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莊園》是英國著名小說家喬治·歐威爾創作的中篇小說,是反極權主義的經典名著。
它講述了一群動物在豬的帶領下趕走了壓榨它們的人類莊園主,自己統治莊園,建立一個平等的動物社會的故事。然而,革命的勝利果實最終被動物領袖拿破崙篡奪,動物莊園變成了一個比原先更加獨裁和極權的社會。
這是一個寓言故事,也是一個預言故事。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可以看了開頭就知道結尾。因為,故事是這樣的,就是這樣的。
大部分看過這本書的中國人都驚異於喬治·歐威爾的前瞻性,能把後來的歷史寫的栩栩如生。
其實這本書是喬治·歐威爾通過自身經歷及對蘇聯的大清洗等一系列事件有了自己的本質判斷後的產物。
也就是說,這本書映射的是蘇聯。只是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很不幸,中國走了蘇聯的老路。
這本書將使一部分人失去力量,一部分人感懷身世,一部分人看個熱鬧。
《動物莊園》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有四種動物:一個是動物領袖拿破崙,另外三個分別是拼命工作無私奉獻的馬(拳擊手)、冷眼旁觀的驢(班傑明)以及最先反抗的母雞。
動物領袖拿破崙自不必說。竊取革命的勝利果實,自己在莊園裡當上了可以為非作歹、為所欲為的「皇帝」,壓榨一切可以壓榨的勞動力,迫害反抗者,掃蕩一切不統一的的聲音,把極權體現到了極致。
而那匹叫拳擊手旳馬倒是讓我想到了中國建國之初的民眾。擁有飽滿的勞動熱情,想要迫切改變,迫切的把動物莊園建立成一個自由平等而美好的王國。於是每天幹勁十足的工作,絲毫不感到疲憊,甚至生病了也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最後,這匹馬終於體力不支累倒了。結局是悲慘的,它最後被送到了屠馬場。
那隻叫班傑明的驢在書中其實是不太顯眼的,對待強權與壓迫,沒有反抗,也沒有贊同,只是靜靜的注視著。殺戮、反抗、熱情、忍耐,它都看在眼裡,但仍然只是靜靜的看著一切,對拿破崙的所做所為抱有懷疑,但明哲保身。
在強權面前,犧牲總是無畏的。在拿破崙下令 所有的雞蛋都必須上交時,那群母雞抗議了,那些雞蛋是它們孵小雞用的。於是它們絕食、扔雞蛋以表抗議,最後,九隻雞餓死了,剩下的也在後來以肅清叛徒的名義被殺掉了。好多曾經不滿或反抗過的其他動物也在那場「清洗」中被殺了。
這四種動物其實代表了一個社會的四種類型的人:統治者(利益的享受者)、辛勤的勞動工作者(但沒有自己的理智與判斷,只是一味的盲從)、事不關己的冷眼旁觀者和對社會不滿的奮起反抗者。
這本書也告訴我們,一個社會的極度不平等,需要很多人團結起來,一起去改善,去反抗。如果只有一部分人去反抗,另一部分人在沉默,還有一部分人只是一味的盲從,那麼這個社會註定不會被改變,註定不會變得更好。
記憶最不可信,可以被選擇性遺忘,也可以被扭曲。
動物莊園成立之初,動物們制訂了「七誡」。然而到後來這七條戒律都變得面目全非。
「七誡」
1.凡是兩條腿走路的都是敵人。
2.凡是四條腿走路或者有翅膀的都是朋友。
3.任何動物不得穿衣服。
4.任何動物不得睡在床上。
5.任何動物不得飲酒。
6.任何動物不得殺害別的動物。
7.所有動物一律平等。
動物領袖拿破崙開始睡在原莊園主瓊斯的床上,開始穿衣服,開始喝酒。
他馴養了一群只聽他命令的狗,殺害了很多不服從拿破崙命令的動物。
戒律一條一條的被篡改,連「所有動物一律平等」都變成了「所有動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加平等」。
每一次篡改,拿破崙總有他的說辭和做法。要麼是一隻叫做尖嗓的狗在遊說,說是大家的記憶錯了,要麼是用暴力讓動物們閉嘴。
即使是這七條戒律是寫在牆上的,但是能認得這七條戒律的動物寥寥無幾。最後,大部分動物們都覺得是自己的記憶出錯了,少數清醒的也選擇了緘默。
烏託邦,不存在的。
想起當初大家最初反抗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平等的美好的烏託邦世界,然而在此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變故,使得這個願景背離得越來越遠。
這不過再次證明了兩點:
1、在這世界上,烏託邦,不存在的。
2、建立一個完全平等的社會,其實是不太可能的。總有一些人想要享受特權,那些既得利益者也幾乎不可能讓渡他們已有的權益。而我們普通民眾有時候無可奈何,力量薄弱。
這兩點似乎讓人挺絕望的,特別是對於普通人來說。但是不要放棄希望,努力提升自己的素養、積累知識和力量,更多的用理性去看待這個世界,不做烏合之眾,這個社會一定會越來越美好的。現在的中國不就是個強有力的證明嗎?
✎
作者 | 書哩書外
編輯 | 書哩書外
圖片 | 《動物莊園》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