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連環畫之《兄弟爭王》,全是文戲,考驗畫家功底

2020-09-02 小說清談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三國演義》連環畫中,《兄弟爭王》分冊不太起眼,不過其中有兩個重要情節,一個是曹操之死,一個是曹植七步成詩。我們來細細欣賞——

本冊封面有兩個版本。1960年本冊初版問世時,封面由沈麓元先生繪製:

1963年再版時,封面換成了劉旦宅先生的手筆:

兩張圖雖然都採用了曹植七步成詩的場景,但用色上,第一幅較為濃麗,第二幅則相對淡雅一些,這充分反映了兩位畫家的不同風格。

本冊內頁部分由陳履平先生繪製:

經過上一冊《走麥城》驚心動魄的三方博弈之後,本冊《兄弟爭王》全是文戲。開篇孫權為了移禍曹操,將關羽頭顱送至許昌。

正當曹操欣喜之時,司馬懿站出來點破東吳的詭計,並建議曹操以王侯之禮厚葬關羽。此時的司馬懿已成為曹操智囊團的核心人物。曹操已經進入暮年,而司馬懿的政治表演才剛剛開始。

厚葬關羽沒多久,曹操頭疼病發作,手下請來神醫華佗。華佗診斷道:需切開腦袋做手術才能治好。曹操生疑,華佗又起說當日關羽刮骨療毒之事,更讓曹操懷疑他是想為關羽報仇來了。於是將華佗下獄,迫害致死。圖中曹操顯得蒼老憔悴,從臉部神情可以看出,疼痛難忍和保持戒心兩種情緒交織。

頭痛難治,加上年事已高,一代奸雄曹操就此離世,死前將後事託付給曹洪、賈詡、司馬懿等人,並讓曹丕繼承大業。

不日,曹丕嗣位,繼承了魏王封號。看圖中這排場,和皇帝也沒什麼兩樣了。

曹操四個兒子中最勇猛善戰的曹彰,氣勢洶洶帶兵前來,被賈逵勸阻,隻身來見曹丕,兄弟兩人相抱痛哭。

而對另外一個兄弟曹植,曹丕就沒這麼客氣了,派許褚將其抓來,並殺了其手下幾名文士。

曹植一向自恃文才,眼高於頂,這時見大禍臨頭,才知道害怕。圖中可見,曹丕正在暗暗思索,用什麼方法對付這個讓人忌憚的弟弟呢?

接下來就是著名的「七步成詩」,曹丕本身也是當時的一流詩人,用這個方法來考驗曹植,大概一方面是找藉口懲治對方,另一方面也是想看看這個弟弟到底有多大才華。

文字的力量是最強大的。一首「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讓曹丕潸然淚下。此時其母卞氏從後堂出來,加以勸說。曹丕終於放過曹植,只將其貶去外地。

解決了兄弟之間的紛爭,曹丕開始覬覦皇帝之位。手下眾臣會意,威逼漢獻帝讓位。圖中曹洪持劍氣勢洶洶,皇帝驚惶失措,唯有皇后厲聲呵斥。

曹丕一幹手下終於拿到皇帝禪位的詔書,圖中除了手捧詔書的華歆保持嚴肅之外,其他幾位都喜形於色,他們知道,曹丕登上皇位後,自己就是開國功臣。

不料曹丕假模假式再三推辭,獻帝不知如何是好。圖中風景畫得漂亮,假山奇樹,樓臺飛簷,仿佛在說,皇帝知道大勢已去,索性不再掙扎,不如最後再好好看看這皇宮風景,做個留念。

經過再三「推辭」,曹丕終於如願登上皇位,圖中曹丕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上一冊《走麥城》以武戲為主,本冊《兄弟爭王》則全是文戲。文戲並不好畫,要在細微之處表現人物情緒性格,需要畫家有很好的洞察力和細膩工夫。陳履平先生在本冊完成得相當不錯,特別是群臣逼宮的幾幅群像圖,畫得十分精彩。

出生於1910年的陳履平先生,畢業於蘇州美術專科學校,三十年代開始從事連環畫創作。其畫風嚴謹,功底紮實,在這套《三國演義》連環畫中,擔綱兩本分冊的繪製工作(《戰宛城》和《兄弟爭王》),均獲好評。

