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迷濛間,泛黃的葉子被風從梧桐樹上吹落,盤旋在空中,姿態優美而孤傲,但最終陷入泥濘,可葉子知道自己的魅力,所以便不會那麼在意歸處何許!
這片葉子像極了張愛玲的一生,心內絮滿華光,至情至聖的灑脫不羈,無謂人言,無懼世俗,用一雙看透世事的眼,拿最敏銳的筆觸,記錄下,在那個浪漫而優雅的時代裡,各色愛情故事,留下篇篇經典!
這是張愛玲第一部完整的長篇小說,原名《十八春》,一九五一年結稿,後來張愛玲旅美期間,進行改寫,刪掉了一些略帶政治色彩的結尾,改名為《半生緣》。
對經典文學進行影視化一直是最穩妥也是最具吸引力的題材!
男主人公沈世鈞由黎明飾演,而女主顧曼楨由吳倩蓮出演,梅豔芳扮演顧曼璐,葛優則飾演祝鴻才,黃磊扮演許淑惠,吳辰君飾演石翠芝,王志文則扮演張豫瑾。
這部電影無論在當時還是現在,從導演到演員陣容都可謂是頂配級別,所以成片效果,堪稱一代經典。
許鞍華導是一位非常善於用光影效果和鏡頭緩緩推進,來講故事的導演,身為女性,總能從細微獨特的角度來詮釋故事,所以尤其擅長拍攝女性題材的影片。
《半生緣》這個故事飽含了對女性的愛惜、惋惜、憐憫,用緩緩融溢的愛情,對比強烈的人物命運落差,詮釋了張愛玲對特殊時代女性命運的吶喊與無奈。
影片中,在整體慵懶泛黃的基調下,吳倩蓮露出內斂的笑容,像極了女主淡然的性情。將不諳世事,安逸、溫良的二小姐顧曼楨完美的呈現在大熒幕上。
有人說,顧曼楨的安逸是站在姐姐犧牲的肩膀上得來的,有人還說,顧曼楨因為沒有像姐姐一樣承受過失去和痛苦,所以一直在自私的享受著姐姐犧牲換來的美好,她在遇到祝鴻才給與的打擊和變故前,所有的歲月靜好,都是踩在姐姐的血淚之上。
是的,顧曼楨的存在,是張愛玲對女性極大愛護的表現,在思想意識裡她多麼希望有這樣一位女性存在,可以在艱難不安中,仍然歲月靜好。
但故事的轉折,也是對無奈現實的控訴,最終顧曼楨的歲月靜好還是丟了,她悲劇的溯源到底姐姐曼璐還是色魔祝鴻才?無論誰是真的推手,結局的悲哀在於,張愛玲賦予角色最初的美好,終究還是被毀掉了!
化著濃妝,眉眼間風情萬種的梅豔芳,在電影中,將故事中過早懂得世事艱難,而出賣自己,忍含血淚卻心中充滿不甘於與仇恨的姐姐顧曼璐,詮釋的無懈可擊。她的一顰一笑,眼波流轉,失望與憤怒,掙扎與絕望正是顧曼璐悲哀一生最好的寫照。
她也曾單純過,美好過,嚮往愛情過,然而她自己認為的偉大犧牲,在家人的眼中卻成為見不得光的過去和現在,當別人樂享其成在她的悲哀中時,顧曼璐內心的仇恨卻在點點累積,最終爆發為,充當祝鴻才的幫兇,因為她認為妹妹的孤傲全部來源於純潔,只有必須像自己一樣變得骯髒和墮落,才不會在兩者的對比中,照現出自己的悲劇。
當有人比你更悲慘時,你的悲哀好像就不會那麼多,你的心裡好像就會得到絲絲平衡,對於這種心裡狀態,善良的人也許不會有,偽善的人又絕不會承認,所以張愛玲告訴你,人性其實並沒有那麼美好!
