郎範建的兒子身上長大並成長的故事。其中有幾個情節覺得很有值得回味:範閒因為給妹妹範若若的信裡加帶了曹雪芹的《紅樓夢》故事情節,從而在慶國成就了一部書叫《紅樓》,範閒也因此開始嶄露頭角;後來又因為在二皇子的詩會上,默出了杜甫的《登高》,從而在皇宮中名聲大震;再後來與北齊名家莊墨韓在朝堂的鬥詩會上,以李白的《將進酒》開頭,一口氣背誦了百餘首詩詞名作,看的人情緒高漲,從此,被慶國視為了
  • 這個冬天,《慶餘年》與《鶴唳華亭》哪個更值得推薦?
    《慶餘年》與《鶴唳華亭》都是根據小說改編,幾乎同時上映,目前都還不錯。另外一個遺憾的地方是李雲睿這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造型燈光實在太差,以至於拖累李小冉的表演。《鶴唳華亭》的問題出在男主角羅晉,不知道是他這個角色的原因,還是與他配戲的對手太強,時不時讓人覺得不協調,對男主角來說比較失分,特別想吐槽的是,男主做為常年被壓抑試圖反擊的太子,他的哭泣、憤恨、不平、得意,羅晉似乎主要通過音量大小控制。
  • 《瞄準》:廖傑在演講稿後面的那首詩,究竟有什麼含義?
    在觀看《瞄準》這部電視劇的時候,可能很多人對於廖傑在衡州城做的演講比較感興趣,尤其是演講後面的那首詩其實,這個時候的廖傑,正如他的名字一樣,很是「了解」自己的處境。顯然,他是在莊廷鳳的點播下,播出這一首詩。至於這首詩具體說了什麼,且看下文細細道來。首先,這首詩到底怎麼樣呢?仔細看來「萬裡荊襄入戰塵,吳越樓臺起角聲。
  • 《壞小孩》躲在《隱秘的角落》:這樣用心的升華,可以文化輸出
    網上不少評論說,這部劇為了順利上映,把不少人物設定柔和化了,幾段重大的情節也都拍得更光明——的確,從很多細節看,原著相比起電視劇,人物行為思想更加極端甚至醜惡,幾場謀殺也更加可怕。而帶普普出逃的嚴良(原著叫丁浩),在電視劇中雖然頭腦特別簡單,喜歡打架解決問題,卻總是盡力照顧身邊的人,保持著一種非常樸素、即使往往並不完全正確的正義感。他希望幫助普普的弟弟,也希望見到自己被關押的爸爸。因為經歷了人情冷暖和許多苦難,他帶有一種少年少有的憂鬱。然而原書中,他卻粗魯無知。是他和普普把朱晶晶拖進廁所,還以侵犯的方式刺激朱晶晶,間接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 甄嬛傳裡淳兒的命運,早在這首詩裡暗示了
    抽花籤呢,其實就是一種遊戲,和現在大家聚會玩兒殺人遊戲一樣,沒有多神秘。大家就是尋個由頭為吃飯喝酒助興,抽一個籤筒裡的籤,籤子上呢會有句詩,作者巧妙地把人物性格和命運暗含在這首詩裡。這首詩寫的其實就是梅花。
  • 慶餘年究極大秘密!神廟究竟是什麼,慶廟的古壁畫早已揭示?
    而肖恩保守的這個秘密實際上就是神廟的位置。在劇版的慶廟壁畫上有一座神廟,仔細看劇的小夥伴一定會發現,其實這個神廟和肖恩回憶中的神廟是一樣的,而這些經典場景在慶餘年手遊中也會得到體現其實除了這些壁畫,在慶餘年中,還很多地方體現出了很多其他的傳統文化。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對傳統詩詞文學的傳播與致敬。還記得小範詩仙醉酒怒背詩詞三百首的名場面嗎?
  • 《慶餘年》火爆原因:劇情的細節和老戲骨的加持,二者不可缺一
    從播出的劇集來看,慶餘年無疑是一部製作精良的好劇。出劇集之外還看過一些訪談和花絮,導演表示,因為這部戲的整體基調比較沉重,所以在出現的不多的生活片段中會有很多幽默搞笑之處,但是這些搞笑情節也不是僅僅為了純粹的搞笑,只不過是想用生活輕鬆的基調,來凸顯得背後的沉重。
  • 《慶餘年》之那個片段最讓你念念不忘?
    今天在夥伴們的介紹下,初次結緣《慶餘年》。當我打開劇的那一瞬間我驚呆了,這種高分神劇,我居然沒看過。還好一切都還來得及,我一口氣看到了27集,也就在第二十七集的時候我停下來了,因為本集實在是過於精彩,我重複看了好幾遍,確切的說,我是一邊翻著古詩,一邊看劇。
  • 慶餘年:豆瓣評分節節高升,貓膩小說改編劇為何這部最成功?
    其實一部影視劇好不好,最重要的還是得看故事情節改編得夠不夠精彩。尤其像《慶餘年》這種由著名網絡小說改編的影視劇,最大的賣點除了擁有著大量的讀者粉絲之外,另外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原著小說的故事情節其實大多都足夠引人入勝
  • 莊墨韓,《慶餘年》中出境不多,但塑造很成功的圓形人物
    熱播劇《慶餘年》第一季已經結束,《慶餘年》中最讓我記憶深刻的反而是劇中的配角,比如肖恩、沈重、莊墨韓等人。而配角中最讓我喜歡的是莊墨韓,莊墨韓的人物形象設計有血有肉,鏡頭不多,但是卻是在3次場景中讓人記憶深刻。
  • 《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那些熬夜追的小說原來是這個套路
    一、環環相扣的情節 前段時間,「《慶餘年》的超前點播,騰訊被用戶起訴」的新聞登上了熱搜,究其原因在於《慶餘年》這個故事太吸引人了,大家每周都等著更新,在這部穿越劇中,一眾老戲骨飆戲誠然可以吸引到觀眾,但最吸引人的還是這個故事環環相扣的情節。
  • 《慶餘年》原著: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不會被辜負
    最近一口氣看完了豆瓣評分8.0的電視劇《慶餘年》,被結局撩撥得心癢難熬。於是找來貓膩老師的同名原著《慶餘年》,一讀之下不由得又驚又喜。原著非常精彩,相對於看電視劇來說,是另一番別樣的體會。看完小說的第一部分,我已經被書中恰如其分又精彩絕倫的景色描寫、詼諧有趣又笑梗迭出的對話、巧妙構思的故事情節所折服。《慶餘年》原著是作者貓膩首發於起點中文網的一部架空歷史小說。
  • 有一種喜聞樂見的外掛叫「範閒的爹」
    最近一部國產劇給出了答案,《慶餘年》正源源不斷地為年輕人的業餘生活提供著寶貴的精神食糧。平臺的騷操作和盜版洩露,苦了《慶餘年》劇組,直接導致劇的討論熱度完全被打散。一部劇分了18個進度,有剛看到背詩環節的發出雞叫,還有看完大結局衝過來給你劇透,更有不急不慢剛剛看到五竹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