相關焦點

  • 三國連環畫之《三國歸晉》,兩位大師聯手打造的經典之作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三國演義》連環畫,最後一冊是《三國歸晉》,雖然是全書大結局,但出版時間比較早,1957年底即問世。其畫作者是連環畫史上最著名的一對黃金組合,張令濤先生和胡若佛先生。創作本冊時,正值兩位畫家的巔峰時期,因此,本冊藝術水準相當之高,稱得上是整套三國連環畫的扛鼎之作。
  • 三國連環畫之《二士爭功》,一代大師的謝幕之作
    1955年8月,新美術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三國故事連環畫《偷渡陰平》,講述魏國名將鍾會鄧艾滅蜀故事。繪製者是一代名家劉錫永先生。這本連環畫風格古樸蒼勁,大受讀者歡迎。由此,啟發了有志之士出版完整版《三國演義》連環畫的決心。半年後,新美術出版社併入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三國演義》大型連環畫也進入籌劃創作階段,並於1957年開始陸續問世發行。
  • 三國連環畫之《賺曹休》,被人忽視的佳作
    《賺曹休》在上美版《三國演義》連環畫中,存在感不是那麼強,篇幅也不多,情節也缺乏名場面,因此容易被很多讀者忽視。熟悉連環畫的朋友都知道,張大經先生極具裝飾性的風格,在整套三國中顯得非常特立獨行,以致他繪製的分冊《火燒新野》,在再版時就被撤掉,改由其他畫家重繪。從這張封面圖中,也可看出張先生獨特的畫風,人物姿勢略顯誇張。
  • 三國連環畫之《吉平下毒》,出自大師錢笑呆之手
    曾被譽為上海連環畫界「四大名旦」之一的錢笑呆先生,在中國連環畫史上是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的線描細緻靈動、精妙入微,令人嘆為觀止。然而這麼一位連壇大師,在上世紀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三國演義》60冊連環畫中,僅僅參與了兩本分冊的繪製,而且其中只有一本篇幅不長的《吉平下毒》是獨立完成,另一本《空城計》是與徐餘興合作,甚至到了再版時,這本《空城計》被以「質量不高」為理由給撤換,改由徐正平重新繪製。
  • 三國演義連環畫之《張松獻地圖》,末尾部分一張圖堪稱點睛之筆
    這段情節,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的《三國演義》連環畫中,被安排在《張松獻地圖》分冊當中。本冊內頁的繪製者是名聲赫赫的高產畫家汪玉山先生,這是他參與的九本三國連環畫分冊的其中之一,我們來欣賞欣賞——雖然張松相貌醜陋,但曹操也非以貌取人之人,之前龐統因相貌不堪被孫權、劉備輕視,但曹操卻將其引為座上賓。為何面對張松,卻判若兩人呢?毛宗崗的答案是,「蓋龐統諛之而張松觸之也」。
  • 三國連環畫之《取南郡》,被低估的經典之作
    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60冊《三國演義》連環畫中,《取南郡》分冊名氣不大,受關注程度不高,因為它的情節不算膾炙人口,畫家名氣也不如同時代其他幾位大師那麼卓著,但實際上,就該冊的繪畫質量而言,在整部三國系列中,絕對是名列前茅。
  • 三國演義連環畫之《截江奪阿鬥》,篇幅最短,但細節豐富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三國演義》連環畫,從初版、再版到新繪總共六十多本分冊,其中篇幅最短的是《截江奪阿鬥》,僅有六十二幅圖,比起若干篇幅長的分冊,連一半都不足。看上去可有可無的一冊,再版時也一度被刪掉,但其情節卻不能說可有可無,用毛宗崗的話說就是:「蓋阿鬥為西川四十餘年之帝,則取西川為劉氏大關目,奪阿鬥亦為劉氏大關目也。」
  • 三國連環畫之《八卦陣》,畫家凌濤頗受詬病,但在本冊中發揮上乘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三國演義》連環畫中的《八卦陣》分冊,即描繪了第二段情節。本冊先後有兩個名字,最早版叫作《八陣圖》,再版時改為《八卦陣》。為何要改?因為小說中,八陣圖特指用石頭布陣困住陸遜那次,八卦陣特指用士兵擺陣大敗司馬懿那次,雖然兩個陣法一樣,但名稱略有不同,因此改名是嚴謹和有必要的。
  • 三國演義連環畫中篇幅極短的一冊,《三氣周瑜》
    上次分享了《三國演義》連環畫中的《甘露寺》分冊,講的是諸葛亮「二氣周瑜」的情節,今天繼續分享《三氣周瑜》分冊。如此低級的策略,自然是史書上沒有的,不過演義為了襯託諸葛亮之神,在這裡將東吳兩位頂尖人物寫得頗為低能。