黎明所扮演的沈世鈞真正做到了如書中描寫的一樣敦厚溫和,而關於沈世鈞這個人物,很多人曾評價他是一個不值得託付終身的人。
雖然沈世鈞給與過顧曼楨美好而難忘的一段寧靜時光,但他卻沒有勇氣給與愛人肯定的未來,他性格的優柔寡斷,內心敏感自卑,無論是面對好朋友淑惠還是競爭者,不進取不努力,用蝸牛態度來面對愛情,對自我人生與事業毫無規劃,任由父母擺布,這些種種直到導致曼楨對他的失望也導致故事悲劇的發生。
也許多年后街角的相遇,他們之間唯一能感慨的只有歲月弄人,唯一能回憶起的只有些許片段,如落雪林中的漫步,幽暗巷口的道別,僅僅於此!
淑惠與石翠芝的愛情似烈火,短暫卻灼人,黃磊那時候還沒有中年發福,他在片中飾演的淑惠,同樣是一位愛而不得的文藝青年,但卻內心勇敢,更能明辨世事。
面對石翠芝那樣單純活潑的女孩子,他的愛發於內心,止於差距,果敢按下暫停鍵,儘可能不去造成更多傷害,這是淑惠愛的方式。
葛優所扮演的祝鴻才真真是一位從頭到腳,由裡到外,毫無人生價值,存在即悲劇的人物,他的壞,他的惡,他的邪念,是張愛玲將那個時代社會映射與具體形象化的展現。所以,無論是姐姐顧曼璐還是妹妹顧曼楨最終都難逃與他相遇,而悲劇叢生的命運!
因為電影時間所限,也因為故事的緩慢節奏,所以電視劇版在刻畫男女相遇相知,細膩情感演變方面,更具有時間優勢,因此在故事完整性方面,電視劇版更為優良。
林心如所扮演的顧曼楨,造型合宜,簡單大方。
而蔣勤勤所飾演的顧曼璐非常驚豔,眉眼顧盼間,狠厲與悲傷交錯翻轉,為顧曼璐這個人物增色許多。她在劇中的幾個造型,給人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譚耀文扮演的沈世鈞,應該是最符合原著的,呆木敦厚,深情卻懦弱。
蔣欣在《甄嬛傳》中因華妃的明豔照人,飛揚跋扈,精湛演技而被眾多觀眾所喜愛。因此她出演新版《半生緣》中顧曼楨這個角色的消息一出,便有書迷調侃道,這可能會是史上最凌厲的顧曼楨。
當然電視劇還沒有播出,大家只是依據她以往角色所留下的深刻印象而做出的判斷,效果到底如何要等電視劇真正播出之後才會知道!
劉嘉玲在新版《半生緣》中扮演顧曼璐這個角色的爭議就更多一些,首先從年齡看,是極其不合適的。再從人物本身出發,顧曼璐雖然風情但內心嚮往美好的她,所有的風塵都是為了生計表演出來,無論是在舞場上還是在勾引祝鴻才的時候。
但劉嘉玲的風塵感卻本真而濃重,最重要滿滿的年齡感,也許會成為至今為止最老的一版顧曼璐。
雖然製作方已經放出片花,但最終上映時間還沒有確定!
《半生緣》成為張愛玲小說中被搬上熒幕最多的一部,為什麼這個故事會有那麼多人喜歡,會被多次翻拍呢?
誠然,這個故事一般,愛情百轉千回,人生浮浮沉沉,有的人雖相伴卻如分離,有的人即使分離卻心中相念。
懦弱的人,會問,你愛上我到底值不值得,勇敢的人回答,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
有緣的人,會嘆,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發現自己愛的人正好也愛著自己。
充滿希望的人,肯定,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等著你的,不管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反正你知道,總有這麼一個人。
用幾段愛而不得的故事,纏綿糾葛的情事,和發自內心的警醒,告訴世人,也許愛不是熱情,也不是懷念,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畢竟日子是自己在過,不是為了別人在活,在所有的轟轟烈烈,悲傷掙扎之後,宛如顧曼楨一般,淡然地面對生活,繼續生活!