  • 三國連環畫之《單刀會》,關羽魯肅各具神採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的《三國演義》連環畫中,也有《單刀會》分冊,專門描繪這段情節,我們來看看畫家是如何呈現的——他和張昭定下的計策,也比較猥瑣,假意關押諸葛瑾家人,以此要挾諸葛亮促成還荊州之事。不過圖中可見,魯肅意在談事,關羽才是真正地持杯飲酒,兩人心態之別,一張圖中即可看出。
  • 少不讀三國?
    「年輕不看水滸,少不讀三國」。這是數百年來,盛傳民間俗語。年輕人看了水滸,愛上打架。年幼看三國,從小玩心眼。這樣看來有一定道理。 出生在上一世紀六十年代的我,自小愛看小人書連環畫。看小人書,是重要課外知識來源。看連環畫,陪伴整個成長過程。知道三國演義,就是看小人書。玩心眼,確實從連環畫中汲取營養,有權謀之心始於此。 那時候,買不起,都是借看其他小朋友的。
  • 三國演義連環畫珍藏版小人書陳宮和曹操(下)
    三國演義連環畫曹操最不想殺的人,珍藏版小人書陳宮和曹操(下)三國演義連環畫曹操最不想殺的人,珍藏版小人書陳宮和曹操(下)三國演義連環畫曹操最不想殺的人,珍藏版小人書陳宮和曹操(下)三國演義連環畫曹操最不想殺的人,珍藏版小人書陳宮和曹操
  • 連環畫《一幅僮錦》,根據民間傳說改編,出自著名畫家顏梅華筆下
    而根據這個傳說改編而成的同名連環畫,同樣大受歡迎,它用既奔放又克制的色調,表現出濃烈的感情,將壯族人民熱愛生活和對美好的嚮往描繪於紙上,栩栩如生,令人難忘。這本連環畫,就出自著名畫家顏梅華先生之手,我們來欣賞欣賞——
  • 瀚大黎眾|光輝的歷程連環畫《亂世風雲》1-6冊|全冊連結欣賞
    連環畫由河北美術出版社根據小說改編,並由著名湖北連環畫家查加伍精心繪畫,連環畫共計六冊,敬請欣賞。之二《一聲驚雷》【】連環畫《亂世風雲》之三《柳暗花明紅色經典系列叢書連環畫《抗日英雄譜》(1-60冊)全冊【】
  • 賞經典連環畫《三國演義》,品你可能不熟知的那些人和事(32)
    汪玉山 (1910--1996)江蘇阜寧人,是馳騁在連環畫畫壇的知名連環畫家,一生共創作有連環畫作品約三百餘部,堪稱連環畫壇的高產畫家。​汪玉山以創作古典題材連環畫居多,也是創作《三國演義》連環畫套書中最多分冊的畫家。本集緊接著上集《甘露寺》的內容。上集中,周瑜&34;,又氣又恨。
  • 瀚大黎眾|江西版連環畫《封神演義》1-11冊|全冊連結欣賞
    參加創作的畫家有陳寧、盧汶、桑麟康、費龍翔等名家,大多都以古典見長。該套書印量適中,部分分冊如《哪吒出世》《連反五關》《子牙下山》較為少見。由於該套書未標分冊順序,現按照原著故事順序排列書目。另非常抱歉,《紂王自焚》未能搜集整理到,見諒。
  • 絕版的《紅樓夢》連環畫紀念版終於出山了
    這部由三民圖書出版《紅樓夢》被譽為新中國「連環畫套書之王」,全套1版1印上品2006年市價約30萬元。2012年拍賣價曾喊出100萬元。如今,這些畫家已相繼離世,留下一幅幅精妙無雙的畫作,如見當年行雲流水般的創作情景。
  • 虐情小說改編的古裝連環畫?趣說「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上)
    要說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就先要說說三國大才子曹植的辭賦——《洛神賦》。身負驚世絕才偏偏生不逢時,落寞悲苦之時,最需要遇到一個女神來安慰。但如果遇到的是女漢子,那就太煞風景了。 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就是根據曹植這首辭賦寫的,並且用連續組合的多幅畫面,構成一個完整情節,類似於當代的連環畫。
  • 有情人終成眷屬——《西廂記》郵票與連環畫
    作者 | 春城聽雪軒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西廂記》連環畫與郵票均出自連環畫家王叔暉先生之手。王叔暉先生是中國傑出的工筆畫家,同時也是一位享有盛譽的連壇女將,以善長塑造古代仕女人物而聞名連壇。五十年代創作的《梁出泊與祝英臺》、《孔雀東南飛》,六十年代創作的《楊門女將》等作品,均是以其典雅抒情,工整嚴謹的畫風而向人們展示了連環畫的媚麗。
  • 賞經典連環畫《三國演義》美圖,品你可能不熟知的那些人和事(27)
    《群英會》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60集系列三國連環畫凌濤1919年出生,是49年建國前後時期,上海知名的老連環畫家,一生創作連環畫百餘本,有古典題材、現代題材、外國題材,是個高產連壇大師。《群英會》一段表述了蔣幹盜書離間計、孔明草船借箭誆詐計、黃蓋苦肉計,龐統獻連環計,可謂是整部《三國演義》原著中鬥智謀略最集中的諜戰高潮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